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激素对调节单倍体幼穗组织去分化与分化的方向以及器官形成的影响。发现在试验浓度内(2毫克/升),2,4-D诱导组织去分化,NAA诱导根的大量形成,KT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和器官分化。KT2毫克/升 NAA2毫克/升使外植体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就直接分化大量的苗。当KT/NAA=2:2时,直接分化苗的频率较高,达76%,不同浓度的2,4-D试验表明,2,4-D2毫克/升或4毫克/升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4%以上。固体和液体继代培养中,低浓度的2,4-D(0.5—0.1毫克/升)加0.1毫克/升的KT,对愈伤组织保持旺盛的生长和后来的分化有良好的作用。发现单倍体体细胞组织再生的植株,白苗很少。讨论了单倍体体细胞愈伤组织无性系用于诱发突变和体细胞遗传研究的可能性。对于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不仅需要细胞分裂素,而且诱导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提高水稻二倍体花粉植株诱导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忠  梁汉兴 《遗传》1979,1(5):37-38
目前按花药培养的一般方法培养的粳稻花 粉植株中,有占40%左右的单倍体[1]。水稻的 单倍体植株完全不育,.用秋水仙碱处理单倍体 植株的分0节及生长点妇方法可以便单倍体植 株部分加倍而结实,但这样延长了花粉植株进 人田间选择的时间,而且由于秋水仙碱昂贵和 工作量很大,实蟒上难以进行。因此,从改进水 稻单f}体育种程序考虑,如何在花药培养中提 高纯合二倍体花粉植株的诱导率就具有重要的 意义。  相似文献   

3.
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杨树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培养单倍体植株进行良种选育,是植物快速育种的新途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科技人员与工农相结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水稻、小麦、烟草等农作物的育种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林木多为异体受精,杂合性高,而且发育周期长。这给有性杂交育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通过单倍体植株使隐性基因得到表现并迅速获得纯系,既能提高选育效率,大  相似文献   

4.
杨树单倍体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东杨(Populus berolinensis)和三个杂种——小叶杨×黑杨(P.simonii×P.nigra)、哈青杨×钻天杨(P.harbinensis×P.pyramidalis)和加拿大杨×香杨(P.canadensis×P.koreana)的花药在合成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已成功地诱导出单倍体花粉植株,其结果概述如下: (1)MS培养基补加2ppm的2,4-D和2ppm的激动素是诱导杨树花药产生愈伤组织的较好培养基,诱导频率为3.8%。 (2)在本试验中发现MS培养基补加1—2ppm的苄基腺嘌呤(BAP)和0.2—0.5 ppm的萘乙酸(NAA),并且把蔗糖浓度降至1.5—2.0%能有效地诱导杨树愈伤组织分化成为绿色小苗,分化频率为69%。 (3)把MS培养基中的大量无机元素减少一半,同时补加0.8 ppm的萘乙酸和0.2ppm的吲(口朶)乙酸最适合无根苗形成根系。在这种培养基中不仅能够诱导发根而且根系发育也特别好。 (4)已将诱导成的杨树单倍体花粉植株移入温室盆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杨树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诱导母系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补加植物激素及蔗糖的MS和BN培养基对杨树未授粉子房进行了离体培养。其过程分为三步:首先,诱导子房膨大开裂并从中长出愈伤组织;然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芽;最后将无根幼苗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形成完整植株。但也发现了从膨大的子房直接长出幼苗的情况。对12株幼苗的根尖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它们的多数细胞都具有19条染色体,证明是起源于雌配子体的单倍体植株。移入土壤栽培的40株幼苗,现已有26株成活。  相似文献   

