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确定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调查的2091名患者中,肺部感染例数为41例,发生率为1.96%。内源性因素包括:年龄,意识障碍,瘫痪,卧床,严重的基础疾病;外源性因素包括:住院日,侵入性检查、人工气道与人工机械通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误吸。结论:外源性的感染,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及早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力娜  刘颖  张靖  刘静  孙桂志  张慧 《生物磁学》2011,(18):3544-3546,3600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圜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塞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以有利于进一步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58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对照组,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58例脑梗塞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为17.4%,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占67%。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塞后肺部感染患者年龄偏高(分别为74.2±13.2和69.8±12.7,P<0.021),住院过程中的误吸(OR5.513)及住院时的NIHSS评分(OR1.090)是独立性危险因素,而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5.838)。结论:对于高龄、入院时NIHSS评分高、误吸和心源性急性脑梗塞患者应及早预防,已发生肺部感染者应当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和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收治的4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跌倒,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0%),发现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视听力障碍、认知能力障碍等是常见易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经总结分析得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为三种: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结论: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是引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应对这三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降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护患者安全,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5,(3)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5436例患者中发生意外事件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意外主要以跌倒、烫伤、胃管脱落为主,发生意外的高峰年龄段为61~80岁。结论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370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确诊为感染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以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0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3例,感染率为5.21%;感染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5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1.74%、上呼吸道感染占12.56%;年龄≥65岁、男性、合并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一季度、四季度、无意识状态、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21 d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共检出致病菌211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26株占59.72%;革兰阴性杆菌141株占66.82%,革兰阳性菌50株占23.70%,真菌20株占9.48%。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临床中应综合预防控制,提高整体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鼻饲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为神经内科防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鼻饲后消化道出血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大面积脑梗塞住院患者400例,分为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针对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引起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数据显示,鼻饲时间长短(一周、二周)与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有关联,鼻饲二周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机率高于鼻饲一周患者,两组间统计检验,x2=11.329,P<0.05,有显著差异。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自身疾病及严重程度、年龄、置管位置、鼻饲技术。结论: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鼻饲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江国华 《蛇志》2014,(4):385-38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7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延髓性麻痹以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老年患者、昏迷患者、存在延髓性麻痹、病情重以及合并慢性肺病、糖尿病、心脏病及既往卒中史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存在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预后方面,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控制和避免这些因素能显著改善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抬高床头、缩唇呼吸训练、翻身叩背、震动排痰、有效咳嗽咳痰、呼吸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肺部感染。结果本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3%。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1~3月我院收治的671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71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5例,感染率2.1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59.3%),其余依次为为胃肠道(17.2%)和泌尿道(11.7%);ICU的感染率最高,为22.0%,其次为外科系统(4.03%)和内科系统(1.71%)。病原学检测送检率为51.0%,阳性率为78.3%,共检出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7.6%,真菌占22.9%,革兰氏阳性菌占17.8%。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最常见的为放疗化疗(31.0%)、气管切开(15.9%)、导尿插管(17.9%)。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强化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院内感染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院内收治的18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存在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1860例患者中共计65例出现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率为3.49%,感染类型主要为骨髓炎占35.38%,肺部感染伴血气胸占23.08%,颌面部创伤后发生颅内感染占18.46%;65株病原菌中包括38株革兰氏阴性菌,占58.46%,23株革兰氏阳性菌,占35.38%,4株真菌,占6.15%;病程、骨折部位、损伤程度及住院时间为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有利于医院防治工作的开展,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长琼  刘凤群  徐海  叶东  程乃俊 《生物磁学》2014,(14):2750-275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1~3月我院收治的671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71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5例,感染率2.1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59.3%),其余依次为为胃肠道(17.2%)和泌尿道(11.7%);ICU的感染率最高,为22.0%,其次为外科系统(4.03%)和内科系统(1.71%)。病原学检测送检率为51.0%,阳性率为78.3%,共检出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7.6%,真菌占22.9%,革兰氏阳性菌占17.8%。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最常见的为放疗化疗(31.0%)、气管切开(15.9%)、导尿插管(17.9%)。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强化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喉癌部分切除术(Partial laryngectomy,PL)与仙璐贝药物联用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到2013年3月我院实施PL术式的102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生素及鼻饲饮食,并经雾化吸入等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以鼻饲仙璐贝滴剂治疗。治疗10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声学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以及声门噪声值(Normalized noise value,NNE)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共计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肺部感染,占比9.8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例,占比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手术联合仙璐贝药物治疗喉癌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选择对老年肺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老年肺肿瘤患者,分别有62例用全凭静脉麻醉和61例用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方法,记录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评定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出麻醉室时及1、3、5天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判断患者的POCD。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1天比较,全凭静脉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1 d时MMSE评分降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在术后3天和7天时MMSE评分恢复正常(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MMSE认知功能评分在术前、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麻醉恢复室时,全凭静脉麻醉组发生POCD24例(39.34%),全凭静脉麻醉组发生25例(40.32%),两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天、3天、7天两组分别POCD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用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可溶性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42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进一步划分为380例未感染组和40例感染组。感染组根据治疗结局进一步划分为29例治疗好转亚组与11例未好转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的血清PCT、CRP与s TRE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和s TREM-1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手术后血清PCT、CRP和s TRE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好转亚组相比较,治疗未好转亚组手术后以及感染后血清PCT、CRP和s TRE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最佳截断值为1.23 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0.79,准确度为0.82;CRP的AUC为0.752,最佳截断值为36.07 m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3、0.81,准确度为0.83;s TREM-1的AUC为0.792,最佳截断值为20.58 p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0.84,准确度为0.85;PCT、CRP联合s TREM-1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AUC为0.88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0.91,准确度为0.92。结论: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与患者血清PCT、CRP和s TREM-1水平相关,早期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和s TREM-1有助于预测肺癌根治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在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和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2例和单纯肺结核患者39例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肺部病变情况。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陈旧性肺结核28例、活动性肺结核4例;病灶位置经典部位29例、非经典部位3例,合并鳞癌11例、腺癌13例、小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3例;10例结核病灶与肺癌病灶不同侧、13例结核病灶与肺癌病灶同侧不同叶、9例结核病灶于肺癌病灶同侧同叶。单纯性肺结核组胨旧性肺结核36例、活动性肺结核3例;病灶位置经典部位34例(上叶尖段11例、后段9例、下叶背段14例)、非经典部位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以及棘状突起比例高于单纯肺结核组,而空泡影比例低于单纯肺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钙化、斑片条索影、结节影以及空洞或空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与分析肺部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前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其感染前后收集肺组织标本,检测感染前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感染PAE后,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上升的态势,并于感染3 d后到达峰值。相较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前,患者肺组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升,感染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重视对患者肺组织KGF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及时实施KGF辅助干预,对抑制感染,控制肺炎的进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拟行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腹腔镜Miles根治术后关闭盆底腹膜,而对照组则不关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骶前引流总量、切口感染率及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5.207,P=0.000),但两组的骶前引流总量、切口感染率和肠梗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1.000、0.602)。观察组术后分别有3例(12.50%),对照组有2例(8.33%)患者因肿瘤复发而采取放射治疗,其中仅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小肠炎。结论: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但关闭盆底腹膜可有效预防术后放射性治疗中放射性小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