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XBP1-S及ATF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皮质酮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方法:分离成年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以终浓度为0、10、50及1000 ng/ml皮质酮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时间为1h,提取细胞总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及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XBP1-S和ATF6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低浓度皮质酮(10、50ng/ml)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h后,均可显著地增加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表达,以50ng/ml皮质酮组增加最明显,而当皮质酮浓度达1000ng/ml时,GRP78蛋白增加不显著.并且,低浓度皮质酮(10、50ng/ml)可显著增强未折叠蛋白反应两个重要转录因子XBP1-S和p50 ATF6蛋白表达.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低浓度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可诱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质反应信号转导通路,其可能与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了肝过表达h NPC1L1转基因巴马小型猪,由PCR和RT-PCR鉴定表明h NPC1L1在肝组织中特异性地表达。我们对转基因巴马小型猪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血清和肝匀浆中的TC、TG、LDL-C、HDL-C、AST、ALT和FF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猪血清FFA(637.7±9.53)μmol/L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猪血清FFA(540.4±25.46)μmol/L(p0.01),转基因猪血清AST(200.8±22.31)U/L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猪血清AST(92.4±15.55)U/L(p0.01)。另外,我们对肝中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Real-time PCR检测的结果表明,转基因猪SREBP-1c(3.31±0.18,p0.05)、FAS(4.49±4.21,p0.01)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猪。本研究发现NPC1L1在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它能通过对脂合成相关基因转录的调控,引发脂代谢紊乱以及肝脏疾病。这说明对NPC1L1的研究有望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研究》2015,(5):422-425
24只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在低盐饮食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给予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 A)30 mg/kg/d腹腔注射共28 d建立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治疗组在给予等量Cs A的基础上腹腔注射给予重组可溶性Klotho蛋白(0.02 mg/kg/d腹腔注射,隔日一次)。28 d后处死大鼠,收集肾组织标本;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害;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物兔抗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pro-apoptotic protein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情况。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加重,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凋亡,GRP78及CHOP表达显著上调,而Klotho治疗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细胞凋亡减少,GRP78及CHOP的表达明显降低。表明Klotho蛋白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缓解Cs A慢性肾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肝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C)组、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组、内质网应激(ER)组、内质网应激预处理(ERP+H/R)组。收集各组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ing及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异蛋白GRP78表达水平,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ERP+H/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R组(P<0.05),ER及ERP+H/R组GRP7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R组(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内质网应激特异性蛋白GRP78可能在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的保护蛋白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高脂饮食引起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附睾损伤中的作用及褪黑素(MT)的干预机制。方法将12只ApoE基因敲除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及MT处理组。高脂饮食组为ApoE基因敲除小鼠,给予高脂饮食;MT处理组给予高脂饲养外,并MT灌胃。以6只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饲养12w后,取附睾组织制片,HE染色观察附睾的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检测GRP78和CHOP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形态结构不清,细胞萎缩。对照组和褪黑素处理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化显示高脂饮食组小鼠附睾中GRP78、CHOP表达增强(P〈0.01)。MT处理组和高脂饮食组相比,附睾中GRP78、CHOP表达下调(P〈0.01)。结论内质网应激参与高脂饮食导致的附睾损伤;MT可能通过抑制附睾内质网应激,减轻高脂饮食对小鼠附睾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观察炎症因子IL1-β对高脂负荷下人肾脏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HMCs)C型尼曼匹克蛋白1(Niemann-pick protein c1, NPC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NPC1介导的胆固醇积聚致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HM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高脂+炎症组。