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医在辨治本病方面,取得一定疗效。COVID-19可归属于中医温病中的"温疫"范畴。COVID-19源于感受疫疠之气和四时不正之气,经口、鼻、眼三窍侵入机体。病位主要在肺,可累及膜原,遍及三焦。病机特点可概括为"温-热-湿-毒"。依据临床表现及疾病传变规律,可将COVID-19分为四期进行辨治,即初期(风热袭肺,湿毒郁肺),进展期(热邪壅肺,气血两燔),危重期(内闭外脱),恢复期(邪去正虚)。在临证辨治中,应遵循辨证-辨病-辨体质的原则。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煎煮、服药方法和服药时长等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行医十分重视“食疗”、“药膳”的作用。《金匮要略》中记载“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又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法。进一步阐明了饮食在疾病的发生、康复和转归中的作用。笔者以中医有关饮食的理论为指导思...  相似文献   

3.
封面人物     
李定忠我国著名的经络学家及皮肤病学专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七五”、“八五”均为国家级科研课题负责人之一,《可见经络现象》研究为我国夺取国际领先地位。《经穴磁特性》研究对我国经络学、生物磁学作出了新贡献。并即将出版重要著作《中医探秘———经络传导与内病外治机理研究及应用》,它对经络研究及医疗、美容工作,将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1999年担任哈慈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曾组织部分国家课题组专家,在零磁实验室应用SQUID对哈慈五行针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4.
人为什么需要水中国历来推崇水,称水为宇宙血液,生命源泉。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易经认为“天一生水”即“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还认为“天一藏于水”,即天地宇宙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全包幕、储藏在水中。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之于人不亦重呼?”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地理考察 ,发生在中国。《山海经》、《尚书》、《吕氏春秋》、《史记》、《淮南子》等古代典籍记载 ,四千多年前 ,大禹治服洪水之后 ,率众大臣和科技人员考察华夏山川大地 ,记录物产风情 ,撰写国土资源白皮书 ,绘制国土资源分布图 ;并在此基础上将帝国统辖地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 ,称为九州。可惜古老的山海经图久已失传 ,所幸当年的考察内容被记录在《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文字中 ,并流传至今。《帝禹山河图》(画高5 4米、宽7 8米 )把《五藏山经》记述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的447座山 ,以及河流258…  相似文献   

6.
<正>痛风性关节炎是目前最常见的、疼痛最明显的骨关节疾病之一,其已从古代的"王者之病"演变为近代的"疾病之王者"。根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编写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提供的资料表明,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痛风痛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广东省各地创建生态县,广东省生态学会现制定创建和评定生态县评定的八条标准:一、县领导重视。县党委和县政府要统一认识,提出"生态立县"和"生态强县"口号;并定出创建"生态县"的宣传措施,大力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使之家喻户晓。要确定创建生态县的大政方针政策,并部署实施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方法 2006年6月~2015年1月我院血透中心收治尿毒症合并不安腿综合征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每周2次或3次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配合普通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穴)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充分清除大中小分子毒素,针刺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痉挛,养经疏脉,行气化淤作用,对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姚爱玉  张永清 《遗传》2016,38(6):588
正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癫痫、语言缺失、自闭并伴随不合适大笑等异常行为,因此又被称"快乐木偶症"(Happy puppet syndrome)。根据遗传学机制不同,AS病人的病因主要分为以下4种情况:约68%的AS病例是由于包含UBE3A  相似文献   

