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确诊2天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确诊2天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在确诊后,对其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预后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65岁以上因急性胆囊炎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剖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OC组比较,L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术中出血、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中转开腹10例,占7_35%;其中粘连严重导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6例,无法控制的出血2例,结石嵌顿胆囊管2例。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且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0%)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于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好,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留勇 《蛇志》2017,(3):325-326
目的分析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胆囊手术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126例,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胆囊大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较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9,(2)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OC治疗,观察组实施L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χ~2=5.126,P0.05;t=12.966、16.685、8.625、10.075、9.712、12.777,P0.05)。结论与OC相比,LC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轻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且治疗时间短,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6,给予开腹手术)和B组(n=52,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肝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切口大小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 d CD3+、CD4+、NK细胞、CD4+/CD8+高于A组(P<0.05),B组术后3 d CD8+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A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虽然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更长,但切口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损害更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整形术(TUES)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腹壁美观及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胆囊炎择期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整形术,对照组采用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满意度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评分低,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日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ALT、AST和AL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ALT、AST和ALP水平均高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LT、AST和AL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整形术能够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提高腹壁美观效果,而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摘除术后患者IL-6,IL-10以及TNF-α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照组60例,为常规开腹切除术患者。观察并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的IL-6,IL-10、TNF-α水平以及术后患者的疲劳情况。结果:1手术后,两组患者较手术前IL-6均有所升高,且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较手术前IL-10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较实验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两组与手术前相比较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后,两组的疲劳情况相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IL-6,IL-10,以及TNF-α均有所升高,说明应激反应正在发生,进而出现术后疲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摘除术后患者IL-6,IL-10 以及TNF-alph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 例,根据手术 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60 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照组60 例,为常规开腹切除术患者。观察并比较术前、术后第1 天、第2 天、第3 天患者的IL-6,IL-10、TNF-alpha水平以及术后患者的疲劳情况。结果:①手术后,两组患者较手术前IL-6 均有所升 高,且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较手术前IL-10 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较实验组降低明 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后,两组与手术前相比较TNF-alpha水平明显升高,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后,两组的疲劳情况相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 术后患者IL-6,IL-10,以及TNF-alpha均有所升高,说明应激反应正在发生,进而出现术后疲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1例,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4例,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26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24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无死亡患者,手术时间为30~170 min,平均103 min,术中出血5~70 mL,平均45 mL。平均住院时间3~11天,平均6.46天。随访3月~36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获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ouviere沟引导定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研究组患者在Rouviere沟引导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Rouviere沟分型为开放型89例(59.33%)、融合型32例(21.33%)、缺失型29例(19.33%),分型的性别构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少和中转开腹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出现任何病例胆管损伤和手术死亡,手术后恢复较好。结论:Rouviere沟引导定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倒,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l例,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4例,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远期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且效果显著。我们通过观察腹腔镜技术用于老年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肿瘤的优势,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101例老年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1例并发症,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适合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中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轻中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复发率、血淀粉酶水平、中性粒细胞比率和WBC计数。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观察组的总住院费用为(17 684.5±4 131.2)元显著低于对照组(34 215.0±6 512.8)元(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手术之前相比,手术后7 d时两组患者的血液血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且中性粒细胞比率和WBC计数显著下降(p0.05)。然而,两组间术前及术后中性粒细胞比率、WBC计数及血淀粉酶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中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减少住院费用,并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征,总结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2-2012年357例65岁以上的老年胆石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34例(A组),经腹胆囊切除术172例(B组),根据是否行胆总管探查分为术中未行胆总管探查58例(B1组),术中行胆总管探查114例(B2组),经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51例(C组).针对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胆石症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多以腹痛为主,但疼痛不剧烈,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的辅助.C组手术时间较长,与A组、B1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住院时间相较A、B1、B2组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B2组(P<0.05),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B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A、B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石症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支持,应积极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对于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外科手术治疗可使高龄胆石症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胃癌患者236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107)和实验组(n=129),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7 d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升高,而其他临床症状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对照组IL-6、TNF-α、CRP水平仍高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TNF-α、CRP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7 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CD8~+高于术前,且实验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疗效更好,可减轻炎性反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A组)和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B组)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标本病理情况。结果:1相比B组,A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少,肠道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切除标本长度、肿瘤距远切断、标本切缘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直肠癌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