Western blot测NPC1蛋白含量;酶法测细胞及内质网胆固醇水平; CCK8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测NPC1、GRP78、PERK、ATF6、FN、Col IV mRNA;免疫荧光技术测GRP78、FN的表达水平。予U-18666A干预NPC1的功能,观察内质网胆固醇水平、细胞增殖能力、GRP78、FN、Col IV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高脂促进NPC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细胞总胆固醇及内质网胆固醇浓度增加,增殖加快、S期比例增加、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PERK、ATF6 mRNA及系膜基质成分—FN、Col IV mRNA水平均增加, GRP78、FN的荧光强度也增加;炎症进一步上调高脂负荷下上述各指标水平。U-18666A干预后可减轻高脂和炎症导致的内质网胆固醇积聚及细胞损伤。综上,炎症可通过上调NPC1的表达水平,加重高脂负荷下肾系膜细胞及内质网胆固醇积聚,诱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富硒大豆多肽改善高脂所致脂肪肝大鼠肝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成4组(n=10),分别饲喂标准饲料+水(NC)、标准饲料+富硒大豆多肽液(SeN)、高脂饲料+水(HC)、高脂饲料+富硒大豆多肽液(SeH),10周后处死,用苏丹Ⅲ染色肝脏组织切片观察脂肪变性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肝功能、血脂及血清和肝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HC组在血清TC、TG水平、肝脏脂肪化程度、GRP78表达情况都明显高于NC、SeN、SeH组(P〈0.01)。SeH组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较HC组降低(P〈0.01),GSH-Px、SOD活性升高。NC和SeN两组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富硒大豆多肽能有效提高脂肪肝大鼠肝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肝组织内GRP78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对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10%酒精饮料诱导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用布拉酵母菌灌胃[75×108CFU/(kg·d)],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251±0.011)EU/m L]较治疗组[(0.168±0.012)EU/m 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肠组织DAO活性为(0.432±0.074)U/mg,明显较对照组[(0.728±0.065)U/m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DAO活性为(0.548±0.053)U/mg,与模型组相比较,肠DAO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治疗组肠组织DAO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血清ALT、AST含量分别为(133.89±8.09)U/m L、(176.92±10.94)U/m L,比对照组ALT、AST含量[(36.73±6.95)U/m L、(41.35±10.07)U/m L]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95.76±7.27)U/m L、(158.02±5.94)U/m L]与模型组相比较,ALT、AST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大鼠存在肠黏膜屏障受损,布拉酵母菌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肠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可作为慢性肝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肥胖是一种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致病因素 ,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最近Umut zcan等人在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肥胖时胰岛素抵抗的发病过程 .研究者以PKR likekinase(PERK ,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激酶 )和翻译起始因子eIF2α的磷酸化水平为内质网应激指标 ,发现饮食诱导肥胖组及遗传性肥胖组小鼠肝组织和脂肪组织PERK和eIF2α磷酸化水平较正常饮食组和遗传性消瘦组明显升高 .同时 ,葡萄糖调节蛋白 78(GRP78,内质网应激指标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 ,且GRP78mRNA表达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模型的血清和肝脏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雌性SD实验大鼠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LF组以及BMSC移植组,其中ALF组和BMSC移植组的ALF大鼠模型采用900 mg/kg D-Gal N+10μg/kg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BMSC移植组在900 mg/kg D-Gal N+10μg/kg脂多糖腹腔注射后2 h,予以尾静脉注射BMSC悬液1 ml(1.0×10~7/ml)。三组大鼠均在12、24、72 h时间点取血液及肝组织标本,检测大鼠血清ALT和AST,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表达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对肝组织HMGB1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RTPCR法检测肝组织HMGB1 m RNA。三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血清HMGB1浓度以及肝组织HMGB1 m RNA、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不同组别之间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组别的大鼠24 h存活率采用秩转换后的方差分析。结果采用900 mg/kg D-Gal N+10μg/kg脂多糖腹腔注射的方法可成功诱导ALF模型。ALF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随病程逐渐升高,在移植后72 h,BMSCs移植组的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ALF组[(163.5±31.6)vs(639.0±69.8)U/L,P0.01],血清AST水平与ALF组相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172.8±55.7)vs(724.3±48.8)U/L,P0.01]。空白对照组血清HMGB1浓度、肝组织HMGB1 m RNA表达以及肝组织HMGB1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低,ALF组及BMSC移植组上述指标造模成功后均在较高水平,ALF组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移植组在BMSC移植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BMSC移植组在移植后24、72 h与ALF组相比血清HMGB1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6.8±35.2)vs(290.4±30.9),(90.6±17.4)vs(486.5±57.2)ng/ml,P均0.01];肝组织HMGB1 m 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0.2)vs(1.2±0.3),(0.6±0.2)vs(1.4±0.1),P均0.01];肝组织HMGB1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2.2)vs(6.2±1.6),(2.6±0.8)vs(8.5±3.0),P均0.01]。