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牛皮蝇Hypoderma bovis L. 2、3龄幼虫和蛹期与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De Villers)的相应阶段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两种同工酶作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皮蝇的EST同工酶在酶带数目和相对迁移率(Rf)上均有较大差别;而LDH同工酶仅在2龄幼虫期纹皮蝇比牛皮蝇多显带2条。本文认为EST同工酶对皮蝇属的种和种下分化鉴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LDH同工酶也可作为鉴定皮蝇属虫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常见麻蝇早期幼虫的形态观察研究有助于蝇类早期幼虫的分类及其所致蝇蛆病的诊断。有关蝇类早期幼虫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报道很少。菊池滋(1972,1974)及作者先后对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1ineatum)、羊狂蝇(Oestrus ovis)及7种丽蝇与绿蝇(景涛1985)的早期幼虫与三龄幼虫用扫描电镜作过观察研究。但对麻蝇幼虫的观察至今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1981年至1983年对常见4种麻蝇早期幼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从野外采到怀孕的雌性麻蝇,或用诱蝇笼在旁边开一12×12cm的口,缝…  相似文献   

3.
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 de Villiers)和牛皮蝇(H.bovis de Geer)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据我们近年来的调查,在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区都普遍发生,其中尤以牧区为严重。这两种皮蝇常在同一地区出现,牛体也同时受感染。在西北甘肃、宁夏等地一般以牛皮蝇数量较多,在内蒙古和华北以纹皮蝇较  相似文献   

4.
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 De Vill.)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1957年我们在陕北地区对牛体寄生纹皮蝇进行初步调查观察的结果。在形态学方面,无论是成虫、卵和第一、第三龄幼虫,与以往许多重要文献论著基本上相同;但也有一些是没有记述的,如卵在牛毛上排列的形式,除了有一侧平行整齐排列型和间断分段排列型外,尚有对侧排列型和不整齐排列型。另外,第三龄幼虫的体棘有分叉的现象,即从一个体棘的基部上面分出2—4个小棘;在未成熟第三龄幼虫的节前缘棘的顶端部分较钝。而以上这些特点,尤其是第三龄幼虫体棘的分叉现象,可能为我国纹皮蝇的形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藏羚羊上发现的中国第四种皮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从可可西里藏羚羊上采集到的藏羚羊皮蝇Hypoderma sp.3龄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在伪头、第10腹节上的刺、气门板形态上与中国现有记录的3种皮蝇(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有着明显的区别。对藏羚羊皮蝇的线粒体COI 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研究表明,其与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对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8.1%,87.8%和88.8%。据此认为采自藏羚羊的此种皮蝇可能为中国境内又一皮蝇新种或新记录种,为中国第四种皮蝇。  相似文献   

6.
中国绿蝇族幼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蝇族在我国有三个属,即巨尾蝇属,带绿蝇属和绿蝇属。巨尾蝇属2种,均分布于华南与西南,带绿蝇属仅1种,唯绿蝇属遍布全国,已发现有19个种与亚种,且与蝇蛆症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族幼虫形态,国外曾有描述,但多限于三龄。虽在实际工作中三龄幼虫最为常见,也较重要,但一、二龄幼虫的识别,对蝇蛆症的早期诊断十分有用。今为了便于种间比较,描述多采各家所长,力求全面统一。本文报导的10种幼虫中,紫巨尾蝇、崂山壶绿蝇、巴浦绿蝇和海南绿蝇均属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西北、内蒙的草原上,牲畜常常因一些蝇类幼虫的寄生而罹致各种蝇蛆症,如寄生在牛的皮蝇,寄生在马的胃蝇,寄生在羊的狂蝇和寄生在各种牲畜的黑须污蝇,都是发生普遍和为害严重的一些种类。近年来我们到内蒙和西北等牧区调查的同时,对黑须污蝇也作了一些初步的观察,现在结合文献资料作一简单的报导。  相似文献   

8.
郭郛 《昆虫学报》1954,(3):277-286
一.引言 1952年在洪泽湖蝗区工作以及1953年在微山湖蝗区工作时均发见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内有蝇蛆寄生。1952年仅采到少量3龄蝇蛆及成虫标本,注意到一些伤害现象。1953年微山湖区夏蝗末期秋蝗大量发生之时,发见此蝇异常活跃,遂做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及试验。其中包括蝇的雌雄蛹、幼虫的外部形态,用“接种”方法来测定蝇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蝇蛆寄生的成活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见蚤类幼虫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56,(3):311-322
一.导言 蚤类幼虫的形态研究,对于蚤类幼虫品种的鉴定上和进一步的来调查各种蚤类幼虫的繁殖地点,以便更有效的用各种方法进行减蚤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早的报告是Leeuwen hoek氏在1983年就提及蚤类的幼虫。1699年Cestone氏述及幼虫的生活。Vallisneri氏(1733)、Roesel氏(1749)、De Geer氏(1778)等也都先后简单的叙述蚤类的幼虫,不过当时只述及其身体节数而已。Laboulbene氏在1872年首先开始描述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的第二龄和第三龄幼虫的形态,这可以算  相似文献   

10.
皮蝇蛆病是由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皮蝇亚科(Hypodermatinae)幼虫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农牧业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境内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感染的皮蝇进行鉴定,旨在确定皮蝇的种类,为皮蝇蛆病...  相似文献   

