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2 a生油茶嫁接苗在黄花梨盛果期(树龄15 a)林下进行不同方式套种(株间、行间、交叉点套种)造林对比试验,对造林后6 a油茶生长状况、结实量和黄花梨产量、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以交叉点套种油茶单株效果最好,平均冠幅达141.0 cm,平均保存率91.5%,油茶籽产量达3.86 kg·株-1;交叉点套种和行间套种油茶对黄花梨产量的影响较小,单株产量、优质果率与对照(不套种)差异不显著;株间套种油茶对黄花梨产量的影响较大,单株产量比对照低20.4%,优质果率比对照低23.3%。  相似文献   

2.
ABT生根粉在七叶一枝花增产栽培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运用广泛价值高的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概述了七叶一枝花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运用ABT生根粉的特性对七叶一枝花的增产栽培进行试验性的研究,利用ABT生根粉所具有的补充外源激素与促进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合成的功效,促进七叶一枝花的根茎快速生长,缩短商品七叶一枝花的生产周期,达到可持续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娟  杨家胜  叶漪 《广西植物》2016,36(3):323-328
该研究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3个温度条件,即低温(10℃/16℃)、适温(18℃/24℃)、高温(26℃/32℃),采用盆栽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和主要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温条件下,七叶一枝花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均高于低温和高温处理,而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则低于两者。(2)适温条件下,七叶一枝花根茎体内皂苷含量最大,达到了4.33%,低温和高温处理下皂苷含量分别只有适温的42.26%和33.49%,氨基酸含量同样表现为适温处理下最大。(3)七叶一枝花有效成分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温度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的积累影响显著,22℃左右的平均温度(18℃/24℃)是七叶一枝花栽培的适宜温度,此温度有利于其生长及有效成分的积累,该研究结果为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中温度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种植和盆栽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的立地类型(平地、阳坡、阴坡和坡地)和土壤类型(砂土、壤土和黏土)对产自河南省方城县的"裕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裕丹参"的各项生长和根系产量指标以及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有明显差异.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平地、阳坡和坡地种植的"裕丹参"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均逐渐降低,而阴坡种植的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但在不同立地类型下,单株根系干质量和丹酚酸B含量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丹参酮Ⅱ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采收期,平地种植的"裕丹参"的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单株根系干质量和鲜质量以及根系鲜产量均最高,平地和坡地种植的"裕丹参"根直径较大,阳坡种植的"裕丹参"根长最长,阳坡和坡地种植的"裕丹参"单株根数、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也较高,而阴坡种植的"裕丹参"的各项生长和根系产量指标以及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最低.在不同类型土壤中,"裕丹参"的根系性状和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总体上差异显著,其中,用砂土种植的"裕丹参"的根直径、根长、单株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最高,但单株根数最少;用黏土种植的"裕丹参"根系生长总体最差,但单株根数最多;用壤土种植的"裕丹参"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则最低.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裕丹参"适宜种植于砂土的坡地或阳坡.  相似文献   

5.
‘红阳’猕猴桃叶盘高频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阳’猕猴桃雌株幼叶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并对不定芽增殖以及生根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MS+3.0 mg/L BA+1.0 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达100%,平均出芽数达18.67个/叶盘;在MS+2.0 mg/L BA+1.0 mg/L NAA+0.1 mg/L GA3培养基中,增殖率达100%,1~6代不定芽平均繁殖系数达8.63;不定芽在1/2 MS+0.8 mg/L IBA培养基中培养15 d,然后继代至含1/2 MS液体培养基的珍珠岩中培养15 d,生根率达100%,且其根系发育良好;98株试管苗移栽到土壤盆钵中,成活95株,成活率达96.94%。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红阳猕猴桃叶片高频直接再生体系,该体系诱导产生不定芽周期短,出芽率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大,生根率高且根系发达,为红阳猕猴桃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七叶一枝花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石蜡永久制片和光学显微摄像的方法对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的根茎由栓皮层、薄壁组织及维管组织组成,其中栓皮层由4层细胞组成;薄壁组织的细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内有时分布有针状结晶束。不定根由表皮层、皮层、内皮层及维管束构成,表皮上有根毛,皮层所占根径的比例达80%以上;木质部为三原型。在七叶一枝花的根茎和不定根的皮层细胞中均有内生真菌的分布。真菌由表皮、外皮层侵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中形成菌丝结,并扩展成一定的侵染区域,部分皮层细胞中菌丝结已被消化吸收。内生真菌只侵染皮层薄壁细胞,不侵染维管柱。