移植后24 h,空白对照组、ALF组、BMSC移植组大鼠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98,P0.01)。结论 BMSC移植可以改善ALF大鼠的肝功能以及肝脏病理,同时降低ALF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HMGB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长期以来一直被公认是存在于内质网(ER)中的分子伴侣,并可被内质网应激反应所诱导。除了在内质网中,GRP78已经被发现存在于细胞质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以及细胞分泌物中。GRP78的高表达通常与多种肿瘤微环境,包括缺氧、缺糖、乳酸性酸中毒和炎症反应相关,是一个可以感受和适应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应激感受器。GRP78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侵袭和转移以及耐药性有关,近年来还发现其与肿瘤干细胞的调节有关。本文分别就GRP78在肿瘤细胞生长和死亡抵抗、侵袭和转移、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GRP78和Cripto/GRP78信号通路在肿瘤干细胞的调节中的作用,以及GRP78抗体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提取物对高脂饲料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改善作用及其干预的分子机制。将SPF级别C57BL/6小鼠雌雄对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模型组,地锦草提取物低、高剂量组(n=10)。对照组给予正常饮水和食物。模型组和药物组在实验全程的14 d中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在此期间药物组进行灌胃给药,从第8 d开始给予持续饮用2%DSS水7 d。实验结束后杀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根据生物信息学及前期研究预测靶向调节TLR4的miRNA;采用RT-q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miR-106-5p、Toll样受体4(TLR4)、IL-6及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小鼠肝脏中TLR4、IL-1β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G、ALT均有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RT-qPCR结果显示TLR4和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而靶向调节TLR4的miR-106-5p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中TLR4、IL-1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经药物干预后,小鼠TG、ALT均有所下降;肝组织中TLR4和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水平达降低,miR-106-5p表达上升;TLR4、IL-1β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地锦草提取物可有效改善高脂饲料联合DSS诱导的NASH的炎症情况及脂肪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06-5p/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探讨内质网应激在AGE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GEs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 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具有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AGEs可以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 78和CHOP的高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AGEs可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GRP 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内质网应激通路可能参与了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5例N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及其18例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所有组织中GRP78的表达情况,分析NSCLC癌组织中GRP78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NSCLC组织中GRP78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a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GRP78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两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GRP78高表达的患者其生存期明显低于GRP78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NSCLC患者GRP78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生存期有关,可作为一个预测NSCLC患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脂多糖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内质网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ALI组(n=60)、对照1组(n=15)、观察组(n=20)和对照2组(n=5)。对比ALI组和对照1组TREM-1、内质网应激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Smith评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2组的CHOP mRNA、GRP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TREM-1与内质网应激、炎性反应和Smit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LI组6h、12h、1d及2d时间点的TREM-1 mRNA、CHOP mRNA、GRP78 mRNA、TREM-1、TNF-α水平及Smith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且ALI组随着时间的推移,TREM-1 mRNA、CHOP mRNA、GRP78 mRNA、TREM-1、TNF-α水平及Smith评分均呈升高的趋势,在1d时达到最高,然后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6h、12h、1d及2d时间点的CHOP mRNA、GRP mRNA表达高于对照2组,且观察组随着时间的推移CHOP mRNA、GRP mRNA表达均呈升高的趋势,在1d时达到最高,然后呈下降趋势(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TREM-1 mRNA及TREM-1水平均与CHOP mRNA、GRP78 mRNA及Smith评分呈正相关,且TREM-1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TREM-1在脂多糖ALT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较高,且参与ALT肺部炎性反应,激活TREM-1可增强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α-荼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发展及其炎症通路。