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0 mg·L-1的亚硒酸钠根施小麦幼苗,测定亚硒酸钠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以及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结果表明,外源亚硒酸钠对麦苗地上部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均有诱导作用,使麦苗体内的谷胱甘肽含量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亚硒酸钠,AC1,AC3对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组大鼠的晶状体尚未混浊前已出现GSH-Px活性增高及GR和GST的活性降低。GR活性下降随白内障进展而加重。AC1及AC3均可使亚硒酸钠所致的酶活性变化逆转,但对正常晶状体的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盐生植物海滨木槿为材料,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它们达到最高活性时的NaCl浓度不同;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但始终低于对照;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200 mmol.L-1时达到最高;各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较对照增加且升幅较大。研究表明,海滨木槿在NaCl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以盐生植物海滨木槿为材料,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它们达到最高活性时的NaCl浓度不同;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但始终低于对照;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200 mmol·L-1时达到最高;各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较对照增加且升幅较大.研究表明,海滨木槿在NaCl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用克山病区粮喂养豚鼠证明其红细胞、肝等组织及其线粒体、上清中的硒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心肌线粒体脂质氢过氧化物、荧光色脂等增加、同时膜脂组成异常,内膜界面脂的心磷脂(CL)减少,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降低;园二色性(CD)异常,近208nm及222nm区的峰值降低,病区粮加喂青菜的动物,随其线粒体硒及CL水平的增加。CCO活性和CD谱均明显恢复;通过外源性磷脂与纯化CCO的重组复性实验,只有CL可使病区粮组酶活性完全达到正常对照水平。表明心肌线粒体膜结合酶CCO活性的降低是CL含量降低引起酶的二级结构(构象)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量硒对高等植物小麦、水稻、丝瓜、黄瓜、大白菜等萌发种子及幼苗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谷胱甘肽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硒在高等植物中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氧化型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胆固醇为对照,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症中常见的两种氧化型胆固醇(3β,5α,6β-三羟胆固烷、25-羟胆固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及损伤机制。结果表明,于损伤早期,细胞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减少。损伤后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细胞谷胱甘肽耗竭,细胞总巯基含量下降,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和细胞羰基含量明显增高,表明细胞出现严重的氧化性损伤。而纯胆固醇,在与这两种氧化型胆固醇相同的作用时间,作用条件及剂量大于这两种氧化型胆固醇两倍以上的情况下,未曾引起细胞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蛋白质及脂质的任何明显改变。外给金属硫蛋白可减轻细胞损伤,外给L-buthionein-[S,R]-sulfoximine使细胞损伤加重,说明损伤与巯基含量有关。结果提示氧化型胆固醇引起的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氧应激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硒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及补硒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硒组及补硒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喂养标准饲料,低硒组喂养低硒饲料,补硒组喂养低硒饲料14周后再给予亚硒酸钠补硒3周,各组喂养17周后,检测大鼠的血硒、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低硒组大鼠血硒水平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补硒后两者又明显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心电图大部分正常,低硒组大鼠心电图多数为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房性早搏、T波低平等,补硒组大鼠心电图大部分恢复正常心电图,仅有少部分表现为异常心电图。结论:低硒可导致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减低,低硒饮食后,大鼠心电图明显发生异常,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补硒可使低硒所致的心电图变化多数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硒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分为常规饲料喂养和适量补硒喂养4周后,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建立小鼠心肌炎模型,测定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病变情况。结果:光镜下补硒组小鼠的心肌病理变化轻,其病理积分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P〈0.05)。补硒组小鼠GSH-Px、SOD明显高于正常喂养组;MDA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P〈0.05)。结论:补硒能提高脂质过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把实验小鼠分成2、6和10只3个密度组,饲养一周后取肝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比色法和亚硝酸盐形成法分别测定脂质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6只组和10只组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物显著高于2只组;10只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2只组,说明拥挤降低小鼠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使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从而对机体造成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云芝多糖对巨噬细胞GP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细胞内存在两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非硒谷肽甘肽过氧化物酶,它们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揭示云芝多糖作用与细胞抗氧化酶的关系,采用酶活性测定,斑点杂交等方法,探讨云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云芝多糖可以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两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使其mRNA含量增加,应用阻断剂的研究发现,云芝多糖对巨噬细胞SeGPx及G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动态观察了用平阳霉素诱发的大鼠白内障晶体中与谷胱甘肽代谢相关酶类活性和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晶体进行比较,同时就酶活性与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注射平阳霉素早期酶活性增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活性的升高达显著水平,后期酶活性均下降,尤以GSH-Px、GSS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  相似文献   

13.
