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OPD患者C反应蛋白、TNF-α、IL-8、IL-6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全自动生化仪对35例COPD患者急性发病期和缓解期血清中的CRP、TNF-α、IL-8和IL-6浓度进行检测。结果:①COPD缓解期CRP、TNF-α、IL-8和IL-6含量显著低于急性期,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②吸烟因素可增加COPD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8和IL-6含量。③血清中CRP、TNF-α、IL-8和IL-6含量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CRP、TNF-α、IL-8和IL-6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吸烟可能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VEGF,TNF-α,IL-6及NO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高原肺水肿患者发生及转归过程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探讨高原肺水肿发生发展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1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和转归后的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硝酸还原测定VEGF,TNF-α,IL-6和NO的含量。结果:VEGF在高原肺水肿发病时血清的含量为(167.9±26.5)pg/ml,而转归之后其含量显著降低为(53.1±17.0)pg/ml,(P〈0.01);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从发病时的(86.2±24.1)pg/ml减少到转归后的(29.2±6.8)pg/ml,(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IL-6的水平也从发病时的(32.3±16.5)pg/ml变化为转归后的(12.5±8.0)pg/ml,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而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的NO水平从发病时的(33.8±3.3)μmol/L明显的升高到转归后的(74.1±6.2)μmol/L,(P〈0.01)。结论:VEGF,TNF-α,IL-6和NO参与了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和转归过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和尿酸(UA)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确诊为UC的患者90例(UC组)和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9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UC组按Truelove-Witts病情程度分级标准和Mayo评分分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研究对象STB和U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STB和UA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的关系。结果:STB在UC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C重度患者STB水平低于轻度、中度患者(P<0.05),STB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增加而降低(P<0.05);血清UA、TNF-α、IL-1β和IL-6在UC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增加而升高(P<0.05);STB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UA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TB和UA在UC患者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UC的炎性反应过程,二者均与病情有关,可以用来辅助评估UC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健脾化痰方联合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石家庄市中医院脑病科2019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PSD患者,共计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58例。基于脑肠轴理论,对照组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脾化痰方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各项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SP、NPY、炎症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簇蛋白B1(HMGB1)]。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SP低于对照组,NPY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HMGB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脑肠轴理论健脾化痰方联合针刺治疗PSD,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SP、NPY和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AP-1)、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肺功能、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6例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VAP-1、MSP、SDF-1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根据COPD稳定期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n=53)、中度组(n=34)、重度组(n=29),比较三组上述各指标水平。采用COPD评估测试表(CAT)评估三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VAP-1、MSP、SDF-1水平与肺功能、炎性因子及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血清VAP-1、MSP、SDF-1、IL-6、IL-17、IL-22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FEV1、FVC、FEV1/FVC以及PEF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VAP-1、MSP、SDF-1、IL-6、IL-17、IL-22、TNF-α水平及CAT评分较中度、重度组明显降低,且中度组低于重度组,而轻度组FEV1、FVC、FEV1/FVC、PEF较中度、重度组增高,且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VAP-1、MSP、SDF-1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三者与血清IL-6、IL-17、IL-22、TNF-α水平及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VAP-1、MSP、SDF-1水平明显上调,且三者与患者的肺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有望通过测定血清VAP-1、MSP、SDF-1水平,评估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阳性药物对照组(美沙拉嗪)、模型+白头翁中、高剂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疗程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提取RNA,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Y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各组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相对于模型组,阳性药物及白头翁汤治疗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可有效抑制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结论:白头翁汤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了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与并行循环方法对心肌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30例,其中选取采用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nP-BH 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各15例,即A组和B组。检测T1(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小时)、T4(术后12小时)、T5(术后24小时)不同时间点白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肌钙蛋白I(cTn I)含量,并记录桥血管数量、精神状况、引流量及ICU入住时间。结果:两组血浆WBC总数、PMN%、TNF-α、IL-6、IL-8、cTn I含量T1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均呈升高趋势。A组较B组T2、T3、T4、T5各时间点WBC总数、PMN%、TNF-α、IL-6、IL-8指标升高差异显著(P〈0.01);cTn I升高幅度略缓,T4、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患者术后精神状况及ICU入住时间,B组均优于A组(P〉0.05)。术中搭桥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A组引流量较B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相比,心肌组织损伤略重;体外循环可加重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程度,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84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3、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6、IL-33、TNF-α水平较低(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提高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33、IL-6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III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I级,且III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黏膜防御屏障和炎性递质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所有患者分为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6例,入院当时取静脉血4ml,提取血清,平均分装于4个试管,检测TNF-α、IL-6、IL-2、内毒素。结果TNF-α、IL-6、IL-2、内毒素在SAP组、MAP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根据直线回归分析TNF-α与血浆内毒素含量呈正相关。