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生物化学(八):植食性昆虫对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物取食的习性,即对食物的选择性,是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形成的。昆虫种类繁多,这与其食性的分化是分不开的。昆虫的食性多种多样,有植食性的,即以植物及其产物为食的;有肉食性的,即以动物为食,包括捕食性  相似文献   

2.
生态生物化学(九):哺乳动物对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发展程度最高的类群,胎生、哺乳是其主要特征。哺乳纲(Mammalian)现有35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从食性上可将哺乳动物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几类。大多数哺乳动物是杂食性的,能取食多种植物或动物。这一讲主要介绍植食性哺乳动物以及人对食物的选择。动物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成份,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主要的营养成份是蛋白  相似文献   

3.
盲蝽科昆虫的食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盲蝽科是半翅目最大的科 ,该科昆虫既有植食性和肉食性类群 ,又有杂食性类群 ,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作者综述了盲蝽科昆虫各食性类群中重要种类的寄主范围 ,指出在杂食性盲蝽中作为害虫的天敌作用远远大于对植物的危害 ,同时探讨了盲蝽科昆虫与植物的关系类型及食性的进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现生襀翅目稚虫的食性,其通常分为腐食-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食性不同,其口器结构差异明显.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保存的口器结构,利用将今论古、形态功能分析等手段推测襀翅目化石稚虫的食性有腐食-植食性、刮食性、肉食性,以及因化石保存等因素导致的食性不确定.此外,选取热河昆虫群中襀翅目昆虫的优势种类Perlidae的一代表化石稚虫,对其保存的口器形态及其食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推断其食性为捕食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着无以数计的昆虫,它们以各种方式获取生存和繁衍。其中以植物为食的,被称作植食性昆虫,它们与植物存在着一种食与被食的关系,并且取食时表现出种种有趣的行为。 一、选择行为 植食性昆虫对取食植物的选择是经过长期适应并遗传下来的。尽管它们存在着狭食性和广食性的区别,有的能移取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但它们喜食的植物和喜食的程度仍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的情况下,每一种植食性昆虫都各有其一定的寄生范围,单食性昆虫只取食某种植物,而多食性昆虫则选取固定的几十种到几百种植物。从识别的过程来说,昆虫不象高等动物那样,对食物的认识靠传教、靠经历、甚至靠思维;对昆虫视觉生理研究也表明:植食性昆虫的视觉在...  相似文献   

7.
植食性啮齿动物食性的显微组织学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国内研究植食性啮齿动物食性的方法主要有实验室笼养选食试验、野外直接观察其取食活动(如野外扣笼观察法),和分析洞口食物掉落物等。通过野外观察取食活动或分析洞口食物掉落物,研究啮齿动物的食性受到许多限制,难以准确地确定动物的取食植物种及各种食物的量。笼养选食试验是在各种供选植物具有相同可利用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结果主要是表明各种植物适口性的高低,而不能客  相似文献   

8.
诠释植食性昆虫是怎样选择食料植物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昆虫对食料植物的选择,是各种昆虫行为最为明显的表现,和人类的农林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在蝗虫、甲虫等昆虫种类中,幼虫和成虫常取食相同的植物,但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的食料植物与成虫的不同,常在成虫产卵时决定幼虫取食的植物。昆虫对植物的选择依靠感觉器官的功能,而植物除合有昆虫所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合有种类特异性的代谢次生物质,它们对昆虫产生感觉刺激,是昆虫对植物进行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些昆虫在选择植物时嗅觉、味觉、触觉起着比较严格的限制作用,称为寡食性或单食性的种类。另一些昆虫虽然感觉作用也很灵敏,但适应的范围较广,能取食多种植物,称为多食性昆虫。以飞蝗、棉铃虫与烟青虫为例,介绍了昆虫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在选择食料植物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 ,而大多数昆虫又是以植物为食的。因此研究昆虫和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 ,对于消灭有害昆虫、保护有益昆虫意义重大。1 昆虫摄食植物的一般机理首先 ,昆虫依靠视觉或嗅觉对植物产生行为的定向和趋性。例如蝗虫对垂直线条 ,苹果实蝇对绿色、黄色和橙色球形物有趋性 ,它们依靠嗅觉和触觉对植物的理化刺激作出反应 ;之后 ,依靠味觉作用决定对某种植物大量摄食还是放弃取食。昆虫对植物是否取食 ,是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与昆虫食性间既互相依存、又处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2 植物与植食性昆…  相似文献   

