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了魔芋(Amorphophalusconjac)球茎中甘露聚糖粒和淀粉粒的形态。两种贮藏多糖分别位于不同的细胞中。淀粉粒在造粉体内发育,以复粒存在,用魔芋球茎仔茎茎尖为材料观察显示,淀粉粒的形成早于甘露聚糖颗粒的形成。甘露聚糖粒形态多数近随圆形,一些甘露聚糖颗粒内包含了针晶体,但多数的甘露聚糖粒内部不包含针晶体,由纯净的甘露聚糖构成。  相似文献   

2.
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NA3-540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ManNA)能不同程度地水解槐豆胶、瓜胶、田菁胶和魔芋胶等甘露多聚糖为组分的植物胶,生成系列甘露寡糖;该酶只轻微地水解香豆胶,不能水解β-甘露聚糖、黄原胶、海藻胶;ManNA对槐豆胶、瓜胶和魔芋胶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1.75、6.13、3.9mg/mL和2485、1303、853μmol/(min/mg),表明槐豆胶是该酶的理想水解底物。ManNA水解几种植物胶的明显差异,表明甘露聚糖的糖链组成和空间结构明显地影响着β-甘露聚糖酶的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3.
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NA3-540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ManNA)能不同程度地水解槐豆胶、瓜胶、田菁胶和魔芋胶等甘露多聚糖为组分的植物胶,生成系列甘露寡糖;该酶只轻微地水解香豆胶,不能水解β-甘露聚糖、黄原胶、海藻胶;ManNA对槐豆胶、瓜胶和魔芋胶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1.75、6.13、3.9mg/mL和2485、1303、853μmol/(min/mg),  相似文献   

4.
从安络小皮伞水溶性多糖中分离纯化得一甘露聚糖 FP_1。分子量约为24万。经红外光谱、~+H-NMR 谱和亲和层析指明为β-甘露聚糖。结构分析采用高碘酸氧化、Smith 降解、完全甲基化 GC、GC-MS 与~(13)C-NMR 分析,分子的主链是β-D-(1→6)连接的甘露糖,支链为β-(1→3),β(1→2)甘露糖,分别连接在主链的 O-3和 O-2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进行β-甘露聚糖酶活性筛选,其中的32株具有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只有1株无β-甘露聚糖酶活性.通过基因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对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在β-甘露聚糖酶基因系统发育树中,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聚为3个分支,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分支、地衣芽孢杆菌分支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种内同源性大于91%,而种间同源性为60%69%.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法提取草本纤维是纤维质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利用β-甘露聚糖酶降解非纤维素物质中的甘露聚糖是纤维生物提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分析β-甘露聚糖酶降解和脱除非纤维素物质的机制,总结主要应用于生物脱胶和生物制浆领域的β-甘露聚糖酶及有关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提出草本纤维提取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并对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嗜碱芽孢杆菌N16—5 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sp.)NI 6—5产生的三种咆外碱性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沉淀、两次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住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柱层析及制备PAGE等步骤,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SDS—PAGE测得纯化的β-甘露聚糖酶M-1、M-2和M-3的分子量分别为51000、38000阳34 700道尔顿。用PAGEIEF测得等电点p1分别为4.3、2.5和2.5。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M-1)和10.0(M-2和M-3);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70℃;稳定pH为10.0左右(M-1和M-2)、8.0—10.0(M-3);M-1M-2和M-3的稳定温度分别为40、55和50℃。金属离子Ag+、Hg2+和Mn2+对三种酶均有抑制作用。Β-甘露聚糖酶M-1、M-2和M-3对魔芋葡萄甘露聚糖作用的K。分别为2.9、1.7和12.5mg/ml,Vmax值分别为2 7500、47500和15700mol.min-1·mg-1。Β-甘露聚糖酶M—1水解魔芋葡萄甘露聚糖产生单糖、双糖、三糖和四糖等低聚糖。  相似文献   

8.
从安络小皮伞水溶性多糖中分离纯化得一甘露聚糖FP1。分子量约为24万。经红外光谱、+H-NMR谱和亲和层析指明为β-甘露聚糖。结构分析采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完全甲基化GC、GC—MS与13C—NMR分析,分子的主链是芦β-D-(1→6)连接的甘露糖,支链为β-(1→3),β(1→2)甘露糖,分别连接在主链的O-3和。O-2上。  相似文献   

