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气污染对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大气污染引起呼吸道症状和机体健康效应的作用机理,为防治大气污染及其对机体的损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拟现实大气污染的方法,分高、中、低浓度用Wistar大鼠制备大气污染动物模型,对大鼠口咽部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定位检测,动态研究。大气污染大鼠模型口咽部微生态发生改变。与污染前比,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致病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厌氧菌含量明显减少(P<0.05),并且随着染毒时间厌氧菌和细菌总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口咽部菌群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随着染毒浓度改变而呈明显改变。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正常菌群有毒害作用,对微环境有破坏作用,导致微环境改变,正常菌群含量减少,致病菌定植,是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微生态失调。有报道,宿主的任何病理变化都可作为生态失调的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为此,我们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者的微生态变化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微生态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吸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及被动吸烟者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健康对照组与患者口咽部菌群数相比有显著差异,无论是吸烟还是不吸烟的患者菌群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吸烟不仅有害于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被动吸烟者,其对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即可导致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呼吸道影响的机理,为预防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拟现实大气污染方法,用Wistar大鼠制备大气污染物动物模型,对大鼠口咽部菌群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研究。大气污染Wistar大鼠动物模型口咽部微生态发生改变(P<0.05)。受污染后与污染前相比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死亡梭菌等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染尘染毒前后自身比较,厌氧细菌菌群密度有明显增加(P<0.05),随着染尘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菌的密度呈上下波动,表现出代偿状态。且需氧菌密度的变化较为明显(P<0.05)。大气污染可导致大鼠口咽部细菌密集度增高、致病菌增加以及细菌量的变化,呼吸道微生态改变可作为大气污染对机体危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气污染高血压(SHR/NCrl)大鼠动物模型,对染尘染毒前后SHR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研究。了解染尘染毒前后其口咽部、呼吸道黏膜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大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染尘染毒SHR大鼠模型,用无菌棉拭子进行咽拭取材后对菌群分离培养、纯化、革兰染色。结果在染尘染毒后SHR大鼠的需氧菌、厌氧菌及总细菌的菌群密度有上升趋势,其中需氧菌及总细菌的菌群密度与染尘染毒前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暴露于大气污染物中使SHR大鼠口咽部细菌出现菌群失调,破坏了机体的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对人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为改善生存环境 ,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呼吸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 ,以没有职业接触 ,近 3个月未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 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对其口咽部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口咽部菌群受外环境的影响较大 ,重污染区儿童 Ig A、Ig M水平低于轻污染区 ,Ig G、Ig E水平高于轻污染区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 ,重污染区儿童口咽部菌群密度明显高于轻污染区 (P<0 .0 1) ,且需氧菌与厌氧菌之比也明显增高 (P<0 .0 1) ,甲型链球菌检出率较低(P<0 .0 5 )。结论 :大气污染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呼吸道菌群的定植具有明显的影响 ,是使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微生态失调 ,呼吸道疾病感染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呼吸道微生态影响的机制,为预防大气污染对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实际大气污染方法,对Wistar大鼠进行染尘染毒,制备大气污染物动物模型,研究大鼠口咽部菌群染尘染毒前后的变化。结果染尘染毒的Wistar大鼠动物模型口咽部微生态发生改变(P<0.05)。染尘染毒后与染尘染毒前相比致病菌如中间葡萄球菌、猪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染尘染毒前后自身比较,厌氧细菌菌群密度有明显增加(P<0.05),随着染尘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菌的密度呈上下波动,表现出代偿状态。且需氧菌密度的变化较为明显(P<0.01)。结论大气污染可导致大鼠口咽部细菌密集度增高、致病菌增加以及细菌量的变化,呼吸道微生态改变可作为大气污染对机体危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人体是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各个器官的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群通过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保证机体的正常营养代谢和微生态稳定。长期以来由于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和特性,其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肠-肺轴”的提出,更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呼吸道微生态,并发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的发生发展与呼吸道微生态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呼吸道疾病,并寻求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本文就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微生态之间的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微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在幼儿中较为常见。本文对40例RRI患儿口咽部菌群进行了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结果表明,需氧菌细菌群密度为2.1635±0.5047。32例分离出两种以上需氧菌、以奈瑟氏菌和肺炎链球菌为多见,共检出9种需氧菌,70株,6种厌氧菌,39株。药敏试验表明,几种致病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较敏感,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吸烟对人体呼吸道需氧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健康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患下呼吸道感染与非吸烟者咽后壁分泌物菌群的变化.结果 患下呼吸道感染者较健康者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患下呼吸道感染吸烟者细菌检出率较非吸烟者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健康吸烟者细菌检出率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人体口咽部细菌增高致病菌增加以及细菌量的变化,导致呼吸道微生态失调.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态是肠道菌群和宿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与宿主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衰老等有密切的关系。已报道的饮酒保健功能,多从药理学的角度评价,具有抗氧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抗肿瘤、阻断致癌物的形成和抑制机体内的代谢转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等功能。但缺乏饮酒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本综述主要论述饮酒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霉素和氨溴索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的干预效果。方法平板法培养成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制作气管插管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模型;平板计数法计算红霉素、氨溴索分别联合环丙沙星对生物膜菌落数的影响;日本岛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1700测铜绿假单胞菌菌液的A值;石蜡切片HE染色定性观察肺组织的炎症情况;扫描电镜定性观察各处理组的生物膜结构变化。