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1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的院内感染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主要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抗生素治疗。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院内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合理使用G—CSF及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外制药公司用动物实验证明,用该公司研制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减轻在治疗艾滋病时服用AZT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在札幌召开的日本癌学会上发表了这一结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白细胞数的恢复效果使开辟G-CSF的新用途更有希望.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已在日本开始.7月18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糖蛋白 ,能有效调解造血祖细胞的粒系增殖分化 ,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1] 。我们自 1998年 9月~ 1999年 11月使用国产rhG CSF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1 材料及方法14例患者中 ,男性 9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 3岁 (32~71岁 )。病理均证实为恶性肿瘤 ,其中小细胞肺癌 4例 ,化疗方案CE(CBP ,VP16 ) ;非小细胞肺癌 5例 ,化疗方案NP(NVB ,DDP) ;胃腺癌 3例 ,化疗方案EFP(VP16 ,5FU ,DDP) …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何氏生髓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PEG-rhG-CSF治疗)和观察组(n=50,何氏生髓方联合PEG-rhG-CSF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外周血象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神疲乏力、胃纳差、食少纳差、少气懒言、自汗盗汗、腰膝酸软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何氏生髓方联合PEG-rhG-CSF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和外周血象,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药物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骨髓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合并骨髓增殖不良和骨髓粒系祖细胞耗竭者常有较长时间的粒细胞缺乏期。运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3例这类患者,剂量为300μg/天,皮下注射,所有病例3天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达05×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平均为567天,明显短于文献报道。提示rhGMCSF有助于此类患者中性粒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mg factor,G-CSF)是刺激骨髓细胞集落形成的一种造血因子,能特异性地刺激和调节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活化。在临床上,G-CSF可作为各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天然人G-CSF(hG-CSF)来源非常有限,价格昂贵,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外已获得了重组人G-CSF(rhg-CSF),国内随后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G-CSF,从而可以大量生产相对廉价的rhG-CSF,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G-CSF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从几方面介绍一  相似文献   

7.
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细胞因子之一,最早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降低癌症患者化疗后的死亡率。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可以有效地动员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目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介绍了G-CSF的生物学特性,并详细阐述了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机制,为临床上G-CSF提高动员效率、减少副作用,以及为新型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骨髓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 G-CSF骨髓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及骨髓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WBC、ANC、Plt及Hb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血象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骨髓毒性反应较对照组轻,Ⅱ度以上发生率为26.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17%(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加用rh G-CSF骨髓支持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反应,减少其骨髓毒性反应发生,对化疗导致白细胞数减少具有较好的预防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mhG-CSF)的聚乙二醇化修饰、分离纯化和活性鉴定。通过对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第1,3,4,5,17位氨基酸进行突变,并在C末端加了一个半胱氨酸,获得了体外活性为原型rhG-CSF 150%以上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mhG-CSF)。然后用分子量为20kD的甲氧聚乙二醇马来酸酐(mPEG-Mal)修饰rmhG-CSF,反应混合物经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柱纯化,得到纯化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PEG-rmhG-CSF)。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纯化后的PEG-rmhG-CSF的纯度大于95%,体外活性分析表明PEG-rmhG-CSF活性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Neulasta?),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PEG-rmhG-CSF体内半衰期约为14h,比修饰前延长了7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mhG-CSF)的聚乙二醇化修饰、分离纯化和活性鉴定。通过对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第1,3,4,5,17位氨基酸进行突变,并在C末端加了一个半胱氨酸,获得了体外活性为原型rhG-CSF150%以上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mhG-CSF)。然后用分子量为20kD的甲氧聚乙二醇马来酸酐(mPEG-Mal)修饰rmhG-CSF,反应混合物经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柱纯化,得到纯化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PEG-rmhG-CSF)。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纯化后的PEG-rmhG-CSF的纯度大于95%,体外活性分析表明PEG-rmhG-CSF活性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NeulastaR○),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PEG-rmhG-CSF体内半衰期约为14h,比修饰前延长了7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化疗前应用在减轻骨髓抑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化疗前48小时GM-CSF300μg皮下注射1次,出现骨髓抑制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rhGM-CSF300μg皮下注,1次/日,直至WBC≥4.0×109/L。结果:实验组的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下降均较对照组轻,(P0.05),实验组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及药费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前给予rhGM-CSF,可以有效地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缩短骨髓恢复时间,在降低医疗费用、加快床位周转、提高病床使用率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预防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0mg/kg或30mg/kg,预防组于造模前1小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00btg/kg,正常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造模后6h、24h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预防组小鼠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80%VS66.7%,P〉0.05);预防组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酶学指标ALT和AST均好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小鼠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在6小时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4小时点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NF-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小鼠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改变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初发恶性血液病并需要化疗的患者,留取化疗前后粪便标本。