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水资源供应严重短缺,缓解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沈阳市在今后5~10年内将建成中水回用系统,使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文中回顾了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常规技术和新工艺(包括土壤渗滤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法、周期循环延时曝气工艺法),并指出土壤渗滤法(SAT)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中水回用领域的光明前景.通过列举一些污水回用项目的实际例子,分析了中水回用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应,并探讨了沈阳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颜斌  王干 《生态科学》2013,32(5):668-672
水资源日益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水回用已被国内外许多城市作为城市节水的一项有效措施来实施。通过对湛江市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现状的调查,阐述了中水回用潜力巨大, 既可控制水污染,又可节约水资源,实现再生水利用,更能节约能源和工程投资,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中水回用的发展还存在着人们认识不足,缺乏法规支持,融资困难等问题,但是可以通过立法、宣传、制定规划、利用经济手段和吸引外资等手段推动中水回用的发展。科学合理的使用中水,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经费逐年上升,各个学校的教育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学生公寓的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同时,学生公寓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增加自来水厂的供水压力里,另一方面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增加。因此,加强对学生公寓污水处理回用措施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校园供水紧张问题及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敏  张小洪  李远伟  肖鸿  漆辉  邓仕槐 《生态学报》2012,32(22):6936-6945
运用改进的能值评价指标和经济指标对构建的两个污水处理综合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脱水污泥填埋"及"污水处理厂处理+脱水污泥填埋+中水回用")进行了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分析。改进的能值指标(能值产出率SEYR、环境负载率SELR、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SESI和能值受益率SEBR)是在考虑研究对象废物及产物能值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好地反映了系统的特征。结果表明,中水回用系统的增加有利于提升系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污水处理厂处理+脱水污泥填埋+中水回用"系统较"污水厂处理+脱水污泥填埋"系统的经济竞争力差,但却拥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的经济政策能够刺激其更好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洪    蒋文举 《生态学报》2008,28(5):2300-2300~2308
脱水污泥的污染问题影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存和发展,中水的不同处置方式对当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也不一样,将污水处理、脱水污泥和中水处置结合起来构建污水处理生态系统有利于研究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益、探索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能值分析方法可作为分析这一复合系统的工具,传统能值分析方法由于对废物处理处置和排放的影响没有考虑,因此提出了针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明镜滩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作为案例用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更适合于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流比值(NR)和废物排放能值流比值(WR)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影响最大,其次是中水回用能值流比值(IR),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NR、WR和IR三者的共同贡献;废物利用可提高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不同废物利用方式由于对废物利用的程度不同以及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不同,因此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影响不一样;在提出的8个方案中,"脱水污泥填埋 中水排放"方案的可持续性最低,而"脱水污泥制堆肥 中水回用"方案的可持续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值的污水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及其“产物”(处理水和脱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系统共同构成了污水处理综合系统,它从整体上涵盖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污水处理综合系统在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环境影响:1)物质资源的消耗;2)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而后者在既往有关的污水处理系统分析中往往被忽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状况,本文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生态足迹理论对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能值远大于大气污染物,且主要受氨氮排放量的影响;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能值消耗主要为废物流能值和本地可更新资源能值;“处理厂系统+填埋系统”的能值利用效率最高,“处理厂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焚烧系统”的能值利用效率最低;“处理厂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填埋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最好,而“处理厂系统+焚烧系统”的可持续性最差.  相似文献   

7.
全元  刘昕  王辰星  单鹏  董孟婷  唐明方  吴钢 《生态学报》2016,36(19):6012-6018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的输水管道工程在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域分配不均的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输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在产生巨大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给工程建设区域、调水相关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问题。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往往关心工程建设、运行时期对相关区域内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响应及评价,而对工程建设相关的关键生态系统的影响关注较小。而南水北调等输水管道工程是与水密切相关的国家级大型工程,对工程建设区域、影响区域的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定量地评价输水工程对关键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输水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对生态需水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及输水工程生态影响定量评价难点的分析,对生态需水与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将生态需水引入输水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路径与评价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其影响范围内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评价,进而判断工程建设运行对相关区域关键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前身为甘肃法政学堂,于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49年定名为兰州大学。历经一百一十一年的发展,兰州大学已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并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兰州大学的校园植物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既包含本土野生植物,又陆续引种栽培了大量异地植物。其中,位于榆中校区的萃英山和种质资源库的植物资源尤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校园养猪模式的成本—效益,探讨了校园养猪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为农村学校开展校园经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甘爽  肖玉  徐洁  王洋洋  余付勤  谢高地 《生态学报》2019,39(16):5874-5884
