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外固定架联合抗感染活性骨(ARBX)治疗下肢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5例下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给予原内固定取出、病灶清除、断端修整、抗感染活性骨植骨、外固定架固定,通过长期随访,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2-10年,平均6年,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23例,感染治愈率92%;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性愈合24例,1例残留骨不连,愈合时间6-24月,骨性愈合率96%。结论:外固定架联合抗感染活性骨是治疗下肢创伤性骨髓炎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吉恒  陈敏  梁坚 《蛇志》2013,(4):431-432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联合冲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9年以来应用负压吸引加冲洗治疗的6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经6个月~2年的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负压吸引加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足踝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在手术或创伤打击之后易发骨髓炎,本文介绍了足踝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策略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足踝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纳入患者术后随访至少2年,有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骨髓炎的病因,原发部位,致病菌,是否累及临近关节及骨髓炎复发情况被纳入评估,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SPECT/CT检查,用以评估骨髓炎感染的范围以及是否累及临近关节。手术治疗策略包括彻底的病灶清除,去除死腔以及累及关节时进行关节融合等。结果:足踝部慢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因是创伤后的开放骨折或脱位,占所有患者的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在45%的患者中,骨髓炎侵犯邻近关节,所有累及关节患者均进行了关节融合术。平均住院天数为16.5天。20例患者中18例无复发。结论:足踝部慢性骨髓炎发生邻近关节侵犯时,在进行彻底的病灶清除和去除死腔后,进行关节融合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目前,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途径主要有口服药物治疗、关节重建手术治疗等,但均因不良反应明显、二次创伤存在一定的缺陷,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入一个平台期。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以其自身细胞制备而免疫反应少的优势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创伤性关节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创伤性关节炎可以有效减少滑膜炎症,保护软骨,减轻疼痛,恢复关节结构和功能。本文将对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同期选择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客观对比。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12%,对照组75.61%;实验组入选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97.56%,对照组73.17%(P0.05)。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中推行综合护理意义重大,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骨骨不连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采用镶嵌式外固定架治疗17例长骨骨不连。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31岁。2例为血源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后,股骨、胫骨各1例;6例为创伤性骨髓炎后骨折不愈,肱骨1例,股骨1例,胫骨4例;9例为手术后无感染性骨不连,肱骨2例,股骨2例,胫骨5例;7例有不同程度畸形,6例有1.5-8cm骨短缩,其中2例同时行骨痂延长术。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以1975年天津全国骨科会议制定的骨折愈合标准为依据,本组17例病人均获得临床愈合,骨不连处平均愈合时间为4~9月(平均6.2月),1例延长8cm,另1例延长6cm。结论:利用镶嵌式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不连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光宏  吴翔  赵俊  陈力奇  唐欣  刘唐浩 《生物磁学》2011,(3):558-559,507
目的:探讨长骨骨不连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采用镶嵌式外固定架治疗17例长骨骨不连。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31岁。2例为血源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后,股骨、胫骨各1例;6例为创伤性骨髓炎后骨折不愈,肱骨1例,股骨1例,胫骨4例;9例为手术后无感染性骨不连,肱骨2例,股骨2例,胫骨5例;7例有不同程度畸形,6例有1.5-8cm骨短缩,其中2例同时行骨痂延长术。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以1975年天津全国骨科会议制定的骨折愈合标准为依据,本组17例病人均获得临床愈合,骨不连处平均愈合时间为4~9月(平均6.2月),1例延长8cm,另1例延长6cm。结论:利用镶嵌式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不连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2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结果:28例患者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皮瓣顺利成活.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0个月.皮辩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两点辨别觉6~8mm.术后能穿鞋正常行走,皮瓣受力处无破溃.结论: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伟平  谭宁  吴勋宁 《蛇志》2010,22(4):367-368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创伤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38例,术中发现8例;手术治愈44例,死亡2例;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及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并存症状。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病情急、变化快,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创伤性膈肌破裂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胡杰强  伦小川  黎嘉欣 《蛇志》2021,(2):158-159,162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慢性骨髓炎患者细菌清除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VSD治疗,观察组给予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联合VS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细菌清除率及术后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尤其是重症患者治疗中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的经验、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其中3例为合并肺脓肿的重症败血症患者。