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6中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炎琥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炎琥宁注射液的含量以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将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注射液配伍6h后,混合溶液的PH值、含量并无明显变化,但是在配伍4h后,除去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符合临床应用规定外,另外的混合液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使用规定。结论:在临床中,将炎琥宁注射液与其他注射液配伍使用的过程中,应最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这样使用符合临床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考察疏血通等10种中药注射剂与5种不同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将10种中药注射剂分别与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质量分数0. 9%NaCl注射液、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分数10%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分数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在配制0、1、2、4和8h后,分别观察性状,测定pH和不溶性微粒数。研究发现:上述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性状稳定,pH变化符合要求,不同溶媒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各有差异,且会随放置时间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上述中药注射剂与适宜的溶媒配伍,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供临床调配使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舒血宁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以及0.9%氯化钠注射液五种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根据临床用药标准,将五种注射液分别注入到一次性灭菌注射器中,随后分别往灭菌注射器中加入20ml的舒血宁注射液后摇匀倒置,研究分析混合液在15min、30min、1h、1.5h以及2h后外观、微粒以及配伍后PH的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发现,混合液并未出现沉淀,且颜色均未发生改变;而舒血宁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配伍后,混合液的PH值与微粒计数均有升高的趋势;与此同时还观察到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微粒计数比较高;而5%葡萄糖注射液各项指标并没有发生很明显的变化。结论:将舒血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在配伍使用后,应当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其他的注射液应单独使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葡萄糖和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分别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配伍。观察缓和溶液外观、PH值以及脂质体粒径、包封率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发现,在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一定时间内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脂质粒径并无明显的变化,但是包封率会下降5%;而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5%葡萄糖住着也配伍后,一定时间内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脂质粒径以及包封率等并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在临床用药中,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不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对药效的发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其他输液(包括浓度分别为5%与10%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四种)配伍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方法:以当前的临床用药标准为依据,将四种注射液分别注入到一次性灭菌注射器中,随后分别往灭菌注射器中加入20ml的舒血宁注射液后摇匀倒置,在配伍8h内观察混合液外观性状、含量以及PH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到在完成与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盐酸胺碘酮的PH值与含量均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但是在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各项指标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溶液相对比较稳定。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将盐酸胺碘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保持溶液在常温下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可有效保证混合溶液的性质,药效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考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GWF-8JA微粒分析仪按《中国药典》光阻法检测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小容量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针剂中不溶性微粒都高。结论:应该严格控制小容量注射液,特别是注射用无菌粉针剂的不溶性微粒,更好的监督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张筱英  黄锦源  谭洁英  蒋三元  黄莉婷 《蛇志》2010,22(1):15-16,2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剂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下,将5%、10%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调整为3.3、3.6、3.9、4.2后,再分别加入灯盏花素粉针剂,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6 h内的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含量。结果灯盏花素粉针剂在溶液pH值为3.3时,含量下降很快;pH值为3.6、3.9时,含量下降变缓;pH值为4.2时,含量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结论影响灯盏花素粉针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稀释溶媒的pH值。当pH值在3.3~3.6时,灯盏花素易产生浑浊沉淀现象,故建议临床不用葡萄糖注射液作灯盏花素粉针剂的稀释溶媒为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临床中常用16种药物配伍使用的稳定性。方法: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按照相应的比例与药物混合后,观察即刻、2h以及6h三个时间点配伍溶液的外观情况、PH值变化以及混合溶液微粒等情况,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合液中盐酸氨溴索的含量。结果:观察实验发现,盐酸氨溴索在于碳酸氢钠注射液、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溶液配伍使用的时候,会立即产生白色浑浊;而在与替硝唑注射液、青霉素、鱼腥草注射液以及氨茶碱注射液配伍使用后,含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实验研究发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混合使用后,溶液的微粒会出现明显增加的情况。结论:在临床用药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应当与氨茶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青霉素、碳酸氢钠注射液、鱼腥草、替硝唑注射液、头孢噻肟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灯盏花素滴注过程中产生混浊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三元  黄锦源  莫明秀  张健民  张筱英 《蛇志》2009,21(3):187-188,196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索在滴注过程中产生混浊沉淀现象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合理配伍使用依据。方法取不同批次与厂家的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不同输液品种、不同pH值输液及不同注射用灯盏花素浓度等条件下,观察产生的混浊现象。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在溶液pH值〈3.6,发生混浊的现象加快;pH值在3.6以上.发生混浊现象延迟;pH值在4.0以上,观察360min未发生混浊现象。结论引起混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溶液的pH值.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规定范围为3.2~5.5,一般pH值在4.0以下,可在滴注过程中产生混浊现象,因此,葡萄糖注射液不宜用作灯盏花素溶解稀释溶煤,而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灯盏花素溶解稀释溶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溶与临床常用的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临床常用浓度配制配伍液,将8种药物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溶解或稀释,将配伍后药液在室温下放置,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分别在0h、1h、2h、3h和4h测定配伍液的微粒、pH值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穿琥宁与阿米卡星、奈替来星及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与维生素B6针、辅酶A、地塞来松磷酸钠针、头孢唑啉钠、甲硝唑针配伍后外观颜色澄清无变化,无气泡生成。