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草无性系构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塑性变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对温室内栽培羊草,人为控制温度及光照强度的条件,观测无性系构件的生长与分化的结果表明,羊草的无性系构件生长存在明显的可塑性变化,长时间的低温显著抑制羊草根茎和无性小株的分化(P<0.05),而对分蘖无明显抑制作用.遮荫显著抑制根茎和无性小株的分化(P<0.05),但对分蘖的影响并不显著.羊草的这种生态适应特征有利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羊草无性系构件的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草是长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的生长季末期,栽培条件下羊草无性系分株由分蘖株和分蘖苗组成,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上,羊草分株的分蘖节在一个生长季内可以繁殖4个世代,按分蘖节的繁殖世代划分龄级,现实与潜在无性系构件的年龄谱均以1龄级比重最大,随着龄级的增加明显减少,呈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羊草无性系分株的生产力主要与分株形成及生长的时间长短有关,形成时间越早、生长时间越长的分蘖株对无性系的物质生产和营养繁殖的贡献越大,羊草无性系在空间扩展与物质贮存上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  相似文献   

3.
光强梯度对羊草无性系分化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温室内用透光率分别为 60 %、45%、30 %的遮阴网盖在花盆上遮阴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无性系分化与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光强影响羊草基株的生物量积累 ,抑制羊草无性系的分化和生长 .减少羊草地下根茎的数目 ( A=61 4个 ,D=2 31个 )和无性系分株数 ( A=70 4个 ,D=1 52个 ) .羊草根茎长度和节数、无性系分株干重等性状在不同的光强梯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1 ) ,这种差别在春季尤其显著 .  相似文献   

4.
李海燕  杨允菲 《生态学报》2004,24(10):2171-2177
对松嫩平原羊草草甸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不同大小羊草无性系斑块的种群构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羊草种群分蘖株在斑块中心由 4个龄级组成 ;最外圈层由 3个龄级组成。根茎在斑块中心和中间圈层均由 2~ 4个龄级组成 ,最外层由1~ 2个龄级组成。潜在种群冬性苗和分蘖节芽总量各圈层均由 4个龄级组成。斑块中心的分蘖株种群为稳定型年龄结构 ,向外发展至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长度和潜在种群在各圈层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在水淹羊草草甸的恢复过程中 ,不同大小羊草无性系斑块均呈不断扩展的趋势。在生存空间充足时 ,羊草的分蘖节在一个生长季里可以繁殖多个世代。通过羊草根茎的年龄结构可预测演替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李海燕  杨允菲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339-2343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甸,对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半径为0.5、1、3、和10 m的羊草无性系种群斑块分蘖株的物质生产和根茎的物质贮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1、3、 m斑块各圈和10 m中间及边缘根茎的物质贮藏以1龄级、不同斑块各圈分蘖株的物质生产以1、2龄级对种群的贡献最大,其物质贮藏和生产所占比例均逐圈增加.整体上,年轻龄级分蘖株和根茎具有旺盛的物质生产力和贮藏力.无性系斑块由中心至外围的物质生产和贮藏规律与斑块扩展趋势具有一致性.0.5~10 m斑块分蘖株物质生产力和根茎贮藏力的变异以最外圈最大.在水淹羊草草甸的恢复过程中,不同大小羊草无性系斑块种群构件的物质生产和贮藏策略为种群不断扩展和群落进展演替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赖草无性系构件的形成与空间扩展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 赖草无性系生长的可塑性较大.在移植当年,赖草经过153 d的生长,4个无性系中最大的为215个分蘖株,是最小(40个)分蘖株的5.4倍,均遵循着相同的指数生长规律.在2个年度8个赖草无性系样本中,其分蘖株、根茎和芽3种构件之间数量与生物量以及3种构件的数量特征与无性系空间大小的变化均有较好的规律性. 赖草分蘖株数量与直径之间为幂函数异速生长;分蘖株和根茎生物量及芽数与直径之间均为指数异速生长;分蘖株及根茎的数量和生物量与所占面积之间均为线性同速生长.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且没有种间竞争条件下,赖草无性系采用先生存后发展的构件生长策略,并充分发挥无性系的持续更新潜力.  相似文献   

7.