硫素对冬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穂型品种'兰考矮早8'和多穂型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硫水平,通过遮雨棚中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量对冬小麦旗叶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抗氧化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2个小麦品种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抗氧化循环系统测定指标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其中在花后28 d旗叶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表现有明显差异,但均表现为施硫处理高于对照,且达显著水平.2个品种花后旗叶中谷胱甘肽(GSH)含量、GSTs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在花后7~10 d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AsA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逐步升高,至花后28 d达到高峰;花后旗叶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则随花后天数增加呈下降趋势.由此证明,施硫对小麦生育后期植株体内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抗氧化循环系统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预防急性氧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氧中毒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给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5 d后,在500kPa高压氧中暴露60 min,观察惊厥潜伏期、惊厥次数、惊厥间隔时间等指标;另外测定高压氧暴露15 min后脑组织中活性氧单位、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明显延长氧惊厥潜伏期和惊厥间隔时间,减少惊厥次数;降低高压氧暴露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的含量,使活性氧单位、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过氧化氢酶和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则不显著.结论: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氧中毒,其机制可能与它们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硒性白内障大鼠模型晶状体中GR和GSH-Px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硒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 (GR)的活性调节在硒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及调节方式 ,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比较正常晶状体、核中心混浊晶状体 (核白 )和完全混浊晶状体 (全白 )中GSH Px和GR的mRNA水平及酶活性的变化 .研究发现 ,核白晶状体中 2种酶的活性和mRNA水平均升高 ,其中酶活性的升高幅度小于mRNA水平 .随着白内障的发展 ,2种酶的活性和mRNA水平均逐渐下降 .至晶状体全白时 ,2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 ;全白时GR的mRNA水平降至正常 ,GSH Px的mRNA水平则仍高于正常 .结果表明 ,硒性白内障形成与细胞内GSH Px和GR的活性调节密切相关 ,GSH Px和GR的活性调节可能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通过对比观察证明,饲喂低硒饲料两个月与注射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3d对大鼠的影响相似,均能使心肌收缩功能减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多、电子自旋共振谱线面积增大。本实验沿用相同的低硒饲料与硒、锰添加量,在离体鼠心肌上,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甲地基嘧啶流磷,有机氯农药林丹,菊酯类农药氯菊酯,表面活性剂直链苯磺酸钠和重金属Zn对钩虾(Gammarus pulex L.)胆碱酯酶(ChE)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变化以及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暴露24h和48h后,仅有机磷农药甲基嘧硫磷显著抑制胆碱酯的酶的活性,在暴露48h后,有机氯农药林丹和菊酯类农药氯菊酯能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在暴露24h后,仅梵在导致谷胱甘肽转硫酶明显升高,作为生物标志物,胆碱酯酶比谷胱甘肽转硫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这两种生物标志物较毒性试验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衰老过程中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硒的施用显著提高大蒜干鲜重、鳞茎鲜重和横径,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处理200 d的Fv/Fm值与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大蒜的生长。硒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硫浓度下低硒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硫浓度下, CAT活性随硒浓度升高而升高;处理160 d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CAT相同,硒处理200 d时,低硫浓度下POD活性降低,高硫浓度下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硒处理提高了大蒜鳞茎Vc和大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硫浓度下随硒浓度升高而降低,而在高硫浓度随之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恰好相反。综合各指标以低硫低硒处理(2 mmol·L-1 S+3μmol·L-1 Se)为最优。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硒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硒是哺乳动物和人必需的微是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以硒蛋白的形式表现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克隆并测定cDNA顺序的哺乳动物硒蛋白有9种停,它们是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细胞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胃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I型碘化甲状腺原氨酸5′脱碘酶、Ⅱ型碘化甲状腺原氨酸5′脱磺酶、Ⅲ型碘化甲状腺原氨酸5′脱碘酶、硒蛋白P和硒蛋白W。这些硒蛋白中硒参入到蛋白分子是通过硒半  相似文献   

20.
硒是生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大部分以硒蛋白形式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硒蛋白是指以第21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掺入到蛋白质中的一类蛋白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最早发现的硒蛋白,目前,在人类中已发现5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GPx2、GPx3、GPx4、GPx6),在啮齿动物中发现4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GPx2、GPx3、GPx4)。本文就哺乳动物中属于硒蛋白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