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氨酸发酵液絮凝除菌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为絮凝剂,对谷氨酸发酵液中菌体的絮凝作用及絮体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10001中间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pH、壳聚糖用量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pH5.5~6.5,壳聚糖用量30×10-3g/l,温度30~35℃,搅拌转速20r/min,搅拌1~2min,可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10001中试结果,除菌上清液低温等电点提取谷氨酸收率83%,谷氨酸纯度91.3%,谷氨酸总收率80.26%。壳聚糖对谷氨酸发酵液和等电点母液中的菌体均有良好的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蛋白饲料添加剂,如何降低谷氨酸菌体中汞的含量涉及到饲料的安全问题。本文初步探究了谷氨酸菌体中汞的来源和富集,同时也探讨了不同的分离方法对谷氨酸菌体汞含量的影响。现有工艺的味精菌体蛋白中的汞约16%来自发酵原料、约84%来自提取工序的硫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连续过滤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蛋白,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利用微滤膜去除菌体及大分子蛋白等杂质,微滤透过液进入超滤膜系统,进一步去除小分子蛋白及色素等,再利用浓缩连续等电法进行提取,得到谷氨酸。结果:发酵液经过滤后,可溶性蛋白、色素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7%和63.2%,谷氨酸的损失率仅为0.6%;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5%和99%。结论:利用有机膜系统处理谷氨酸发酵液,可高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等,明显地提高了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透明质酸的纯度。方法:研究了絮凝预处理发酵液对醇沉法提取透明质酸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明矾可作为最佳絮凝剂,正交实验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添加量1 000mg/L、絮凝温度30℃、絮凝转速60r/min、絮凝时间20min。在该条件下处理的HA发酵液相对于未经过处理的对照组,菌体去除率可提高42.6%,蛋白去除率可提高5.9%。  相似文献   

5.
用连续发酵工艺由味精废液制取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谷氨酸发酵液经一步冷冻等电法提取后的废液生产饲料酵母,经15m3气升式反应器连续发酵试验,其菌体干物质浓度平均为24.88g/L,稀释率0.187h-1,生产干酵母能力为4.65kg/m3·h,发酵单位电耗2.872kW·h/m3,生产成本在1700元,吨(饲料酵母)左右。饲料酵母粗蛋白含量在60%以上,18种氨基酸齐全,氨基酸总量达50%,达到部颁一级饲料酵母的标准。味精废液经酵母菌处理后,COD去除率74.7%。经试验统计,每开废液中获得1g菌体干物质需消耗COD 1625mg/L。  相似文献   

6.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筛选并研究对有毒物质有一定耐受性的絮凝剂产生菌。方法:利用含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Pb2(SO4)3的分离培养基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对所得的菌种进行摇瓶发酵试验,分别考察其产絮凝剂的周期、絮凝活性分布以及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等特征,通过提取絮凝剂,将其絮凝活性与其它絮凝剂进行比较。结果:得到一株对苯酚具有一定耐受性的絮凝剂产生菌B2(Serratiasp.),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时间为48h,絮凝率高于80%。苯酚浓度达0.6g/L时,B2菌的絮凝活性仍高于70%。其90%的絮凝物质集中于菌体,且热稳定性好,对多种悬浊液的絮凝活性高于硫酸铝、PAC。结论:新型絮凝剂产生菌B2对苯酚耐受性强,且絮凝剂提取简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肌苷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提取方法是“双柱法”,即先用阳离子柱吸附,然后再用炭柱吸附。该方法不但周期长,工作量大,能耗高,而且提取收率低,一般只有60%左右,使我国肌苷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寻求新的提取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是肌苷生产厂家及有关科技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肌苷发酵液的除菌体就是新法提取的步骤之一,它可以省去阳离子吸附柱,直接采用炭柱吸附,采用此法可使提取周期大大缩短,降低能耗,提高提取收率。 肌苷菌体较难清除,本研究采用能耗低、易操作,工作量小的絮凝方法,所用的絮凝剂为天然无毒物质,因此沉淀菌体可用作饲料蛋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生菌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CTCCM 2 0 10 0 5为出发菌株 ,进行紫外和甲基磺酸乙酯逐级诱变 ,获得一株絮凝剂高产菌XMU YH1111,通过条件优化实验 ,获得突变株XMU YH1111合成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发酵条件 :葡萄糖为碳源 ,尿素和酵母膏为氮源 ,培养基初始 pH 4~ 8,种子最佳种龄 16h ,接种量 5 % ,发酵罐通风量 1L/ (L·min) ,搅拌转速 10 0r/min。在此发酵条件下 ,絮凝活性最高可达到 892U/mL ,比原出发菌株CCTCCM 2 0 10 0 5的絮凝活性提高 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为絮凝剂去除抗生素发酵液中的菌体,结果表明:发酵液pH值、絮凝剂用量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佳絮凝条件为pH7.0,絮凝剂用量0.4g/L,温度30℃,此时菌体絮凝率(FR%)可达70%以上。经絮凝预处理后,滤速为处理前的2.5倍,发酵液的效价由700 U/mL提高到860 U/m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种固定化方法及载体,进行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09固定化方法及条件的研究,并对其所产絮凝剂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絮凝活性的稳定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选用粒径为0.5 cm×0.5 cm×0.5 cm的多孔聚氨酯泡沫为固定化载体,4 g/L的固液比,使用初始蔗糖浓度为2%,NaNO3为0.4%的培养基,28℃振荡培养60 h可获得较高活性的固定化细胞,发酵上清液能够保持较高的絮凝率。研究还发现,在室温条件下,利用此工艺所产高絮凝活性发酵液在含有菌体的反应器内自然静置,发酵液絮凝率仍可缓慢持续上升,维持较高水平达数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金属离子对生物絮凝剂REA-11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Mg2 、Na 、K 、Ca2 对谷氨酸棒杆菌生长及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Mg2 对菌体的生长和絮凝剂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K 和Ca2 对絮凝剂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a 的添加对菌体的生长和絮凝剂的产生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复合型产絮菌F1-F6的产絮能力,采用贫富营养交替的方法,利用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排放的废液连续驯化复合型产絮菌F1-R。试验结果表明,此驯化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复合型产絮菌F1-R利用生物制氢废液产絮,絮凝率由11.4%提高到92.4%。调节高岭土悬浊液pH值的顺序对絮凝率有较大影响,后调节pH值比先调可以获得更高的絮凝率。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AlCl3结合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絮凝剂的细菌A25,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提取物,最适pH为7.-10.0。絮凝剂的形成与菌体生长同步,均在10h达到最高值,该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另外还有一部分存在于菌体上,所产絮凝剂对供试的各种悬浮液和菌悬液都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兰 《生物技术》2005,15(5):57-59
对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固定絮凝剂添加量的情况下仅仅比较絮凝率大小,从而对絮凝活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是不科学的。絮凝剂絮凝活性应以絮凝率和絮凝剂最适添加量两个指标为其活性评价参数,在有较高絮凝率的情况下,絮凝剂添加量越少则絮凝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从12株野生细菌或酵母中筛选出了2株去除维生素B_(12)发酵废液COD能力较强的酵母菌株:Z8,F2。在废液不稀释的情况下,Z8的COD去除率最高,当处理时间为5 d时,其COD去除率为46.24%。废液的稀释倍数、单菌株的处理时间均明显影响单菌株的COD去除率。当稀释倍数为废液:去离子水=1:2,处理时间为4 d时,F2的COD去除率较高,可达88.11%。由Z8和F2组成的多菌种混合发酵体系的COD去除率和菌体增长倍数均明显高于单菌株单独发酵体系。在废液不稀释的情况下。采用第4种处理的混合发酵体系,当处理时间为5 d时,COD去除率可达到63.77%。  相似文献   