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出现发热,分为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组及粒细胞减少不伴发热组。采用光冈法对粪便需氧菌及厌氧菌进行定量培养,分析肠道菌群变化。同时检测患者化疗前后粪便IgA值变化。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的患者10例,占41.7%;未发热患者14例,占58.3%。24例患者化疗后粪便IgA水平及B/E值显著性下降,肠道微生态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肠杆菌、假单胞菌及真菌显著增多。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组与未发热组相比肠杆菌及真菌显著增多,两组患者粪便IgA水平、B/E值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道免疫功能、微生物定植抗力下降,侵袭性细菌增多。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肠杆菌显著增多,可能成为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患者的潜在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过程中七氟烷与地氟烷麻醉对患者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5例年龄在20-60岁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使用七氟烷与地氟烷进行麻醉。在麻醉前30 min和麻醉后2-24 h分别检测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T辅助淋巴细胞(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CD8的比值,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二组患者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麻醉24 h后显著升高(P0.01)。地氟烷组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高于七氟烷组(P0.05)。CD4细胞的百分比在七氟烷组中无显著改变,在麻醉后2h,地氟烷组(31.93%[6.65%])同基础值(36.41%[6.92%])相比显著降低(P0.05),24 h后进一步下降(30.52%[8.01%])(P0.01)。七氟烷组CD4/CD8比值一直无变化,但地氟烷组在麻醉2 h降低(1.51[0.52]),24 h明显升高(1.82[0.72])(P0.05)。结论:与地氟烷相比,七氟烷对中性粒细胞群与T细胞群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并分析其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Nrf2 mRNA、TLR7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3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的卵巢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组)及同期3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无肺部感染的卵巢癌患者(未并发肺部感染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后PBMC Nrf2 mRNA、TLR7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Nrf2 mRNA、TLR7 mRNA与骨髓抑制的关系及Nrf2 mRNA、TLR7 mRNA对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40.00%),革兰阴性菌18株(60.00%),且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00%)。白细胞减少0~Ⅰ度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0~Ⅰ度患者Nrf2 mRNA水平显著高于白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而TLR7 mRNA水平显著低于白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均P<0.05)。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与Nrf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TLR7 mRN...  相似文献   

16.
芦可替尼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最早被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相关疾病,近期,又被临床上用于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冠状肺炎中的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该文将深入探究芦可替尼对中性粒细胞存活及炎症因子分泌等免疫学功能的影响。研究中设溶剂对照组、0.1 μmol/L芦可替尼处理组、1 μmol/L芦可替尼处理组和5 μmol/L芦可替尼处理组。Percoll法分离的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经芦可替尼处理0 h、24 h、48 h、72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纯度及凋亡情况;经芦可替尼处理1 h后,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酵母聚糖颗粒的能力,TAXIScan-FL趋化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趋向fMLP的迁移能力,涂布平板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杀伤大肠杆菌的能力;经芦可替尼处理24 h后,ELISA、qPCR法检测经LPS(1 μg/mL)预处理和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结果表明,0.1 μmol/L、1 μmol/L、5 μmol/L芦可替尼处理中性粒细胞24 h后,中性粒细胞的早期凋亡加速(P<0.05),吞噬指数增强(P<0.05),趋化能力和杀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口服健延龄胶囊对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收治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 6 8例 ,18例Ⅰ°骨髓抑制患者 ,8例未给予处理 ,10例给予口服健延龄胶囊 ,5 0例Ⅱ°~Ⅳ°骨髓抑制患者 ,2 5例给予G CSF加健延龄治疗 ,2 5例仅给予G CSF治疗 ,观察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所需天数。结果 :健延龄胶囊有缩短粒细胞恢复时间作用。结论 :健延龄胶囊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间歇有氧运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Ang-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本研究以3月龄雄性SD大鼠为试验材料,通过结扎LAD建立MI模型。术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肌梗死组(B组)、间歇有氧运动+心肌梗死组(C组)、rh G-CSF+心肌梗死组(D组)和间歇有氧运动+rh G-CSF+心肌梗死组(E组)。C组和E组8周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Ang-1、α-SMA、Ⅷ因子的表达(数)量。实验表明各干预手段均可促进MI大鼠心肌组织的Ang-1的表达量,且E组表达更显著;α-SMA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α-SMA表达数量无显著变化,与B组比较,C、D、E组血管新生数量分别提高了140.57%、271.73%和524.63%;Ⅷ因子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血管新生数量增多,与B组比较,C、D、E组血管新生数量分别提高了104.89%、232.66%和439.86%。研究表明间歇有氧运动和/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均可促进心梗大鼠心肌组织中Ang-1的表达,血管新生数量增多,且二者联合干预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为更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针灸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仅予顺铂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顺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肺俞、丰隆、中府、太渊、尺泽、心俞、天宗、膻中、膏肓、尺泽、背压痛点、灸丹田穴位。治疗前后,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SF、TNF-α、IL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SF、TNF-α、IL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脱发、失眠、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进而可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针灸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与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 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0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 例患者仅予顺铂常规治疗; 实验组30 例患者顺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肺俞、丰隆、中府、太渊、尺泽、心俞、天宗、膻中、膏肓、尺泽、背压痛点、灸丹 田穴位。治疗前后,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SF、TNF-alpha与IL2 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SF、TNF-alpha、IL2 水平比 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SF、TNF-alpha、IL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脱发、失眠、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CSF、TNF-alpha与IL2 水平,进而可能提高患者的免疫 功能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