生态工程费用效益评价是对生态工程实施有效性及合理性的评估。基于费用效益理论,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费用投入情况,在区分气候与人类活动因素对生态效益变化的贡献率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和统计数据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评价了该功能区的综合效益,计算功能区建设工程的效益-费用比,综合评估了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经济性。结果表明:(1)2010—2014年该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领域建设总投入为84.31亿元,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投入为1.18亿元,占总投入的1.40%;(2)利用残差趋势分析法计算出人类活动因素对研究区产生生态效益变化的贡献率为37.25%,2011—2015年该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为12458.13万元;(3)2011—2015年该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为4877.74万元和2804.85万元;(4)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工程效益-费用比为1.71,效益高于费用,证明该工程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研究将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工程的不断完善以及加快推进实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生态系统可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皓  林智莉  吴明红  张萌  何欢  吴成武  徐宁  马振 《生态学报》2015,35(21):7172-7181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人类一直在探索将城市生态系统改造成能够自身循环、更好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大幅减少排放的受控系统,但由于该系统的复杂度太高,可控程度较低,其实现难度很大。高校校园可视为比较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合理的管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校园最有可能实现生态系统可控化建设。对四个主要生态流(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信息流)在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理论阐述,针对具有中国特色、学生大规模集中居住的高校校园,提出了一种新的受控生态系统改造方案。通过对现有校园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组装,完成校园生态系统基础构筑。利用综合的校园生态系统信息流管理平台监管校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人口流动,探讨了可实现的高校受控生态系统的建设模式,最终提出了高校受控生态系统建设的理论模型,以期达到高校校园物质与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降低碳排放,改善局部小型气候群,进而改善环境大气候。研究结果如能较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将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意味着现代生态学将为人类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绿色校园建设是推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教育开展的校园重要建设工作之一。校园绿地是校园环境营造与教育功能表现的重要载体,也是绿色校园建设的直接体现。在分析《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对校园绿地建设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将校园绿地建设现状与指标要求进行对比。认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建设在校园绿地总体规划、校园绿地营造、校园植物配置3个层面不仅满足指标要求,也形成了自身校园绿地建设特点,包括以植物观赏型绿地为基底、结合互动参与型与科教示范型绿地的建设体系,与科教场所相得益彰、与生活空间相互渗透、与实习基地相辅相成的3种特色绿地营造形式,以及植物与地形、道路结合形成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空间。通过以上研究,希望对当前绿色校园视角下的校园绿地建设提供借鉴,同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未来的建设愿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邹冰 《工业微生物》2023,(4):140-144
文章对某钢铁厂中水回用车间反渗透膜系统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现场采样(包括水样和反渗透膜系统中的黏滞性物质),并对样品进行全面的微生物污染评估,从中找出主要污染源。同时针对污染微生物开展杀菌实验,找出合适的非氧化性杀菌剂(在此之前多用氧化性杀菌剂进行反渗透系统的杀菌,但是因为氧化性杀菌剂易氧化反渗透膜导致膜的脱盐率下降,尤其余氯,因此反渗透膜系统不建议使用氧化性杀菌剂)并探索该杀菌剂的最适添加量和作用时间。根据以上结果,基于节约成本的要求,结合微生物污染对反渗透膜系统清洗和周期影响的了解,设计性价比高的非氧化性杀菌剂添加方案,以解决钢厂中水回用车间反渗透膜系统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降低反渗透膜系统的清洗频率,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节约运行成本。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水生鞭毛真菌的主要类群之一——水霉科的生态研究也日益引起重视。下面介绍两种在水霉科生态研究中定量测定水体中水霉  相似文献   

15.
在"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指导下,清华附中标本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展陈设计理念重新改建。标本馆通过精美的人文生态环境,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情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习得相关的生态学知识和技能,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资产、生态补偿及生态文明科技贡献核算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项目拟将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科技需求与国际生态领域研究前沿结合,综合应用生态评估、社会调查、政策分析、系统模拟方法,重点研究:生态资产核算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生态效益核算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程效益评估技术方法与应用,国家与地方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生态补偿模式、标准核算与政策措施,生态补偿融资机制与政策措施,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评估方法体系与应用示范,构建生态资产与生态效益、生态补偿、科技支撑生态文明贡献度的核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与机制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生态屏障建设是长江上游乃至我国有关省 (市、区 )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生态屏障”一词也已成为我国新闻媒体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新词组之一。但是 ,什么叫生态屏障 ,如何建设生态屏障等诸多相关问题 ,至今在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 ,不同行业和不同学者都在努力探索。就“生态屏障”一词的来源、概念、功能和特点等进行了阐述 ,并以长江上游为例 ,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分区与功能 ,以及生态屏障建设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秦岭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秦岭山地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天然分界线 ,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评价秦岭山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 ,对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合秦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提出了统一规划 ,合理划区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 ;发展和科学管理生态旅游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途径 ,并提出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这也是人类价值观的重要转变,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要求。而农林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地位还是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为农林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怎样发挥出应用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循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对树立环保理念,引领人们积极参与绿化垃圾收集、分类,提高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及实施"沃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校园绿化产生的绿化废弃物,采用条垛发酵技术进行堆肥发酵,制成有机覆盖物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改良剂物理性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p H值、EC值等指标)和营养含量及土壤改良剂浸提液发芽率进行了测定。随后将土壤改良剂应用到校园试验田中进行土壤改良,并通过测定土壤改良前后大田土壤物理性质和营养含量及凤仙花和油菜生长状况对土壤改良剂进行效果评估;同时将有机覆盖物分别应用在校园树穴、校园裸土表面和花坛中进行示范,调查处理样方四个季节杂草含量及杂草抑制率进行有机覆盖物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油菜在改良土壤中长势优于对照,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板结和土壤可耕性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生长在土壤改良剂基质中的凤仙花长势不如购买基质,表明土壤改良剂不适合直接作为营养栽培基质;有机覆盖物应用在校园树穴、校园裸土表面和花坛中,对杂草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此外,还对堆肥关键技术和目前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