结果各处理组干预7 d后肺组织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 l):干预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氨溴索,红霉素,红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各组分别为139.250±42.0162、101.625±40.4190、109.625±33.4747、57.750±37.8295和22.250±17.3184,前3组与后2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3组之间对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后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导管生物膜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 l):5组分别为170.000±48.3263、127.625±39.0163、133.500±33.6876、70.375±35.7768和38.125±19.1045,结论和肺组织菌落计数是一致的。导管生物膜电镜观察:第1组导管内表面均有较厚基质覆盖,2、3组减少不明显,而联合用药组导管内表面生物膜明显减少,其中第5组效果更好。结论氨溴索与红霉素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在控制导管生物膜和呼吸系统相关感染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进高原大鼠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3848米未干预组(B组)、3848米谷氨酰胺干预组(C组)、4767米未干预组(D组)和4767米谷氨酰胺干预组(E组),每组10只,急进海拔3848米和4767米造成大鼠急性缺氧模型,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结构、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的变化。结果高海拔缺氧组大鼠小肠黏膜变薄、肠黏膜水肿、绒毛短缩,肠道菌群失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海拔升高,菌群失衡更明显。不同海拔高度细菌易位率也有差异。经谷氨酰胺干预后,肠道的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率与高海拔缺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进高原缺氧环境可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肠黏膜屏障破坏,且随着海拔升高而上述改变更明显。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36例老慢气住院患者的口咽部进行了微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老慢气患者口咽部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需氧叶生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奈瑟氏菌、肠杆菌、粪链球茵等;厌氧性细菌主要为类杆菌、消化球菌、优杆菌等。细菌群密度需氧菌为7.0241±0.6021,厌氧菌为7.0340±0.4631,需氧菌与厌氧菌之比为1:1011。一些非正常菌种类多,检出率高,明显表现出微生态失调。药敏研究结果表明,耐药性菌株较多,提示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167例急性肺炎患儿为肺炎对照组,142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16S rRNA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对象肠道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计算B/E值,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正常对照组、肺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儿童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依次降低,大肠埃希菌依次增多,B/E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肺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儿童血液中CD3~+、CD4~+细胞水平以及CD4~+/CD8~+依次降低,CD8~+细胞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具有一定相关性,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维持可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呼吸及吸入氧气的治疗方法,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来提高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深慢腹式阻力呼吸锻炼,同时氧气吸入(5L/min),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进行呼吸训练,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ml,每周2次,配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估及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PaO2、SaO2有显著改善,同时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估亦有提高,而且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PaO2、SaO2、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其急性发作次数均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呼吸及吸入氧气进行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既能改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PaO2、SaO2,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又能减少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调节剂对鲤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微生态调节剂(JY10、JY31复合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鲤后,进行肠道菌群定位,定量及定性分析,并以投喂常规饵料的鲤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微生态调节剂饲养后鲤肠道中JY10、JY31制品菌群量明显增加,大肠菌群量明显减少,定植效果良好;同时其生长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该微生态调节剂对鲤肠道菌群的调整查和促进新陈代谢及生长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RRTI患儿18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实验组(n=90),均给予止咳、退热、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82/90)高于对照组的78.89%(71/90)(P<0.05)。实验组肺部啰音、发热、喘息、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3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周后CD8+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CD3+、CD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RRTI患儿,可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T细胞亚群以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急性肺损伤死亡率高且目前尚无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纯种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n=8):①正常对照组,②生理盐水雾化组,③低分子肝素雾化治疗组。各组分别测定动脉血气、肺干/湿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雾化组和低分子肝素雾化治疗组动脉血氧合指数、肺干/湿重比值显著降低(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低分子肝素雾化治疗组较生理盐水雾化组动脉血氧合指数、肺干/湿重比值显著升高(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生理盐水雾化组和低分子肝素雾化治疗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改善肺换气,提高氧合,降低肺泡渗出,并且对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性肺损伤。本研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MMA对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使用微生态制剂MMA对20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了口服或十二指肠内灌注治疗。结果发现MMA对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有显著改善作用: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下降,十二指肠液直接胆红素增多,这些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法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微生态制制MMA能阻止肠道直接胆红素转变为间接胆红素,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减轻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夏季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夏季泌乳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产,胎次和产奶量相似的黑白花奶牛,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不加,统计各自产奶量。结果:奶牛在夏季产奶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实验组每头每天产奶量下降1.5kg,降幅为6.1%,对照组产奶量下降5.3kg,降幅为17.4%。结论:微生态制剂能减少奶牛夏季产奶量的下滑,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奶牛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