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医院应用合理用药计算机辅助系统,加上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与评价系统”,形成了临床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辅助管理平台,使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有效地增强了全院合理用药的意识和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针对软件系统自身和医务人员使用上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提高蛋白质药物半衰期技术的最新进展。由于蛋白质药物在体内会被快速清除,所以患者必须频繁用药才能保持药物浓度,限制了其治疗效果。因此,延长蛋白质药物体内的半衰期并阻止其被快速清除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建立的提高蛋白质药物半衰期的技术包括化学修饰、蛋白质融合、微囊化、糖基化、抗蛋白酶突变体等,许多长效蛋白质药物已经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治疗。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并通过实例比较和评价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静脉滴注(静滴)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方法,只要选取适当的静滴速率,就能使稳态血药浓度等于治疗所需要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c_b,但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静滴后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值需很长时间,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有同时快速静脉注射(静注)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一室模型药物,适当地选择静注剂量x_o和静滴速率k_o,可以使血药浓度在用药期间保持任一恒定值,从而有可能使血药浓度在用药期间保持最佳有效血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平台上,开展首席药师制度进行合理用药干预,提高医嘱合理性,实现临床用药事前监控。方法 通过设置首席药师制度,开展合理用药监控工作,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其成效结果 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高,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 首席药师制度开展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学科发展,真正做到临床用药的事前监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医药期刊中关于痰热清注射液与常用抗菌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报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痰热清配伍禁忌的重视,以此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6.
重组蛋白/多肽类药物在人体血清内半衰期较短,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半衰期长、生物相容性好、低免疫原性等优点,是理想的药物载体。各种基于HSA的蛋白质药物长效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主要包括构建HSA融合蛋白,通过共价化学键与HSA偶联,通过非共价键与HSA可逆性结合。总结了近年来基于白蛋白药物长效化技术的发展,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及药物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加强药品的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住院处方1699份,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研究处方点评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的变化。结果:全年共点评1260份清洁手术病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病例303份,包括不合理用药病例287份,不合理用药率为94.71%;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用药时间长、无指征用药及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Ⅰ类切口病例中含不合理病例271份,不合理率为28.11%,其中无适应症用药情况最为明显,无适应症用药比例为7.39%。限制级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特殊级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不合理应用严重。通过定期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以上不合理应用现象均有明显好转。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改善,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需加大力度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用药方面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关系,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较普遍,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临床药师制度确实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处方不合格率。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对蛋白质类药物的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类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蛋白质类药物具有血浆半衰期较短、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等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由于聚乙二醇(PEG)具有与蛋白质相容的特性,用其对蛋白质类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PEG的特性以及应用其修饰蛋白质类药物的原理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甲氨蝶呤(MTX)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首选药物,但 20%~40% 的 RA 患者服用 MTX 无效。MTX 的血浆半衰期短, 其浓度与疗效无相关性。MTX 在红细胞、滑膜细胞等细胞内转化为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MTXPGs),在细胞内的滞留时间较长,且与 叶酸途径中关键酶的亲和力更强、抗炎作用也更强,因此选用红细胞内 MTXPGs 浓度来预测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综述 MTXPGs 与 RA 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对影响 MTX 作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金陵  伍松合 《蛇志》1993,5(2):42-4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寿命将逐步延长,平均寿命已接近70岁。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疾病必将引起社会各方面重视。老年人因生理、生化过程发生变化,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反应发生改变,于是对药物反应与中青年人不同,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人。因此在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方面和中青年有一定的差别。特别强调合理化、慎重考虑用药的后果。对老年人用药剂量应个体化,并仔细观察症状、体征、血药浓度,依病情变化随之调整给药量和给药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据统计70~79岁老人和20~29岁年青人相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是后者7倍以上。老年人因药源性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者远超过其它集体年龄组。因此对于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应  相似文献   

12.
王月真 《蛇志》2006,18(1):35-35
老年病人因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时应用药物的种类较多,约有1/4老年病人同时用4~6种药物治疗,因此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较大,约15%,且其发生率与用药种类成正比,因此,老年人用药问题值得注意。现将老年人用药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原则加以介绍。(1)对乙酰氨基酚:虽无明显的副作用,但由于在老年人的血浆中半衰期明显延长,故应加以注意。(2)肝素:60岁以上的病人用药后出血发生率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出血倾象,并避免同时应用抗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斯匹林)。(3)华法林:老年人用药后作用及副作用均增强,可能因老年人血浆蛋…  相似文献   

13.
宁凤兰 《蛇志》2014,(1):117-118
目的探讨利用人体节律性与时辰药理学的关系指导临床口服给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和阐述给药时辰的重要性。结果同一药物在不同时段给药,其疗效和毒性不同。结论根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口服给药,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平台,对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和干预,提高用药医嘱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的6个病区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用药医嘱合理性大幅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对用药医嘱干预,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许多肽或蛋白质药物治疗的一个主要挑战是血浆半衰期短。通过将该类药物与白蛋白结合获得的药物称为白蛋白相关药物,有效延长血浆半衰期。动物模型作为研究药物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工具是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综述概括了两大类动物模型:啮齿类(野生型小鼠、大鼠模型,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与非啮齿(猴)在白蛋白相关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分析和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情况,研究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 根据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抗菌药物用药信息,对某三甲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手术预防用药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降低至6.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至49.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至42.48;I类手术预防用药率降低至32.1﹪。结论 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促进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在临床治疗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其全球药物市场所占份额和研发投入均在逐年增加。除了抗体新药的开发,抗体药物效力和安全性相关的基因工程改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些基因工程改造中,抗体半衰期改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几种抗体半衰期改造技术进行了介绍,并简要描述了半衰期改造后抗体的临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至2011年12月病例1680份,抽取甲状腺/乳腺/疝气/闭合性骨折I类切口手术病历100份,分析治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送检率、DDDs、DUI及I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治理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分别为68.50%、49.8DDD;治理后分别为56.2%、37.8DDD,显著降低(P<0.05)。治理前有四种抗菌药物DUI>1,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治理后有两种抗菌药物DUI>1,依次为磺苄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理后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略为下降,疗程符合率、用药合理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基本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工作方案》要求。但在某些方面,如I类切口使用率、疗程、用药选择上需要持续改进,应加强对I类切口的监管力度,以确保用药的经济、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9.
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重组蛋白药物经静脉和皮下注射后通常半衰期较短,目前延长蛋白药物半衰期的方法主要基于三种原理:1、增大蛋白药物分子量;2、利用血浆药物平衡;3、减少免疫原性。本文针对构建突变体、PEG化修饰和与血清白蛋白融合三种延长重组蛋白药物半衰期的方法,及其已上市的和正在研发中的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特征、半衰期和免疫原性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王永铭教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赴国外研修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合理用药的临床药理学家,回国后率先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对推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机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他科学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