羊草种群密度与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人为控制种群密度的栽培实验,从基株和构件水平上观察羊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动态,分析不同密度水平上羊草种群通过调节种群的生长、发育、增殖以及死亡过程来适应密度制约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羊草种群密度可在不同的构件水平间得到调节。当基株密度得到适当调节后便可减缓构件密度(无性系枝条、根茎芽等)的变化幅度和影响构件的发育进程。2)无性系枝条是羊草种群的主体,常在生长季后期出现大量增长,都处于生长旺盛的幼苗期,为翌年春季的返青积累能量和物质。3)单位面积总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虽然尚未出现产量恒值现象,但存活枝条平均单株重(地上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这已反映出密度制约的作用。4)不同密度下羊草种群的生殖过程表现为:低密度时以无性繁殖为主,根茎芽的存活力较高;高密度时以有性繁殖为主,生殖分配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野大麦属短根茎丛生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生长季末期。野大麦无性系分株由抽茎的分蘖株和莲座状分蘖苗组成.按照分蘖节营养繁殖世代的龄级划分方法,建植2年人工草地野大麦无性系的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分蘖苗由4个龄级组成,其生物量均呈增长型的龄级结构.在野大麦无性系的物质生产中,无论是分蘖株,还是分蘖苗,均以1龄级的单蘖生产力最高,并随着龄级的增高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丛径是衡量野大麦无性系空间大小的重要数量指标.分株数量是衡量野大麦无性系生长的重要数量指标.经统计分析,野大麦无性系的分蘖株生物量、分蘖苗生物量、根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与丛径和总分株数量之间均有极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幂函数,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这些相同的函数变化表明,随无性系的空间扩展和数量增长,各构件具有相同的物质生产与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两个趋异类型羊草无性系种群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嫩平原上羊草(Leymus chinensis(Tzvel.)Tzvel.)有两个趋异类型:灰绿型和黄绿型。两个类型羊草的分蘖节一般均存活2~4年,最多可存活5年;根茎一般存活2~3年,最多可存活4年。两个类型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根茎的累积长度,灰绿型为18035cm/m~2,黄绿型为21218cm/m~2,其中,均以1、2龄占绝对比重。两个类型均以1龄分蘖株生产力最大,至3龄分蘖株明显减小;各龄根茎的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直线下降;1龄根茎的营养繁殖力甚强,至8月中旬所形成的芽数均已远远多于地上全部分蘖株数;2龄根茎尚存在较小的营养繁殖潜力,3、4龄根茎均已丧失了营养繁殖力。两个类型羊草无性系种群都是通过根茎芽补充更新。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赖草无性系生长及其构件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杨允菲  张宝田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109-2112
赖草是长根茎型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移植第1年的赖草无性系,经过一个完整生长季的营养繁殖,最多可形成215个分蘖株,在4个取样的无性系中,最大的无性系是最小的5.4倍;经过2个完整生长季最多可形成2852个分蘖株,最大为最小的2.7倍.在无性系整体水平上,2个年度间无性系扩展面积平均增长了13.2倍,分蘖株平均增长了13.3倍,根茎的累积长度平均增长了15.9倍,根茎节数平均增长了11.2倍,根茎生物量平均增长了14.7倍.无性系分蘖株由2个龄级组成,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并且随着无性系的生长,其增长型年龄结构更为明显.无性系的芽库均由3个龄级组成,亦呈增长型年龄结构,但随着无性系的生长,其增长型年龄结构趋于减缓.赖草无性系以形成大量的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间芽发育成分蘖株,实现无性系空间生态位的扩展和持续更新.  相似文献   

11.
