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与事故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本文将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且从消费者、企业以及我国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程度的增强角度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食品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预报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建立一种准确及时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产品市场对食品安全体系提出的挑战。预报微生物学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核心预警技术, 依据建立的预报微生物学模型, 可快速地对食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生长情况进行判断, 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预报微生物学模型的建立和研究现状, 探讨预报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概述了预报微生物学模型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食品日益丰富,琳琅满目.然而,在我国食品工业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滥用添加剂、用工业原料和病死畜禽肉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致使人们对吃东西失去安全感.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更是频频曝光,不仅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监管问题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文章从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检测机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落后、生产经营方式分散、检测技术和标准陈旧等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测、监管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品安全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食品检验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提高食品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以进一步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本文从微生物检验过程的特殊性和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食品生产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于食品的生产与加工环节不规范,加上储存与运输方式不合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得概率比较高,其中菌落数量超标问题较为严重。菌落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控制和分析评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测定菌落总数能帮助人们准确掌握其变化趋势,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文章将对菌落数量与食品安全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且呈多样化趋势,传统的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今食品检测的需求,因此需要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手段入手,采取更加精密的检测技术,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检测技术作为现阶段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肩负检测食品安全的重任。文章旨在对食品安全检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路径,希望能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也能切实为食品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和事故层出不出,在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下,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诸如:瘦肉精事件、假牛肉事件、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等,其中,一个影响比较广泛和受反应比较严重的就是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将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从我国食品塑料包装的发展开始分析,对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许多违规操作生产的食品厂家纷纷被勒令停产或者取缔。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高度关注,食品检验技术中的微生物检验成为重要技术之一,能够有效的控制由于微生物含量或种类不合格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涉及到的检验项目以及相关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平台,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研究领域。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将在食品研究和食品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基本原理、检测过程、存在的问题、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的现状,阐述了理化检验在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和食品监督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理化检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最后得出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对于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食品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仅对人们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对于我国的经济秩序以及社会安定也有着一定的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对于如何对加强食品生产中加工环节的监管作用成为当今食品行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食品生产中加工环节监管的现状,最后总结了关于食品生产中加工环节监管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潜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食品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有发生,有的国家甚至有增多趋势。噬菌体在早期被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噬菌体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已经有人提出把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以杀灭食源性致病菌。而噬菌体本身的特性也确实说明,噬菌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理想工具。因为噬菌体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在杀灭食源性致病菌的同时不会杀死生产中的发酵菌株。噬菌体可以用在食品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比如原料采集、生产、储藏等环节。探讨噬菌体杀灭食源性致病菌的应用前景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酒泉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与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0—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对2010—2015年酒泉市监测的20类1 575份样品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共检测样品1 575份,检出阳性菌株196株,总检出率为1116%。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沙门氏菌102 %、蜡样芽孢杆菌1404%、金黄色葡萄球菌39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04 %、阪崎肠杆菌118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090%、副溶血性弧菌500%、创伤弧菌1000%、弯曲菌000%。不同类别食品中,生禽肉、婴幼儿配方食品、生奶、餐饮食品、生畜肉、豆制品、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率较高。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是致病菌的主要污染环节。结论:酒泉市市售部分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多重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急需一些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多重PCR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微量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等缺点,目前正在被应用于微生物致病菌,转基因产品以及肉类品种的鉴定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多重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原理和应用,以期望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物一直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关键,食品的安全也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故,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人们的健康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辽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理论支持,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方法根据辽宁省卫生厅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文件和监测方案对可能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食品采集26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来的致病菌进行分析,总结辽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情况。结果对13种(类)食品进行采样,共检测样品260份,合格250份,合格率为96.15%。结论市售食品卫生质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占一定比例,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速冻米面制品、桶装饮用水/桶装天然矿泉水/桶装矿物质水、婴幼儿辅助食品等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防止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研究表明,环境胁迫下微生物可能形成"活的不可培养状态"(VBNC状态),成为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对致病微生物VBNC状态的最近发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分析了不同环境胁迫(包括自然胁迫以及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的各种胁迫等)因素下菌体进入VBNC状态的普遍性、诱导条件和生理特点等,并对现行的基于微生物可培养性而建立起来的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潜在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食源性致病菌存在广泛,能够引起人类的疾病甚至死亡,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食品安全问题来源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如何快速有效地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是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系统地介绍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代谢学法、分子生物学法、免疫学方法等传统方法以及新兴的质谱法。质谱法有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着重对质谱法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生产控制水平风险等级评价是我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对我国食品企业生产控制水平风险等级评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历年监督抽检结果和食品质量安全舆情分析了影响食品企业生产控制水平的因素,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专家打分确定了食品企业生产控制水平评价指标,构建了企业生产控制水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我国食品安全的地位逐渐突显。同时,在新时代下,食品频繁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针对这方面,需要对食品进行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同时,对应的监管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作者以我国食品安全为起点,对这两个方面予以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