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项将基因导入人体的前期试验已显示出鼓舞人心的结果.一名四岁的女孩患有危及生命的免疫系统缺损症.经过含有转移基因的白血细胞治疗之后,情况有所好转. 这项研究是由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位于马里兰的Bethesda)的Kenneth Culver博士领导进行的,它标志着在研究的转移基因治疗源于缺陷基因的遗传疾病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在此实验中,基因疗法的对象是一名不能抵抗普通的感染,有时必须生活在塑料球(球内供应纯化空气)中的女孩.经此治疗.这位女孩的血液中第一次出现正常数量的T细胞.  相似文献   

2.
7月29日,基因治疗迈出了一小步。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的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的人体基因治疗小组要求在人体内进行第一次基因转化之前附加动物试验。在进行标记基因插入人体TIL纳胞的工作以前,必须由NIH院长James Wyngaarden、RAC、基因治疗小组及尽可能地由卫生部卫生助理Robert Windom许可。 TIL细胞—肿瘤渗透性淋巴细胞是癌症病人抑制肿瘤并受白细胞介素-2刺激的自身白细胞。在体外增殖以后,他们重新转入病人体内以攻击恶性生长。  相似文献   

3.
洛杉矶儿童医院(Los Angeles,CA)和CellPro Inc.公司(Seattle,WA)的基因治疗学家领先国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研究了首例利用干细胞治疗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S)的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4.
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在其9月11~12日的会议上批准了5种新的基因治疗方法。 第一个试验经批准将在田纳西大学(Memphis,TN)和Vanderbilt大学(Nashville, TN)进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2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9月14日美国NIH临床中心首次采用基因治疗成功治愈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而患重度联合免疫缺损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疾患,至今已整整20年,其发展迅速,从单纯的重组技术导入基因DNA发展到了涵盖DNA和RNA两个干预水平、和基因上调(如基因增补、矫正、置换等)及下调(基因失活)的两大策略,近年来的进展使得基因治疗登入《Science》杂志2009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我国在基因治疗领域诞生了第一个上市药物,有10多个制剂临床前和多个在临床研究。基因治疗在遗传病治疗中具备巨大潜力,已经成为当代生命科学中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年十月,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同意在NIH和安阿伯的密歇根大学进行人基因治疗试验,但不同意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大学进行试验。 在基因疗法的检查工作中,RAC依据人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到靶细胞中,用来治疗特定疾病。基因治疗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有一次治愈的可能,或将成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基因治疗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长期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可及性以及监管等。从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出发,结合基因治疗产品的开发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腺相关病毒 (adeno- associated virus,AAV)属细小病毒科 ,是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 .具有其他病毒载体所没有的优点 ,在基因治疗中日益受到瞩目 .以 AAV的一种多克隆载体为基础 ,构建了携带 MDR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r AAV- MDR1 ) ,经 2 93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 .将重组质粒、重组病毒分别转染和感染 NIH3T3细胞 ,用 PCR和 MTT法检测了人 MDR1基因的转导及表达 .为 MDR1基因用于临床和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到靶细胞中,用来治疗特定疾病。基因治疗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有一次治愈的可能,或将成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基因治疗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长期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可及性以及监管等。从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出发,结合基因治疗产品的开发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经过七个月的辩论与公众讨论之后,政府的咨询小组批准了有关基因疗法的准则。这一新的准则为研究人员提交有关使用这种治疗方法的计划消除了障碍。准则规定对要求进行基因治疗的各种情况的审批还必须通过地方审核委员会以及联邦政府。各项拟定的治疗方案必须严格地与特定的准则相符合。这个准则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重组 DNA 咨询委员会的秋季例会上获得一致通过。  相似文献   

11.
血友病A是由于编码凝血因子Ⅷ (简称FⅧ )的基因先天性异常而导致的机体出血紊乱性遗传病 ,基因治疗是彻底治愈血友病A的一种最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就FⅧ基因及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基因治疗载体构建、靶细胞、动物模型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相似文献   

