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53基因与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53基因是一种抗癌基因,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它的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本介绍了P53基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并对P53基因在肺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维甲酸类药物对多种癌症有效,其作用包括诱导凋亡、抑制生长、促进分化等,这主要通过调节维甲酸受体包括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维甲酸X受体(rexinoid X receptor,RXR)的表达实现。目前发现,一些患者癌细胞的RAR、RXR或RAR/RXR表达缺乏,可能导致癌细胞对维甲酸产生耐药性。鞘脂代谢异常和维甲酸类受体表达缺失密切相关,在癌细胞对维甲酸产生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鞘脂代谢异常与维甲酸受体表达异常及维甲酸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性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细胞中存活蛋白与p53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活蛋白(survivin)作为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的最小成员,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具有严格的细胞周期依赖性,而p53作为细胞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最近研究表明,存活蛋白与p53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将从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角度对存活蛋白/p53通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5.
抗癌基因P53与癌基因mdm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核转运与P53功能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真核细胞胞内部分被核膜分为核区与质区两个区域 ,因此 ,不可避免地存在核区与质区之间连续而有选择性的双向物质交换 (核转运 )。这一生理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制 ,而是受到精密的调控 ,同时 ,核转运也调控着细胞其他生理过程 ,如基因表达。P5 3是一个转录调控因子 ,它的抑癌作用就是依靠其转录调控活性来实现的。对P5 3的抑癌作用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 ,但近年的研究发现 ,P5 3抑癌功能的发挥与其自身及相关蛋白质的核转运有很大的联系。在对肿瘤细胞的研究中发现有三类突变会影响P5…  相似文献   

7.
8.
眭鸿颖  周萍  江宁  廖革望  史彩霞 《生物磁学》2011,(10):1896-1899
目的:研究P53 Codon 72多态性、P53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Ib2期宫颈癌患者274例,术前192Ir腔内后装4次,A点放疗剂量2400cGy,一周2次,共2周。治疗后14d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据术后病理放疗反应HE染色结果分为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在治疗前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采用PCR后测序的方法检测治疗前P53第72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多态性(P53 Codon 72)。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中各P53 Codon 72基因型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放疗抗拒组与放疗敏感组相比。P53高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P53低表达的比例(P=O.00081)。P53 Codon 72多态性分析,Pro/Pro与Arg/Arg、Pro/Pro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09和P=0.032);Arg/Arg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O.503)。结论:P53Codon72多态性和P53蛋白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3 Codon 72多态性、P53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Ib2期宫颈癌患者274例,术前192Ir腔内后装4次,A点放疗剂量2400cGy,一周2次,共2周.治疗后14d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据术后病理放疗反应HE染色结果分为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在治疗前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采用PCR后测序的方法检测治疗前P53第72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多态性(P53Codon 72),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中各P53Codon72基因型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放疗抗拒组与放疗敏感组相比,P53高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P53低表达的比例(P=0.00081).P53 Codon 72多态性分析,Pro/Pro与Arg/Arg、Pro/Pro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09和P=0.032);Arg/Arg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503).结论:P53 Codon 72多态性和P53蛋白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P53基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中P53基因最引现人注目,P53基因的突变与人类一半以上的肿瘤发生相关,P53基因参与细胞生长的负调控,研究发生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可通过调控Cipl基因表达而调控细胞生长,即P53蛋白可刺激Cipl基因产生分子量为21kD的蛋白,这种蛋白能够有效抑制某些促使细胞通过细胞周期进入有丝分裂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生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正常的P53基因的缺失可导致细胞的无限生长,此外,P53基因与DNA损伤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与非DNA损伤药物诱导的细胞调亡无关。  相似文献   

11.
P5 3基因的突变 ,失活及缺失与 5 0 %的人类肿瘤发生有关 .最近 ,又发现一新“P5 3样”抑癌基因P73,定位于1p36 2 1p36 3,由 13个外显子及 12个内含子组成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与 p5 3蛋白相似 .P73基因转录剪切可产生多种同种型 p73蛋白α ,β,γ及δ .p73α,β低水平表达具广泛性 ;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原始角质细胞及不同肿瘤细胞株和白血病中可检测到 p73γ及δ .正常人类组织中 p73低表达 ,很多肿瘤细胞却高表达 p73,研究表明对于癌变细胞最普遍的是 p73的过表达而不是丢失 :p73蛋白过表达发生在胸腺癌…  相似文献   

