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了10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交锁髓内钉,观察组(52例)给予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结果: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手术方法所需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5例,发生率9.6%,对照组并发症12例,发生率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对胫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愈合,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功能优良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hler角、Gissane角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Gissane角、B?hler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B?hler角及Gissane角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和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跟骨骨折,但跗骨窦入路可更有效地改善踝-后足功能,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环经皮内固定架(Infix)固定联合后路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到2018年2月诊治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1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环经皮Infix固定联合后路固定,记录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钉道感染、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vs.33.3%,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Majeed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5%和73.3%,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6.8%和7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环经皮Infix固定联合后路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能减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盆复位质量与骨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骨科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内固定组(n=52)和外固定组(n=50)。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外固定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通过影像学测量两组患者的关节面台阶、掌倾角和尺偏角,同时测量患者腕部功能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内固定组患者关节面台阶、掌倾角和尺偏角均低于外固定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固定组的旋前旋后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捏力、握力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但两组的上述指标在术后1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固定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54%,外固定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外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相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患者关节面台阶、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效果较好,同时患者能及早进行腕部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组24例;手术治疗组128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3例、外固定架23例、髓内固定28例(包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Gamma钉等)、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26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the locking compress plate,LCP)28例。对各种治疗方式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t=8.045,7.583,8.673,8.023,8.672,X2=9.124,4.809,6.603,4.276,14.444,P0.05);各手术组之间比较:各组卧床时间无显著差异(F=0.241,P0.05),外固定架组和LCP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保守组术后Harries评分低于手术组。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并发症较少;外固定架创伤较小,LCP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疗效较好,其中LCP可作为优先考虑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RDOF)患者腕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RDO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关节背伸、关节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握力、桡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尺骨移位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疼痛、心理功能、情绪角色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RDOF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25例患者记为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5例患者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0%(22/25),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均能较好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前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卧床时间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与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三组。其中,联合手术组(35例)患者采用MIPPO联合LCP内固定术治疗,外固定组(33例)患者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术治疗,内固定术组(3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外固定术组及内固定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外固定组及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与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和锁定钢板的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本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有手术进行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的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并且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在手术进行情况方面要优于对照组,具体为表现为手术进行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对照组则为24.39%(10/4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相似。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均能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创伤性更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OP-CFPH)的疗效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老年OP-CFPH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22例,采用三叶形普通钢板治疗)和观察组(n=23例,采用LPHP+入院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参数、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OP-PHF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有利于骨折愈合,是目前治疗该类骨折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Kofoed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能有效减少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修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研究组给予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案。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观察组相对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术中创伤大,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angle,PA)、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升高,内翻角(Tibial plateau angle,TPA)逐渐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观察组PA、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P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获得满意随访。观察组膝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膝关节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等特点,其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MIPPO组(34例)和对照组(23例)。MIPPO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85.29%(29/34),对照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69.57%(16/23);MIPPO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PP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骨恢复畸形等并发症,其中MIPPO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1%(4/23),MIPPO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采用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微创组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的关节活动度、一年后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1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侧钢板法与传统手术治疗Schazker Ⅴ、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Schazker Ⅴ、Ⅵ型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双切口双侧钢板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TPA、PSA、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9、-2.220、-2.377、4.348,P0.05);治疗后两组Rasmussen分级优良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痛缓解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较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痛缓解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快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59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进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进行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所用时间、VAS、手术前后椎体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治疗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4.31±2.867.13±4.41,4.72±3.9811.57±4.72,P0.05),术前Cobb角两组患者无差异,而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96±3.477.25±5.29,5.17±4.3311.21±6.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显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5.68±2.371.86±1.41,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降低术后痛感,提高固定即时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4.6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4%)(x~2=5.11,P=0.02);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血清IL-6、IL-10、TNF-α表达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低,且并发症较低,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