16.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絮凝剂的细菌 A2 5,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megaterium。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 ,最适氮源为酵母提取物 ,最适 p H为 7.0~ 10 .0。絮凝剂的形成与菌体生长同步 ,均在 10 h达到最高值。该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 ,另外还有一部分存在于菌体上。所产絮凝剂对供试的各种悬浮液和菌悬液都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谷氨酸发酵中,生物素是谷氨酸产生菌进行谷氨酸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常以玉米浆作为生物素的供给源。玉米浆在发酵行业中,需要量大,供不应求。为了保证我厂味精生产的正常进行,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及兄弟单位的经验,在用谷氨酸产生菌B9菌株进行谷  相似文献   

18.
在3L发酵罐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碱性物质作为pH调节剂,考察其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2+、NH4+调节剂对菌体生长代谢有较大阻碍作用,丁二酸产量较低;采用含Na+调节剂,在发酵中后期菌体出现絮凝现象严重,且产丁二酸能力骤降;采用含Mg2+调节剂,整个发酵过程菌体代谢旺盛,发酵效果较佳。根据各碱性物质的调节能力以及对菌体生长代谢的影响,选择NaOH、Mg(OH)2和Na2CO3、Mg(OH)2分别作为混合碱组分调节pH,并对两组混合碱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NaOH、Mg(OH)2混合,两者质量比为1:1时,发酵效果最好,丁二酸质量浓度高达到69.8g/L,质量收率74.5%。该种混合碱配比可有效替代碱式MgCO3调节pH,既达到高产丁二酸的目的,又可降低生物制备丁二酸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从造纸废水处理厂卡鲁赛尔(Carrousel)氧化沟的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到了1株产絮凝剂的菌株B-6,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 DN 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该菌株产生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值1~5和7~11范围内,其絮凝活性维持在80%以上。优化该菌发酵上清液的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加入5 mL的1%CaCl2,发酵上清液投加量为0.8 mL时,该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5.4%。  相似文献   

20.
一株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分离及成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超高压灭菌的哈密瓜汁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芽孢杆菌。经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初步确定该菌株为Bacillussp.B53。对此菌产生的絮凝活性成分纯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薄层层析分析表明该絮凝活性物质是聚γ谷氨酸,产量达到12.48g/L,该物质仅由谷氨酸组成,在212nm处有最大吸收峰,电泳结果表明Bacillussp.B53所产聚γ谷氨酸是分子量集中在440~669kD之间的多分子量聚集体,该絮凝剂有效地絮凝各种无机和有机的介质,高岭土和Ca(OH)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