七叶一枝花可以通过消化细胞内的菌丝作为营养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密植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竹子种群构建与维持机制,探究小径笋用竹种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 D. Chu et C. S. Chao ‘Prevernalis’)从单株母竹扩繁为分株系统,进而构建竹子种群的过程,开展了不同年龄母竹、不同覆盖竹林土壤控制性盆栽实验,比较分析了盆栽竹苗地下茎形态、生物量及芽库等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盆栽苗地下茎生长形态表现为2年生母竹盆栽苗平均发鞭长度为(666.58±111.75) cm·盆-1,平均鞭节数量为(342±44)个·盆-1,明显高于1年生母竹盆栽苗的(354.25±136.64) cm·盆-1和(216±88)个·盆-1,但其平均鞭径为(0.77±0.07) cm,低于1年生母竹盆栽苗的(1.07±0.12) cm;盆栽苗地下茎生物量积累表现为1年生母竹盆栽苗地下茎生长侧重于竹鞭生物量积累,2年生母竹盆栽苗地下茎生长侧重于竹根生物量积累;盆栽苗地下茎芽库生长特征表现为2年生母竹盆栽苗芽库数量整体高于1年生母竹盆栽苗,尤其总芽数量和休眠芽数量分别达...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东达山高山草甸沿生境干旱化梯度设置10个样地,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优势种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矮生嵩草(K.humilis)叶片数量与其它构件数值(分株数量、茎基直径、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线性回归斜率测度分株功效、叶片萌生能力、根系分生功效和根系伸长功效,以探讨嵩草的分株能力、茎基生长和根系生长对生境干旱化过程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2种嵩草植物的叶片数量与4种构件数值均为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2)随着生境干旱化程度增加,高山嵩草分株数量增加,矮生嵩草分株受干旱抑制程度高,分株数量呈下降趋势;2种嵩草分株功效下降,即单株叶片数量因干旱化程度增加而减少。(3)2种嵩草的茎基直径、叶片萌生能力随着生境干旱化程度增加而下降;高山嵩草叶片萌生能力的变化与生境干旱化梯度一致,具有连续性;矮生嵩草叶片萌生能力对生境干旱化的适应性弱,干旱到一定程度发生骤降。(4)随着生境干旱化,高山嵩草的根系数量和长度均增加,矮生嵩草根系长度增加,但数量却无规律变化;2种嵩草的根系分生功效和根系伸长功效均下降。研究表明:嵩草属植物分布的最适宜生境为表面稍有积水的沼生生境。为适应生境干旱化,高山嵩草降低叶片萌生率以减少蒸腾作用,增加分株数量以增强对空间的占有能力,并增加根系数量和长度来提高对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因此对干旱有较强适应性且分布范围广;矮生嵩草只通过降低叶片萌生率,增加根系长度响应干旱化生境,其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10.
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新银合欢天然更新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5年6和10月对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新银合欢人工林的调查,发现新银合欢林下幼苗数量较多,经过对幼苗刨根后,发现林下的新银合欢幼苗均为种子实生苗,表明新银合欢是通过种子繁殖来完成天然更新。新银合欢单株结实量在602~1513粒,树体高大的结实量多;其林下幼苗生长良好,更新密度最低为368株·m-2,最高达960株·m-2;新银合欢林缘幼苗最远扩散距离为58·3m,幼苗的扩散范围主要集中在距离林缘10m的区域内,种子受风力和流水的影响,可以沿沟谷传播很远。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重要的药用植物有100种,分属89科。各种药用植物分布、数量相差甚大。其中金线莲、七叶一枝花等经济价值较高,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贵长’猕猴桃叶片高效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长’猕猴桃叶片为外植体,直接脱分化产生不定芽,并对不定芽增殖以及生根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其高效直接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在MS+4. 0mg/L 6-BA+0. 4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达95. 8%,平均出芽数达15. 7个/叶片;不定芽在MS+3. 0mg/L 6-BA+0. 3mg/L NAA+0. 2mg/L GA3培养基中,增殖率达100%,且1~6代平均繁殖系数达8. 15;不定芽先在添加1. 0mg/L IBA的1/2 MS固体培养基中诱导7d,然后再先后在1/2 MS固体培养基和充分吸附1/2 MS培养液的珍珠岩中各培养14d,生根率达98. 61%,且根系发育良好; 50株试管苗移栽到以珍珠岩和田间土壤(其体积比为1∶4)为基质的营养钵中,2周后成活49株,成活率达98%。该研究成功建立了‘贵长’猕猴桃叶片高效再生体系,该方法不定芽诱导周期短,出芽率高且数目多,不定芽增殖系数大,生根率高且试管苗根系发达,为‘贵长’猕猴桃离体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冠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郭华  王孝安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335-1339
用植物冠层半球影像系统分析测定了黄土高原腹地子下岭林区4个小同龄级油松林的,冠层特征和林下光立地系数,并应用α多样性指数对不同龄级人工油松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人工油松林叶面积指数(LAI)在林木生长20a以后达到稳定值;平均叶倾角(MLA)但40a内变化不大;冠型参数(ELADP)的数值作40a内呈U型波动;综合光立地系数(GSF)、直射光立地系数(DSF)、散射光直:地系数(ISF)等参数显示,该地区人工油松林在发育过程中,林下光照明显下降.40a林下光照条件各项指标仅约为10a林的1/3。群落内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有随年份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分子对接法探索中草药七叶一枝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活性化合物。SARS-CoV-2主要通过其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结合。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预测了七叶一枝花中富含的3种重楼皂苷(Ⅰ、Ⅵ、Ⅶ)与ACE2的结合亲和力。结果表明:三种重楼皂苷均能够与ACE2结合,结合自由能均低于-8 kcal/mol。三种化合物共同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包括:Pro-346、Thr-347、Ala-348、Asp-350、Asn-394、His-401、Glu-402。三种药物结合以上位点的结构主要是共同的母核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另外,重楼皂苷Ⅰ与ACE2结合所需能量最低,而重楼皂苷Ⅵ与靶蛋白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数量最多及形成的氢键数量最多。因此,基于这三种有效成分进行结构设计有望获得高效的SARS-CoV-2抑制剂,以期为COVID-19治疗药物发现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分条件对白桦天然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变暖导致的降水格局变化,选择生长于不同水分条件(湿生立地和中生立地)的中龄天然白桦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状况并分析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水分条件对白桦天然林的密度和平均胸径具有显著影响(p=0.043 3和0.007 9),中生立地条件下白桦天然林的密度低于湿生立地(降低46.8%),而平均胸径则前者高于后者(增加52.4%)。