11.
警纹夜蛾幼期虫龄区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脱皮法、测量头壳宽度法等,描述了警纹夜蛾幼期各虫龄的形态特征并加以比较,同时发现六龄幼虫具有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2.
异颜皮蝇Oestromyia prodigiosa Grunin 颜皮蝇(Oestromyia)为双翅目皮蝇科(Hypodermatidae)中的一个属。在我国已记录有兔颜皮蝇(Oestromyia leporina(Pall.))和轲颜皮蝇(0estromyia koslowi Ports)两种。 1979年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白音吐嘎地区,从一只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常见麻蝇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麻蝇幼虫的研究,报道仅及三龄幼虫,至于一、二龄幼虫,国内尚无记载,国外文献中亦不多见。三龄幼虫的研究固然重要,对一、二龄幼虫进行研究也很需要,不仅对蝇蛆病的病原学诊断有用,而且有助于蝇类系统发生学的探索。本文对我国常见的4属7种麻蝇各龄幼虫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其中急钩亚麻蝇和结节亚麻蝇为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敌百虫在害虫防治上应用很广。这种药剂对高等动物毒性较小,而且在动物体内具有杀虫作用,所以在家畜害虫的防治上已引起广泛的注意。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敌百虫对牛体内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 de Villiers)幼虫的内吸杀虫作用及其有效剂量。试验于1960年1月在北京进行。药物是采用德国出品纯敌百虫。试验用的牛只均为6岁以上的淘汰牛。 一、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口服及注射二组。口服处理是将敌百由掺入淀粉作成药丸投服;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叶色草蛉对棉蚜的搜索行为及其自身的种群干扰行为。结果表明:1)在两处地点的4种试验容器即培养皿、养虫器、内置障碍物的养虫器和内置盆栽棉花的笼罩中,草蛉幼虫的捕食效率因猎物的密度而变化。其捕食常数(Q)和干扰系数(m)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空间异质性的增加而减小;2)在笼罩的棉株上,一龄和二龄草蛉幼虫每天的食蚜量分别为13.6头和29.4头。幼虫较多地在上部叶片上捕食棉蚜;3)在笼罩的棉株上,无论是一龄幼虫还是二龄幼虫草蛉都更多地停留在下部的棉叶上,且在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上的草蛉幼虫的百分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皮纹学的目的皮肤纹理学(dermatoglyphics)一词系Cummins和Midlo于1926年首创,它的含义指研究人体特定部位:指(趾)和手(脚)掌皮肤纹理变化的科学。人的皮肤纹理有二大特征:1高度稳定性。人的皮纹图形在胚胎发育十九周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2个体差异性。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即使一卵双生儿指、掌纹相关系数达到0.953±00008,也都存在差异。从考古发现的唐代的单据、契约上按有指纹凭证,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不仅认识,还学会应用皮纹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室内试验研究了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Neuroptera:Chrysopidae)1~3三龄幼虫对麦蚜P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的功能反应、二龄幼虫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和种内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日最大捕食蚜虫量1~3龄分别为331头、470头和767头,功能反应的参数表明中华通草蛉幼虫对麦蚜具有很大的捕食潜能.二龄幼虫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分别用Hassel&Varley的模型E=QP-m和Beddington的模型E=at/(1+btw(P-1))进行模拟,模拟模型分别为E=0.555P-0.765和E=0.515/(1+0.551(P-1)),结果表明:随着二龄幼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随之减少.二龄幼虫的种内干扰效应试验表明,在捕食过程中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和蚜虫数成倍增加的时候,其捕食作用率仍然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截至1985年止,我国共记载被认为有效的纹胸(鱼兆)属鱼类18种(亚种)。通过对采自全国各地的4000余尾标本的整理,18种中仅14种真正有效。加上本文描述的2个新种,报道的3个新纪录,我国共有纹胸(鱼兆)属鱼类19种(亚种)。纹胸(鱼兆)属鱼类的皮肤表面突起分化明显,该性状在种内稳定,可以分为6种类型。某些骨骼的分化,如复合椎体、髓棘、胸带、背骨等,也很有分类价值。本文以皮肤突起类型及骨骼特征为主,辅以一些稳定可靠的体色型、腹鳍的相对位置等,对19种做了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Virus 简称 AcNPV)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毒,可以感染30种鳞翅目幼虫。本文报道使用 AcNPV 感染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幼虫的结果。材料与方法毒源:AcNPV 为美国农业部仓库害虫研究室 Dr,Vail,P.V.赠送的杀虫剂粉剂,多角体含量为1.76×10~9PIB/mg。供试幼虫:供试的棉红铃虫为室内人工饲料饲养的3龄幼虫,孵化后9天。  相似文献   

20.
黑襟毛瓢虫对棉蚜的数值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鼎新 《生态学报》1987,7(2):146-153
本文研究了不同龄期及不同发育期的黑襟毛瓢虫在不同食蚜量(生物量)下的发育速率,增长速率,存活率及生殖率。主要结果如下: (1)讨论了下模型(Beddinton et al.,1976)的隐含假说: 1/d=a(KaNT/1 aT _(?)N-B) (1) 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到在(食物摄入量)常数B邻域内发育速率的非连续性。为了描述此性质,我们提出了以下通式: 式中:1/d是捕食者发育速率,X是捕食者摄取的生物量,N为猎物密度。F(X(N))为一可以是线性或其他形状的函数。笔者认为发育速率在B领域的不连续性是数值反应的一个普遍规律。(2)黑襟毛瓢虫幼虫取食量与增长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四龄幼虫在取食量较低时能以低于上一龄期初的体重(负增长率)进入下一龄期或虫态。(3)二、三龄幼虫有很强的耐饥性,但一、四龄幼虫对饥饿较敏感(图5)。第i—1龄幼虫的取食量能影响第i龄时的存活率及发育速率(表2)。(4)幼虫及成虫的取食率对生殖均有重要影响,但取食量对卵重及其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