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犀草素是密蒙花中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之一,近年来多项药理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及其糖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总结了木犀草素及其糖苷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及其糖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方面有较大的开发前景,为密蒙花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藏玄参中的抑精三萜皂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药植物藏玄参(OreosolenwattiiHook.f.)的全草中分离到4个三萜皂甙,密蒙花甙(mimengoside)A和B及醉鱼草甙(buddlejasaponin)I和Ia,另外还得到阿克甙(acteoside)和6-羟基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glucoside)。体外抑精实验表明,4个三萜皂甙均有较强的抑精活性,其中密蒙花甙A和醉鱼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密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密蒙花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羟自由基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即以6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物料比为1∶3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h,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6.7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工艺合理,总黄酮提取率高,密蒙花总黄酮提取液具有很好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陈高  孙卫邦 《云南植物研究》2011,33(2):235-238,24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动态吸附法收集的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化法对各成分进行了定量。从密蒙花中分离出16个挥发性成分,定性定量出其中的11个,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44%。其中丁基醋酸乙酯(81.57%)、苯甲醛(4.92%)、3-已烯-1-醇(3.26%)、欧洲丁香醛(2.34%)和芳樟醇(1.05%)为主要成分。该研究阐明了自然条件下密蒙花的花香成分及组成,其结果为今后定向创新醉鱼草属新香型观赏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密蒙花皂甙丙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Maxim)具有抗炎作用(江苏新医学院编,1977),民间用作染饭植物。继从密蒙花中分离鉴定了其色素成分藏红花甙(crocin)和黄酮类成分芹菜甙元(apigenin)、蒙花甙(linarin)及甘露醇(...  相似文献   

6.
一、蜜花黄色素的来源及民间应用基础蜜花黄系由密蒙花(Buddleia officinalis Max.)的花中提取而得。蜜蒙花具有特别的蜜香味。在云南省滇南地区,汉族、傣族、瑶族、攸洛族、爱伲族等普遍用于染糯米饭。在西双版纳地区的许多集市上经常有金黄色蜜香味的糯米饭上市,很受  相似文献   

7.
光温对3种醉鱼草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密蒙花、七里香和大序醉鱼草3种醉鱼草的种子细小,千粒重仅12~58 mg,但形态有差异,可以进行种类区分.种子充分吸水后,在20~25℃条件下于5~10 d内就能迅速萌发,15 d时发芽率达到75%以上.光照强度21.6~32.4μmol·m-2·s-1和光照时间12~16 h·d-1均可显著提高七里香种子的发芽率,但光照抑制密蒙花种子萌发,而对大序醉鱼草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种子苗移栽后3~5 d,真叶转绿,90%的幼苗可形成健壮植株.  相似文献   

8.
羊耳朵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羊耳朵叶(密蒙花 Buddle ja officinalis Maxim的叶)中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个萜: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ute)(1),cycloeucalenol(2),chondrillasterol(3)和5个苯丙素酚甙:verbascoside((4),poliumoside(5),β-hydroxyacteoside(6),echinacoside(7)和cistanoside F(8)。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醉鱼草果实水部位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作用,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醉鱼草果实水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结合现代光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密蒙花苷C(1)、异毛蕊花糖苷(2)、毛蕊花糖苷(3)、4′-hydroxyphenyl ethyl vanillate(4)、6-O-香草酰筋骨草苷(5)、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6)、刺五加苷B(7)、松柏苷(8)、醉鱼草皂苷Ⅳb(9)、6-O-(3"-O-p-coumaroyl-α-L-rhamnopyranosyl)catalpol(10),其中化合物4、6、7、8、10为首次从醉鱼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利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对化合物1、5、6、7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四个化合物均能使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火棘主要含黄酮、多糖、色素、多酚以及磷脂等功能性成分,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抗菌活性和预防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火棘的化学成分、活性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对火棘的功能性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火棘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保健功能,降血糖作用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活性之一。本文综述了蜂胶及蜂胶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的降血糖作用,以及蜂胶的IRS-PI3K通路、PPARs转录因子、AMPK通路和抗氧化等4种可能的降血糖分子机制,旨在为蜂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提供思路,为蜂胶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密蒙花黄色素是从醉鱼草科(Buddlejaceae)醉鱼草属(Buddleja Linn.)植物密蒙花树(Budd 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花蕾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色素的主要化学成份是藏花素(Crocin)。该色素是水溶性色素,对热稳定,在pH 6—7范围内光稳定性好;氧化剂、还原剂、盐、糖、淀粉、金属离子(除Fe离子外)对色素的色译、色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杜忠毓  邢文黎  薛亮  肖江  陈光才 《生态学报》2023,43(7):2865-2880
锑矿的开采等活动剥离了喀斯特石漠化区的地上植被,导致该区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被破坏、生态系统受损或功能丧失。为了解锑矿开采后生态破坏区优势物种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群落特征及演替状态,并为复层植被重建的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贵州晴隆大厂镇锑矿生态破坏区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优势物种的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并运用卡方检验(χ2)、Ochiai指数(OI)和Pearson相关性计算了群落优势物种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石漠化锑矿生态破坏区物种组成远低于未破坏区(30科53属68种),仅为14科18属22种,乔木层物种仅为亮叶桦,灌木层物种重要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茅莓(Rubus parvifolius)和水麻(Boehmeria penduliflora)等,草本层物种重要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芒(Miscanthus sinensis)、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破坏草(Ageratina adenophora)、艾草(Artemisia argy...  相似文献   