对患者首先进行经验性全身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细菌学分析,然后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系统抗生素调整,采用万古霉素负载的硫酸钙/磷酸钙复合物进行局部抗生素缓释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局部影像学变化。结果:细菌学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人葡萄球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平均随访56.6周;治疗后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红细胞沉降率(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影像学显示患者病灶处骨重建及新骨形成良好,无感染复发迹象;12例患者中成功治愈11例,治愈率91.7%;1例转为慢性骨髓炎,二期手术后痊愈;其中3例骨髓炎合并重症败血症、肺脓肿患者经系统抗生素及外科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致病菌主要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其治疗要在早诊断的前提下,率先经验性应用抗生素,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足量敏感抗生素。苯唑西林在3例合并败血症、肺脓肿的重症患者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局部采用硫磷复合物负载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既可以实现局部抗感染作用,又可以促进新骨形成,有效控制全身感染、消除败血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防治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37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的总结,对其年龄、性别、病种分类、放射剂量、临床表现、发生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本组病例放疗后均出现严重的口干症,以及龋病与牙周病.2.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骨髓炎病变多发生在上颌骨后牙区及下颌骨升支区,并伴有严重的张口受限.3.口腔癌患者放疗后的病变区多发生在下颌骨体部,出现严重的牙周病及根尖周病.结论:放疗前后加强口腔健康维护,积极防治牙体牙周疾病,增加唾液分泌措施的应用,坚持张口训练等,可降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发生或病变程度.手术清除死骨和病灶牙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治疗的最有效措施.而精确放疗技术的应用可大大降低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脑损伤是一种高致死率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肠脑轴是大脑和胃肠道系统之间主要的双向通讯途径。近年来,创伤性脑损伤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关系逐渐被揭示。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参与了创伤性脑损伤后急性病理损伤的调节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生、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影响,肠脑轴的含义及其在颅脑损伤中的病理调节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治疗手段,包括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使用益生菌、刺激迷走神经、摄入多酚类物质以及靶向免疫调节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金姬  洪世嫄  杨秀峰 《蛇志》2015,(2):229-230
目的探讨外伤性胫骨缺损所致骨髓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外伤性胫骨缺损所致骨髓炎患者2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采用局部清创+VSD负压吸引术后再行胫骨缺损髂骨植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其中愈合24例,1例骨髓炎复发,行X线显示骨生长,给予切开引流,局部抗生素冲洗,并进行第2次手术后愈合。结论外伤性胫骨缺损所致骨髓炎,采用局部清创+VSD负压吸引术后再行胫骨缺损髂骨植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精心的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更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败血症由于不易早期诊断且病情发展较快,因而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某些创伤性败血症患者虽长时间应用多种抗生素,却得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见,有其他因素在创伤性败血症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与创伤性败血症有关。本文就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创伤性败血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兰学文  谢丽圣  梁宏  郭哲  唐瑞康 《蛇志》2013,25(2):127-128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最大限度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 抢救成功53例,成功率为94.6%;死亡3例,死亡率为5.4%.结论 创伤性休克病情迅猛,院前进行适当救护措施结合院内早期快速合理的抗休克治疗是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性截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程度,对32例创伤性截肢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创伤性截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创伤性截肢患者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9例)和对照组(n=29例),其中研究组给予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变化、治愈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4.9%(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22/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变化和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具有较高治愈率,能显著降低炎性反应,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严重缺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针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目前主要集中于处理原发性创伤损伤以及通过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方法,而对于神经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却未有有效方法.以干细胞及生物材料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为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的可能.再生医学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已逐渐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对干细胞或功能细胞以及生物材料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创伤性瘢痕患者,年龄21-35岁,对照组(35例)给予CO_2点阵激光术治疗,术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护理,观察组(38例)采用CO_2点阵激光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体征、疗效及3个月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CO_2点阵激光术联合湿润烧伤膏对创伤性瘢痕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V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VSS评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色素沉积和创面感染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CO_2点阵激光技术联合润湿烧伤膏对于创伤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