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鼠类对敌鼠钠盐的敏感性与耐性的初步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敌鼠钠盐在近几年来已逐步推广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些作者曾用敌鼠钠盐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及小白鼠等作过毒力测定和现场灭鼠(夏武平1976,何新桥等1973),但对于我国常见的广布鼠种对敌鼠钠盐的敏感性和耐性方面的研究报告,仍为少见。耐性指中毒未死,抗药性增强,是后天获得的。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一毒鼠剂,以利灭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于1975年夏初曾以我国各地较常见的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实验动物,对这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巢鼠(Micromys minutus Pallas,1771)又称燕麦鼠、圃鼠、矮鼠等,因其在植物杆上造巢,故而得名。除了跳鼠科的北方蹶鼠(Sicista bet-ulina Pallas,1778)以外,它们在啮齿类中是最小的代表(Mohr,1954,页28-30)。分布地区很广,从我国的华南、华东、华北直到最北的地方都有;不过其密度是有差异的(东北兽类调查报告,1958年)。  相似文献   

3.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庆蕃  傅淑莉 《遗传》1987,9(4):31-32
微核试验是70年代由Schmid建立起来 的一种检测体内染色体畸变的方法。此法简 便、迅速、也较敏感。现广泛用于筛选化学致突 变剂和辐射损伤的研究。微核试验一般多以小 鼠骨髓为试验材料,但也可以检测人类外周血 淋巴细胞的微核。  相似文献   

4.
人体末梢血微核测试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核测试法(micronucleus test)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方法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来评价各种理化因子的致癌、致突变效应、监察环境污染等,而且比较迅速而敏感(Wild,1978:Adler,1980;Tate et al.,1980;Heddle,1973;Schmid,1977)。以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某些动植物的组织(Heddle,1973;Schmid,1977;山东海洋学院遗传教研组,1981)。较近,有作者报导了人体静脉血和骨髓细胞微核法(Jensen,1977;Countryman,1976;云南省动物研究所二室辐射细胞组、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三室血液组,1978),我们首先简报了1滴人手指血的微核测试法(薛开先等,1982)。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达乌尔黄鼠血液的9项生化值。经统计处理结果:除在成、幼鼠之间,黄疸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雌雄鼠之间,总蛋白和黄疸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月份之间,总蛋白和球蛋白差异不显著等以外,其余生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毛丝鼠妊娠与泌乳期的热能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1975年12月,我国引入试养;虽然能养活和繁殖后代(王培潮等,1979;1980a;1981),而对繁殖时期的代谢强度,尚不清楚,国外亦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肌肉系统是鲸类运动器官的基本组成,有许多适于水中运动的变化。多种齿鲸的肌学已有详文论述,如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Howell,1927)鼠海豚(Phocaena phocaena)(Smith等,1975;1974;等,1974,1978),真海豚(Delphinus delphis)(Lawrence等,1956,1965;Mead,1975;Родионов1974;Соколов等,1974,1978)、大海豚(Tursiops truncatus)(Huder,1934;Lawrence等,1956,1965;Mead,1975;Родионов1974;Соколов等,1974,1978)、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 (Клейнеберг, 1964)、一角鲸(Monodon monoce- ros)(Howell, 1930)、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Берэин, 1971)等。在淡水豚类,Pilleri等(1976)曾报道印河豚(Platanista indi)肌肉系统的某些特征,其他淡水豚的肌肉尚未经研究。鉴此,我们对白暨豚(Lipotes vexilifer)的肌肉系统作了较详细的解剖。解剖材料以1头体长2米,体重100公斤的雄性个体为主,以其他个体作补充。  相似文献   

