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猪、牛、羊、骆驼等)共患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FMD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ovirus)的成员,有7个血清型,分别为O、A、C、Asia1、SAT1、SAT2、SAT3,完整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与口蹄疫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修默 《生物学通报》1993,28(8):20-20,43
口蹄疫(FMD)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以春、夏两季为多。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及糜烂。通常先流行于猪、牛、羊等偶蹄目动物,再由病畜传染于人。1514年,H.Fracastorius 描述了意大利牛群中相继发生的一种疾病,是对牛口蹄疫最早记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2006,41(3):32-32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对由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成果进行了评审鉴定。该项研究已经获得了农业部授予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这标志着该疫苗制品已达到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质量标准。该疫苗将成为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和可进入工业化商品生产的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口蹄疫是当今世界列为A类的家畜传染病,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一旦流行,直接经济损失可达上百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因疫情流行会影响畜产品出口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故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由于近年  相似文献   

4.
以猪IgG重链恒定区为抗原载体的抗口蹄疫病毒DNA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FMD的致病原为FMD病毒(FMDV),属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有A、O、C、SATⅠ、SATⅡ、SATⅢ及AsiaⅠ共7个血清型.FMDV结构较简单,完整的病毒颗粒由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及VP4各60个拷贝构成的衣壳包裹一条单股正链RNA组成,其中VP1是主要的抗原蛋白[1].  相似文献   

5.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of sw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Mhp)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目前减轻或预防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经济损失的主要手段。对猪支原体肺炎基因工程疫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黏附因子相关疫苗、核苷酸还原酶相关疫苗、DNA疫苗、表达文库疫苗和肽疫苗等,最后对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猪水泡病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SV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症状上与口蹄疫极其相似。该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能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动物A类传染病,我国农业部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SVD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其核酸类型为单股正链RNA分子,无囊膜,病毒基因组含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条由218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曾多次在世界上发生过大流行,研制和生产新型口蹄疫疫苗是防制该病爆发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基因工程疫苗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就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昆虫细胞、酵母菌、哺乳动物细胞和转基因植物等系统中的表达现状及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以布氏菌属细菌为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牛、羊、猪等均可成为主要感染源,接触感染、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染途径,属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布鲁氏菌病误诊率较高,致使该病易迁延不愈,并转为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质量。遵义市疾控中心于2013年1月接汇川区疾控中心报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1例布鲁氏菌病,随后我中心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所获资料与数据如下,旨在为读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施马伦贝格病是由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引起的,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新发的虫媒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感染成年动物后症状轻微,如产奶减少、发热、腹泻等;但在怀孕的特定时期感染则可能导致较严重的后果,如胎畜畸形或死胎等。该病于2011年底在德国首发,随后迅速传遍欧洲。德国作为该病的首发国家,对于该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国内的流行趋势也最能代表欧洲的流行情况及研究进展。为此,作者就德国施马伦贝格病的流行现状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策略之一.随着对口蹄疫疫苗及其免疫特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许多学者对口蹄疫细胞免疫机制的研究更进了一步,就参与口蹄疫细胞免疫的各类细胞及细胞免疫与新疫苗设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年来中国口蹄疫流行和传播特点,研判口蹄疫流行趋势。【方法】以2017-2022年间中国报告发生的口蹄疫疫情为研究对象,从疫情的“三间分布”、生产环节分布、流行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及溯源等方面,对近6年的疫情情况进行系统梳理。【结果】2017-2022年间中国共有15个省份报告发生口蹄疫疫情54次。总体形势稳定:Asia 1型口蹄疫维持无疫状态;2019-2022年连续4年未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田间以散发O型口蹄疫为主。六年间报告牛口蹄疫疫情36次,羊疫情1次,猪疫情17次。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Mya-98、O/Ind-2001、O/CATHAY、O/PanAsia和A/Sea-97这5个流行毒株同时流行,且与同时期周边国家(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口蹄疫毒株遗传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尤其是牛疫情,占比66.7%)主要发生在流通(57%)、散养(32%)等免疫薄弱环节。【结论】对内强化疫苗免疫和流通动物管控,对外严防境外毒株传入仍是今后中国口蹄疫防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FMD)是当前世界危害最严重构家畜传染病之一,主要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流行,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各国科学家十分重视FMD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在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在技术上的日臻完善,致使FMD的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就。陆  相似文献   

