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9例母乳性黄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对照组停用母乳3d,治疗组除停用母乳外另加用“妈咪爱”口服。结果:两组病例3d后监测胆红素水平,治疗组胆红素下降54.6%,对照组胆红素下降39%。结论: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影响,对30例临床诊断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影响,对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影响,对胆汁和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影响。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减少十二指肠液和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量。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具有退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思密达1.5g·d和蓝光等治疗,部分患儿停喂母乳。结果: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5~7天后黄疸全部消退。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停母乳3天,92.6%黄疸消退。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采用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在光疗、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照组57例应用光疗、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中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胆红素日均下降速度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能够缩短光疗时间和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对照组35例应用蓝光、菌栀黄颗粒等常规治疗。治疗中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常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降为正常值,血红蛋白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母乳性黄疸,可提高总有效率,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颗粒,观察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及整肠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两组血清胆红素值及黄疸消退时间、大便次数。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第5天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儿均无过敏及脱水等不良反应。结论整肠生治疗母乳性黄疸可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疗母乳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7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2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并观察2组患儿日均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61±26.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2±25.41)μmol/L(P〈0.01);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25±2.68)d,显著短于对照组(6.42±2.74)d(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85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开始口服金双歧(0.5 g/次,3次/d,温水冲服),同时口服茵桅黄口服液(5 mL/次,2次/d),疗程5~7 d。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42.31±16.1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6±11.25)μmol/L(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以下的天数为(4.2±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8±3.5)d(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茵桅黄口服液应用于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促进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消退的疗效。方法将87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酿酸梭菌活菌散,500mg/次,3次/d,两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黄疽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不仅可加速胆红素降低水平,缩短黄疽持续时间,而且能显著缓解茵扼黄颗粒引起的腹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减少停喂母乳对乳母及乳儿的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母乳性黄疸的足月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0.5g/次,2次/d,加水2-5ml溶解口服;对照组仅常规治疗。2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42.1±16.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6±11.2)μmol/L(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以下的天数为(4.6±1.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6±2.5)d(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TNF-α的水平,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共116例,根据黄疸原因分为感染性黄疸组、母乳性黄疸组等,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性黄疸组TNF-α最高,其次为早产低体重组。结论:感染和早产低体重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做好抗感染抗炎工作。  相似文献   

12.
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霞 《蛇志》2007,19(2):159-160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性杀手”。蓝光疗法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使之易于从胆汁及尿中排出,是治疗该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对新生儿黄疸要注意“三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乳和新生儿粪便细菌与母乳性黄疸(BMJ)的相关性。方法以BMJ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健康新生儿对照。RT-PCR法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细菌含量,比较BMJ组和对照组细菌含量的差别,分析血总胆红素与细菌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1)BMJ组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母乳两歧双歧杆菌与血清TSB显著负相关(r=-534,P=0.000);新生儿粪便青春双歧杆菌(r=-0.675,P=0.000)、两歧双歧杆菌(r=-0.598,P=0.000)和长双歧杆菌(r=-0.472,P=0.000)与血清TSB显著负相关。结论母乳中双歧杆菌含量下降可能与新生儿BMJ相关。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京族药浴对新生儿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将98例湿热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及口服双岐杆菌治疗,并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草药退黄汤泡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17%)显著低于对照组(1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蓝光治疗及口服肠道益生菌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草药退黄汤剂泡浴,对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退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正常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试验组服用“妈咪爱”,对照组不服用。观察第1次胎便排出及第1次胎便转黄时间,观察黄疸高峰期峰值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胎便早排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胎便早变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黄疸高峰期峰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能促胎便早排,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辅助退黄,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4例,对照组269例。观察组在蓝光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0.5g/次,3次/d,服至黄疸消退;对照组只给予蓝光治疗。于治疗后48h、72h、96h检测血清胆红素值。结果治疗72h、96h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同时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整肠生、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整肠生和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法82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整肠生和茵栀黄,连用5~7 d。2组每日测胆红素1次。结果干预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48.5±26.1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6.32±24.37)μmol/L,P<0.05。结论整肠生和茵栀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助于胆红素代谢排出,减少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与非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差异,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6月出生后即在本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早产儿(胎龄35+1~36+6周)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黄疸组)124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对照组)118例。采集两组对象出生后24 h内的首次胎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肠道菌群组成情况。结果黄疸组早产儿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对照组在门水平上相似度较高。在属水平上,两组对象肠道菌群均以Ralstonia、Rhodococcus、Enterococcus为主。对照组患儿肠道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黄疸组(t=-2.073 0,P=0.039 1)。黄疸组患儿肠道Ralstonia的相对丰度与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0.314 8,P=0.000 3)。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与非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肠道菌群的种类和丰度存在差异。Lactobacillus可能是高胆红素血症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陈伟贤 《蛇志》2004,16(4):66-6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浓度增高为主要症状,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黄疸两种,若血清中间接胆红素过高,还可引起核黄疸而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新生儿在接受蓝光治疗时,出现哭闹不安、大量溢奶情况,提高蓝光治疗效果,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将2010年至2011年收治我科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纽40例,患儿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严重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接受首次蓝光照射治疗的24小时过程中,对比哭闹及溢奶症状发生率、治疗后经皮测黄疸指数。结果:两组的哭闹及溢奶症状发生率、治疗后经皮测黄疸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俯卧位较仰卧位能提高蓝光治疗效果,提倡俯卧位应用于新生儿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