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得到了一株α-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编号ZG0656.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组成特征和16S rDNA全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等多相分类方法,确认菌株ZG0656为天蓝黄链霉菌的新变种,命名为天蓝黄链霉菌南开变种(Streptomyces coelicoflavus var.nankaiensis).该菌经10 L发酵罐水平发酵,发酵液中可积累一定量的α-淀粉酶抑制荆.采用浓缩,树脂吸附,凝胶过滤,减压干燥等方法得到α-淀粉酶抑制剂混合物.该α-淀粉酶抑制剂为含氮的拟低聚糖类物质.能强烈抑制哺乳动物来源的α-淀粉酶,对餐后高血糖的形成有明显改善作用.可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从2000株放线菌发酵液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从淡紫灰链霉菌HW110(Streptomyces lavedulae HW110)发酵液中分离到HW110,其抑酶活性与acarbose相当。结论:利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筛选到deoxynorjirimycin。  相似文献   

3.
曹小芳  王利强  白芳  白钢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1762-1768
【目的】应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产1-脱氧野尻霉素(DNJ)菌株,并对其进行系统鉴定。【方法】利用芴甲氧酰氯(FMOC-Cl)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DNJ产生菌;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相似性分析等多项分类方法对DNJ产生菌进行鉴定;在10 L发酵罐水平进行发酵研究,利用FMOC-Cl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NJ含量。【结果】从80株具有α-糖苷酶抑制剂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中筛选得到一株DNJ产生菌,菌株编号为PW409,初步确定为戈壁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gobitrici);发酵研究表明,DNJ为链霉菌PW409的次级代谢产物,发酵液中DNJ浓度为12.1 mg/L。【结论】首次将FMOC-Cl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DNJ产生菌的筛选,并首次报道从戈壁三素链霉菌发酵液中鉴定到DNJ。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α-糖苷酶抑制剂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戈壁三素链霉菌PW409发酵合成α-糖苷酶抑制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影响α-糖苷酶抑制剂产生的关键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发酵液中α-糖苷酶抑制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酵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KNO3和K2HPO4的浓度对α-糖苷酶抑制剂的产量影响较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9.01 g/L,KNO3 11.0 g/L,K2HPO4 0.32 g/L,MgSO4.7H2O 0.50 g/L,FeSO4.7H2O 0.01 g/L,pH 7.5。【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链霉菌PW409发酵液对麦芽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 mg/L,抑制活性较优化前提高了近10倍。发酵液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可达7.8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668倍,米格列醇的含量可达0.9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戈壁三素链霉菌PW409发酵合成α-糖苷酶抑制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影响α-糖苷酶抑制剂产生的关键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发酵液中α-糖苷酶抑制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酵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KNO3和K2HPO4的浓度对α-糖苷酶抑制剂的产量影响较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9.01 g/L,KNO311.0 g/L,K2HPO4 0.32 g/L,MgSO4·7H2O 0.50 g/L,FeSO4·7H2O 0.01 g/L,pH 7.5.[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链霉菌PW409发酵液对麦芽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 mg/L,抑制活性较优化前提高了近10倍.发酵液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可达7.8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668倍,米格列醇的含量可达0.9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6.
齐西珍  任丽梅  郑芳  张奇  白芳  白钢 《微生物学报》2011,51(8):1106-1112
【目的】针对人胰腺α-淀粉酶这个糖代谢途径中重要的靶蛋白,建立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克隆和表达人胰腺α-淀粉酶;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建立α-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放线菌发酵液冻干物进行高通量筛选;通过构建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阳性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成功克隆、表达了具催化活性的人胰腺α-淀粉酶;建立了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对近2000株放线菌的发酵液冻干物进行高通量筛选,最终得到14株α-淀粉酶抑制剂产生菌株,且在分类学上具有丰富的菌种多样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淀粉酶抑制剂类降糖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利用酶的催化特性从520株土壤分离放线菌中筛选对α-淀粉酶和α-蔗糖酶均具有抑制作用的产α-糖苷酶抑制剂菌株,并对其进行菌株归属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土壤分离放线菌中筛选到对α-淀粉酶酶活力抑制率在75%以上的菌株45株,从这45株放线菌中筛选到1株对α-蔗糖酶抑制率在40%以上的菌株。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别,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判定该菌株为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  相似文献   

8.