14.
采用活性追踪和柱层析法,以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等为靶标菌,提取、分离、鉴定了龙柏茎叶中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对龙柏茎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活性测定中,石油醚萃取物的活性最高.对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A,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_(50)为0.862 4 mg/mL.经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红外等确定了化合物A的结构为4-松香酸.  相似文献   

15.
Cathelicidins作为大多数脊椎动物所特有的宿主防御肽,除了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外,还具有如抗炎症、伤口修复、抑制组织损伤和促进血管生成等重要活性,因此成为蛋白多肽类新药研发热点。近年来,以其为模板进行的结构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类:通过点突变、氨基酸替换、活性片段拼接、化学修饰以及轭合物和二聚体构建等手段提高cathelicidins的生物学活性;通过添加或删减氨基酸残基和破坏Leu和Phe拉链结构等手段可以降低cathelicidins的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通过D-型氨基酸替换L-型氨基酸、构建环形和固位型cathelicidins的方式增强其体内外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6.
蟾酥(Venenum Bufonis)一词源自《本草衍义》,为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镇痛、强心、升压、局麻、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蟾酥中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包括脂蟾毒配基、华蟾毒配基和蟾毒灵等。抗肿瘤活性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近年来,有关蟾酥中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生物代谢工程以微生物为载体,以生命系统各个阶段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天然模板和设计蓝图,采用合成生物技术合成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中部分有害或具有潜在安全威胁,如毒素和蛋白质复合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也可危害健康的药物分子及其衍生物、国际公约限制使用的化学制剂等,可能对生物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采取天然代谢通路与非天然代谢通路生物合成的活性物质、化学合成的活性物质和活性物质递送技术相关的合成生物学安全风险的梳理分析,为促进活性物质的合成生物创新发展和应用提出科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有絮凝活性真菌,同时对其絮凝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梯度稀释、平板划线、18S rDNA检测等方法分离鉴定絮凝活性菌株。通过高速离心、超声破碎、乙醇沉淀、定性试验等方法确定絮凝活性物质性质。【结果】从渤海湾海岸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真菌,经鉴定为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命名为产紫青霉EL-02(P. purpurogenum EL-02)。超声破碎试验证实其絮凝活性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根据絮凝活性曲线,确定4 d为积累絮  相似文献   

19.
原野  胡彦波  周义发 《微生物学报》2017,57(8):1219-1234
糖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人类发现与生产药物的重要来源。糖苷中糖链部分的组成与其药理活性密切相关,改变糖苷分子中的糖链结构能改变糖苷的药理活性,为开发药物提供更多的化合物资源。糖苷水解酶修饰糖链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活性糖苷与苷元的制备。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糖苷水解酶转化制备活性糖苷与苷元的研究进展,为研究糖苷酶生物转化制备活性化合物提供数据资源,为相关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用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鉴定有絮凝活性真菌,同时对其絮凝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梯度稀释、平板划线、18SrDNA检测等方法分离鉴定絮凝活性菌株。通过高速离心、超声破碎、乙醇沉淀、定性试验等方法确定絮凝活性物质性质。【结果】从渤海湾海岸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真菌,经鉴定为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命名为产紫青霉EL-02(P.purpurogenum EL-02)。超声破碎试验证实其絮凝活性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根据絮凝活性曲线,确定4d为积累絮凝活性产物的最佳发酵时间。乙醇沉淀法获得该菌株絮凝活性物质。经鉴定该菌株所产絮凝活性物质为糖类,且其活性在pH2-11,温度-70℃-100℃范围内保持稳定。【结论】分离筛选到一株有絮凝活性的产紫青霉EL-02,经鉴定其产生糖类絮凝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