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虫类的酚及酚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代表不同分类位置和不同寄居部位的8种吸虫体内的酚类物质及酚酶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仅在上述虫体的成熟卵黄细胞颗粒球和子宫中的卵壳含有丰富的酚及酚酶物质,这些物质在卵壳形成中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本文列表比较了吸虫纲中酚酶的组织化学,并对吸虫类卵壳蛋白的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卵形成的生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应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日本血吸虫卵形成的过程,并进行了硫脲化合物对虫卵形成影响的实验。 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系统是由发生卵细胞的卵巢和发生卵黄细胞的卵黄腺这两个腺体及其连接管道所组成。连接管道包括输卵管、卵黄管和卵-卵黄会合管,分别将卵细胞和卵黄细胞运送至卵形成部位——卵模及其周围的梅氏腺,在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虫卵,再通过子官将此新形成的虫卵送经生殖孔而排出。 一个完整的虫卵系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及约20个卵黄细胞以及包在它们外面的一种硬化蛋白质的卵壳所构成。卵细胞含有丰富的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芳香族氨基酸、磷酸酶和若干糖原。卵黄细胞含有许多脂类物质,其细胞质中的卵黄颗粒球是制造卵壳的原料,含有蛋白质、酚类物质和酸酶,它们是卵壳的前身物。卵壳形成的化学性质可能是酚类物质受酚酶的氧化作用变成醌,再与邻近的蛋白质结合成醌鞣蛋白,而成为一种硬化的卵壳物质。 日本血吸虫卵形成部位系在雌虫体中段的卵模及梅氏腺区域。卵模腔内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所构成,它是一种顶浆分泌腺细胞,含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和芳香族氨基酸蛋白质。在形态上可分为静止相和分泌相,它的分泌机能呈现周期性并似与卵模腔内卵壳的形成有节奏地相配合。在卵模周围分布着一种单细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发育过程中虫体内组织化学的定位及其所发生的改变。组织化学的研完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童虫体内物质呈现动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1.在皮肤中的早期童虫仅在体后端实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硷性磷酸酶活力,随着虫体的移行和生长,实质组织的阳性反应减弱或消失,而在体壁出现了极强的酶活力 2.刚侵入皮肤的童虫体内贮有大量糖原,随着虫体的移行和发育,糖原显著减少,至将成熟时又再贮存糖原,且于成熟后一直保持着丰富的含量。 3.未在发育阶段的童虫体内查见脂类物质,仅在性将成熟及充分成熟的雄虫实质组织和雌虫卵黄细胞中才沉积相当量的脂类。 4.在发育过程中,两性生殖腺无明显的多糖物质,但一直含有丰富的核酸和蛋白质,至雌虫将成熟时又在卵黄细胞中出现了制造卵壳的前身物,蛋白质、酚及酚酶。 最后,对血吸虫的发育生理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单性感染及复性感染日本血吸虫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单性感染之雌性日本血吸虫平均不超过5.35±0.07毫米,只为复性感染中成熟雌虫长度之1/3左右,且其生殖器官始终呈童雏状态。单性感染之雄虫能发育成熟,贮精囊内也有活动精子,但其大小与成熟合抱之雄虫平均相差3.05毫米左右。 2.宿主性别之不同对于血液中的雄性血吸虫有比较显著的影晌。在雄性宿主体内单性雄虫比雌性宿主体内之单性雄虫发育快。宿主性别之不同对于单性雌虫之影响则不甚明显,雌性宿主体内发育之雌虫仅略大于在雄性宿主体内之单性雌虫。 3.血液中合抱成熟之雌虫及雄虫的分泌物质不能促使未合抱之雄虫发育正常。未合抱之雄虫似略大于单性感染之雄虫,但是显著小于合抱雄虫。 4.合抱成熟之雌虫及雄虫的分泌物质对于未合抱之雌虫完全没有促使发育的作用。相反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未合抱之雌虫显著地小于单性感染之雌虫,二者之生殖器官皆停留于雏形状态。 5.复性感染中每对雌雄成虫之抱合是永久性的。每一条雄虫只能促使一条雌虫发育成熟而不再转换抱合其余未成熟之雌虫。 6.鉴于雌雄合抱对于日本血吸虫正常发育的必要性,故就生物进化之观点讨论了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5.