10.
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和进化的关系   总被引:77,自引:4,他引:77  
钦俊德  王琛柱 《昆虫学报》2001,44(3):360-365
昆虫与植物是陆地生物群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昆虫选择植物作为食物和生长场所、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两方面。该文集中讨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有哪些因素与进化有密切的关系。植食性昆虫根据其寄主植物范围,通常分为专食性(寄主范围窄)和广食性(寄主范围广)。从生态关系来看,广食性的取食行为比专食性的更为有利,但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统观植食性昆虫的取食行为,有向专食性演化更为普遍的倾向。专食性发展有利于提高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效率,还可缓和天敌作用所造成的压力。根据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特点,目前已提出很多昆虫与植物的进化理论,包括成对的协同进化、弥散的协同进化、群落的协同进化以及顺序进化。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中,以植物对昆虫的影响较昆虫对植物的影响更为重要,称为顺序进化是适宜的;昆虫为被子植物传授花粉造成互惠共生,其中的进化关系应称为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s,GOX)是一种脱氢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可以专一性地将β-D-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昆虫GOX可能是从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经由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进化而来。在昆虫中,GOX主要分布在下唇腺,杂食性昆虫比寡食性、单食性昆虫的GOX活性高。昆虫GOX除了能够调节自身与氧化还原相关的生理活动,在抑制寄主植物防御反应、促进昆虫取食寄主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同时也能诱发某些植物的防御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GOX在昆虫与植物互作方面的功能,将有助于阐明两者间长期以来的协同进化关系,为农业害虫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入侵植物往往可以影响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然而,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并未完全逃逸地上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而我们对昆虫取食是否会调节入侵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地上植食性昆虫取食危害如何调节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并研究了昆虫调节作用的时间效应。我们开展温室实验,对盆栽的空心莲子草施加三种不同的昆虫取食处理[无昆虫取食、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取食、广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Cassida piperata)取食],并在移除所有植食性昆虫后的第1、10和20天测定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此外,我们还测定了空心莲子草根系及根系分泌物的碳含量。研究发现,在植食性昆虫被移除的第1天,昆虫取食处理显著提高了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的丰度,特别是植食性线虫。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退,并在后期(第10和20天)完全消失。此外,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和广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的取食危害对土壤线虫丰度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地上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可以改变入侵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但昆虫的调节作用是短暂的。此外,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在评估入侵植物的影响时,需要同时考虑地上和地下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3.
鸟类盲肠的类型及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鸟类的盲肠依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小肠型、腺体型、淋巴型、退化型和缺乏型。不同食性的鸟类其盲肠变异程度大;草食性和杂食性的鸟类具有较发达的盲肠,肉食性和以昆虫为食的鸟类盲肠变化较大,食鱼类和食谷类的鸟类盲肠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中国鳞翅目50科小蛾类昆虫的寄主植物数据,探索小蛾类昆虫与其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对昆虫种数与寄主植物种数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采用了z分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利用箱式图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分科进行食性分析。昆虫种数与寄主植物种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860;异常值检测结果显示蝙蝠蛾科、细蛾科、祝蛾科、织蛾科、斑蛾科、羽蛾科、卷蛾科和草螟科8科数据异常;这8科小蛾类昆虫除了织蛾科和祝蛾科以腐食性为主外都是植食性,其中植食性昆虫包括单食性的斑蛾科,寡食性的羽蛾科和细蛾科以及多食性的蝙蝠蛾科。而卷蛾科中黄卷蛾族和小卷蛾族的幼虫以多食性较为常见,花小卷蛾族幼虫则以单食性为主。草螟科中斑野螟亚科和禾螟亚科以单食性为主;草螟亚科和野螟亚科以寡食性为主。中国小蛾类昆虫与其寄主植物种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小蛾类分类研究以及农林害虫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植食性昆虫的食性和营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62,(2):169-185
本文综述和讨论近年来有关植食性昆虫食性和营养的研究结果和发展。第一部分略述该类昆虫食物因理化性质的各异所引起的食性特化现象, 由此所产生的研究课题和国际对这方面的研究动态。第二部分叙述昆虫的感觉作用和食料植物选择之间的关系, 列举对不同昆虫在觅食或产卵时有诱致或驱斥效应的和在取食时有助长或抑制效应的感觉刺激的本质和昆虫反应的特点。第三部分讨论植食性昆虫的营养和代谢的特点及其与食性特化的关系, 在列举较近期间的研究成就后指出在不同种类中所存在着的营养差异, 可能和食性特化有某些联系。这类昆虫的营养需要和对植物中有毒物质的适应都是代谢类型的反映, 它们和昆虫的感觉反应有一定的联系, 在与植物建立营养的关系中同样是重要的。第四部分叙述并讨论了有关植食性昆虫食性的某些理论, 其中包括在选择食物中的机制、食性形成的主导因素、对食性类型以及食性演化的解释等。最后, 指出对有关方面研究的可能进展和成就, 及其在昆虫学各方面所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 GS)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对调节十字花科植物与昆虫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GS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它是十字花科植物抵御广食性植食昆虫攻击的有力手段.而寡食十字花科植物的昆虫由于具备多种GS应对机制,因此可通过GS这一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寄主选择.被植食性昆虫摄入的GS不仅可以影响天敌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对天敌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而虫害后十字花科植物释放的GS代谢产物又可作为天敌的寄主选择信息.本文结合该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从GS对植食性昆虫的毒性、寡食性害虫的寄主选择、植食性昆虫对GS的适应机制、虫害对GS-黒芥子酶系统的诱导,以及GS对天敌的影响等方面对GS如何影响植物与昆虫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对草地封育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Liu RT  Li XB  Xin M  Ma L  Liu K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153-2159
以宁夏盐池国家级草原资源生态监测站为依托,选择荒漠草原典型植被类型的封育与未封育样地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植被及土壤特征,同时根据动物食性对节肢动物功能群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可划分为捕食性、植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4种营养功能群.其中,植食性和捕食性节肢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植食性和腐食性节肢动物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表明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区系以植食性动物分布为其主要特征.围栏封育增加了捕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增加了捕食性和杂食性节肢动物的生物量,提高了捕食性和植食性节肢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这与植被恢复和土壤环境改善密切相关,说明荒漠草原围栏封育增加了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围栏封育后,腐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减少,生物量降低,反映了腐食性节肢动物对放牧草地生境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鳞翅目通常是取食高等植物,但其中也有取食低等植物的——真菌(食菌性,MeToa);植物的碎屑(食残性,eTpToA);甚至有的取食动物躯体附属物——毛皮、毛、皮革等(食角性,kepaToa);此外,还应指出,有食动物的情况,即捕食性(XHecTBo)。 对鳞翅目来说,肉食性(OTOHocTb)及捕食性的现象是很稀少的,目前共有几十种  相似文献   

