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目的 探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医疗服务诊疗范围,为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界定及其相关的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诊疗目录、基本设施目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按照疾病就诊人数降序排列,筛选出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数超过90%的疾病。结果 全国和各地区就诊人次比例占90%的疾病,不同地区的数量不同,其所占的住院费用百分比也不同;不同地区筛选出的疾病与全国的疾病有差异; 确定各地区均有的14种疾病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疗服务诊疗范围。 结论 在制定全国的诊疗范围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疾病谱和服务水平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探讨X-11-ARIMA方法在我国麻疹疫情的季节波动分析和短期预测中的应用,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2004-2015年我国麻疹月发病人数数据,运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分析麻疹流行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运用X-11方法分析其季节波动和长期趋势.麻疹月发病人数带有稳定的季节效应,每年的4、5月份为麻疹高发期,9月至11月处于发病低谷期.X-11-ARIMA可用于麻疹发病的季节波动分析和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记录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人数,并采用SPSS19.0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具有冬季高发、夏季低发的特征。急性呼吸感染人数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日平均气压呈显著正相关。温度对呼吸系统感染数影响具有滞后效应。结论:气温、气压等气象因素与呼吸系统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51年来三江源区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0—2010年三江源区1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通过气候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平均、IDW插值法、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法对该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江源区1960—2010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具体表现为20世纪60、70和90年代降水量偏低,80年代明显偏高,2000年以后显著增多;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尤其春季增加显著,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不同流域的季节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空间变化上,三江源区绝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北高南低,东西差异明显,同时不同季节的空间变化存在差异;不同流域降水量在一定的时间序列中存在不同周期变化;三江源区年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基本一致,但各流域降水的持续性强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荒漠绿洲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利用1992~1996年NOAA/AVHRR逐旬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阜康气候、水文资料,分别对绿洲和荒漠进行了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绿洲与荒漠NDVI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与绿洲NDVI相关显著的因子依次为气温、地下水位和降水,  相似文献   

