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CA扩张导管     
日本Terumo公司新近推两种PTCA(经皮腔内冠状血管成形)扩张导管新产品,商品名为Tsurugi(Sword)和Bizzard M。  相似文献   

2.
He KL  Gai LY  Huang DX  Liu NK  Tang CS 《生理学报》2000,52(4):301-304
本文旨在观察血管内放射对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对猪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行球囊行过度扩张术,术后即刻能过血管内放射治疗系统对猪冠状动脉损伤局部给予20Gy的放射剂量,分别是在术后3d和30d处死动物,留取目标血管组织。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管内入射对球囊扩张术后血管组织c-fos mRNA的表达,采用生化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率,本研究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导管接触溶栓同期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方案和分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以65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同期球囊扩张+支架治疗,对照组33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分期球囊扩张+支架治疗。以治疗前后患者大腿围、小腿围、血管通畅评分,手术指标(住院时间、住院次数、溶栓时间及穿刺次数),并发症(血栓复发、出血以及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后遗症为指标,考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大腿围、小腿围和静脉畅通评分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大腿围、小腿围和静脉畅通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次数、溶栓时间及穿刺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栓复发0例,对照组血栓复发4例,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血1例,肺栓塞0例,对照组出血2例,肺栓塞0例,两组出血和肺栓塞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PTS发生率为6.2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 %(P<0.05)。结论:导管接触溶栓同期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方案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双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符合有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宫颈评分6分的100例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其中51例采用COOK双球囊导管引产者为COOK组,49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宫颈成熟度、引产效果、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100例孕妇引产指征主要是延期(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减等。COOK组51例促宫颈成熟有效49例(96.08%),对照组有效16例(32.65%),COOK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K组诱发临产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K组阴道分娩41例(80.39%),剖宫产10例(19.61%);对照组阴道分娩20例(40.82%),剖宫产29例(59.18%),COOK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总产程、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等围产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COOK组引产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6例(11.76%),对照组5例(10.2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OK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操作简单,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值得国内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和指导冠脉介入的金标准。然而,随着介入手术的发展,冠脉造影在评价冠脉病变方面存在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医生的需要。血管内超声以其优越的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在冠心病介入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作为冠脉造影的有效补充,血管内超声不仅能提供管腔和血管的直径信息,还能告知术者斑块负荷、斑块构成和血管重塑等,明确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此外,血管内超声还可以判断病变是否可以延迟血运重建,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支架植入效果,有效地预防手术并发症。本文从血管内超声的概况,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到2014年4月间PACS存储的12326例心脏CTA图像资料,记录解剖变异冠状动脉的名称、开口起源位置、数目、行程状态及终止部位表现及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结果:共有700例心脏有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以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最多见,共622例(622/12326,5.05%),其中左和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位350例(350/12326,2.84%),左和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对侧窦166例(166/12326,1.35%),冠状动脉双开口70例(70/12326,0.57%),左和右冠状动脉开口于窦间36例(36/12326,0.29%);其次为数目异常29例(29/12326,0.24%),包括左、右单支冠状动脉19例(19/12326,0.15%)和冠状动脉分支(LCx)缺如10例(10/12326,0.08%);冠状动脉终止异常(冠脉动脉-动脉圆锥和/或肺动脉瘘)29例(29/12326,0.24%)。VR是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变异最重要的后处理方法。结论:冠状动脉解剖变异CTA表现复杂多样,心脏CTA能够准确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种类及其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7.
