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曲丽  郑英花  李壮  丁欣  李利英  杨怡 《生物磁学》2011,(19):3742-37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及有效预防跌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心内科991例住院蕊者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后再次评梧。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系数高,属于高危密集人群。实施使用床栏、使用固定及身体约束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和改善科室环境护理措施后,跌倒发生率有显著下降。结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后,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杨启英 《蛇志》2014,(1):61-6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确保老年患者医疗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6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采用常规护理的208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老年防跌倒知识掌握程度及跌倒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跌倒知识知晓率为87.5%,发生跌倒1例,发生率为0.46%;对照组跌倒知识知晓率为34.62%,发生跌倒26例,跌倒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障碍的原因,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0年12月心内科109例住院睡眠障碍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找出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随后,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7d后对对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进行测评。结果: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症状为:入眠时间长,早醒,觉醒次数多,醒后再入眠难;睡眠障碍原因为:患者自身疾病、心理、环境、其他及综合因素所致。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有较大差距(P<0.05),干预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明显,干预组好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疾病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生活习惯是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张力娜  刘颖  张靖  刘静  孙桂志  张慧 《生物磁学》2011,(18):3544-3546,3600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圜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促进住院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为89.86%,较2010年有较大的提高。导致患者不满意的原因依次为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和个别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根据患者需求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在病房环境、个人隐私尊重与保护、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道德5个方面还有较大需求。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安全,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依据调查的患者需求量,人性化护理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广西边疆某城市农村壮族老人跌倒风险及跌倒发生率,探讨简化24式太极拳结合肌力、平衡训练及安全教育对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的效果。方法: 在广西边疆某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1980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男性840人,女性1140人),调查近1年来跌倒发生情况,应用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表和MORSE(莫尔斯)跌倒风险评估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风险评估;选取64名1年中跌倒2次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名),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并保持先前的生活习惯,试验组进行24周的24式太极拳结合肌力、平衡训练。使用记录卡记录两组受试者干预期间和干预结束半年后的跌倒发生情况并与干预前1年相比。结果: 受调查的老年男性跌倒发生率为27.1%,女性跌倒率为18.6%,平均跌倒率为22.2%;按照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表评估,男性得分为7.16,女性为6.92,平均得分为7.04,属跌倒发生中危状态;按照摩尔斯量表评估,男性得分为37.76,女性为32.22,平均得分为35.09,属中危或轻危状态;干预后和干预后半年两组受试者跌倒发生率都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下降了12.5%,而试验组下降了69%。结论: 广西边疆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偏高,24周的简化24式太极拳结合肌力和平衡训练能有效的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和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收治的4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跌倒,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0%),发现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视听力障碍、认知能力障碍等是常见易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经总结分析得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为三种: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结论: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是引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应对这三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降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护患者安全,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晓亭  王晓梅  郑英花  徐晶  王悦  张臻 《生物磁学》2011,(19):3734-3737
目的:探讨心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促进住院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为89.86%,较2010年有较大的提高。导致患者不满意的原因依次为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和个别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根据患者需求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在病房环境、个人隐私尊重与保护、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道德5个方面还有较大需求。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安全,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依据调查的患者需求量,人性化护理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找出心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4月心内科802例住院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对802例目标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焦虑与抑郁、多疑、恐惧紧张、绝望与悲哀;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患者自身疾病、经济状况、环境等。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较为严重,通过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治疗心内科患者的心理问题,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健康,保护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o identif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inpatients that predict their chance of falling (phase 1) and to use these characteristics to derive a risk assessment tool and to evaluate its power in predicting falls (phases 2 and 3). DESIGN: Phase 1: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Phases 2 and 3: prospective evaluations of the derived risk assessment tool in predicting falls in two cohorts. SETTING: Elderly care units of St Thomas''s Hospital (phase 1 and 2) and Kent and Canterbury Hospital (phase 3). SUBJECTS: Elderly hospital inpatients (aged > or = 65 years): 116 cases and 116 controls in phase 1,217 patients in phase 2, and 331 in phase 3. MAIN OUTCOME MEASURES: 21 separ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 in phase 1, including the abbreviated mental test scor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a transfer and mobility score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transfer and mobility sections of the Barthel index, and several nursing judgements. RESULTS: In phase 1 five factors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falls: fall as a presenting complaint (odds ratio 4.6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59 to 8.33); a transfer and mobility score of 3 or 4 (2.10 (1.22 to 3.61)); and primary nurses'' judgment that a patient was agitated (20.9 (9.62 to 45.62)), needed frequent toileting (2.48 (1.08 to 5.70)), and was visually impaired (3.56 (1.26 to 10.05)). A risk assessment score (range 0-5) was derived by scoring one point for each of these five factors. In phases 2 and 3 a risk assessment score > 2 was used to define high risk: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score to predict falls during the following week was 93% and 88% respectively in phase 2 and 92% and 68% respectively in phase 3. CONCLUSION: This simple risk assessment tool predicted with clinically useful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 high percentage of falls among elderly hospital in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大型医院神经内科医疗服务半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室健康发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临床科室服务半径的分析模型。方法:对神经内科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2007-2010年收治的26528例地方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本市住院病人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距离西安市较远的地区和外省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分析住院患者人群分布特点,合理有效的配置卫生资源,为制定科室未来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Workshop on Osteoporosis, Falls and Fractures (GCOF) of The Spanish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Society (SEGG) formed a committee in order to review the state of the art on the detection, risk factors and assessment tools for falls, and intervention protocols when falls occurs in nursing homes, long-term hospitals or medium-stay units. The different patient profiles a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is heterogeneous topic and population, offering a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specific advice according to these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