10.
正铸造人体防御疾病的坚固铠甲,离不开合理的膳食结构。中国人自《黄帝内经》以来就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作为我们的膳食搭配原则,但这一原则根据不同的人群又略有不同。因此,在这一期中,我们接着来谈一谈健康与膳食结构问题之——特殊生理条件下和特殊工种工人的饮食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风药由来,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风升生"一类药味之薄者,如川芎、防风、羌活、藁本、升麻、柴胡、荆芥、薄荷、桔梗、蔓荆子、独活、白芷、等药,弟子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继承发扬,明确提出"风药"名称,在《脾胃论》详细论述内伤脾胃诸病应用风药来治疗。风药药性升浮,除了可疏风解表,治疗外感风邪外。又辛散通达,又可升阳、胜湿、疏肝、条达气机,现在把功能简单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属于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最终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大多发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中医中,无骨质疏松这一说法,而是称之为"骨萎"、"骨痹"、"骨枯"[1],与现代医学中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和体征非常相似。《素问·五脏生成论》有"肾之合骨也,其荣也,其主脾也";《素问·宣明五气》"肾主骨"。可见肾与骨关系密切。故通过补肾壮骨,通经入髓可以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肺吸虫病原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4年5月我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精神病科收冶一例本省兴山县偏瘫的6岁病孩,在其左足腘附近有皮下包块,摘除后获一小虫,经我们鉴定为肺吸虫,病例详见余绍祖等(1965)的报告。考查湖北省肺吸虫的历史资料,Maxwell于1931年发表《中国肺吸虫病初报》一文提到宜昌有一病例,文中既无确切病历记载,又无病原的鉴定。之后陈灏珠在《我国肺吸虫病之分布概述》(1953)及陈心陶在《我国并殖吸虫的种类、系谱关系与地理区划》(1964)等文章中均把湖北省可能作为肺吸虫病区。解放后,特别在六十年代,我国肺吸虫病新的流行区、新的病型、新的病原及其区系分布的调查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就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石器时代早已知道养蚕,所以家蚕各种疾病的发现和记录亦以我国为最早。用低温催青方法制成家蚕的不越年种,而使一年内能养蚕七、八次,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创造的卓越方法。凡此,均是研究昆虫学历史的人所想知道的。现在先说蚕病。 蚕的白僵病记录最早,《神农本草经》有白僵蚕入药,列为中品说: “白僵蚕味咸,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皮干),令 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产泽”。神农虽是一个不可信的神话人,但其编写成书当不迟于战国时期。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定以为是扁鹊门人子仪所著,那就至少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五世纪已有蚕的白僵病记载了。约一千年后,陶弘景(452—530年)《本草经注》说: “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可见此病传染性很强,在南朝梁代为害甚烈。当时怎样治病,无可稽考。  相似文献   

15.
廖大榕 《蛇志》2007,19(1):11-11,35
瘀血证乃离经之血未出体外,或脉道之血因气滞、热邪、寒邪或痰湿等因素造成血行不畅、瘀滞不通而产生多种疾病的总称。《内经》虽无“瘀血”之称,但有“恶血”和“留血”之说,实属后世所指之“瘀血”,并在治疗上提出“血实宜决之”的治疗原则。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治疗瘀血证的“活血化瘀”法的具体方药,就是根据《内经》的治疗原则而制定的。清代王清任对此证的治疗又有所推进。近年来,对此法的运用有了更加广泛的研究及进展,已获得了更大的治疗效果。现就瘀血征的机制、诊断及辨证施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山三七     
三七自古就是名贵的中药材,如《本草纲目》记载:“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故能治一切血病……”在我国古代,三七的主要用途为跌打损伤的外用圣药。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对心脑系统疾病有广泛的治疗作用。目前,已从三七中分离得到ZI种单体皂甙及黄酮类物质(0038%)、三七素(0.90%)、活性多糖(0.28%)等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三七中尚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7.73%),73种挥发油成分(0.40%…  相似文献   

17.
张丽  张剑锋 《蛇志》2015,(1):52-54
目的分析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误诊原因,为提高恙虫病诊治和护理水平,减少恙虫病导致多脏器损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恙虫病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发病初期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头痛、皮疹等,主要误诊为不明原因发热(75.2%)、肺炎(7.2%)、上呼吸道感染(8.8%)等疾病。误诊漏诊的首诊医院发生在乡镇卫生院45例(36%),县级医院37例(29.6%),私人诊所22例(17.6%),市级医院20例(16%),省级医院1例(0.8%);其中16例救治无效死亡。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误诊的医疗机构主要为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性加强县、乡级医疗单位恙虫病诊治知识培训;同时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加强对器官功能损害的护理,以降低恙虫病的误诊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生态科学》1992,(1):178-179
1991年,是我国实施“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在广东省科协的领导下,我会于1991年完成了下面几项主要的工作:(1)筹备并召开了《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1991年6月28日,是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日.是日,我会在广东科学馆召开了大会.中顾委委员、广东省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刘田夫为之题词:“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广东省科协主席、广东省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蒲蛰龙也为之题词:“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  相似文献   