6.
通过花药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生活力比较低,白苗率较高。在花药培养中有大量的愈伤组织甚至不分化出根和芽,不能形成植株,严重地妨碍了花药培养应用于育种实践。特别是秈稻品种通过花药培养得到的植株成功率很低,急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单倍体水稻植株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年来,通过花药诱导或其它手段而进行的单倍体生产已经为获得纯合子品系(homozygous lines)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在水稻中,通过雄配子发生而再生的植株其绝大多数是双倍体和单倍体,但偶尔也有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单倍体所占的百分率随品种杂交方式及培养基组成或花药的预处理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离体培养未传粉的子房或胚珠,诱导大孢子发育,以期获得单倍体植株,是国际、国内正在探索的新课题。 几十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培养未传粉的子房或胚珠,希望得到单倍体植株。如Nishi等曾培养未传粉的水稻子房,得到的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植株,没有得到单倍体的植株。内宫博文等曾培养未传粉的玉米子房和茄子的胚珠,也没有获得单倍体植株。其他学者也作了一些工作,但都没有得到单倍体植株。我们于1978年从烟草和小麦未传粉子房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9年进行了首次报道。继之,又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六十年代以来,花药培养研究进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53种植物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成功。并已在少数作物的单倍体育种实践中发挥效益。然而,胡萝卜作为植物组织培养著名的模式植物,其花药培养迄今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两年来,我们进  相似文献   

11.
从大麦雌配子体诱导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应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方法诱导花粉单倍体植物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但从雌配子体系统诱导单倍体植物的研究却作得很少,进展也不大。在裸子植物上,Tulecke曾离体培养未受精的银杏雌配子体,得到单倍体愈伤组织,但没有分化成植株。在被子植物上,用未受精的胚珠或子房进行培养,Uchimica 得到茄子胚珠的单倍体愈伤组织,Jensen 则在棉花的胚珠中看到极核的融合及二倍体胚乳的分裂,但都没有进一步的结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未传粉子房离体培养诱导双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水平的生长素,培养未传粉马铃薯子房,经三年试验,从两个品种中获得了双单倍体的绿色小植株,(2n=2x=24);从分化绿苗力很强的球状愈伤组织中,又不断地分化出许多绿色小植株。绝大多数品种,都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一般诱导率为70%左右。品种的基因型和培养基中的生长素种类与水平在愈伤组织分化绿苗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扦插和试管微型薯培养,可以大量繁殖试管苗,这为马铃薯单倍体育种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辐射花粉授粉和胚培养诱导产生黄瓜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5个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通过γ射线辐射花粉授粉并结合胚培养,从3个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生长缓慢,花器异常。研究发现辐射剂量、亲本基因型、授粉组合对座果率和单倍体产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改进了杂交水稻器官发生的再生植株的炼苗方法。采用两步炼苗法再将植株直接移栽入土,可使移栽成活率超过80%。观察了温室条件下成活的体细胞再生植株的生长、发育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再生植株的总叶片比实生植株减少,有效分蘖增加,抽穗期提早。但单株实粒数减少,种子粒形出现变异,单株之间粒重变异显著。总计对43株再生植株的粒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7个粒重变异显著的单株,变异率为16.3%。起源子茎的再生植株与起源于幼穗的再生植株相比,各方面无显著差异。比较了再生植株与在同样条件下栽培的实生植株的种子发芽率,发现个别再生植株的种子发芽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激光诱导杨树花粉单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未授粉子房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已在近10种作物上取得成功。我们以亚麻为材料,接种未授粉子房,诱导出单倍体植株。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未传粉的小麦子房诱导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传粉的子房培养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是当前国内外正在探索的新课题,已有些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于1978年离体培养小麦未传粉子房首次获得成功,1979年曾进行了扼要地报道,1980年又获得了单倍体植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激光诱导杨树花粉单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e-Ne激光适宜剂量20J.cm^-2诱导杨树花药培养花粉单倍体植株及其无性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从水稻未授粉的幼嫩子房培养出单倍体小植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子房或胚珠的离体培养,诱导大孢子或雌配子体产生单倍体植株是国际、国内正在探索的一项新课题,但由于技术原因迄今未取得如同花药培养那样广泛的进展。Nishi等最先从水稻子房培养产生了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但未获得单倍体。Uchimiya等在茄子未受精胚珠的培养中观察到单倍体细胞的分裂;在玉米的子房培养中由愈伤组织分化了根。Mullins等进行葡萄未受精胚珠的液体培养,由珠心产生的愈伤组织再生了小植株。Hsu等用2-chloroethylp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