2种土壤上羊草生长动态和主要矿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叶龄羊草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将其移栽到不同pH的黑土和盐碱土上,观察土壤盐碱胁迫对移栽羊草幼苗生长动态和主要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土上,羊草幼苗生长速率较在黑土上显著降低,分蘖能力显著下降,其株高、叶片数和分蘖数分别降至黑土上的93.1%、94.4%和78.1%;羊草在盐碱土上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分别是黑土上的91.8%和92.1%,但地下部根茎较为发达,其数量和长度分别比黑土上显著增加48.9%和22.5%;盐碱土上羊草植株钠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黑土,全磷和钾离子含量显著低于黑土,全氮含量与黑土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羊草在盐碱土上具有发达的根茎且能维持较高含水量,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松嫩草原自然生长状态下不同种群密度羊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物量分配、各构件有机碳含量及贮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羊草群落的根、茎、叶、根茎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无显著差异,而生殖构件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种群密度对羊草构件的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羊草生殖构件有机碳贮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羊草非生殖构件无显著影响;种群密度影响土壤碳截获能力,低种群密度羊草生态系统碳截获能力更强,在土壤深层(20~100 cm)则更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菹草无性系季节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无性系在典型发育阶段的生长特征, 结果表明: 随着无性系的生长, 叶生物量比例增高, 茎生物量比例降低, 根状茎和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稳定, 成熟无性系各组分所占比例依次为叶>茎>根状茎和根。各发育阶段无性系小株生物量增长特征不同, 越冬期和繁殖期小株叶、茎生物量均与小株株高呈幂函数异速生长, 而指数生长期叶生物量与小株株高呈指数生长, 各发育阶段小株总生物量向叶茎组分的分配比例不同。无性系小株上部、中部、下部叶面积与小株株高之间在幼苗生长期和越冬期呈幂函数异速生长, 而在指数生长期和繁殖期呈线性同速生长, 尤其上部叶面积与高度间极显著正相关的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4.
葎草水浸提物对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震  徐丽  王育鹏  李丹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9):1844-1849
利用葎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根茎的营养生长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分析其形态和相应化感强度,以明确葎草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葎草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的化感抑制强度更明显。(2)葎草地下部分能够明显抑制喜旱莲子草的叶片大小,0.1mg/L浓度下能比对照组显著减少40.21%。(3)葎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无性系小株枝条的节数无明显影响,但是浸提物对其根茎的分蘖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其地下部分浸提物能较强抑制喜旱莲子草无性系小株高度。研究发现,葎草水提物能有效抑制喜旱莲子草的营养生长,有可能作为生物替代材料对喜旱莲子草进行替代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贝加尔针茅无性系构件的结构及生长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允菲  张宝田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311-2315
采用整个分蘖丛挖掘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贝加尔针茅无性系构件的结构,以及生长与生产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9月末停止生长期,经过2个生长季的营养繁殖,贝加尔针茅无性系的丛径为9.4±3.24 cm.无性系的全体构件数为161.±8.2个.其中,生殖分蘖株为14.6±11.48个,占9.2%;营养分蘖株为146.9±78.70个,占90.7%.全体构件总生物量为3.8±34.22 g,其中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2.0±20.34 g,占43.7%;营养分蘖株为28.8±19.43 g,占6.2%.随着丛径的增加,不同构件的数量均具有线性同速生长规律,而不同构件的生物量均具有幂函数异速增长规律.不同构件生物量与无性系全体构件的数量和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P<0.0)或极显著(P<0.01)的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平均单个生殖分蘖株的生产力约为营养分蘖株的10倍.生殖分蘖株的数量和生物量的表型可塑性普遍大于营养分蘖株.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高山嵩草的构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山嵩草的构件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山嵩草无性系复合主分蘖数、单分蘖数以及构件的叶片数均明显下降,退化程度加剧不利于高山嵩草的营养生长;除极度退化草地外,其余样地各构件的生物量大小依次是:根茎>根>叶>秆,并且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各构件生物量显著下降;重度退化草地中,莎草科植物生殖枝数占植物群落总生殖枝的比例最大,每个有效生殖枝平均产生3.4粒种子.  相似文献   

17.
