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将2012年6~12月在我科行输液治疗使用留置针的患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为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50例,为使用普通型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种留置针的并发症,操作者针刺伤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在静脉炎、外渗、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操作者针刺伤发生率为0,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安全型留置针可起到预防针刺伤的作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腋静脉置入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5例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腋静脉置入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经头皮静脉及四肢浅静脉置入留置针进行输液,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发生液体外渗、堵管、静脉炎、针体滑出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腋静脉置入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实惠、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也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持了输液治疗的连贯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韦玉芬 《蛇志》2013,25(1):77-78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液体,在静脉输注时一旦药液外渗,不易被组织吸收,严重者可致静脉炎及局部皮肤、组织坏死。静脉留置针可避免输液时的重复穿刺,而且对血管刺激小,输液速度快,保证了甘露醇的有效快速输入,及时发挥脱水消肿的作用。我院对骨折患者早期及术后运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甘露醇进行脱水消肿治疗,以减轻压迫,改善局部  相似文献   

4.
韦玉琴  梁勤艳 《蛇志》2014,(2):258-259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的防范护理措施。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的常见原因加以总结分析,并对其防范与处理对策加以探讨。结果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固定松动、堵管、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等。其防范与处理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健康教育、防止脱管与堵管、加强看护、改进封管方法、防止药液渗漏和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等。结论提高医患双方对留置针脱落的防范意识,合理选择留置部位与穿刺血管,运用正确的固定及封管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及陪护家属的看护,可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5.
吴雪云  吴娓星 《蛇志》2014,(4):427-428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率"为活动主题,对目前患者留置针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率明显提高,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率。  相似文献   

6.
贺晓  高峰  冯秉华 《蛇志》2007,19(3):227-228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静脉炎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通过对174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后并发静脉炎进行分析,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并发静脉炎后的护理提供了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6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代替头皮针穿刺输液的大熊猫进行临床观察,总结了穿刺前准备、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适合长时间留置的大熊猫及封管液的选择等。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使输液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可靠的通路。  相似文献   

8.
卢艳如  黄艾芬 《蛇志》2013,25(2):161-162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肥胖危重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肥胖危重儿随机分为腋静脉留置针组(42例)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56例),观察两组患儿的首针穿刺成功、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腋静脉组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患儿首针穿刺成功率较高,脱管、堵管、静脉炎、渗血和外渗发生率均较外周静脉留置针组低.结论 在肥胖危重婴幼儿救治中,选择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新生儿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比较护士培训前后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士经过培训后采用一系列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明显减少了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 提高护士防治静脉炎的意识并实施各项防治措施,可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李丽萍 《蛇志》2012,24(3):297-299
小儿静脉炎多与输液有关,而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据文献[1]报道,在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人中,需要输液治疗者达90%左右,而儿科收治的危重新生儿、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在输液治疗中多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如多巴胺、碳酸氢钠、甘露醇、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5 00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 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及输液操作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选取我科40名护士随机分为护理对照组和护理研究组,每组各20名。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00%(2 400/2 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2 050/2 500)(χ~2=250.26,P0.05)。护理研究组护士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以及风险处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对照组(t=6.782 3、5.892 3、8.992 3,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60%(140/2 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00/2 500)(χ~2=232.22,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产生明显临床效果,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以及风险处理能力,有助于降低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18年2~3月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30例患儿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对我院2018年3~4月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30例患儿为实验组,使用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使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儿的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0.00%,实验组为9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针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两种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临床留置针使用中的效果。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年龄60—80岁,中位年龄73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这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及穿刺点渗液等情况,结果发现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呼吸科老年患者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渗液情况。  相似文献   

14.
顾琦云  潘习桃  孙金芳 《蛇志》2009,21(1):50-5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普通的静脉穿刺,每日需要穿刺1~2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减少患儿的痛苦,还能有效保持静脉通路,提高了救治效率,而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然而应用中不同年龄对留置效果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成功率。现就我院儿科病房的240例住院患儿留置针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唐梅珍 《蛇志》2017,(1):61-62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诊疗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收集行输液治疗的患儿16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穿刺,比较两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儿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穿刺较传统头皮针穿刺具有优势,临床操作过程中与患儿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可有利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璞 《蛇志》2009,21(3):207-208
目的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方法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z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方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华  方旖旎  余凤翔 《蛇志》2005,17(2):110-111
输液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输液在保证临床治疗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关问题。其并发症“输液性静脉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据报道其发生率占30%左右。输液性静脉炎的处理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2003年3月以来,我们对临床中出现的输液性静脉炎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几种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降低肝胆二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方法 综合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分析影响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实施过程改进。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由1.12%降低至0.21%,达到目标值<0.5%(P=0.045),月平均住院日由14.32天缩短至10.52天(P<0.001)。结论 品管圈管理方法的应用显著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PICC置管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是将静脉导管通过周围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肿瘤化疗、长期输液的患者,既保证了营养支持治疗和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但置管后相关感染时有发生,尤其是免疫功能下降的肿瘤病人,由于治疗需要置管时间较长,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镇痛护理。方法采用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给药的镇痛方法。结果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危险小、并发症少,大大减少经济支出,可保留7天。结论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镇痛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