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icroRNA(miRNA)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miRNA通过结合特定靶标参与调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可作为辅助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肝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并为有效地监控和预防肝病提供了新途径。寻找miRNA靶标,阐明miRNA参与肝癌发生的调控机理,有利于肝癌的临床靶向基因治疗。通过总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寻找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介入治疗的靶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181在正常人肝细胞L02、肝癌细胞株SMMC7221和Hep3B中的表达,以及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81,包括miRNA-181a、miRNA-181b、miRNA-181c、miRNA-181d,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含量.同时收集并检测肝细胞癌患者术中取得的正常肝脏组织和癌症组织的含量.结果:MiRNA-18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细胞(P<0.05或P<0.001).MiRNA-18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结论:MiRNA-181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不同,但都高于正常肝细胞,并且miRNA-18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这说明miRNA-181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作为外源因素进入肝细胞,可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改变基因表达,调节代谢过程,导致细胞生长异常,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改变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有利于了解乙肝代谢异常的机制及与肝癌发生的关系,为乙肝和肝癌的代谢治疗寻找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375的表达。方法:以西京医院进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HBs Ag阳性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术前外周血标本,并采集相关临床信息。采用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iR-375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的25例肝癌患者HBs Ag均为阳性,在肝癌组织中miR-375的表达水平为2.51×10-3±3.61×10-3,显著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5.23×10-3±20.85×10-3;t=3.12,P0.05)。结论:miR-375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RICH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RICH2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的表达情况并采用Friedrich免疫反应评分法作为判定标准。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RICH2在肝细胞肝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HCC病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表达阳性率为100%(19/19),其中RICH2表达强阳性(+++)5例(26.3%),RICH2表达弱阳性(+)和中阳性(++)分别为3例(15.8%)和11例(57.9%);而HCC组织除了两例肝硬化组织未取到癌组织外,17例病例中RICH2表达阳性率仅为11.8%(2/17),表达为+和++各占50%。肝癌组织中RICH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论:RICH2有可能通过某种或者其中几种因素作用失活,作用于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研究其作用机理,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MicroRNA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其主要功能体现在参与调节生物个体发育、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细胞的发生等多种病理过程中。MicroRNA在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以及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综述对microRNA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汇总,以期为肝细胞肝癌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大鼠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NF-κB的动态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DEN诱发的肝癌为肝细胞癌,诱癌率为100%,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等三个阶段。在正常大鼠肝组织,偶见少量肝细胞呈阳性表达,随着肝癌发生发展,NF-κB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增多,至诱癌晚期,可见大量NF-κB阳性表达细胞,均比正常肝组织表达高(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肝细胞NF-κB的过度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侵袭性肿瘤,具有极易发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肝细胞胆管癌和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等。目前,手术切除、放射性和化学治疗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特异性差、临床效果有限,肝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18%。肝癌干细胞是存在于肝癌组织中特定的细胞亚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强致瘤性,驱动肝癌起始、转移、耐药和复发。因此,肝癌干细胞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干性维持机制的阐明,不仅能够揭示肝癌发病的分子机理,也为肝癌的分子分型、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最新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与CD13抑制剂联合使用,能够抑制CD13+肝癌干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肿瘤体积。因此,肝癌干细胞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靶标。文中将从分子标志物、干性维持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总结肝癌干细胞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Cadherin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判断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肝细胞肝癌行全肝移植患者6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移植术后随访,分析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经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E-Cadherin蛋白低表达组移植后的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E-Cadherin蛋白高表达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Cadherin蛋白表达是影响肝细胞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结论:E-Cadherin蛋白表达是一个预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2,(24):I0003-I0004