8.
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 Radde)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多的鼠种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防疫站(1975)、罗泽(日旬)等(1975)、黑龙江草原灭鼠办公室(1976)、刘书润(1979)、ДMиTpиeB(1980)、钟文勤等(1985)均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该鼠选择生境的生态习性和数量分布特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布氏田鼠在低数量期对生境的选择及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林区林木鼠害危及多种树种(图1-a、b),冬季啃食幼树树皮损失严重。(舒凤梅1975、1979)。为害鼠种主要为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其他各种鼠为红背(鼠平)(C.rutilu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黑线姬鼠(A.agrarius)和花鼠(Eutamias sibiricus)。以往多采用化学药物防治。本工作发现该鼠的数量与林地郁闭度有密切关系,故而探讨了利用调整鼠类栖息环境,预防林木鼠害发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自发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K大鼠是1975年由Goto等在日本仙台从Wistar大鼠中反复选择形成的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鼠种。该鼠具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受损,β细胞分泌受损,空腹高血糖,肝糖原生成增多,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度胰岛素抵抗等特点,晚期合并各种并发症,与人类2型糖尿病进展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的猪尾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5年张荣祖等在贵州省绥阳县首次捕获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 Milne-Edwards,1877)1975—1976年我们又在该地及其附近的青山地区捕到。鉴于该鼠形态特异,种类稀见,并且过去报道少,形态、生态资料缺乏,特报告如下。 标本 10,11。其量度(见表1、2)。  相似文献   

12.
我省近十年来,人工林鼠害较严重,有一定损失。为了进一步搞好人工林鼠害的防治工作,在省营林局的领导下,协作组于1975年5—6月,对松花江、伊春、合江、牡丹江、黑河、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盟等地区的14个县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一、鼠害发生情况 1.害鼠种类 在调查的14个县中,有10个县用夹目线法,对林木害鼠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泰泽氏病原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肝压印片、姬姆萨染色,对昆明小鼠、NIH小鼠、LIBP/1小鼠、Wistar大鼠、豚鼠、金黄色地鼠、兔进行泰泽氏病原体调查,结果表明除兔以外各种动物,均发现有泰泽氏病原体感染,并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肝组织中。第一种为典型毛发样杆菌,成束状排列;第二种为杆状或梭状,菌体长短粗细不一,分散于组织间。在肝压印片中也可见到菌体芽胞和游离芽胞。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田鼠族(Myodini)是䶄亚科(Arvicolinae)的重要类群,广泛分布于整个全北区及东洋区部分区域,该族目前存在的分类学问题是缺乏化石标本、短时间的物种分化、有限分子样本和部分类群采样困难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中国森林田鼠族的系统分类研究成果主要有:(1)绒鼠属(Eothenomys)的采样和系统发育研究基本涵盖了全部类群,发现1新亚属和4新种,分别为川西绒鼠亚属(Ermites)和石棉绒鼠(Eothenomys shimianensis)、金阳绒鼠(E.jinyangensis)、美姑绒鼠(E.meiguensis)、螺髻山绒鼠(E.luojishanensis),原来被普遍接受的黑腹绒鼠福建亚种(E.melanogaster colurnus)、中华绒鼠康定亚种(E.chinensis tarquinius)、西南绒鼠康定亚种(E.custos hintoni)被证实为3个独立有效种,滇绒鼠(E.eleusis)、丽江绒鼠(E.fidelis)的种级分类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大绒鼠贡山亚种(E.miletus confinii)和黑腹绒鼠滇西亚种(E.melanogaster libonotus)实为克钦绒鼠(E.cachinus)的同物异名。(2)基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支持恢复东亚䶄属(Craseomys)的属级分类地位,同时解决了䶄属(Myodes)的非单系起源问题;研究进一步证实山西䶄(Craseomys shanseius)应为棕背䶄的山西亚种(Craseomys rufocanus shanseius)。(3)高山䶄属(Alticola)的平颅高山䶄亚属(Platycranius)分类地位受到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质疑,该亚属的唯一物种平颅高山䶄(Alticola strelzowi)与高山䶄属指名亚属物种聚在同一枝;库蒙高山䶄(A.stracheyi)实为斯氏高山䶄(A.stoliczkanus)的同物异名。基于近年系统分类研究结果,目前中国森林田鼠族分布有5属共30种。  相似文献   