4h内微粒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穿琥宁与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及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不宜配伍,与维生素B6钟、辅酶A、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头孢唑啉钠、甲硝唑针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不同组合的内包装材料对Hib结合疫苗的影响,选出最适合的包装材料。方法对所选药品包装材料按照生产厂家的不同来搭配,共得到12种组合,根据相容性试验设计,将样品置于25±2℃环境下,分别在1、2、3、6个月时取样,进行pH值、内毒素、不溶性微粒3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对pH值、内毒素含量、不溶性微粒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出了对Hib结合疫苗影响最小的包装材料组合C+Y组。结论一个适宜的包装内环境对产品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肠道细菌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可培养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肉杆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肉杆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1-PM10代谢板,对肉杆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肉杆菌能代谢34.74%的碳源、99.47%的氮源、100%的硫源和79.66%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糖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和肽类。该肠道细菌未表现出生物合成途径。肉杆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10%氯化钠、6%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7%尿素、8%乳酸钠、200 mmol/L磷酸钠(p H 7.0)、200 mmol/L苯甲酸钠(p H 5.2)、100 mmol/L硫酸铵(p 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不能在9%-12%的乳酸钠渗透溶液中代谢;其适应p H值范围为5-10,最适约为10.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肉杆菌仅有脱氨酶活性,而无脱羧酶活性。【结论】肉杆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的认识,同时为其功能的研究和其与宿主小菜蛾的互作研究提供了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类球红细菌3757产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结果得到了较优的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苹果酸钠0.5%,酵母浸粉1.3%,硫酸铵0.9%,磷酸氢二钾0.09%,磷酸二氢钾0.06%,生长因子溶液1%,p H 8.0;其中,生长因子溶液配方:维生素B1 0.1%,烟酰胺(VPP)0.1%,生物素0.0016%。较优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转速200 r/min,种龄24 h,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40 h。优化后类胡萝卜素产率较优化前提高了76.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D08生产木聚糖酶的能力,考察了不同p H条件对菌株生长及产酶的影响,结果发现木聚糖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的最适p H与木聚糖酶合成的最适p H不同,分别为3.5和4.5。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两阶段p H控制策略:在30 h内控制p H为3.5;30 h后p H控制为4.5。结果表明:分阶段p H调控策略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菌体合成木聚糖酶的能力,木聚糖酶比酶活(2 223.38 U/m L)和生产强度(26.47U/(m L·h))分别比恒定p H 4.5时提高了14.3%和30.6%。该工艺对提高木聚糖酶活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后续研究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胰岛素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胰岛素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一定时间内胰岛素的含量,并借助酸度计测定PH值,灯检仪观察混合溶液的颜色与澄明度。结果:实验观察发现,一定时期内混合溶液的并未出现浑浊色,同时颜色也并未发生变化,胰岛素的含量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胰岛素维持在一定浓度的情况,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iu,稳定性良好,可在临床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HPLC法测定了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四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含量。本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 V/V),流速为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5nm。在该色谱条件下,分别建立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呋喃二烯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RSD<2.0%),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6%(RSD<3.0%,n=5),通过测定得到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四种主分的含量分别为67,26,20,45μg/mL。HPLC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右布洛芬脂肪乳注射液并建立分析方法,对右布洛芬原料药稳定性及原辅料相容性等进行研究以筛选处方。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定右布洛芬含量及杂质。通过高温、高湿、强光照条件考察原料药及原辅料混合物的有关物质特性。制备含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Kolliphor HS 15)不同浓度的右布洛芬脂肪乳注射液,考察剂型的质量。结果发现:线性范围为2.0~50.0μg/mL(R~2=0.999 9);原料药对热不稳定,原辅料混合物有关物质均小于1.0%;含Kolliphor HS 15 0.5%的右布洛芬脂肪乳注射液溶液稳定,有关物质小于1.0%。本研究不仅建立了适用于右布洛芬测定的分析方法,还确认了右布洛芬与所选择辅料无配伍禁忌,筛选的处方可满足质量要求,为产品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联合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ICU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注射液1.2 mg加入5%葡萄糖静注,5 min/次,3次后改用4 mg持续静滴;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0%氯化钠液220 m L加入生理盐水80 m L配成7.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血清NO、CD18水平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NO、CD18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较短,血清NO、CD18水平较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联合纳洛酮能够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NO、CD1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头孢类抗生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发生情况,总结合理用药经验。方法:以13种头孢类抗生素分别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体外配伍实验,肉眼观察外观变化,有无沉淀,测试酸碱值,并进行回收试验,将结果与对照品进行对比。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绝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均有配伍禁忌,但无沉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转为微黄,与头孢呋辛配伍无明显变化;配伍后8h,抗生素含量(96%)、盐酸氨溴索含量(98.5%)均低于对照品、单独药液回收率(均在99%以上),配伍后8h PH(6.1)均高于配伍时(5.9),头孢呋辛配伍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氨溴索与绝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虽无明显沉淀,但确实发生反应,可能产生新的易溶碱性化合物,与头孢呋辛无配伍无明显变化,但仍不考虑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癌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中组胺H4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GAC组织(病例组)与配对癌旁组织(adjacent normal tissue,ANT)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胺H4受体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胺H4受体mRNA的表达,统计分析组胺H4受体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胃腺癌组织中组胺H4受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1.7%)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96.7%)。②胃腺癌组织中组胺H4受体mRNA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01)。③组胺H4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异常和肿瘤的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027和p=0.0011),也与有无胃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和p=0.0049)。结论:组胺H4受体在胃腺癌组织有表达异常,表达量与病理分期相关。组胺H4受体表达异常和组胺水平紊乱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