6.
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受检人数2825例,MP抗体阳性率为40.2%.阳性率的多少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明显区别.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9.5%;1~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4%;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4%;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48.3%.0~1岁组MP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523,P<0.01).男、女性肺炎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6%、4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891,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结论:MP肺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和年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8343例0~14岁儿童的浅部真菌检测结果,并结合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及外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分析儿童浅部真菌的感染情况和发病特征。结果就诊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为17.20%(1435/8343),其中头癣144例、体癣235例、手癣27例、甲癣183例、股癣55例、足癣791例,足癣占比最高,达55.12%。经χ2检验,患儿菌丝总体检出率高于孢子(P 0.001),头癣患儿孢子检出率高于菌丝(P0.001),甲癣、股癣和足癣患儿菌丝检出率高于孢子(P0.001);就诊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0~3岁儿童感染率最低(P0.001),夏季感染率最高而冬季感染率最低(P=0.002),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浅部真菌感染部位具有一定差异。经相关性分析,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与月均温度明显相关,温度越高,浅部真菌感染率越高(P 0.001);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与相对湿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966)。结论浅部真菌感染是引起儿童皮肤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浅部真菌感染的菌丝和孢子检出率具有一定差异,性别、年龄、季节和温度是影响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董思言  延晓冬  熊喆  石英  王娟怀 《生态学报》2015,35(14):4871-4879
近几十年中国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较大,在区域气候模拟中尤其需要使用更加准确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基于模式原有的USGS和新开发的LUC90两种土地利用/覆盖资料,利用区域环境集成模拟系统(RIEMS2.0)分别进行连续10a模拟,分析LUCC对中国不同季节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LUC90资料后,中国及东北、华北、华南夏季平均气温增加,但只有东北模拟与观测值的偏差减小,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中国及东北、华南冬季平均气温增加,并且模拟与观测值的偏差减少。中国及华北和华南对冬季气温年际变率的模拟改善好于夏季。2)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通过影响潜热通量的变化和净吸收辐射通量的变化来影响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冬季净辐射通量变化对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夏季大,而夏季潜热通量变化对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冬季大。雨养农田转变森林、草地、灌溉农田过程造成通量变化,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也存在不同分区季节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蛇志》2020,(3)
目的分析湖南省衡阳市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蛇咬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衡阳市2018年1~12月份的121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致伤蛇种、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月份、就诊时间、毒蛇辨认能力等资料的分布特点。结果衡阳市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65.7%),其次为不明蛇类咬伤(21.7%)、眼镜蛇咬伤(10.0%)、五步蛇咬伤(1.07%)、竹叶青咬伤(0.7%)、银环蛇咬伤(0.8%);患者多为男性农民,且40岁以上多见;毒蛇咬伤时间集中在每年夏秋季节,以4~10月份为主;被咬伤后大部分患者能在4 h内来院就诊,蛇伤以轻型为主,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湖南省衡阳市毒蛇咬伤具有显著流行病学特点(致伤蛇种以蝮蛇最多,季节分布以夏秋季为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间以4 h内为主),针对性宣教、预防可明显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群落冠层植物表面温度以及林冠上、林冠下的气温资料,对热带季节雨林冠层温度和冠层气温及其之间的温度差异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季节雨林冠层温度除雾凉季夜间稍低于同层大气温度外,其他时间林冠温度皆高于同层大气温度,在雾凉季和干热季,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气温在大多数时刻高于林冠下气温;在中午前后林冠上气温低于林冠下气温。在平均温度较高的雨季,林冠上气温一直高于林冠下大气的温度;林冠上、林冠下气温之间的差异,显示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的生态效应对森林小气候的反馈作用;在雾凉季夜晚,热带季节雨林林冠温度与冠层气温与其他时间不同,雾凉季夜间低温是热带季节雨林能否存在的关键性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资料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 重新编制了北京颐和园地区1981-2010年的自然历。通过与原自然历比较, 揭示了北京物候季节变化特征, 分析了1963年以来物候季节变化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 与原自然历相比, 1981-2010年北京的春、夏季开始时间分别提前了2天和5天, 秋、冬季开始时间分别推迟了1天和4天; 夏、秋季长度分别延长了6天和3天, 春、冬季长度则分别缩短了3天和6天; 各个物候期的平均日期、最早日期、最晚日期在春、夏季以提前为主, 在秋、冬季以推迟为主; 且春、秋、冬季节内部分物候期次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春、夏、冬季开始日期前的气温变化和秋季开始日期前的日照时数变化可能是北京颐和园地区物候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不同物种、不同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 导致了物候季节内各种物候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毒蛇咬伤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景新  林天辅 《蛇志》1998,10(3):6-7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根据32年共收治各类型毒蛇咬伤患者60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期毒蛇咬伤的动态变化。结果毒蛇的种类、毒蛇咬伤的多发季节、受伤人群的分布数量和死亡率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动向和规律。结论毒蛇咬伤的种类和患者不断增多,多发季节明显改变,死亡率明显下降,受伤人群形成了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周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门诊流量3、5、7、11、12月份较大,1、2月份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早上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下午14:00~16:00为就诊低峰。 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N肥试验,对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深度根系进行取样,研究了1级根外生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形态,及其与不同季节、土壤深度和土壤N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对落叶松人工林1级根的侵染率显著受不同季节和土壤深度土壤N有效性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和土层之间,施N肥导致菌根真菌侵染率下降.与未侵染菌根真菌相比,菌根真菌侵染导致1级根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平均直径增加18.7%,平均根长缩短23.7%,比根长降低16.3%.这种根系形态变化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深度处理中表现明显.菌根真菌侵染改变了1级根形态,影响根系的生理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观测1年生枝条水力结构特征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结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3种锦鸡儿植物输水效率与调节能力的高低,进一步分析旱生植物如何通过调整水分传输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种供试植物的水力结构参数都与气温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同种锦鸡儿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输水效率比较,总的趋势是夏季〉春季〉秋季;比较同一季节不同种锦鸡儿的输水效率,基本上是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在比导率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方面,季节之间的差异是夏季〉春季〉秋季,物种之间是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一方面日变幅的差异可以体现敏感度的不同,另一方面比导率与大气温度、湿度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也可以体现敏感度的相对高低。这些结果证实了栓塞引起的导水率的下降并不都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它具有限流节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和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分析这些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和释放模式。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的样本进行采集,并记录相关信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确定有益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研究结果显示,侧柏和垂柳在不同季节释放的BVOCs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烯烃类等其他类化合物,这些有益BVOCs在植物的生理和生态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深入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侧柏和垂柳释放BVOCs成分在不同季节会有所变化。其次,研究分析了侧柏和垂柳在不同季节中有益BVOCs成分的含量和变动趋势。侧柏在不同季节的释放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春季的释放模式呈现出“单峰单谷”曲线,夏季的释放模式呈现出“单峰”曲线,而秋季的释放模式呈现出“双峰单谷”曲线。这表明侧柏在不同季节中的挥发物释放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相比之下,垂柳的释放模式在不同季节中相对稳定,呈现出一致的“单峰型”曲线。这说明垂柳的挥发物释放...  相似文献   

17.
腰腿痛的病因腰腿痛有各种原因。中医中的痹症,指闭阻不通“不通则痛”的一种病理现象。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酸痛、麻木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症。本病包括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韧带损伤、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现代生物医学认为,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有:椎管内与脊柱疾患所致腰腿痛,腰间盘突出症;脊管外疾患所致腰腿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结构缺陷所致腰腿痛,脊柱侧弯;椎间关节、骶关节、髋关节疾患所致腰腿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内脏疾病与腰腿痛,肾结核、肾结石、前…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3-200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常规观测资料和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对树冠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近地层尺度参数和理查逊数,并根据结果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对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稳定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不同状态出现频次有所不同;相对于近地层尺度参数法,理查逊数法计算的大气稳定度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明显,而近地层尺度参数法则未表现出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9.
孙惠棉 《蛇志》2014,(2):252-253
<正>中毒性菌痢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急性重症肠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少见。我院成功救治1例休克型中毒性菌痢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4个月。患儿于7h前因腹痛、呕吐数次在诊所以胃肠炎补液及抗炎治疗无好转,30min前突然出现抽搐,双眼固定翻白,尿失禁,继之意识不清,而急送我院就诊。就诊前呕吐1次胃内容物,酸臭味,14h未排便。查体:体温40.1℃,意识不清,压眶及刺激人中有皱眉反应,双眼翻  相似文献   

20.
晋西北黄土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5,自引:2,他引:73  
王孟本  李洪建 《生态学报》1995,15(2):178-184
本文根据1988-1990年在定位观测资料,对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河北杨林、刺槐林和柠条藻木林的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次就水分分布分层、水分剖面特征、水分季节动态、水分循环模式与水分循环水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的新的分析途径和方法将有助于对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生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