19.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勤于攻读,学识渊博,精通经史百家,对阴阳五行、天文历法、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尤其在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贡献突出。宋嘉祐二年(1057年),与掌禹锡、林亿等一起编撰医书《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祐本草》)。同年,又接受朝廷委任编撰《本草图经》,历经四年艰苦努力,于嘉祐六年(1061年)编撰完成《本草图经》21卷。全书收集药物780种,新增全国民间药物103种,在635种药名下绘图933幅,是宋朝最完善最科学的药物志及药物图片,对后人研究医药史、药物考证、本草种植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闽南青草药可考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是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水土,一方草药。闽南地区气候潮湿,火毒热盛,如此生活环境形成的体质特征为湿浊内盛、脾胃湿热、运化虚弱。由此形成的闽南青草药多数具有“降火”、“退癀”、“祛湿”等独特功效,防病祛疾,效若桴鼓。闽南青草药亦属于民俗文化范畴,蕴涵“治未病”、“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以及以保生大帝为代表的“慈心施妙法,济众益良方”保生慈济文化。闽南青草药既吸收了中医药的博大智慧,更融合了闽南养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传承《本草图经》的同时,开展闽南青草药的识别、鉴定、临床指导、现代应用研究,对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2020年,恰逢苏颂诞辰一千周年,也是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年。因此,拟举办2020年苏颂国际文化节之《本草图经》与闽南青草药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缅怀、纪念、研究苏颂对中医药的伟大贡献,弘扬苏颂的中医药科学思想,同时梳理并挖掘《本草图经》学术价值,以贯彻实施中医药工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的精神及传承发展闽南青草药文化,更好地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国家战略。 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本草图经》与闽南青草药研究学术研讨会。 二、会议时间 2020年12月,会期2天,会议议程包括论文报告交流、《本草图经》药物展览、中医义诊等(具体日期即议程安排将在第二轮通知中确定)。 三、会议地址 中国厦门同安。 四、主办单位 厦门同安区社科联、厦门市非遗保护中心、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 五、承办单位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药学院、厦门医学院、福州理工学院、厦门市中医院、厦门瑞来春中医馆、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厦门市中草药学会、厦门市同安区中草药协会、厦门市同安芦山堂苏颂研究会 六、执行单位 厦门市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 七、会议征文 论文须为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苏颂医药学术思想研究;2.《本草图经》药物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3.《本草图经》对现代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启发;4.《嘉祐本草》研究;5.基于闽南青草药偏方、验方的收集整理和评估;6.闽南青草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7.与苏颂相关的其他研究。 论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文档投稿,包括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摘要300字以内;A4版面,标题三号宋体,作者及单位小四号楷体,摘要与关键词小五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页边距:上3 cm,下、左、右各2.5 cm。 优秀稿件将推荐至《亚热带植物科学》(苏颂纪念专刊)优先发表。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八、会议费用 免交会议费,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九、其他事项 报名参会代表请填写回执单,于2020年11月15日前发送至E-mail:huangzehao@fudan.edu.cn。 十、会务联系人 许子贤(15905050647) 黄泽豪(18046043849) 欧阳海波(13599531016) 《本草图经》与闽南青草药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2020年6月30日 附:   相似文献   

20.
舒普荣  朱珍菊 《蛇志》1993,5(2):40-41
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对指导蛇伤治疗临床的立法、选方、用药都具有实用意义。危重的蛇伤病人常可出现神昏。为了提高蛇伤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我们从温病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对神昏的辨证论治进行简要的复习。并探讨神昏的特点。神昏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均可出现。叶天士早有明训:“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不同阶段的神昏,其病机、证候均有不同,治法亦当有别。1、卫分神昏:系肺卫郁闭而致。邪犯肺卫,不从外解,郁闭气机,内热扰乱神明。证见发热、无汁、头痛、身重、神识昏蒙、舌红苔薄而干,或苔白腻,脉浮数,也可有濡脉。治宜“火郁发之”。张景岳说:“发,发越也,故当因势而解。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发”。应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