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固载于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PS-CL)的卟啉(TCPP,四羧基苯基卟啉)类荧光猝灭型固相荧光传感器(PS-TCPP),通过紫外-可见和荧光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PS-TCPP能够快速分析食品中有害重金属离子,且伴随肉眼可观察的深红色变为深绿色的明显颜色变化.PS-TCPP使用简便,对...  相似文献   

2.
何首乌块根中砷、镉、汞和铅含量的检测及其富集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首乌是著名传统常用中药,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生首乌具有解毒、消痈和润肠通便的作用,制首乌则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和强筋骨之功效[1].何首乌最早出现于唐代李翱所著的<何首乌传>,<本草图经>及<本草纲目>描述何首乌"叶叶相对",展学峰等认为二者所指为现今的萝摩科(Asclepiadaceae)植物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 Decne.)[2].何首乌野生资源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及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日本也有分布[3]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在提出土壤环境标准制定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对Hg、Cd、Pb和As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功能分区可包括:(1)自然保护区或“清洁”无污染区;(2)农牧区;(3)森林区;(4)城市区、废物处置区和工矿区。其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汞为0.10、0.20、0.50和1.00mg/kg;镉为0.15、0.30、0.50和1.00mg/kg;铅为30、60、100和300mg/kg;砷为15、20、27和30(砂土区除外)mg/kg,并论证这些标准值在全国应用的可能性。为全国土壤质量的宏观管理与控制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祝国文  张瑾  杜杰  李烨  邓冉  姜倩  童晋  杜海英 《生物资源》2020,42(3):313-32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三废”的大量排放,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愈发严重,其中重金属镉、铬的污染显得尤为突出。研究者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展了大量治理污水中镉、铬的研究。本文就不同种类微生物对镉、铬的修复及作用机理进行论述,以期为微生物用于实际污水中镉、铬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制定我国土壤环境标准(汞,镉,铅和砷)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本文依据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在提出土壤环境标准制定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对Hg、Cd、Pb和As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功能分区可包括:(1)自然保护区或“清洁”无污染区;(2)农牧区;(3)森林区;(4)城市区、废物处置区和工矿区。其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汞为0.10、0.20、0.50和1.00mg/kg;镉为0.15、0.30、0.50和1.00mg/kg;铅为30、60、100和300mg/kg;砷为15、20、27和30(砂土区除外)mg/kg,并论证这些标准值在全国应用的可能性。为全国土壤质量的宏观管理与控制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Pb、As、Cd、Hg、Cu 5种元素的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直接用ICP-MS同时测定上述5种元素,结果5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在5~1250 ng/L之间;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为r≥0.999;精密度RSD3.5%;回收率在95.7%~107.5%之间。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各项分析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适用于茵栀黄注射液中有害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离子中,Hg~(2+)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大气沉降和海洋环流的作用下,Hg~(2+)进入淡水或海洋。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最终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实现Hg~(2+)的快速、灵敏检测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环境中Hg~(2+)的来源、转化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以Hg~(2+)与荧光分子、纳米粒子、脱氧核酶、抗体、蛋白质、转基因微生物等不同物质相互作用的性质为分类依据,综述了目前主流的Hg~(2+)的检测方法,为实现Hg~(2+)的快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技术带来食品产量、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但其安全性也一直备受争议。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全面且严格的监管势在必行,而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检测是严格监管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许多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其中,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及应用。本文中,笔者综述了包括常规PCR、数字PCR、等温扩增、侧翼序列扩增及核酸检测试纸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做出了原理阐释、应用介绍和方法评价,以期为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三七对土壤中镉、铬、铜、铅的累积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龙勇  阎秀兰  廖晓勇  张玉秀 《生态学报》2014,34(11):2868-2875
我国传统珍贵草本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却非常有限。调查了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揭示了三七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规律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三七种植区土壤镉(Cd)、铬(Cr)、铜(Cu)的超标率分别为75%、38%、50%,污染程度分布表现为丘北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县;种植区三七存在较为严重的Cd、Cr、铅(Pb)污染,其不同部位的超标率范围分别为81%—100%、75%—100%、25%—63%;三七具有较强的Cd富集能力及Cd、Cu转运能力;三七不同部位Pb、Cd、Cr、Cu对人体的摄入风险贡献依次为13.46%—46.40%、8.67%—24.67%、1.90%—14.40%、0.38%—0.79%,其中主根中Cd、Cr、Cu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与土壤中相应的重金属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研究可为解决三七种植区,乃至其他中草药种植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江江豚锌、铜、铅、镉和砷的摄入与累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室内饲养的3头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食物鲫(Carassius auratus)中锌(Zn)、铜 (Cu)、铅(Pb)、镉(Cd)、砷(As)的浓度值和饲养记录,推算出了饲养条件下江豚这些微量元素每日及每周估计摄入 量的范围。