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米沙坦薄膜衣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替沙坦薄膜衣片的处方筛选与包衣工艺控制参数。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替米沙坦片的优化处方与包衣过程中控制参数。结果:优选后的替米沙坦处方为为每1000片加入替米沙坦40g,填充剂山梨醇95g,表面活性剂葡甲胺12g,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15g和润滑剂硬脂酸镁2.0g;包衣过程中16%欧巴代Y-1—7000浆以160g/min的流量在片床温度60℃下包薄膜衣,片增重控制在1.5%。3,0%。结论:替米沙坦片生产工艺合理、重现性好,产品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另47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存活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结果:恩替卡韦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总有效率66.0%(P<0.05);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分别由治疗前的378.2±36.3umol/L和546.8±56.5 U/L降至146.5±35.4μmol/L和46.5±21.5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由治疗前的32.5±5.8%升至59.5±16.8%,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明显(P<0.05);恩替卡韦组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1.4和66.7%,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的47.6%和45.2%(P<0.05)。病死率分别为6.7%和10.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3.
宁鹏  徐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0):1931-1933
目的:观察和比较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28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及胸腺肽α1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1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0.5mg/d,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4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在24周、48周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单用组HBeAg血清转换率在第24周、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纤维化组合各指标(HA,LN,PⅢP,Ⅳ型胶原),Fibroscan评分两组治疗4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联合组更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相似文献   

4.
恩替卡韦治疗HBeAg 阳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0.5 mg/d,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7.1%、22.9%(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51.4%、31.4%(P<0.05),在治疗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8.6%、48.6%(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0.0%、72.9%(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起效快、作用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二科住院和门诊复查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共25例,单一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以及HBe Ag定量。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HBe Ag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有效的降低HBe Ag量,促进e抗原转阴,减少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及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同时选取38例慢重肝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和晚期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联合血浆置换组生存率为72.5%,而对照组生存率为50%(χ2=4.168,P=0.041)。其中,中期慢重肝患者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其生存率为72.2%,而对照组生存率为38.9%(χ2=4.050,P=0.044),早期和晚期慢重肝患者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其生存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急性肝衰竭的综合治疗中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了近18个月住院的15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明确诊断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明确诊断后第一时间给予每日服用恩替卡韦0.5mg抗病毒治疗,定期观察生化及病毒学指标,并予以随访.结果:15名患者中除5例病情恶化死亡,2例行原位肝移植外,其余8例服用恩替卡韦患者痊愈出院并完整随访.所有病人在开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2个月内生化指标完全正常,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耐受性良好.6个月内有7位患者都发生了血清学转换,一位患者HBsAg始终阳性.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对乙肝相关急性肝衰竭患者尽早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改善预后,甚至避免肝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相关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和恩替卡韦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了47名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明确诊断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其中5名短期内行肝移植手术被排除,其余42名患者的数据被总结分析。结果:42名患者中12名患者服用了恩替卡韦,在诊断之初,服用恩替卡韦组和未服用恩替卡韦组的一般情况基本相当。使用与未使用恩替卡韦者的生存率分别为67%和23%,此外,年龄〉45岁和没有服用恩替卡韦是不良预后的两个独立相关因素。在年龄〉45岁的患者中使用恩替卡韦和未使用恩替卡韦者的存活率分别为50%和8%。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恩替卡韦对乙肝相关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我们建议所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均应尽早开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血府逐瘀汤+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以及肝脏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改善程度显著要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显著要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门静脉的内径、脾脏厚度显著要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HBe Ag转阴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治疗较单一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优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及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应用EGb761及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PCl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纤雏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恩替卡韦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乙肝患者1年对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HBe Ag阳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连续48周口服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及HBV cccDNA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治疗48周后血清HBV cccDNA阴性且符合肝穿的患者进行肝穿检查,检测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结果 (1)治疗后,血清HBV-DNA、HBV cccDNA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2)发生e抗原转换组的HBV DNA和HBV cccDNA水平下降均比未发生转换组更显著(P0.01)。(3)90例患者在治疗1年后有68例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转阴,而在这其中选取8例患者进行肝穿,只有1例患者的肝组织中HBV cccDNA转阴。结论尽管恩替卡韦可明显降低乙肝患者血清和肝组织的HBV cccDNA水平,然而恩替卡韦治疗1年尚不能彻底清除肝细胞中的HB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8例,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都治疗3个月。对治疗后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A、CⅣ、PCⅢ和LN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HA、CⅣ、PCⅢ和LN值明显较低(P0.05)。结论:益气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纤维化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宁鹏  徐珞 《生物磁学》2011,(10):1931-1933,1946
目的:观察和比较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28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及胸腺肽αl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l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0.5mg/d,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4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在24周、48周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单用组HBeAg血清转换率在第24周、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纤维化组合各指标(HA,LN,PIIIP,Ⅳ型胶原),Fibroscan评分两组治疗4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联合组更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d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抗肝纤维仲韵井种P昂荽楫干蕈闱凰巷卡韦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乙肝患者9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苦参碱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2、24、48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血清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周的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对于HBV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可能与苦参碱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8例患者单盲分组,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69例,恩替卡韦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4、8、12、24、52周时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12、24和52周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及24、52周完全应答率.结果 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治疗4、8、12、24和52周时的不同时间阶段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52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均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在治疗第24、52周时进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及耐受性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与恩替卡韦组均具有强效的HBV-DNA抑制作用,在4、8、12、24和52周的不同时间阶段抗病毒疗效均相似.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具有更显著的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在治疗第24、52周尤为明显,两组ALT复常率相似,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徐浩  李成忠  尹伟  张迁 《生物磁学》2011,(11):2125-212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7.1%、22.9%(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51.4%、31.4%(P〈0.05),在治疗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8.6%、48.6%(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0.0%、72.9%(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起效快、作用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曲南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曲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白细胞及腹水细胞水平,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腹围及24 h尿量进行记录。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TSH水平、体重、腹围均降低,FT3、FT4、T3、T4水平及24 h尿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TSH水平、体重、腹围较低,FT3、FT4、T3、T4水平及24h尿量较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氨曲南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初治患者逆转录区预存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以期对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使用提供帮助,本研究通过对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找出所有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初治患者的逆转录区序列。然后用MEGA 5.0进行序列的比对和耐药分析。研究发现,经典的耐药相关变异罕见(A181T, 0.2%;M250L, 0.2%),但非经典的耐药变异总流行率很高(33.4%, 172/515),且主要存在于基因C型(基因C型:37.8%比基因B型:16.09%, p<0.01);针对拉米夫定的耐药突变最常见(27.18%),而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以及替比夫定的耐药突变则比较少见(0%~3.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因B型患者中,恩替卡韦及其与拉米夫定的联合耐药突变率均相对较高(10.34%和9.02%)。虽然,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的证实,但是,这仍然提示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预存耐药情况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分散片(ETV)联合冬虫夏草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洞头县人民医院门诊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单药治疗,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冬虫夏草制剂金水宝胶囊治疗,48周为观察终点。结果两组A肌复常率及HBV—DNA阴转率在治疗过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及24周后,两组e抗原转阴率、血清转换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48周后,治疗组e抗原转阴率、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7US0.41,0.25w0.22,P均〈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ETV)抗病毒治疗联合冬虫夏草制剂金水宝可以提高e抗原转阴率、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相关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以及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HBV-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与对照组的2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更高,可降低传染性,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