耿鹏  石倩  张奇  白钢 《微生物学报》2008,24(6):1103-1107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得到了一株a-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 编号ZG0656。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组成特征和16S rDNA全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等多相分类方法, 确认菌株ZG0656为天蓝黄链霉菌的新变种, 命名为天蓝黄链霉菌南开变种(Streptomyces coelicoflavus var. nankaiensis)。该菌经10 L发酵罐水平发酵, 发酵液中可积累一定量的a-淀粉酶抑制剂。采用浓缩, 树脂吸附, 凝胶过滤, 减压干燥等方法得到a-淀粉酶抑制剂混合物。该a-淀粉酶抑制剂为含氮的拟低聚糖类物质, 能强烈抑制哺乳动物来源的a-淀粉酶, 对餐后高血糖的形成有明显改善作用, 可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9.
耿鹏  石倩  张奇  白钢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6):1103-1107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得到了一株a-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 编号ZG0656。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组成特征和16S rDNA全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等多相分类方法, 确认菌株ZG0656为天蓝黄链霉菌的新变种, 命名为天蓝黄链霉菌南开变种(Streptomyces coelicoflavus var. nankaiensis)。该菌经10 L发酵罐水平发酵, 发酵液中可积累一定量的a-淀粉酶抑制剂。采用浓缩, 树脂吸附, 凝胶过滤, 减压干燥等方法得到a-淀粉酶抑制剂混合物。该a-淀粉酶抑制剂为含氮的拟低聚糖类物质, 能强烈抑制哺乳动物来源的a-淀粉酶, 对餐后高血糖的形成有明显改善作用, 可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0.
中药提取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葡萄糖苷酶、淀粉酶以及蔗糖酶活性测定方法,对126种经水煮醇沉提取的常用中药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在0.28mg/ml反应体系下,24种中药提取物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0.1mg/ml反应体系下,5种中药提取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大黄、山茱萸、赤芍、五倍子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与阳性药物拜唐苹比较,这4种中药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较低,但抑制α-葡萄糖计酶和转化酶的活性明显强于拜唐苹。结论:某些中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如果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并提取活性部位,可望获得抑制活性更强的中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源α-淀粉酶抑制剂能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和某些微生物的α-淀粉酶,在医药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论述了国内外分离纯化的微生物源α-淀粉酶抑制剂,对其蛋白、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冠突散囊菌黑茶发酵液对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中研究不同发酵时期的冠突散囊菌黑茶发酵液对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黑茶发酵液能显著提高α-淀粉酶、蛋白酶活力,并有效抑制脂肪酶活力。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利于淀粉、蛋白质消化吸收,抑制脂肪分解吸收,为解释茯砖茶的保健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异麦芽糖酶IMA1在充分利用含有α-1,6-O-糖苷键的低聚糖中起着关键作用。[方法]在本研究中,对来自4株酿酒酵母菌株(包括3株嗜酸性菌株)来源的异麦芽糖酶IMA1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和表征。[结果]研究发现,4种异麦芽糖酶IMA1表现出类似的pH和温度依赖性,但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参数和热稳定性。IMA1-A对α-MG(α-甲基葡糖苷)表现出最高的结合亲和力、转换数、催化效率和热稳定性。结构和序列分析表明,2个远离活性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的氨基酸的差异对异麦芽糖酶IMA1的动力学参数和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异麦芽糖酶IMA1的结构-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异麦芽糖酶IMA1在充分利用含有α-1,6-O-糖苷键的低聚糖中起着关键作用。【方法】在本研究中,对来自4株酿酒酵母菌株(包括3株嗜酸性菌株)来源的异麦芽糖酶IMA1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和表征。【结果】研究发现,4种异麦芽糖酶IMA1表现出类似的pH和温度依赖性,但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参数和热稳定性。IMA1-A对α-MG(α-甲基葡糖苷)表现出最高的结合亲和力、转换数、催化效率和热稳定性。