19.
王旭日 《化石》2023,(4):22-23
<正>恐龙的食性包括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较大,脑袋较小,牙齿多呈勺状、棒状或片状。我们熟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类、腕龙类和巨龙类等都是植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的体型差异较大,小到几十厘米,大到十几米,牙齿多呈锋利的匕首状、边缘多发育小锯齿。肉食性恐龙除了凶猛的暴龙类,还有许多乖巧的小型兽脚类,如驰龙类和伤齿龙类。杂食性恐龙多具有像鸟类一样的喙部,有的仍保留牙齿,有的完全没有牙齿,如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  相似文献   

20.
辽东栎叶片昆虫取食形状多样性及其变化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食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叶片的植食性昆虫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昆虫取食叶片留下的形状变化多,易观察,可以作为昆虫物种多样性监测的手段之一。研究北京西部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叶片被植食性昆虫取食状况,发现昆虫对辽东栎叶片的危害非常普遍,叶片被食频率约为90%,被食面积约5%,取食状可分为9类,其中以缘食和孔食为主,共记录20余种植性昆虫,其中蛾类幼虫和甲虫是主要取食种类,植食性昆虫集中出现在叶片发育的早期阶段(5-6月份),7月份后,大多数幼虫发育成熟,取食叶片的面积减少。各取食状所涉及昆虫种类的组成不同,面积呈不同的季节变化模式,其中缘食状和孔食状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辽东栎叶片在展叶初的叶面积最低,在7月底均达到最大值,然后呈下降趋势,单位面积重量也在展叶初最低,在6月底接近最大值,不同坡向的辽东栎林和叶片面积,单位面积重量及叶片被食面积均有显著差异,偏阳坡(东南坡) 高于偏阴坡(西北坡)。以上结果表明,辽东栎叶片维持了昆虫物种多样性,昆虫的生长发育与辽东栎的物候规律相互协调,昆虫种类的取食呈季节和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