13.
猪塞尼卡谷病毒流行态势与诊断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为小RNA病毒科塞尼卡病毒属的唯一成员,2002年首次发现于PER.C6细胞培养物中,被鉴定为细胞培养基中的污染物。最初SVV被用作溶瘤病毒进行肿瘤治疗研究。现已证实SVV感染猪能够引发原发性水泡病,引起猪的鼻吻、蹄部冠状带的水泡病变,同时伴有跛行、厌食、嗜睡和发烧等临床表现。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引起的临床症状难以区分。2015-2017年期间,在美国、中国、泰国等多个国家暴发了SVV疫情,并且流行范围逐步扩大。针对该病的不断扩散,急需提出和制定有效的诊断与防控策略及措施。因此,一些新的诊断方法被不断开发出来,新的防控策略也在逐步建立。本文主要针对SVV最新的流行态势及特点、诊断与防控技术进行综述,旨在提供SVV最新研究进展,提高疾病防控及科研工作人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策略之一。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些新型口蹄疫疫苗如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可饲疫苗、多表位疫苗等的研究和探索已全面展开。我们简要介绍了近年涌现的口蹄疫新型疫苗,以为口蹄疫分子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伪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伪狂犬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为理想的疫苗载体,从而表达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多种蛋白。这些病原体包括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马尔他布鲁菌、猪园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等,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Asia1型口蹄疫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检测Asia1型口蹄疫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本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抗Asia1型口蹄疫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将该标记物与羊抗豚鼠IgG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membrane)上,作为检测带和质控带。经条件优化,组装成检测Asia1型口蹄疫的诊断试纸条。用该试纸条分别对A、O、C和Asia1型口蹄疫病毒抗原以及猪水泡病病毒抗原等87份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该试纸条不与口蹄疫病毒A、O、C型以及猪水泡病病毒抗原发生反应,特异性良好。用该试纸条对口蹄疫细胞毒(TCID50为6.25)的10倍系列稀释液进行了检测,最低可以检测到大约10?4。该试纸条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为98.8%。初步实验确定该试纸条在4oC下可保存3个月、37oC和室温下大概可保存1周左右。该试纸条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FMD抗原检测方法,对现场检测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养殖动物消化道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不仅参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还对宿主生长发育及免疫起重要调节作用。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的热点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深入了解养殖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组的结构与功能,将为今后调控和应用消化道微生物、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胃肠道健康和实现绿色健康养殖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以4种代表性养殖动物(牛、羊、猪和鸡)为主体,对组学视角下其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无囊膜的单股负链DNA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大小约为17nm[1]。PCV根据抗原性及基因组的不同可以分为PCV1和PCV2两种基因型,PCV1分离自猪肾细胞系PK15,它不致病,能够在PK15中稳定存在而不形成细胞病变;PCV2对猪有致病性,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断奶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猪的繁殖障碍等疾病。近年来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但迄今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商品化疫苗和特效药物防治该病,并且该病有时呈亚临床感染,所以…  相似文献   

19.
表达并纯化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重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CLEIA)检测方法。建立的VP1-CLEIA方法特异性为100%,板内变异系数在1.10%–6.70%之间,板间变异系数在0.66%–4.80%之间,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且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通过对山东、辽宁、河北地区采集的250份临床血清的检测表明,该方法与间接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3.50%,与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00%,表明本次建立的VP1-CLEI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猪O型FMDV感染或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在肉牛的养殖中,养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肉牛肥育期饲养技术、啤酒糟养牛技术、高能日粮肥育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