结构和序列分析表明,2个远离活性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的氨基酸的差异对异麦芽糖酶IMA1的动力学参数和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异麦芽糖酶IMA1的结构-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ε-聚赖氨酸产生菌TUST-2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ε-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同聚物,本研究目的为分离筛选新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方法】采用一种新的分离方法从土壤中分离ε-PL产生菌。分离方法含3步:(1)富集培养ε-PL耐受菌;(2)通过改进的Nishikawa方法筛选;(3)挑选高浓度ε-PL耐受菌株。【结果】从海南省土样中分离获得ε-聚赖氨酸产生菌TUST-2。分类和形态特征属链霉菌属。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TUST-2属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经特征反应分析、水解物分析、红外光谱、1H NMR、13C NMR和MALDI-TOF-MS分析表明TUST-2发酵产物为ε-聚赖氨酸。【结论】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表明ε-聚赖氨酸产生菌TUST-2属于淀粉酶产色链霉菌,命名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UST-2。  相似文献   

16.
从家蚕(Bombyx mori L.)5龄幼虫肠道分离鉴定产淀粉酶细菌菌株以用作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并对该菌α-淀粉酶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通过含淀粉NA培养基筛选分离得到产淀粉酶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DNS法测定酶活,并设计了淀粉酶基因引物进行克隆,构建了DZ-...  相似文献   

17.
a-糖苷酶抑制剂其结构类似于糖,可以竞争性的与α-糖苷酶结合,减少寡糖水解成单糖,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本文概述了天然产物来源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化合物的应用、作用机制、来源植物、结构特点、生物活性,提取分离方法、及其主要活性成分DNJ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孟鹏  齐西珍  郑芳  任丽梅  白芳  白钢 《微生物学报》2010,50(8):1080-1086
【目的】针对人α-麦芽糖苷酶这个糖代谢途径中重要的靶蛋白,建立α-糖苷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克隆和表达人α-麦芽糖苷酶。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建立α-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放线菌代谢产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通过构建16S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阳性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首次成功克隆、表达了具催化活性的人α-麦芽糖苷酶N端结构域。针对人α-麦芽糖苷酶N端催化结构域,建立α-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对包含近2000株放线菌代谢产物的天然产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最终得到20株α-麦芽糖苷酶抑制剂生产菌株。其中19株放线菌为链霉菌属,且在分类学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α-糖苷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用于新型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绿盖粉孢牛肝菌中一个新的甾体糖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绿盖粉孢牛肝菌(Tylopilus virens)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麦角甾烷型甾体糖苷,其化学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5α,6β-二醇-3β-O-[3-(3-苯基丙酰氧基)]-β-D-葡萄吡喃糖苷,命名为tylopiloside(1),同时,其苷元cerevisterol(2)也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糖片段上有芳环取代的烷酰氧基基团的麦角甾烷型甾体糖苷为真菌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昆明种小鼠十二指肠上段提取的α-葡萄糖苷酶,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反应底物,建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用该模型对1276株放线菌和132株细菌等共计2224个发酵液粗提物样品进行筛选。初筛得到抑制率超过50%的阳性样品23个,初筛阳性率为1.03%。将阳性菌株再次进行发酵提取,得到新发酵液的阳性样品数为17,复筛阳性率为0.74%。其中细菌3株,放线菌13株。3个阳性样品经α-葡萄糖苷酶验证后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本研究建立的α-糖苷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用于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