方法: 将15只体重为(23±2) g的129/Sv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0)。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实验组小鼠给予0.05% ANIT饲料食饲。实验组分别在14 d和28 d各处死5只小鼠,收集胆囊、血清、肝脏等标本。按试剂盒程序检测胆汁淤积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Q-PCR和WB分析肝纤维化、炎症反应等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第2周ANIT -14 d组(A-D14)中的主要胆汁淤积指标总胆汁酸(TBA)从(3.2±0.9) μmol/L显著增加至(31.6±4.3) μmol/L,肝损伤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升高(P<0.05);纤维化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 I和α-SMA纤维化蛋白表达均上调;肝脏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纤维化已产生(P<0.05)。炎症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JNK、c-Jun、STAT3等均被激活(P<0.05)。ANIT-28 d组(A-D28)中除AS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ollagen I指标稍有降低外,其余胆汁淤积、肝损伤、肝纤维化、炎症等指标继续上调或保持稳定(P< 0.05)。结论: 0.05%的ANIT饲料干预14 d,小鼠即发生明显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28 d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趋于稳定;JNK炎症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3组:对照组(正常细胞)、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正常细胞)、黄芪总黄酮组(正常细胞+黄芪总黄酮)。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感染,黄芪总黄酮组感染同时给予黄芪总黄酮20 mg/L。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α-SMA蛋白,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Calumenin蛋白及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CX43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柯萨奇病毒感染组心肌细胞GRP78表达增多(P0.01),calumenin蛋白及CX43表达减少(P0.01);与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比较,黄芪总黄酮组心肌细胞GRP78表达减少(P0.01),Calumenin蛋白及CX43表达增多(P0.01)。结论:CVB3可引发心肌细胞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表达增加进而发生内质网应激,并使Calumenin蛋白及CX43表达减少;黄芪总黄酮抑制CVB3感染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表达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同时使Calumenin蛋白及CX43表达增多,该实验结果可能与其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利欣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伴急性肝功能损害患儿血清炎症因子、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L-6)及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支原体肺炎伴急性肝功能损害患儿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途脱落1例,共42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阿奇霉素疗法;研究组中途脱落3例,共40例有效病例入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甘利欣静脉滴注疗法。观察对比两组受试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KL-6、血清NF-κB、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记录其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消失时间差异。结果:治疗4w后,两组患儿IL-6[(44.5±6.2)pg/m L vs(60.3±6.6)pg/m L]、IL-12[(42.4±6.2)pg/m L vs(52.1±6.8)pg/m L]、TNF-α[(128.6±44.8)ng/L vs(201.4±51.8)ng/L]等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ALT[(46.8±9.5)U/I vs(83.6±9.8)U/I]、AST[(62.2±10.1)U/I vs(84.8±10.2)U/I]、TBIL[(38.2±8.5)μmol/L vs(49.3±9.0)μmol/L]等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及血清KL-6[(5.9±0.6)pg/m L vs(6.5±0.7)pg/m L]、NF-κB[(7.8±0.4)pg/m L vs(8.1±0.3)pg/m 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联合阿奇霉素疗法可在促进支原体肺炎伴急性肝功能损害患儿病情转归、改善其血清炎症因子、调节肺功能、肝功能状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源性给予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氧化应激作用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n=10)。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给予Na HS干预治疗。12周后,利用离体心脏灌流装置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RT-PCR检测C/EBP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半胱天冬蛋白酶12(Caspase 12)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功能明显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降低,CHOP、GRP78和Caspase 12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心肌组织MDA含量下降,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升高,CHOP、GRP78和Caspase 12 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外源性补充H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抑制内质网应激引发的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