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鸟类核型研究集形目9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鸷、鹊鹞、燕隼和猎隼9种鸟类的核型。鹰科鸟类具有与其它鸟类截然不同的核型。其特点为多而短的大染色体,长度匀称的棱型。谜种匀称的核型是由一般鸟类不匀称核型的大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着丝点分裂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野外观察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时,如何识别形态相似的各种鸟类,是观鸟者遇到的困难之一。有些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似的鸟类,虽分属不同的目、科,亲缘关系较远,但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似的形态特征。鹤形目(Ciconiiformes)的驾科(Ardeidae)。鹤科(Ciconiidae)与鹤形目(Gruiformes)的鹤科(Gruidae),都是生活在水域周围的大中型涉禽,都具有喙长、颈长和后肢长等适于涉水捕食的形态特征。鹭科为大、中型涉禽,体型细瘦,羽毛稀疏而柔软。在繁殖期,头后常有羽冠,颈前、背上、臀后两侧常有装饰性蓑羽。头形较长,… 相似文献
4.
7种鹤形目鸟类性别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破碎化和非法狩猎已经使很多鸟类陷入了濒危境地,笼养繁殖进行迁地保护及再引入的保护措施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鸟类性别鉴定对于有效的繁殖至关重要。然而对珍稀濒危鸟类进行安全、方便和准确的性别鉴定一直是个难题。本文运用CHD基因的一对引物2550F/2718R,对7种鹤形目鸟类:大鸨(Otis tarda)、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灰鹤(G.grus)、白鹤(G.leucogeranus)、白头鹤(G.monacha)和灰冠鹤(Balearica regulorum)共48只鸟,进行了有效的性别鉴定。研究结果不但对7种鹤形目鸟类的笼养繁殖和个体交换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为今后的再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的性别分子鉴定方法适用于7种鹤形目鸟类,具有安全、方便、准确等特点,并且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鹳形目鸟类的传统分类一直存在分歧,而近期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大多只用单个基因,其结论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核c-mos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分别和合并分析,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了鹳形目6科12种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6种核c-mos基因的片断序列,结合来自Genebank的其他种类的c-mos和12S rRNA基因序列,分别经Clustal W软件对位排列后,以原鸡为外类群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建立系统树.系统树分析表明, 鹳形目6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总结为:(鹭科,((鹮科,美洲鹫科),(鹳科,(鲸头鹳科,锤头鹳科)))).鹭科7个属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总结为:(麻(开鸟)属(夜鹭属(池鹭属(苍鹭属(中白鹭属(白鹭属,大白鹭属)))))).分别基于两个单基因的系统树有一定差异,而基于合并数据的系统树支持率和分辨率都高于基于单基因的系统树,表明使用在遗传上相对独立的分子数据合并建立系统树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分辨率,是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鸟类核型研究Ⅻ.省形目12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省形目8科12种鸟类染色体核型,其中阔嘴鸟科、河乌科的两科是世界上首次报道核型的科。比较研究表明:臂间倒位以及微小染色的相互副合在所描述的类群染色体进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Xiao形目鸟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Xiao形目鸟类包括草Xiao科(Tytonidae)3种和鸱Xiao科(Strigidae)28种。介绍了中国Xiao形目鸟类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态行为和分类学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Hang形目14种鸟的核型,并发现该中类间染色体数目变异很大,由石Hang的2n=40至沙锥的2nm=98不等,这种变异是由原始的2n=80核型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在Hang小目中,小染色体相互融合而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少,在鹬小目中,大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 而 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15.
Xiao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Xiao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存在基因组长度多态性,短耳Xiao为23.35kb,长耳Xiao为19.78kb斑头鸺Liu为18.62kb,红鱼Xiao为17.65kb。Xiao形目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其中仓Xiao和草Xiao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长耳Xiao和短耳Xiao平均为10.8%,红角Xiao和领角Xia 相似文献
16.
基于12S rRNA基因的鹳形目系统发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探讨鹳形目5个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7种mtDNA 12SrRNA基因全序列,并结合来自Genbank的鹳形目另外7个物种及原鸡的同源区序列,经Clustal W软件对位排列后共1 009位点,包含405个变异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81个,260个简约信息位点.基于上述序列数据,以原鸡为外群,使用距离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法分别重建了鹳形目5科14种的系统发生树.重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内群中的14个种聚合为4支:鹮科构成第一支,聚在系统树的基部;锤头鹳科与鲸头鹳科聚为一支;鹭科和鹳科各自聚成一支.在比较不同建树方法的结果并进行合意树分析后认为:在鹳形目的系统发生中,鹮科可能是最早分化出的一支;锤头鹳科与鲸头鹳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祖先与鹭科、鹳科之间的分歧在时间上可能非常接近.鹳形目5个科之间的系统关系可以表示为:(鹮科,(鹭科,鹳科,(锤头鹳科,鲸头鹳科))). 相似文献
17.
鸮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鸮形目8种鸟类(Tyto alba、T.capensis、Otus bakkamoena、O.scops、Asio otus、A.flammeus、Strix aluco、Glaucidium cuculoides)线粒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种间存在基因组长度多态性,短耳鸮为23.35 kb,长耳鸮为19.78 kb,斑头鸺鹠为18.62 kb,红角鸮为17.65 kb.鸮形目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其中仓鸮和草鸮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长耳鸮和短耳鸮平均为10.8%,红角鸮和领角鸮平均为13.1%,灰林鸮和斑头鸺鹠为12.3%,其中红角鸮与斑头鸺鹠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17.5%.鸮形目鸟类线粒体DNA的进化速率为每百万年变化2.0%~2.2%,提示鸮形目两个科间在距今2 800~3 000万年前分歧开来,同时,鸱鸮科各种间的分歧时间在距今2 000~2 500万年前,即处于中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