1.对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白鼠体内取出的发育未成熟的幼虫、性刚成熟的成虫、充分成熟的成虫以及从豚鼠体内取出的成虫或经离体培养后的虫休内脂类物质的分布世行了研究,并对成虫体内的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作了初步观察。 2.发育1周和2周的日本血吸虫幼虫其体内未能查见脂类物质,发育3周性刚成熟的成虫含有少量脂类颗粒,而在发育5周后充分成熟的虫体内则沉着大量的脂类物质,主要分布于雄虫实质组织和雌虫的卵黄腺及虫卵的卵黄细胞内。 3.成虫在葡萄糖-台氏液中离体培养3天后其体内含有大量脂类,并在若干原先未能查见脂类的肠管上皮细胞和肠腔内呈现脂类阳性颗粒。但在无糖台氏液中“饥饿”20小时后,未见虫体内形态上可见的脂类阳性反应有何显著减弱。 4.根据所用显示脂类反应的特异性,可以辨认出在雄虫实质组织内是中性脂肪而在雌虫的卵黄细胞中主要为磷脂和少量中性脂肪。 5.应用Tween法或α-萘酚醋酸酯法未能发现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有脂酶或非特异性酯酶的存在。 6.对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所沉着的脂类物质的来源和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成虫取自人工感染的豚鼠,磨成匀浆后用Warburg呼吸仪測定其酚酶活力。在pH6.8时,对所試4种酚类均有显著的氧化作用,耗氧量以对甲酚为最強,其次为3,4-二羟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邻苯二酚最弱。酶作用后反应液呈灰黑色(3,4-二徑苯丙氨酸,酪氨酸)或赭紅色(对甲酚,邻苯二酚),氧耗越強,色泽越深。以酪氨酸作为底物在pH8.0,最后浓度为4mM时酶活力已接近最高峯;在所試的pH范围(6.5—8.8)內,酶活力随着pH的上升而增高,在pH 8.0—8.8时活力无大差別。肝片吸虫中亦存在着酚酶,但对上述四种底物的相对活力与血吸虫不同,对邻苯二酚和对甲酚的活力远較3,4-二羟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高。血吸虫的酚酶仅存在于雌虫中,雄虫匀浆无此酶作用。治疗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酒石酸銻鉀对血吸虫的酚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浓度为10~(-4)M时,酶活力被抑制約60%。以20毫克/公斤体重的酒石酸銻鉀注射感染血吸虫的豚鼠,1小时后解剖取得血吸虫,其酚酶活力較不注射对照低40—70%。由于酚酶在吸虫产卵功能中的重要性,这种抑制作用亦可部分地解释酒石酸銻鉀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器官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日本血吸虫成虫于851培养基中培养23天后,对其生殖器官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显示,雌虫卵巢内卵母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成熟卵黄细胞的卵黄小滴融合,脂质小滴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培养后期卵壳形成发生障碍,最终导致无活性、无卵壳的畸形卵形成。超微结构观察首次显示,体外初产期虫卵卵壳中有条带状低电子密度区和高电子密度区相间排列。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所克隆的日本血吸虫两个基因的性别间的表达差异性。分别将所克隆到的编码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的cDNA(SjGCP1)和肌动蛋白的cDNA(SjAct)制成DNA探针,利用Southern blotting,Northern blotting和斑点印迹法对其相应基因性别间的表达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的基因在雄虫中转录而雌虫中不转录,血吸虫肌动蛋白基因在雄虫中转录量高于雌虫,表现出转录量的差异。证明这两个基因转录具有性别间的表达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1.应用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从小白鼠肠系膜静脉内取出的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核酸、氨基酸、糖元和磷酸酶的分布情况。 2.成虫体内核酸的分布虽较广泛,但以雄虫的睾丸、雌虫的卵巢和卵黄腺中的含量为最高。在睾丸中主要为DNA,而卵巢和卵黄腺中则为RNA。 3.虫体的肌纤维、卵巢和睾丸中的生殖细胞核、卵黄细胞和肠管上皮细胞对显示酪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的偶联重氮反应呈现阳性。角皮下肌层、实质组织细胞和卵黄细胞的颗粒滴呈强的溴酚蓝阳性反应。而对铁氰化物的反应仅卵黄细胞的颗粒滴呈现阳性。 4.糖元主要分布于虫体的实质组织和各种肌纤维内,尤以雄虫抱雌沟附近的实质组织内含量最多。在生殖器官中,仅成熟的卵细胞胞浆含有少许。 5.成虫体表角皮含有大量的碱性磷酸酶,而卵模上皮细胞、卵黄细胞和排泄管壁亦呈阳性反应。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虫体的角皮下肌层、实质组织细胞核、肠管上皮细胞、雌雄生殖细胞和卵黄细胞内。 6.