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隽珏 《生物学通报》1991,(7):4-5,F002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简称STM)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研究物质表面结构的新型显微镜和表面分析仪器。它不仅使我们的视野延伸到了原子的尺度,同时也打开了许多广阔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它是由IBM苏黎世实验室的G. Binnig和H. Rohrer等人发明的。1981年他们研制成第一代STM,1983年用它首次得到了实空间的Si(111)7×7重构表面的原子分辨图像,从而轰动了科学界。G. Binnig和H. Rohrer也因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了1986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此后,STM在实验和理论方面都有很迅速的发展,目前STM已派生出多种扫描显微镜,例如  相似文献   

2.
罗明 《生物学通报》1993,28(12):22-23
在大力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今天,显微镜操作与使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进一步重视。但据调查,许多初中乃至高中学生仍然不会使用显微镜,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实验和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少学生长时期内掌握不了这一基本操作技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3.
王春喜  刘海涛 《生物学通报》2014,(4):17-18,F0003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学生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草履虫的结构、运动、趋性、取食、消化、排出残渣等生命活动,形成"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颜菁 《生物学通报》2011,46(5):31-33
1引言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是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1.4“细胞的增殖”主题下的一项具体内容标准。“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必修1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安排的涉及临时装片制作与显微镜观察类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陈丽 《生物学通报》2012,47(4):16-18
自从R.Hooke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软木中的方盒状结构后,显微镜就成为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学生把显微镜作为生物学实验学习中的标志性研究工具,而对于形态、功能多种多样的细胞在初中教材中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作为高中课程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该实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又引入了必修1模块核心线索"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学习,在新、旧知识碰撞中,感悟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本文重点探讨该实验课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6.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的实验,此时学生刚刚接触高中生物学不久,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不十分了解,但对其非常有兴趣.这个实验原理简明易懂,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完成本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生物奥秘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自信心,还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验时,学生经常会盲目观察,费时误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利用手机拍摄显微镜镜下视野,对学生观察实验进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原子力显微镜不仅能对纳米生物结构进行观察,而且也能对其进行操纵。对纳米生物结构的观察已深入到生物大分子结构水平。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大分子的操纵包括从染色质中提取DNA用于基因分析、对膜蛋白的结构进行观察、对蛋白构象进行可控操纵等。这些纳米技术的应用将揭示生物系统更多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9.
刘继松 《生命世界》2008,(12):87-87
探究性实验即是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陛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昭阳  栾璐  薛敬荣  孙波  蒋瑀霁 《生态学报》2023,43(7):2938-2948
为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原生生物群落、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以南方典型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玉米单作系统有机培肥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M0)、低量猪粪(M1)、高量猪粪(M2)、高量猪粪+石灰(M3)4个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猪粪处理下红壤原生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变化,揭示原生生物与微生物互作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猪粪处理下,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含量显著提高;(2)与M0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原生生物生物量和多样性,并且显著改变了其群落结构,其中土壤TP、pH、AP、TN、SOM和AK是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3)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增加了微生物碳代谢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4)土壤pH和AP通过影响原生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间接提高了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和玉米产量。本研究结果为提升旱地红壤的生物多样性,保障土壤健康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实验系统是目前科研领域的新课题,它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实验平台。这种平台与过去传统的实验平台相比,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实时等特点,在这种全新的平台上,完全实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全面联系。本文主要分析在数字化实验系统平台上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并且对这种实验教学进行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精子表面结构的方法。方法:经常规洗涤正常人精液后进一步除去精子表面和生理溶液中的蛋白质,直接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类精子的表面形态。结果:获得了人类精子表面的细微结构和精子头的三维数据。精子全长约47μm,精子头约4.6μm,顶体位于精子头前端1/2~2/3,顶体前端扁平。精子赤道区有两圈环形凸起。结论:不需特殊处理,用原子力显微镜能直接观察精子表面的超微结构,并获得量化的三维数据。  相似文献   

13.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在辅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只看到叶绿体,难以观察到细胞质流动,这里面有学生自身操作的原因,也与材料和实验方法有关。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实验室观察到细胞质流动现象,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4.
赵荻  荆林海 《生物学通报》2014,49(10):27-30
"观察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往往受条件限制,如装置中使用的异型玻璃管过多,教师通常不会作为分组实验而是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中做;有的时候学生还会因操作失误出现误吸石灰水的情况,也给教师调控课堂带来一定的影响。介绍了简易吹气法、气球法、塑封袋法、排水取气法、气体检测管法、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法和酚酞试剂法,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实验教学策略,结合学校特点开展适宜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开展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特点,明确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采取必要的研究措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查找无效教学环节与反思,有效备课,开辟新路;开展实验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南杨 《生命世界》2010,(6):100-101
<正>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社会信息化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知识"新陈代谢"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代替旧知识而成为新的理论基础。以科学家统计的生物文献更新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对"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进行分析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践对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第1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一系列的改进。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为主题设计了完整的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带食物材料,展开探究,并对教材中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做了一定的补充和改进,用多种食物材料进行了预实验,发现白萝卜适合做还原糖检验和维生素C检验的演示实验,提出用西瓜等非常规材料检验无机盐的新思路和用植物根、茎切片直接检验淀粉和蛋白质的简易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根据练习题所提供的信息,设计出了实验方案,确定了所需的器材、方法和步骤;亲自做实验,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最终得出了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同时在学生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科学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