12.
陈曦  陈亮  李大力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12):2295-2307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提出利用基因治疗治愈遗传疾病的概念。这一全新的概念性策略旨在通过将外源性遗传物质引入患者体内来获得长期的治疗效果。五十年的风雨沉浮,21世纪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为基因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文中回顾和总结了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和重大突破,包括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和已批准上市的基因疗法,以及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对于传统疗法的独特优势,基因疗法将会成为治疗遗传疾病的重要手段,必将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尽管实验的研究者们早在实验过程中就很不情愿地估计到任何一种结果,第一例接受基因疗法治疗的4岁女孩在手术4个月后情况仍然良好.如此之好,以至研究小组计划在本月增加受试儿童.可是,直到本刊和该实验的实行者国立保健研究所(NIH)在上周进行检查时,仍未建立一个明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EDAG—1基因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一种新近克隆的特异表达在造血系统组织和细胞中的胚胎发育相关新基因 (EDAG 1)的生物学功能。构建EDAG 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 EDAG 1,以脂质体法将其稳定转染入NIH3T3细胞中 ,结果发现高表达EDAG 1的NIH3T3细胞失去了正常的平行走向及接触抑制现象 ,侵袭力较正常增强约 10倍并获得锚定不依赖生长能力。将该细胞株皮下接种裸鼠 ,受鼠在 4周左右 10 0 % (6 / 6 )成瘤。这些结果表明EDAG 1是一种具有转化活性的新基因 ,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向肿瘤细胞内导入“自杀基因(Suicide gene)”随之激活自杀机制的策略在某些实体瘤的治疗中受到重视,这类“自杀基因”包括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1-tk,HSV2-tk)、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VZV-tk)、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等。目前最常用的“自杀基因”是HSV1-tk基因。截至1995年2月,美国NIH已通过了4项用HSV1-tk基因转移联合抗病毒药物Ganciclovir(GCV)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正>在人类同疾病抗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经历了从天然动植物产物、人工合成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到最近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类药物的演变。从长远看,随着细胞制备、基因编辑和递送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未来10~20年将会是一个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疗法争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人跨膜型和跨膜稳定型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对脑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研究应用了基因重组、细胞培养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 ,通过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转染 NIH3T3细胞 ,并在体外观察了 TNF- α对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TM- TNF- α组和 TM- TNF- αm组中 GFAP和 S- 10 0免疫反应阳性肿瘤细胞的数量、胞体截面积、周长、平均光密度皆明显减少。统计学分析提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表明 TNF- α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胶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而且 ,还发现跨膜稳定型 TNF- α的杀瘤效果较跨膜型 TNF- α强。这为 TNF- α基因用于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提示大剂量的 TNF- α在临床治疗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Mo MLV gag-pol基因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含MoMLV gag-pol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实现其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反转录并扩增gag-pol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A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4/HisMaxA-gag-pol,用脂质体法转染NIH3T3细胞,Zeocin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通过SDS-PAGE分析检测表明, gag-pol基因在NIH3T3细胞实现了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kD)为194.78×103。然后,将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此细胞系,包装逆转录病毒。用PCR与标记基因补救分析法检测野生型辅助病毒。结果 酶切鉴定的片段大小分别为5.2-kb,与预期大小一致,经Zeocin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SDS-PAGE实验表明产物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kD)为194.78×103,与预期相符。脂质体转染包装细胞,嘌呤霉素加压筛选出高病毒滴度(4.0×106CFU/ml)的细胞克隆,且未检测到辅助病毒。结论 本工作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cDNA4/HisMaxA-gag-pol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构建成功具有靶向性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该细胞系能够包装出高滴度的逆转录病毒,为肝细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因治疗将一种全新的概念引入医学界,给现有条件尚难治愈的疾病患者带来一线希望。基因治疗主要是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腺联病毒AAV载体,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特点,正广泛地用于基因治疗研究。文中简单地介绍了AAV的生物学特点、载体结构及其在基因治疗研究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薛京伦 《遗传》1990,12(4):45-48
基因治疗是人类征服遗传性疾病最有希望的手段。基因治疗是指通过遗传操作直接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由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治疗有两个基本策略:(1)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2)将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转移到疾病细胞或个体基因组的某一部位上以替代缺陷基因发挥作用。目前条件下,后者是比较容易着手的一种基因治疗策略,也称为基因替代疗法。在早期进行基因治疗尝试时,最适合的对象应当是一些产物量无需精确调节,同时又经常开放的基因。首选对象有(1)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由于这种酶的缺乏,在人类中可引起自毁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