必需元素的需求方面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提出的人暂定每周耐受摄人量 (PTWI)相类似,可是毒性较强的元素Cd、As、Pb的摄入量大大高于人体的PTWI。对湖北天鹅洲故道收集到的一头 江豚的10种组织、器官的研究发现,摄入后的Zn、Cu、Pb、Cd、As显示出有组织、器官选择性累积的倾向。这可能主 要与鲸类组织、器官对相应的元素有特殊的要求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出有必要建立饲养鲸类动物食物安全 管理规范以控制食源污染。更深入地研究各组织、器官中微量元素与生命机能的关系,应该是鲸类动物微量元素 的营养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概述了食品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对人类的危害;介绍了国内外9种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分析技术、分析即用型纸片技术、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分子生物检测技术、阻抗技术以及其他新物理、生化技术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的灵敏度和专一性有一定提高,但操作繁琐;现在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食品中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各种快速检测方法还只是实践中的一个参考.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克服现有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缺点,绘制各种菌落图谱,开发在线检测软件,能定量测定微生物细胞特征和性能,简化采集、培养等程序,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植物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植物(GMO)含量大量涌向市场。出于对人类健康的考虑,GMO食品标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不论是对GMO食品贴标签,或是对GMO与非GMO原料的分别输送,GMO原料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GMO食品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DNA为基础的PCR法,另一种是从蛋白质水平出的ELISA法。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PCR检测法及影响PCR检测方法的因素,作者预测DNA芯片检测法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水螅(Hydrasp)为例,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Hg2 、Cu2 、Cd2 、Ag 、Zn2 和Pb2 对其单一和复合毒性效应。单一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对水螅毒性大小顺序为Hg2 >Cu2 >Cd2 >Ag >Zn2 >Pb2 。复合毒性实验表明,Zn2 与Cu2 、Hg2 、Pb2 、Ag ;Pb2 与Cu2 ;Hg2 与Ag ;Pb2 与Ag 这些组合对水螅联合急性毒性总体上表现出拮抗作用,Cd2 与Cu2 、Hg2 、Pb2 、Ag 组合总体上则是协同作用,Zn2 与Cd2 、Pb2与Hg2 、Cu2 与Hg2 ,Ag 在不同的浓度水平组合下明显表现出不同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铅、镉、铬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菜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67,自引:3,他引:67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上倍受重视的一类公害。重金属以汞毒性最大 ,镉次之 ,铅、铬、砷也有相当毒性 ,有人称之为“五毒”。冶炼和采矿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最重要的污染源。此外 ,不少工业部门也通过三废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农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后 ,不仅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在人体内富集 ,危害人类健康。近几年 ,国外利用陆生植物进行毒性试验已有所增加 ,其中包括植物种子发芽毒性试验[1] 。植物种子发芽毒性试验较其它毒性试验方法有两大优点 :一是方法简单 ,持续时间短 ;二是这种方法对毒物…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农药残留(简称农残)是造成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食品中农药残留不仅发生率高,而且超标严重,涉及范围广,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农残分析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多样化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际需求,现代新型生物技术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优势,在食品的农残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分析了食品中农药残留及检测技术现状,综述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免疫法和生物条形码免疫法等分析技术,及电化学、光学、压电传感器等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农残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农残的检测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夷岩茶与土壤中铅、铬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海荣 《生态学杂志》2012,31(12):3203-3206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测定方法,结合茶叶卫生标准和无公害茶及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对武夷岩茶及茶产地土壤中Pb、Cr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各产地茶叶中Pb、Cr含量均未超出评价标准的限量值,茶产地的土壤均符合国家无公害茶及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武夷岩茶中Pb、Cr含量与对应土壤中Pb、Cr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环境激素是一类能够扰乱生物体正常平衡激素水平的外源性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人体的生殖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肝脏和心脏系统问题等.在生产过程中一旦生产原料的质量没有得到严格控制,就可能导致后续生产所得的日用品、食品、饮料、饮用水等中含有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激素.因此,针对食品中环境激素含量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亟待开发.本文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同时测定药用玻璃包材的砷、锑、铅、镉浸出量。方法:样品浸出液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r在0.99996~0.9999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砷、锑、铅、镉分别为0.0228mg/L、0.0072mg/L、0.0039mg/L、0.0006mg/L,样品浸出液加标回收率砷、锑、铅、镉分别95.0%、97.4%、95.2%、94.4%,相对标准差在2.3%~4.8%之间。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重金属毒物对脑磷脂双分子层膜电性质的影响.二价汞、铅、镉氯化物的存在,使膜电阻下降,膜的通透性增加.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膜平均寿命下降,击穿电压减小,说明膜机械脆性增加,膜容易破裂.而其它二价的Mg~(2 )、Ca~(2 )、Cu~(2 )、Mn~(2 )氯化物并无此作用.可以认为重金属毒物对生命的毒害作用中包括了对膜脂双层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