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综合护理在对围手术期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1日至2015年5月21日期间收治的58例需行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以及实验组(29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首次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让临床护理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淋巴囊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置引流管、记录引流量、观察引流液体性状等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患沟通、腹带应用、引流管护理、药物应用等综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10%,实验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室预防护理干预。并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中的5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其中20例为急诊手术,10例为非层流室手术,15例为手术时有参观人员,5例患者手术时间超过3 h,6例为接台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后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较低(p0.05);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以及手术时间超过3 h是手术时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有着多种手术室相关因素,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方法:将40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组200例,治疗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的助眠药和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管理,强化无菌观念,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英芳 《蛇志》2016,(4):480-48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14名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对照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护理效率以及亲和力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ST、ALT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I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行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彩连 《蛇志》2017,(2):202-20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牵拉疼痛、尿潴留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2例,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5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鼻腔鼻窦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鼻腔鼻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鼻腔鼻窦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的提升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模式运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肝胆结石手术的患者104例作为此次伦理分析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我们对对照组除进行正常的治疗外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实验组我们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情况,术后实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并发症的患者人数也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人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结石残留例数为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而再次手术后,对照组仍有一例患者残留结石.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术前准备,可以促进患者的肝胆结石手术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8例患者均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4例(29.17%),对照组29例(60.42%),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大幅度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脊椎手术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心理状况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都有并发症的发生,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尿路感染、呼吸抑制、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全程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术中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医院感染防控中护理技术管理对策。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神经共收治住院患者2784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18例纳入感染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调取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感染组男性、肥胖、合并2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夏季收治、清洁切口、脑室外引流、连台手术、GCS9分、ASA2分、气管切开、长期置管、手术时长4h、分期手术比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长4h、分期手术、气管切开成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做好夏季环境清洁卫生管理,提高手术室医护配合默契度,关注分期手术间期患者管理,特别注重气管切开、脑室外引流护理。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为CT检查的顺利进行及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行CT增强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有利缩短检查耗时,避免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依从性、知晓率、满意度、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依从性、知晓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