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与传输过程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传输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的基础.植物体内水分的传输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植物需要通过对体内水分状态的适当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由于蒸发通量、压力室、高压流速仪、热脉冲等传统检测方法往往会对植株造成破坏和损伤,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和定量描述植物体内水分传输的真实过程.核磁共振技术(NMR)由于其无损、非侵入的特点,在植物水分分布和传输相关研究中日益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NMR在检测植物体内水分分布、传输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分析了目前NMR技术在SPAC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指出NMR技术将来可能在植物水分生理、植物与环境互作以及水分代谢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NMR技术在SPAC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户外便携式、开放式检测仪器是NMR技术在SPAC研究领域进一步应用和推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小麦体内生化物质在抗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小麦体内生化物质的抗蚜作用 ,主要包括不同抗性品种对麦蚜的影响、小麦体内氨基酸、糖类、酚类物质、生物碱和非蛋白氨基酸等与抗蚜性的关系 ,以及蚜虫对小麦体内抗虫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 ,并提出了深入研究小麦生化物质与抗蚜性关系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不仅是阿片肽,还包括非肽类的吗啡样化合物,后者主要是吗啡和可待因,它们可在动物体内自身合成。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s)包括甲啡肽、亮啡肽、β-内啡肽、γ-内啡肽、α-内啡肽等多种。它们是体内存在的一类具有鸦片样活性的物质,在体内起着神经介质或激素的作用。内源性鸦片样物质不仅在痛觉调制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体内激素分泌、体温调节、消化活动、睡眠、精神、运动等生理功能亦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体内的木质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木质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大分子物质,它是一类在化学结构上密切相关、高分子量的多聚体。主要论述了木质素单体的类型,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合成过程,单体间的聚合机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控制昆虫行为的生态活性物质是存在于昆虫体内,其量极微的一类化学物质。一般来说,一头昆虫体内只含有几毫微克(10~(-9)克)这类物质或更少。由于它们在昆虫体内存在的量如此之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性质和作用认识是肤浅的。近十多年来微量化学分析技术和物理检测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促进了这一工作的开展。鉴定这类活性物质所需的样品量从毫克级降至微克级,甚至几十毫微克  相似文献   

7.
荧光素及其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发光体内,荧光素作为直接释放光子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物质在荧光素酶发光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在已知的荧光素种类繁多,不同来源的荧光素在结构、性质与合成上大不相同,荧光素在生物体内的生成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为了更清楚的认识荧光素在体内的生物合成与起源问题,本文对几种主要荧光素的结构性质和有关其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域分布有相当丰富的鲨资源,而鲨体内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本文概述了鲨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分离纯经技术和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地磁定向是昆虫远距离迁飞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迁飞性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虫体内磁性物质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MPMS-7型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体内的磁性物质,并将经普鲁士蓝染色后的虫体超薄石蜡切片于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磁性物质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虫体内的磁性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发现,仅在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腹部的磁滞曲线有明显闭合现象,证明该部位存在磁性物质;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普鲁士蓝沉淀主要呈点簇状存在于虫体腹部,证明该部位存在铁磁性物质;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检测发现,同一性别长翅型成虫体内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短翅型成虫,且相同翅型雄成虫体内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雌成虫。【结论】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腹部普遍存在铁磁性物质,且不同翅型和性别间磁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D- 核糖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天然戊糖,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核酸和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芳香性与分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体内芳香性物质的种类、产生芳香性物质的解剖结构及影响芳香物质产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阿部鲻鰕鯱P450 1A1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简称CYP)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代谢酶,它参与包括内源性物质和多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类物质的代谢和转化.  相似文献   

13.