结论IL-2、IL-6、TNF-α、内毒素参与了AP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机制,可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visfatin、IL-6、TNF-α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检测空腹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血压、visfatin、TNF-α、白介素-6等。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肥胖组比较,糖尿病非肥胖组visfatin(301.60±58.07)明显升高,糖尿病肥胖组visfatin(336.68±37.61)、TNF-α(3.58±1.10)明显升高(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浆TNF-α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正相关,血浆IL-6与血糖(FPG)显著正相关,血浆visfatin与腰臀比值(WHR)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isfatin、IL-6、TNF-α的变化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2019年8月~2022年1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接受七氟烷麻醉,研究组接受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疼痛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SP、PGE2]、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插管后5 min(T1)、术毕(T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T3)、术后48 h(T4)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T4时VAS、PGE2、S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躁动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使术后躁动减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全自动生化仪对35例COPD患者急性发病期和缓解期血清中的CRP、TNF-α、IL-8和IL-6浓度进行检测。结果:①COPD缓解期CRP、TNF-α、IL-8和IL-6含量显著低于急性期,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②吸烟因素可增加COPD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8和IL-6含量。③血清中CRP、TNF-α、IL-8和IL-6含量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CRP、TNF-α、IL-8和IL-6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吸烟可能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健  王君  应伟  王静  何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1):6119-6121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 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间收治的80 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 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给予CRRT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 天,治疗后24 h,72 h空腹静脉血TNF-alpha、IL-6、IL-8 水平。结 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72h 后两组患者 TNF-alpha、IL-6和IL-8 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 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 者血清中TNF-alpha、IL-6 和IL-8 水平,有助于对炎症反应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15.
刘修波  卫红军  张巍巍  王青 《生物磁学》2011,(7):1250-1252,1288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黏膜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的表达。方法:70例腹泻型和40例便秘型IBS患者及30例健康人,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肠黏膜中IL-6及IL-23水平。结果:IL-6及IL-23在腹泻型及便秘型IBS患者回肠末端及升结肠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BS患者回肠及升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IBS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0例M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并保持中等强度锻炼和适量控制饮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持续用药2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0天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氨酰转肽酶(γ-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肝脏超声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检查评估脂肪肝程度、脂肪衰减及肝脏硬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血糖、血脂、肝功能方面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HbA1c外其他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IL-6、TNF-α水平均低于...  相似文献   

17.
邓超  张军  陈咏今  董希伟  李燕  张红 《生物磁学》2013,(27):5323-5325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白介素-6(IL-6)、白介素-8(m-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实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每组20例。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地佐辛0.8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追加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实验组于入室后10分钟麻醉操作前开始静脉负荷量和背景量,对照组于术毕开始PCIA镇痛,方法同实验组,记录患者术后6、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48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于入室后10分钟麻醉操作前(T1)、手术开始后10分钟(T2)、术毕2h(T3)、4h(T4)、8h05)、24h(T6)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样,测定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结果:术后6h、8h、12h时间点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4hVAS评分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小时内,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2例。与本组T1比较,血浆IL-6、IL.8浓度实验组在各时点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浓度升高(P〈0.05)。组间比较,相同时点血浆IL-6、IL-8浓度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预先给予地佐辛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减少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对脑脊液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和GO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IL-1、IL-6、TNF-α和ET-1水平,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中IL-1、IL-6、TNF-α、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脑脊液IL-1、IL-6、TNF-α和ET-1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瘦素(leptin)、白介素-4(IL-4)、白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11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1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浆leptin、IL-4、IL-18、TNF-α水平及24 h蛋白尿、血浆白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浆leptin、IL-4、IL-18和TNF-α与24 h蛋白尿、血浆白蛋白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浆leptin、IL-4、IL-18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24 h蛋白尿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浆leptin、IL-4、IL-18和TNF-α水平与24 h蛋白尿均呈正相关性,而与血浆白蛋白均呈负相关性(P<0.05)。血浆leptin、IL-4、IL-18和TNF-α联合检测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leptin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患者24h蛋白尿以及血浆白蛋白具有相关性,血浆leptin和IL-4、IL-18、TNF-α联合检测对肾病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炎症因子和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MHD患者为MHD组,根据是否合并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41例和无血栓形成组8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8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risin、MBL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HD患者血清Irisin、MBL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AVF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MBL对MHD患者AVF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组血清Irisin水平降低,MBL、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Irisin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MBL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