对于日本血吸虫体内各器官组织中所含的上述各种化学物质的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血吸虫除肠道摄食外,尚可通过体表角皮吸收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在离体培养中的产卵和虫卵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本文证明日本血吸虫卵在适合的条件下,在离体培养中亦能发育至成熟,并孵出毛蚴,而并不一定需要经过一个宿主组织内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卵在离体培养中自产出到完全发育成熟所需的时间最少为12—13天。 2.日本血吸虫卵在离体培养中发育至成熟的必需条件为:培养液中必需有血清及红血细胞的存在,其中尤以红血细胞的存在更为重要。 3.本文应用相比差显微镜初步但较系统地观察和描写了血吸虫卵细胞的分裂发育过程。证明血吸虫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亦属不等裂的类型,与其它吸虫卵细胞分裂发育的过程类似。为了便于统计,本文把血吸虫卵的发育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单细胞期。2)细胞分裂期。3)胚胎发育期。4)毛蚴成熟期。本文并对发育各期的出现时间及增减趋势进行了初步观察。 4.本文证明凡是在宿主体内曾经合抱过的发育成熟的血吸虫雌虫,不论它在离体培养时是否处于合抱状态,雌虫均能产卵。其所产出的虫卵数量的多少与所用培养液的种类及雌虫在培养液中的存活时间有关。同时亦证明了血吸虫在离体培养的环境中不仅能将其子宫中已形成的虫卵排出,而且还有新的虫卵的形成。其产卵数量和培养时间有关,其产卵高峰期为培养后的第2—7天。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机制。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Sjcaspase3的全长序列,其ORF含900 bp,编码29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3 509.7 Da,理论等电点为6.39。Real-time 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其中21 d表达量最高,42 d雌虫表达量高于42 d雄虫。成功构建了p XJ40-FLAG-Sjcaspase3重组质粒并转染到Hela细胞内,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Sjcaspase3成功在Hela细胞中表达。酶活分析提示重组Sjcaspase3具有切割特异性底物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DEVD)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了Sjcaspase3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早期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Sjcaspase3的生物学功能及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又称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EC1.14.18.1),是一种含铜的酶,能够催化单酚羟化成二酚(如多巴),并把二酚氧化成醌;醌在非酶促条件下形成最终的反应产物黑色素。PO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都广泛存在,而且被认为是一种参与免疫的重要因子。本文就酚氧化酶及其酶原的免疫学特性、细胞定位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卵黄细胞发育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血吸虫雌虫生产的虫卵不仅是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而且也是病原扩散的一个重要来源,而虫卵的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何毅勋等(1974)指出,血吸虫的卵黄细胞具有双重的生理机能。本文试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日本血吸虫卵黄细胞在卵黄腺中的发育过程及其超徽结构特征和各期细胞的平均百分率,探讨其生理机能的形态学基础,为抗血吸虫药物的研究提供比较简明、客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酚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水环境污染正日益加剧,许多湖泊和海洋中浮游藻类大量爆发,形成水华.浮游藻类是一类光合作用自养生物,关于无机氮、磷等营养盐与微藻生长之间的关系已有很多详细的研究.但对于有机物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却研究得较少.有些研究已发现,许多藻类不但能够利用无机碳,它们也能利用葡萄糖、醋酸等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的碳源1,2.