徐胜男  王晓晴  张雪丽  夏雨桐  仇萱  张卓  周婵 《生态学报》2021,41(19):7848-7857
基因型多样性作为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群落水平,而且在种群水平均可以发挥重要生态作用。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基因型多样性梯度试验控制小区,进行基因型多样性对羊草种群年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基因型多样性梯度的逐步增加,2a分蘖株生物量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1-4龄级羊草根茎生物量、长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多数呈极显著性增加的变化趋势(P<0.01)。在1、2、4、8和12种基因型多样性梯度时,分蘖株生物量及数量年龄结构均以1a或2a分蘖株所占比例为最高,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或稳定型;而羊草种群根茎生物量和长度也以2a根茎所占比例为最高,年龄结构表现为稳定型。随基因型多样性水平的增加,羊草种群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从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但根茎长度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均为稳定型。12基因型多样性水平的4龄级分蘖株和根茎的特征高于其他基因型多样性水平。因此,在不同基因型多样性水平羊草种群分蘖株和根茎具有增长型或稳定型的年龄结构,适当的基因型多样性数量显著促进了各龄级羊草分蘖株和根茎的生物量和数量特征的升高,但高度的基因型多样性水平会增加羊草种群中高龄级的分蘖株和根茎所占的比例,种群发展表现出衰退信号。  相似文献   

18.
【背景】分蘖繁殖和根茎繁殖是互花米草的主要无性繁殖方式,但目前对地下根茎生长动态及其与分蘖生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方法】调查了宁德市飞鸾镇海滨滩涂互花米草移栽苗分蘖、根茎数量的月动态,比较了分蘖和根茎生物量的月间变化。【结果】该地互花米草存在2个分蘖盛期,分别为5~6月和9~10月,其中,5~6月,分蘖快速生长的同时,根茎生长缓慢,该时期互花米草主要生长地上分蘖;9~10月,小分蘖数增加量明显大于5~6月,而分蘖生物量绝对生长速率(AGR)却明显小于5~6月,该时期产生的小分蘖生长受到了限制。8月起,分蘖生物量AGR下降,而根茎生物量AGR则明显增加,8月后互花米草侧重地下根茎的积累和延伸;9~12月,分蘖和根茎生物量AGR都持续下降,此时期分蘖、根茎生长减弱。【结论与意义】本研究认为,互花米草在7月前主要生长分蘖,7月后开始快速生长根茎,这为优化互花米草的防治适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羊草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生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仁忠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1,21(2):299-303
从构件入手,研究了生长季羊草种群根茎、营养枝和生殖枝及其构件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没有显著的颉抗关系,但营养枝和根茎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例间呈显著的颉抗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种群根茎、营养枝和生殖枝及构件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例间的差异基本不显著,而且季节动态趋势一致,即生物量分配和能量分配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20.
根茎在羊草响应短期NaCl胁迫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茎是根状茎型克隆植物的特有结构,在养分储存、运输和分蘖茎的形成等方面起关键性作用。然而有关根茎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却十分匮乏。为了探讨根茎在植物感应环境胁迫中的作用, 本文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研究和比较了短期NaCl胁迫根、根茎、根和根茎3种处理方式下羊草对盐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200 mmol·L-1 NaCl处理羊草根、根茎、根和根茎24 h,显著(p<0.05)降低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叶片渗透浓度与脯氨酸含量;其中同时处理根和根茎叶片,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分别处理根和根茎。在分别处理根与根茎的情况下,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论单独胁迫根、根茎还是同时胁迫根和根茎,羊草根、根茎和叶片内N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而羊草根、根茎和叶片内K+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显示:1)根茎在羊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过程中与根系具有类似的功能;2)羊草根茎在盐胁迫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吸收Na+;3)鉴于根茎的生物量和表面积都明显地低于根系,在盐胁迫下羊草根茎吸收Na+的效率高于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