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单克隆抗体、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受体抑制荆、内皮抑素以及一些多靶点药物等靶向药物在肺癌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除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第4种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体内能够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会波及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等优点。按照分子靶向药物的性质主要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等;另一类是单靶点或多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如吉非替尼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肿瘤的生长、发展以及肿瘤干细胞的维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过表达或异常表达,因此在肿瘤治疗中,EGFR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用药靶点。现主要对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杨婷  张贝贝  解伟  王进 《生命科学》2022,(11):1368-1377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位居第一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结合其他药物治疗。耐药性大大降低了化疗的成功率,从而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早期和低危疾病患者预后良好,而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极差。目前,现有药物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潜在的新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有助于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本文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靶点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分子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乳腺癌细胞相关细胞的分子信号传导途径,特异性针对异常环节进行干预,控制细胞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以此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本文将对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已发挥重要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其分子的大小可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分为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我们简要综述了这2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随着对肿瘤分子机制理解的深入,分子靶向疗法渐成热点。这一新疗法能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药物毒性,属于肿瘤的生物治疗范畴,其原理主要是针对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起关键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干预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攻克胶质瘤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7.
住2008年的ASCO上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试验结果引人关注。还有一些像PARP抑制剂等在新等级上取得好成绩的化合物。分子靶向药物的并用尝试已经正式展开。  相似文献   

8.
武鸿莉  李学军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3):F0003-F0003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作为分子伴侣的生物学功能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它与肿瘤的增殖、迁移,以及肿瘤耐药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对GRP78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生物产业技术》2008,(4):85-88
据推算,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肺癌。特别是对化学疗法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的需求十分强烈。在本栏目中介绍过许多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分子靶向药物,但要用好这些药物,必须实现个性化医疗。  相似文献   

10.
卵巢癌死亡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患者治疗效果差,分子靶向药物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前许多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给卵巢癌特别是术后复发及化疗耐药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主要对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几种药物在卵巢癌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萱  孙启明  林莉萍  丁健 《生命科学》2007,19(4):427-432
肿瘤血管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抗肿瘤血管的治疗策略分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I)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vascular targeting agents,VTAs)两方面的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旨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过程,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则是通过快速而有选择性地破坏肿瘤血管功能,使肿瘤血供受阻,导致肿瘤坏死.VTA类药物分为两类:一是小分子抑制剂(small molecule agents),利用肿瘤血管和正常组织血管存在的差别选择性地破坏肿瘤血管;另一种是生物制剂(biological agents),借助能够特异结合肿瘤血管的配体将毒素、凝血诱导剂、凋亡诱导分子等运送到肿瘤血管,引起血管阻塞使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是目前在全球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其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六位[1]。在发病率方面,我国虽然不及西方国家,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也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态势。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有位点作为治疗靶点,在纠正病变、稳定细胞、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对正常细胞减少毒副作用[2]。由于我们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认知的逐渐提高,以及更好的利用这些途径作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生产随之增加。本文着重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对肿瘤的治疗起作用的不同的靶向机制,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NGR(Asn-Gly-Arg)是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来的能够和肿瘤新生血管特异结合的三肽模体,可以通过内皮细胞上的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亦称CD13)与新生血管发生特异性的结合。NGR多肽可以将多种药物分子和病毒载体靶向运输到肿瘤或者进行血管再生的组织中。NGR模体上的天冬酰胺脱酰胺后生成异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异构体(isoDGR)。isoDGR是整联蛋白αvβ3的配体,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新生血管靶向肽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本文主要对NGR模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CD20 分子与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20是B淋巴细胞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量范围为33-37kD,以非糖基化的磷酸化蛋白质形式存在。CD20是调节B淋巴细胞生命与分化信号转导的重要分子,其在B细胞中特有的表达方式、生物学作用和存在形式决定了其成为治疗B淋巴细胞瘤的主要靶位点。研究CD20的生理作用有利于阐明抗CD20抗体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 85%。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 保守治疗成为其重要治疗手段,但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亦有研究显示 其在 NSCLC 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显著疗效。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等主要基因突变之外,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EGF)、ROS1、c-MET、RET、K-RAS、BRAF 也是目前 NSCLC 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靶点。综述 NSCLC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为代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疗法,其研究与开发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二者联用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好疗效。因而,近年来具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备受关注。这种具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因同时保持了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的各自作用特点,在临床肿瘤治疗上更具优势,不仅能一药多靶,增强抗肿瘤疗效,同时还可降低用药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用药耐受性,故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综述新生血管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的作用机制及特点,介绍具代表性的兼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由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人类综合科学研究所的正田纯一、美国Texas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川本徼.木口薰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在人体胆囊癌中癌症基因erbB2高度表达.erbB2的信息传递途径可以成为胆囊癌的分子靶向抗癌剂最有希望的靶标。同时.在患胆囊癌的试验小鼠身上确认了抑制erbB2药物发挥出了抗肿瘤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肿瘤新生血管及分子靶向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是基于肿瘤新生血管与正常血管的不同,药物专一识别并阻断肿瘤新生血管,使肿瘤细胞“饿死”,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从1971年Folkman提出“饿死肿瘤”的假说到2004年第一个血管靶向药物上市,记载着30多年领域发展的传奇经历。当今,肿瘤血管已成为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新的发现层出不穷。该文重点介绍肿瘤血管新靶点、新机制、新药物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它对患者的影响是相当持久的,SCI治疗的难点主要是由于损伤后脊髓中的微环境不利于神经细胞的再生、轴突的生长和新突触的形成,从而影响了脊髓组织的修复。现在SCI治疗的策略就是要改善损伤脊髓微环境,减少不利因素,从而促进脊髓结构修复和功能重建。本研究综述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药物及靶向治疗方法,为SCI的新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真的吗?” 早在2003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美国Genentech公司发表的血管新生抑制剂“Avanstin”对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使众多与会的肿瘤专家惊叹不已,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到会的日本国立肿瘤中心研究所药效试验部耐性研究室室长西尾和人就是其中一个。西尾室长回顾说:“我觉得他们的数据过于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