球囊拉伤血管内膜是目前研究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方便而切实的模型。因此,对其演变过程的形态学研究是必要的。方法:应用PTCA球囊导管拉伤兔髂动脉,用光镜、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拉伤后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拉伤后各期变化不同,拉伤后1周内,以血细胞沉积为主,1周后,内膜开始增生,2至4周增生最快。增生活跃的内膜平滑肌细胞来自活化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生极慢,4周内未见内膜内皮化,呈虫食样改变。结论:球囊拉伤兔髂动脉内膜,可引起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堆积,导致血管腔狭窄。此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八属木兰科植物木材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比较描述了我国木兰科木莲属、华盖木属,长蕊木兰属,拟单性木兰属,合果木属,观光木属,香木兰属和鹅掌楸属等8属22种植物次生质部的导管分子,这些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都有差异,木莲属的所有种中都有具梯状穿孔板的导管分子,但在少数种中偶然可见到单穿孔,在其它属中,也都有具梯状穿孔板的导管分子,仅在观光木属中偶见的单穿孔,木莲属大多数种均无螺纹加厚,仅桂南木莲一种除外,另外,除了合果木属和鹅掌楸无螺纹加厚外,其余均有此种加厚,各属的导管分子还存在其它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林波 《蛇志》2015,(2):179-181
<正>经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诊治方法,而路径选择问题仍在不断探索中。股动脉具有血管径路较直、直径大等特点,穿刺容易,操作相对简单,但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和患肢制动,且有发生重大血管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的可能[1]。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进步及介入诊疗器械的发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检查和治疗的优越性已被更多的介入医师所掌握并被患者所接受。现就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现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厦门市郊芒果园、南靖县鳞苞锥和广西玉林市郊巨尾按根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个球囊霉属的新种——长孢球囊霉。本文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20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实施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测(CTA),而后2 w内再对其实施DSA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同血管狭窄程度、不同性质斑块检出率的差异,最后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CTA检测狭窄血管共计387支,轻度狭窄152支(39.28%),中度狭窄118支(30.49%),重度狭窄105支(27.13%),闭塞12支(3.10%);DSA检测狭窄血管392支,轻度狭窄150支(38.27%),中度狭窄124支(31.63%),重度狭窄112支(28.57%),闭塞6支(1.53%),两组各血管狭窄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TA检测斑块69个,其中钙化斑43个(62.32%),非钙化斑26个(37.68%),DSA检测斑块61个,其中钙化斑33个(54.10%),非钙化斑28个(45.50%),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DSA检测为金标准,CTA对重度及以上血管狭窄诊断一致性为99.23%,特异度为98.31%,灵敏度为99.64%,阳性预测值为99.15%,阴性预测值为99.27%。结论:与DSA相比,CTA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相当,且属于无创检测,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冠脉支架置入术(PCI)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15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8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患者62例(单支组),双支病变患者81例(双支组),三支及以上病变患者57例(多支组)。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程度CHD患者斑块性质、管腔面积、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随机将115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PCI手术支架置入率、达标率以及手术前后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PCI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200例患者共检出415块斑块,ACS组颈动脉斑块性质以低回声斑居多,CIS组以等、高回声斑居多(P<0.05),ACS组管腔面积小于CIS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高于CIS组(P<0.05)。多支组斑块性质以低回声斑居多,双支组以等回声斑居多,单支组以高回声斑居多(P<0.05)。管腔面积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降低,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观察组支架置入率、达标率、术后管腔面积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IVUS可较为准确地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基于冠状动脉IVUS指导PCI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行球囊扩张成形术前后血浆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血管外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的膝下ASO患者38例,比较术前和术后6 h、24 h、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血浆NO和ET-1水平变化,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CT血管造影术(CTA)复查,判断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并分析血管再狭窄与血浆NO和ET-1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h血浆ET-1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至1周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NO变化与ET-1相反;CTA检查未发现血管再狭窄者33例,血浆ET-1和NO在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并维持至术后3个月;而CTA检查发现血管再狭窄者5例,血浆ET-1术后1个月至3个月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血浆NO水平变化与ET-1相反。结论:血浆NO和ET-1与膝下ASO患者球囊扩张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68例疑似冠心病(CHD)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198例和非冠心病组7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80例,双支病变组56例,三支病变组62例。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尿酸含量,同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尿酸与已知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95.35±84.40)μmol/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282.20±66.68)μmol/L(P<0.05)。单支病变组(338.48±77.36)μmol/L、双支病变组(399.62±84.36)μmol/L、三支病变组(445.16±92.20)μmol/L,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所接受,因为它不仅仅治疗了患的病情,而且可以显提高患的生存质量。现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八属木兰科植物木材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描述了我国木兰科木莲属、华盖木属,长蕊木兰属,拟单性木兰属,合果木属,观光木属,香木兰属和鹅掌楸属等8属22种植物次生质部的导管分子,这些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都有差异,木莲属的所有种中都有具梯状穿孔板的导管分子,但在少数种中偶然可见到单穿孔,在其它属中,也都有具梯状穿孔板的导管分子,仅在观光木属中偶见的单穿孔,木莲属大多数种均无螺纹加厚,仅桂南木莲一种除外,另外,除了合果木属和鹅掌楸无螺纹加厚外,其余均有此种加厚,各属的导管分子还存在其它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高危心梗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作用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到2010年间50例心梗病人,其中随机选取25例应用IABP,其余2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5天后血压、心肌损伤标志物、BNP的差异,并随访6个月时左室射血功能(EF).结果:IABP组在5天后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BNP恢复较对照组增快,6月时EF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危心梗患者行PCI介入治疗时,尽早应用IABP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林春明 《蛇志》2005,17(1):54-55
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介入诊疗也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结合当今医学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关的心理护理也愈显重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将更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现就我科1999年6月至今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12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计7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记录这两项检查所得结果及数据,以检查数据为基础对冠状动脉CT造影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实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0例病人均可顺利完成以上两种检查,按照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标准,冠状动脉CT造影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率为90.5%、阴性预测率98%。结论:相对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无创且更具临床指导意义的检测技术,因此可以推荐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