15.
白腹鼠属几个相似种的差异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到目前为止,安氏白腹鼠、川西白腹鼠、社鼠、针毛鼠作为独立种没有多大的争议。但在形态上,安氏白腹鼠与川西白腹鼠、川西白腹鼠与社鼠、社鼠与针毛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差异微小,有大量的中间过渡类型。因此,要对这些种进行准确鉴定非常困难。本文首先对这4个种的阴茎形态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确实是独立的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尿道小瓣形态、位置及阴茎骨形态和长短比例上:(1)安氏白腹鼠,外环层有明显的乳突,尿道小瓣分两叉,位置很低,阴茎骨近支显著长于远支;(2)川西白腹鼠,外环层光滑,尿道小瓣位置较高,阴茎骨近支很细而直,近支明显长于远支;(3)社鼠,尿道小瓣较小,位置很低,呈舌状,阴茎骨近支较粗,显著向腹面弯曲,远支粗大且较长,近支长略大于远支;(4)针毛鼠,尿道小瓣位置较高,呈舌状,阴茎骨近支较细弱,显著向腹面弯曲,远支粗大且较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川西白腹鼠与社鼠在眶间宽、上齿列长和下齿列长等方面差异显著;社鼠和针毛鼠在后头宽、眶间宽和听泡长等方面差异显著;安氏白腹鼠与其他3个种均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胎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模型,制备胎鼠骨骼肌线粒体,同时选取健康正常胎鼠做本次实验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小鼠甲状腺功能;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胎鼠胰岛素抵抗结果;利用Clark氧电极测定密闭反应体系评价两组胎鼠线粒体功能结果,并分析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胎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小鼠甲状腺功能结果、两组胎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结果对比分析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甲减组小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均较对照组低,胎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动态3(state3,ST3)、动态4(state4,ST4)呼吸速率和呼吸控制比(respiratory control,RCR)也均较对照组低;而甲减组小鼠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却较对照组高,胎鼠的胰岛素(insulin,INS)和胰岛素抵抗结果(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也较对照组高(P<0.05)。且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指标中FT4和RCR、ALT和FBG以及RCR之间有负相关关系,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其他指标则与胎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功能的其他相关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降低胎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功能,影响胎鼠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1973—1975年,我国陆续引进珍贵毛皮兽——绒鼠。试养于华南、东北等地,已在各地繁育,并产仔。 绒鼠原产于南美洲的智利与玻利维亚等国的安第斯山脉,栖于3,000—6,000米的多岩石的山地。绒鼠身长22.5—38.0厘米,尾长7.5—15.0厘米。成体重1—2市斤。大黑眼睛,长耳朵,头部似小兔,尾巴蓬松象松鼠,前肢短具四趾,后肢长具3趾,全身丝状毛被  相似文献   

18.
蚤数量与宿主数量和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仲来  张万荣 《昆虫学报》1995,38(4):442-447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1975一1989年长爪沙鼠密度、蚤指数监测数据和本地区气象站的,项气象因子资料,分别求出了蚤指数与鼠密度的直线和曲线的回归模型,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因子集模型和标准回归模型,给出了鼠蚤因子和气象因子间的典型棺关分析。结论:宿主数量变化导致蚤指数变化;气象因子综合影响蚤指数;相对湿度和地表温度是影响蚤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气象因于对蚤指数的影响大于对鼠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虎年说猫     
<正>在十二生肖中,除了龙是虚构的以外,其他11种动物都是现实存在的。而可称为野生动物的,其实只有鼠、虎、蛇、猴4种(这里姑且视为狭义的种)。鼠和蛇是人类的伴生动物,直到今天,在农户的家中仍然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猴子曾经也与  相似文献   

20.
北塔山地区褐斑鼠兔的生活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斑鼠兔(Ochotona pallasi)又称帕氏鼠兔,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和新疆。其有关生物学资料,国内尚无专门的报道。我们于1975年6月、1976年7—8月,在新疆北部北塔山地区,对褐斑鼠兔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和了解,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