酚类物质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质,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有些藻类可分解酚3,4,但对于排放到水体中的酚会对浮游藻类有何影响尚无系统研究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酚对蓝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生长的影响以及藻对酚的分解作用,旨在探讨酚类物质可能对浮游藻类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报告日本血吸虫雌虫双性畸形,自一只人工感染的小白鼠中获得畸形雌虫3条,均具有正常雌虫形态与器官,并各有6—7个睾丸在腹吸盘背面,排列成串珠状,此种排列及所在位置相同于正常雄虫,切片观察睾丸内各期精细胞及精虫均甚明显。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的病变和发病机理是由于虫卵在人体组织中引起肉芽肿所致。目前认为发育成熟含毛蚴的血吸虫卵分泌可溶性抗原物质,它致敏寄主后,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集聚在虫卵周围形成了肉芽肿,并证明血吸虫卵肉芽肿是属于迟发型超敏免疫反应(Warren,1972)。Warren等(1975)还认为日本血吸虫卵和曼氏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有关免疫因素及发病机理可能有所不同。通过组织化学的途径对组织内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血吸虫卵发育的生理及寄主组织和虫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对血吸虫病的病原诊断方面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作者对沉积于组织内的虫卵从受精卵细胞至形成毛蚴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一般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酚氧化酶(简称PO),又称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EC1.14.18.1),是一种含铜的酶.它能够分别催化单酚羟基和二羟基酚氧化成二酚(如多巴)和醌,醌在非酶促条件下形成最终的反应产物黑色素.PO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都广泛存在,被认为是一种参与免疫的重要因子.本文就酚氧化酶及其酶原的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的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人工方法转变的童虫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系统。建立了较适于童虫生长发育的B41培养基。尾蚴经人工方法转变的童虫在体外可发育至雌雄合抱,雌雄生殖器官形成。雌虫可达产卵阶段,但未具备正常的产卵机能。培养的血吸虫在体外至少可存活110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及酶含量测定方法,对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分泌蜡质的几个虫态及各虫态虫体内与蜡质合成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伸酶(FAE)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泌蜡主要在二龄若虫期和三龄若虫期,前者为珠形若虫,虫体分泌少量湿蜡,在体表形成薄蜡层,由气门周缘分泌蜡丝,后者泌蜡量大,为蜡丝结茧;雌性泌蜡主要在二龄若虫和雌成虫泌蜡形成卵囊期。FAS含量变化与泌蜡活动关系密切,在雄性的三龄若虫期最高,二龄若虫期次之,蛹期最低;雌性成虫泌蜡前和中期FAS含量最高,产卵完毕时最低,二龄若虫期居中;FAE含量与FAS变化相似,但在二龄若虫期也较高。这说明FAS和FAE参与了蜡质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并在mRNA水平进行验证;观察差异表达SJCHGC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SJCHGC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成功鉴定了9个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日本血吸虫雄虫合抱前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6个;而有3个蛋白质在日本血吸虫雄虫合抱后表达明显上调. 大多数差异蛋白功能涉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生殖、营养、运动、信号传递等过程. 重组质粒pEGFP-C1/SJCHGC 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COS-7中获得了表达,可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细胞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血吸虫抗原性. 研究结果为揭示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机制、研制抗血吸虫雌雄合抱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