12.
P53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在控制细胞周期、凋亡和DNA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53蛋白的稳定性和转录激活活性的调节主要依赖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多种翻译后修饰。最近研究发现一些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可使P53蛋白C-端赖氨酸残基发生甲基化或去甲基化,调节P53蛋白的稳定性和转录激活活性。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与其它翻译后修饰相互作用构成“P53密码”调节P53蛋白功能。  相似文献   

13.
P53脉冲是指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周期性或重复性的涨落.该脉冲产生的途径是调节p53的各种正负反馈环,其核心的两个负反馈环是p53-Mdm2环和Wip1-ATM-p53环.这些负反馈环能产生极限环振荡,在极限环振荡区,P53水平成脉冲型变化.随着P53脉冲的增多,不同形式的p53蛋白和促凋亡蛋白逐渐积累并到达一定阈值水平,可打开凋亡"开关",引发不可逆的细胞命运.除了P53脉冲的数目,其频率、振幅、波形等物理学参数也与细胞命运存在密切关系.这一研究进展对阐明诸多疾病发生机理和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与P5 3的体外结合 ,探讨P5 3 端粒途径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 .GST和 4种人P5 3 GST融合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谷胱甘肽 SepharoseTM4B纯化后 ,进行SDS PAGE和考马斯亮篮染色 .人P5 3包括野生型 (1~ 393)、C端缺失体P5 3N5 (2~ 2 93)、N端缺失体P5 32C(95~ 393)、单个氨基酸突变体P5 3R175H(175R→H) .各纯化蛋白的分子量与预计的完全一致 ,且纯化率达 90 %以上 .将纯化的GST和P5 3 GST融合蛋白与人乳腺癌细胞MCF 7细胞蛋白进行体外结合反应 ,Western印迹检测反应物中P5 3和TRF1、TRF2的结合 .野生型P5 3和P5 3 R175H均能沉淀MCF 7中的TRF1、TRF2 ,且结合力相似 ,而单独的GST则无沉淀TRF1、TRF2的作用 .与野生型P5 3和P5 3R175H相比 ,P5 32C与TRF1、TRF2的结合力明显增加 ,P5 3N5与TRF1、TRF2的结合力大大减弱 .表明P5 3和TRF1、TRF2可以进行直接而特异的体外结合 ,且它们的结合为P5 3C端 (2 93~ 393)结构域依赖性 .P5 3和TRF1、TRF2这种结构域依赖性的结合可能与端粒动态变化所诱导的细胞活动有关 .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化技术和PCR-SSCP技术对高、中、低分化大肠腺癌、癌旁粘膜、正常粘膜及大肠腺癌型息肉的P21、P53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大肠腺癌P21、P53蛋白表达比大肠腺瘤增多,但增加不显著(P〉0.05),二组均比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P〈0.01),大肠腺癌k-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率比大肠腺瘤、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17.
正细胞衰老是指细胞进入一种不可逆的增殖阻滞状态,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抑制机制。很多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53在诱导细胞衰老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p53可引起细胞衰老和线粒体形态及功能障碍,包括线粒体延伸、膜电位降低、呼吸速率降低和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而线粒体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抗氧化剂均能够通过降低ROS水平来改善由p53所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衰老,但对线粒体延伸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P53调节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其功能与肿瘤抑制、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调节、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保持氧化应激平衡等有关,保持P53基因的稳态表达是预防肿瘤和延缓衰老的策略之一.体育锻炼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细胞癌变几率,适宜的运动能够通过影响P53调节的多个细胞信号通路延续P53信号稳态.  相似文献   

19.
P53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清  汤雪明 《生命科学》1994,6(5):14-19
P53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与进展徐清,汤雪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200025)P53基因是目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星。1981年Weinbery等人首先报道人癌基因分离成功,癌基因的研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11986年人...  相似文献   

20.
基因芯片技术是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分析的最重要技术之一。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53基因突变,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检测P53基因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