9.
β-甘露聚糖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以及近年来对微生物、植物、动物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结构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基因的异源表达及其应用领域等,以期为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的研究进展,包括半乳甘露聚糖胶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理化性质、结构鉴定、分离提取、产品改性、应用及前景展望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在侵袭性真菌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确诊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8例,侵袭性烟曲霉病患者6例,单纯细菌感染患者20例,浅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甘露聚糖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以及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浓度,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3.3%,阴性预测值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85.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95%CI:0.974~1.000);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5.0%,阴性预测值为98.2%,阳性预测值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34~1.000)。结论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活性中心氨基酸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化学修饰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色氨酸和巯基(Cys)外,羧基(Asp/Glu)和丝氨酸残基亦是该酶活性必需氨基酸残基;尽管组氨酸残基对酶活性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但不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3.
黑节草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从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分离纯化到三种多糖:黑节草多糖Ⅰ,Ⅱ和Ⅲ。根据IR、~1H及~(13)C NMR、酸水解和O-乙酰基分析,确定它们为一类O-乙酰葡萄甘露聚糖。由过碘酸氧化、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和甲基化分析,证明了它们由几个β-(1→3)-D-甘露吡喃糖基和一个β-(1→4)-D-葡萄吡喃糖基重复构成主链。支链可能由β-(1→4)-D-葡萄糖基和其它戊糖基组成,并连接在主链葡萄糖基的2-、3-或6-位上。用凝胶层析法测得它们的分子量(MW)为1 000 000(Ⅰ),500 000(Ⅱ)和120 000(Ⅲ)。  相似文献   

14.
重组海栖热袍菌极耐热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江正强  李里特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0):1565-1571
研究了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MSB8甘露聚糖酶基因(TM_1227)的克隆、重组酶的纯化和性质.该基因全序列2010 bp,编码66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827 kD.根据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该β-甘露聚糖酶与Thermotoga sp.RQ2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GenBank登录号ACB09927.1)同源性最高,为99%.重组转化子经IPTG诱导酶比活可达39.7 U/mg蛋白.粗酶液经金属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纯甘露聚糖酶.以槐豆胶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95℃和pH 8.0,85℃处理30min酶活保存50%以上,很有潜力用于高温、偏碱性的造纸工业.对椰子甘露聚糖和槐豆胶的主要水解产物是不同聚合度的甘露寡糖,几乎没有单糖生成,适合生产低聚甘露糖.  相似文献   

15.
半乳甘露聚糖植物胶加工是我国7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兴产业。本文从我国植物资源发展的角度。重点论证了瓜尔豆(Cyanopsis tetragonoloba(L.)Taubert.)、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生产情况,认为胡芦巴适应性强、产量高、易于机械化大面积种植与轮作,并具有改良土壤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因此,发展半乳甘露聚糖胶资源,大量种植胡芦巴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半乳甘露聚糖胶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半乳甘露聚糖的水溶液在低浓度下仍具高黏性以及它的凝胶性质,因此在工业上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半乳甘露聚糖聚糖的酶法改性主要包括脱去支链和切断主链两种方式。相对于化学改性来说,酶法改性具有易控制、反应条件温和等很多优点,因此成为改变半乳甘露聚糖分子结构以获得所需特性的最具潜力的改性方法。α-半乳糖苷酶和 β-甘露聚糖酶是半乳甘露聚糖改性和水解中最常用的酶。简要介绍了有关这两种酶的来源和新型制备菌株的近期研究概况。在医药和食品等工业中,酶法改性后的半乳甘露聚糖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临床疑诊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诊断侵袭性真菌病.分析非培养诊断方法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GM试验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4%;G试验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92%.GM试验和G试验二者联合试验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78%.结论 GM试验和G试验均对侵袭性真菌病具有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使其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亚克隆的碱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来源于嗜碱芽孢杆菌N16-5,构建了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诱导型表达质粒pDG-man,在大肠杆菌JM109中获得了活性表达,经0.5 mmol/L的IPTG诱导后,可表达5 U/mL碱性β-甘露聚糖酶。重组大肠杆菌DE3-RIL(pDG-man)表达β-甘露聚糖酶水平是大肠杆菌JM109(pDG-man)的2倍。重组枯草芽孢杆菌WB600(pDG-man)可表达19.2 U/mL碱性β-甘露聚糖酶。  相似文献   

19.
槐种子发育中胚乳细胞半乳甘露聚糖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槐 ( Sophora japonica L.)开花约 60 d至种子成熟 ,为胚乳半乳甘露聚糖积累期。用组织化学方法 ,对储藏于胚乳细胞壁上的半乳甘露聚糖的形成积累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半乳甘露聚糖最先在邻近胚的胚乳细胞的粗面内质网的囊泡腔内形成 ,并通过细胞质膜分泌至细胞壁周围。此后 ,半乳甘露聚糖的积累逐渐向种皮方向扩展 ,及至种子成熟时 ,除糊粉层外 ,所有胚乳细胞几乎全由多糖所填充。此外 ,对半乳甘露聚糖发生部位及其积累过程的消长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从新疆极端干燥环境土壤样品中筛选到具有高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MX).运用PCR技术从该菌基因组中克隆得到β-甘露聚糖酶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的基因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 kD.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在25~95℃,pH3.0~9.6范围内均具有酶活.最适作用温度55℃和pH值5.0,酶比活力为4 572 U/mg.在最适pH 5.0,高温85℃和95℃分别处理10min后,该酶相对酶活力仍保持51%和34%,显示β-甘露聚糖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