《化石》1982,(2)
过去,人们认为,蚯蚓之类低等动物由于神经系统不发达,即使身体被切断,也不会产生痛感。但是,瑞典隆多大学 J.阿尔美茨博士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在蚯蚓体内有着类似“镇痛药”的物质。博士所发现的是和β-吲(口乃木)酚。这两种物质被称为“天然镇痛药”。在哺乳动物等体内产生,起着止痛作用。他们认为,脊椎动物全都有这种物质及其储藏器。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医学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既能研究活的动物器官中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过程,也能研究像水、金属离子小分子含量和分布状态。它还能使整个组织器官成像,用以无损伤地诊断身体内部器官的病变。总之其优越性是其他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计算机断层术等无法比拟的,所以它近年来发展很快。一、核磁共振谱仪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NMR谱仪最初用它研究生物大分子,后来用于完整的细胞、细胞器、器官,进而研究体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探究了大豆食心虫Leguminirora glycinioorella(Mats.)Obraztsov进入滞育以后体内糖类、脂质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寄主植物和滞育诱导期温度对大豆食心虫体内糖类、脂质和水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蒽酮硫酸法和氯仿甲醇分离法测定了滞育前后、以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两种植物为寄主以及不同滞育诱导温度下的大豆食心虫体内脂质、水分、总糖、糖原和海藻糖的含量,结果利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进入滞育阶段的大豆食心虫体内脂质、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含水量显著下降。以大豆为寄主的大豆食心虫在滞育阶段体内水分含量、总糖和糖原含量较野大豆寄主的高,海藻糖含量较野大豆的低,差异均显著。不同滞育诱导温度下的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基本一致。【结论】滞育前后大豆食心虫体内各种生化物质变化明显,以栽培大豆为寄主和以野大豆为寄主的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不同,而滞育诱导温度对大豆食心虫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1.对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白鼠体内取出的发育未成熟的幼虫、性刚成熟的成虫、充分成熟的成虫以及从豚鼠体内取出的成虫或经离体培养后的虫休内脂类物质的分布世行了研究,并对成虫体内的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作了初步观察。 2.发育1周和2周的日本血吸虫幼虫其体内未能查见脂类物质,发育3周性刚成熟的成虫含有少量脂类颗粒,而在发育5周后充分成熟的虫体内则沉着大量的脂类物质,主要分布于雄虫实质组织和雌虫的卵黄腺及虫卵的卵黄细胞内。 3.成虫在葡萄糖-台氏液中离体培养3天后其体内含有大量脂类,并在若干原先未能查见脂类的肠管上皮细胞和肠腔内呈现脂类阳性颗粒。但在无糖台氏液中“饥饿”20小时后,未见虫体内形态上可见的脂类阳性反应有何显著减弱。 4.根据所用显示脂类反应的特异性,可以辨认出在雄虫实质组织内是中性脂肪而在雌虫的卵黄细胞中主要为磷脂和少量中性脂肪。 5.应用Tween法或α-萘酚醋酸酯法未能发现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有脂酶或非特异性酯酶的存在。 6.对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所沉着的脂类物质的来源和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类黄酮调节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是通过极性运输方式输送的,这个运输过程是一个严格调控的过程.目前对其调控机理尚不了解.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类黄酮类物质影响生长素运输,对生长素运输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酚及酚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本血吸虫体内的酚类物质及酚酶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一种显示日本血吸虫酚酶的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仅成熟雌虫的卵黄细胞颗粒球及子宫中虫卵卵壳含有酚类物质及酚酶,雌虫的其它组织细胞,雄虫的所有组织 细胞以及未成熟的雌性或雄性童虫均无酚类物质及酚酶。雌性血吸虫体内的酚类物质及酚酶的生理意义是作为制造卵壳的前身物质;推想在卵壳形成过程中,酚类物质被酚酶氧化成醌,再与邻近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醌鞣蛋白,成为硬化的卵壳物质。本文还对吸虫纲中酚酶组织化学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受到虫害后释放萜类化合物吸引害虫天敌的间接防御是一种新颖且环保的抗虫模式。植物受到害虫危害等因素诱导后做出响应,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调控,释放萜类物质,害虫天敌顺着这些萜类物质找到害虫,通过捕食或寄生于害虫体内的方法来消灭害虫。在实际应用中,可考虑利用直接和间接防御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植物次生物质的抗虫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通过影响体内代谢,形成千差万别的次生物质,来产生对逆境的抵抗,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些次生物质,如树脂、橡胶、多胺、烟碱、黄酮、醌类、皂苷等,人们早就认识到它们在人体内可以发挥许多重要的药理作用,是一些植物药所以能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但对于它们在植物体内所行使的生理功能,长时期并不十分清楚,以致以往人们一般都认为它们不过是植物在进行各种代谢的途径中所形成的废弃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和各种试验逐渐证明,次生物质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产物,在植物适应环境、提高竞争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次生物质在植物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