人类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肿瘤,在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中国新病例占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目前临床上最主要治疗肝癌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和肝脏移植,经肝动脉栓塞的化疗法则作为第二线治疗。但是由于肝癌复发率高、且抗化疗药性强,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析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以寻找有效的预后判断标志物与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Glypican-3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piean-3在肝细胞性肝癌、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lypican-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25%,而在肝脏良性病变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及正常肝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Glypican-3有助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王文亮  王春杰等 《Virologica Sinica》2001,16(4):325-329,F003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CV RNA及HBV X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V核心抗原,非结构区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表明(1)HCV RNA、HBV X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检出率分别为40%(55/136)和82%(112/136)。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阳性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分布三种形式;HBV 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分布呈胞浆型、核型及核浆型,阳性细胞也呈上述三种分布形式;(2)HCV C33c抗原、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133/164)及86%(141/164)。C33c抗原定位于癌细胞及肝细胞的浆内;核心抗原毁定位于癌细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胞浆中。C33c抗原阳性细胞以灶状分布为主;而核心抗原阳性细胞在癌组织以弥漫核阳性常见,在癌旁肝组织以胸浆阳性为主;(3)HBxAg在肝细胞肝 癌中的检出率为75%(123/164),C33c和HBxAg二者同时阳性占63%(103/164)。HCV感染在我国肝细胞肝癌中比较普遍,HCV和HBV重叠感染占相当比例,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粘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采用微管吸吮技术考查肝实质细胞癌细胞粘弹性特性,并与采用秋水仙素处理微管蛋白后的肝癌细胞及正常胎肝细胞粘弹性进行对照。选择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拟合实验结果并用三个粘弹性系数比较各组肝细胞的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肝实质细胞癌细胞较胎肝细胞更容易变形,而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肝癌细胞运动或变形能力下降,细胞刚性增加。正常胎肝细胞具有较高的弹性,类似于淋巴细胞核的力学性质。该结论还对定量研究肝瘤转移和治疗有方法学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蛋白高特异性表达于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研究表明其与肝癌的发展和转移关系密切。目前以Glypican-3蛋白为靶点治疗肝癌的免疫研究主要包括治疗性抗体开发、CAR-T免疫疗法、免疫毒素及多肽疫苗等。现对Glypican-3的结构功能与肝癌的关系进行介绍,并简要描述靶向Glypican-3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类型的MRI图像特征、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27例、肝细胞癌75例81处病灶(高度分化15例,中度分化40例,低度分化26例)、肝内胆管癌20例的病理结果及MRI影像学数据,比较再生结节、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之间,以及肝细胞癌各种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ADC值、强化程度差异。结果:常规MRI平扫结合LAVA可准确诊断大部分原发性肝癌病例。再生结节、肝细胞癌及肝内胆管癌ADC值均值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ADC值均值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中、低分化肝细胞癌ADC值均值的差异无实际临床意义;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ADC值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常规MRI结合D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分原发性肝癌各种组织分化程度及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肝癌有极端坏的预后,主要归因于它的高转移性复发.我们曾经报道过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癌周组织的白介素2(IL-2)水平越高就倾向于有更低的肝内转移复发率,而且IL-2的免疫组化显示主要着色于癌周的肝细胞.然而,是否肝细胞能在体外表达IL-2以及其内在机制仍未被揭示.本研究里,比较了有和没有肝炎病史的肝癌患者的癌周组织IL-2表达水平,然后在永生化的成人肝细胞THLE-2里过表达了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并用过氧化氢处理模拟氧压力微环境.实验证实肝细胞在HBx刺激和低氧压力同时存在下能通过MAP3K7/NF-κB通路表达IL-2.研究结果提示靶向调节微环境氧化压力为预防和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转移复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肝癌有极端坏的预后,主要归因于它的高转移性复发.我们曾经报道过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癌周组织的白介素2 (IL-2)水平越高就倾向于有更低的肝内转移复发率,而且IL-2的免疫组化显示主要着色于癌周的肝细胞.然而,是否肝细胞能在体外表达IL-2以及其内在机制仍未被揭示.本研究里,比较了有和没有肝炎病史的肝癌患者的癌周组织IL-2表达水平,然后在永生化的成人肝细胞THLE-2里过表达了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并用过氧化氢处理模拟氧压力微环境.实验证实肝细胞在HBx刺激和低氧压力同时存在下能通过MAP3K7/NF-κB通路表达IL-2.研究结果提示靶向调节微环境氧化压力为预防和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转移复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摘要肝癌动物模型有助于肝癌发病过程中分子机制的研究。二乙基亚硝胺(DEN)是一种众所周之的化学致癌剂,已被广泛用于动物肝癌模型的建立。藻毒素MC-LR是一种由蓝藻产生的环状七肽毒素,其低浓度的慢性毒性具有潜在的促癌作用。该实验以DEN联合不同浓度的藻毒素MC.LR通过腹腔注射共同诱发大鼠肝癌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角度分别观察大鼠肝脏外观和肝细胞的变化;从蛋白质水平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模型组中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三个阶段。其中,DEN联合终浓度为10pg/kg的藻毒素MC-LR处理时促癌效果最佳。该方法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大鼠肝癌模型建立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IT(lncRNA-HI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寻找肝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收集并筛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连反应(q RT-PCR)法检测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ncRNA-HIT的表达,并分析HIT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lncRNA-HIT的表达(6.17±4.3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1±2.58),约为癌旁组织的2.20倍(P0.05),肝癌组织中HIT的表达与肝癌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数量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肝硬化、HBV、AF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lncRNA-HIT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miRNA-492在肝细胞株L02、肝胚细胞瘤HepT1细胞株和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正常肝脏组织、肝母细胞瘤组织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探讨其与不同类型肝脏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miRNA-492在正常L02肝细胞株和肝癌HepT1、SMMC-7721细胞株的含量.同时采集和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取得的正常肝脏组织和癌症组织,以及肝母细胞瘤患者瘤组织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人L02肝细胞相比,miRNA-492在肝癌HepT1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但在SMMC-7721细胞株中略升高,无统计学差异.2)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miRNA-492在肝母细胞瘤的瘤组织中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原发性肝癌的癌组织略升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iRNA-492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不同,在肝胚细胞瘤中表达升高,且在肝母细胞瘤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但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变化不明显,这说明miRNA-492与某些类型肝癌,特别是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