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病虫害干扰——调控与被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军  孙志强  乔杰  张星耀 《生态学报》2010,30(9):2454-2464
如何评价天然林中原生的昆虫、病原的生态功能是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之一。依据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病虫害干扰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当前有关天然林调控病虫害爆发的多样性-稳定性假说和联合抗性假说,指出联合抗性假说的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稳定性假说的局限性。昆虫、病原在天然林演替过程对系统整体结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性上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调控功能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加速或改变系统的演替途径。这种生物干扰目前在林业发达国家的天然林管理策略中被视为有益的干扰元素,由此提出将模拟自然干扰作为今后天然林管理策略一项指导方针。同时指出我国对此的认识不仅较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晚,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能有效地整合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实践中,因此这种对天然林生物干扰的新认识有助于未来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生态控制治理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由徐公天先生主编、全国 1 1 5名园林植保工作者共同参与编写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一书于 2 0 0 3年 1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由观赏树木、花卉、草坪病虫害组成的园林植物有害生物 ,其种类之丰富程度以及对人居环境之直接影响可于农、林业病虫害等同。随着苗木调运的频繁和国外植物的引入 ,许多危险性病虫害不断侵入我国和传入新的地区 ,影响绿化成果的巩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涵盖全国 ,列入了重要园林植物病虫害 62 9种 ,采用近1 3 0 0幅原色生态照片 ,生物学特性多为第一手资料 ,特别是危险性病害和蚧虫、蛀…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我国林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展开论述,继而分析了阻碍中国林业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因素,以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以提高林业服务模式简单地深思的影响;最后在基于林业科技推广中,分析了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其防治措施,以求能为我国的林业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担负着改善生态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从林业经管角度,针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林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不但在数量上有很大的缺口,而且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林产品的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高产、优质、高效一直是林业生产的不变的目标,但在林业的生产过程中,影响林业生产的因素很多,病虫害便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保证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是林业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作为出发点,要清醒的认识到木材采运技术面临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我国林业生态采运的现状,分析了林业生态采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生态文明概念,剖析我国目前的生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学农药在很长时间内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但随着化学农药的负面效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开发植物农药,已经成为农药发展的新方向。笔者对植物农药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发表浅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效应日益凸显,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在林业生态建设的作用,对于提高林业生态的稳定性、平衡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化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以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多措并举狠抓生态治理,全县林业步入了生态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昆虫学报》2008,51(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亚林所)坐落于杭州郊外,富春江畔,是以亚热带地区为主,融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国家首批社会公益型非营利机构。现有在职职工165人,科技人员135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本所下设3个职能部门和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林木遗传与育种、森林培育与经、花卉园艺与城市林业、林业生物技术等5大领域18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超峰  鞠美庭  楚春礼  胡翠娟 《生态学报》2008,28(11):5601-5609
港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港口是顺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的新一代港口的主要模式。通过生态港口内涵的探讨,建立了生态港口建设的概念模型。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际先进港口环境保护及生态港口建设经验及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生态港口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外部环境及基础的分析,从港口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生态港口的规划与建设、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建设、港口功能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港口发展模式的选择等方面讨论了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保护包括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内容。经过 30多年的工作 ,我国在环境污染防治、监理、监测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方法 ,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 ,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 ,是生态科学管理的依据 ,是加强生态环境法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由于人为因素、气候变迁等原因 ,灾害性天气增加 ,水土流失加剧 ,江河泥沙含量增加 ,导致洪水泛滥 ,沙尘暴泥石流频发 ,森林植被锐减 ,干旱少雨 ,本来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挑战。我国政府高屋建瓴 ,以对人类、对子孙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如何客观、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是有效开展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基础。但目前评价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效益时,更多的是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而缺乏有关防治带来的生态学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方法】本文基于市场价值法,给出了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定量评估了1987-2016年30年中国粮食作物病虫害的损失情况、化学防治及劳动力投入、生态负效益,计算出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结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主要与防治效益、投入成本及对生态产生的负效益有关。1987-2016年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为-250.67-180.85亿元,平均生态经济学效益为-3.81亿元。【结论】我国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经济学效益较低,防治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带来的生态负效益;本文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定量评估方法,可为客观、准确评估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生态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重点关注。本文从生态林业与本质出发与本质出发,论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详细分析了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林业生产病虫害的概念、类型、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林业生产中食叶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江迪  刘俊昌  陈文汇 《生态学报》2019,39(8):2842-2850
森林生态安全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等实物价值,还具有美化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价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构建评价指标评价森林生态安全,研究内容相对单一,而针对林业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对林业产业类型进行区分,其次,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在考虑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基于PSR理论和狭义的森林生态安全定义,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3年的林业统计数据,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及影响的大小,并分析了各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的响应活动,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无显著影响,但有部分子产业有森林生态安全有影响;(2)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175,间接影响不显著;(3)林业二产和三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都不显著;(4)三类产业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影响的大小分别为林业二产(0.636)、林业一产(0.204)、林业三产(0.151);(5)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619;(6)相对于其他地区,西部的森林生态保护活动积极性不高。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产业发展及林业二产、林业三产对森林生态安全未形成压力,只有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了正压力,需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保护响应力度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大于合理利用的正压力;加强西部区域的森林生态保护力度,提高森林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草原牧区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0%,草原生态环境与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牧民的生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去的20年中,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种草原保护措施初见成效,草原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但同时,草原保护的许多深层问题正在逐渐显现。随着国家林业草原局的建立,中国草原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充分认识草原保护的深层问题,建立草原保护的长效机制,将草原保护融入到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环境保护意识越发强烈,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状态的社会关注度呈现持续增高趋势,政府也因此从政策、财力以及人力三方面加大了对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扶持力度。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维持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具备积极作用与意义。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过程中,林木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因此政府管理部门需根据各地区林木生长现状合理选择对应林业技术,改善、消除林木成长中所遇问题。由宋墩福和李心婳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于  相似文献   

19.
林业在这个21世纪已经成为一项公益事业,林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经济生产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很重的位置,林业也是林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生物资源。林业对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是颇有裨益的。但是,在当下的新形势发展中,林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为充分的发挥出其在改善生活、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其中,适当的调整林业工作并且再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智光 《生态学报》2013,33(4):1326-1336
通过对林业生态安全内涵构成的研究和对现有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中存在“就生态论生态”的预警滞后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设定的主观性、指标体系和特征指数难以优势互补、生态安全性判据缺乏客观依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于生态与产业系统的共生关系研究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的新方法.首先,研究林业生态安全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结构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构建方法,从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结构化、定量化方法.然后,通过寻求指标体系和特征指数的有机结合,得出描述林业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的性质和程度的特征指数——生态-产业共生度和成熟度.由此提出确定林业生态安全阈值和底线的定量化方法,并建立林业生态安全双特征判断矩阵,从而将林业生态安全度分为3个安全区间、6个安全等级和4个预警级别.最后,综合以上成果,构建了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整体框架:目标-手段树和技术路线.根据新方法的构建机理,所得出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和预警信息具有主观性弱、预测性强、特征指数值的生态经济意义明确、便于追溯问题的原因等技术优势,有利于林业生态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