中生立地白桦天然林的胸径分布为正态分布(p=0.823 9),而湿生立地白桦胸径分布呈明显的左偏(p=0.000 8)。水分条件能影响实生天然白桦胸径、树高生长过程,而对材积生长过程影响不大。湿生立地白桦的胸径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中生立地,前者速生期在6~15 a,后者在9~12 a,中生立地白桦胸径的数量成熟龄晚于湿生立地1~2 a;湿生和中生立地白桦高生长的速生期均在6 a,中生立地白桦树高的数量成熟龄晚于湿生立地3~6 a;湿生和中生立地白桦材积的速生期均在24 a以后,湿生和中生立地白桦材积的数量成熟龄均为24 a以后。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杉木幼苗根系生长、形态学指标及养分利用效率对土壤磷素异质分布的响应规律,选择杉木种子园单株采种培育的半同胞家系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沙培控磷盆栽试验,设计低浓度供磷(8 mg/kg KH_2PO_4)、正常供磷(16 mg/kg KH_2PO_4)和高浓度供磷(32 mg/kg KH_2PO_4)3个供磷水平,每个供磷水平分别采用2种供磷方式(局部供磷和均匀供磷)进行根部施磷。结果表明:(1)从供磷水平来看,低浓度供磷下的杉木根长、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及全株的磷素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正常供磷和高浓度供磷,而根平均直径相反;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杉木苗高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而比根长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2)从供磷方式来看,局部供磷处理的杉木苗高、根长、根系表面积、比根长、地上部生物量、根系及全株的磷素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均匀供磷处理,而根平均直径和根冠比则相反。总体上,低浓度局部供磷处理下杉木可明显增强其根系的形态可塑性,从而优化根系在养分异质土壤里的空间分布,并通过提高根系磷素利用效率以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法对6个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幼苗的根系和地上部相关指标及叶片光合和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菊花品种幼苗的抗旱性和耐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间幼苗的根系和地上部相关指标及叶片光合和气体交换参数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系的大多数相关指标与株高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与茎粗和单株叶数却没有显著相关性;并且,单株的根体积、根鲜质量和干质量与单株地上部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8、0.642和0.599),与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0.606和0.553).主根长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平均根长与水分利用效率及单株根鲜质量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5、0.517、0.570和0.477);单株根干质量与蒸腾速率及根系活力与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877和0.814).抗逆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南农红霞'('Nannong Hongxia')、'大白托桂'('Qx073')和'天使'('Angelina')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93、0.93和0.72,据此判断这3个菊花品种的抗旱性最强;品种'馒头菊'('Cayman')和'南农红霞'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82和0.70,据此判断这2个菊花品种的耐热性最强.综上所述,不同菊花品种幼苗的根系相关指标差异明显,并且根系生长状况能够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发育,品种'南农红霞'的抗旱性和耐热性均很强,具有较高的抗性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踏查及样方法,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块样地内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的分布和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伯乐树分布于该保护区内海拔438 ~1 134 m的低山区域,大多呈零星分布,数量少(仅23株)且分布范围狭窄,分布总面积约15 hm2.根据群落外貌和乔木层优势种,可将6个样地分为3种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香椿-枫香树群落(Toona sinensis-Liquidambar formosana community)和赤杨叶群落(Alniphyllum fortunei community);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杉木-甜槠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杉木-木荷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Schima superba community)和马尾松-木荷群落(Pinus massoniana-Schima superba community);杉木-毛竹林,即杉木-毛竹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 community).在针阔叶混交林中伯乐树生长最好、分布数量最多,在落叶阔叶林中生长较差.根据胸径和株高可将种群结构分为6个径级,其中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数量为0;Ⅲ级和Ⅳ级成年株数量分别占总株数的17.39%和4.35%;而V级成熟株数量最多,占总株数的60.87%;Ⅵ级衰老株数量也占总株数的17.39%.研究结果表明:该伯乐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幼苗和幼树数量明显不足,因而,应加强人工繁育研究、有效扩大种群规模.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我国8个森林立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高原亚热带、热带)所属的13个自然保护区,采集了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384个,测定了土壤pH、水分和养分,从中分离观察芽孢杆菌菌落1873个,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79株,并对其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其平均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4.32%和4.21%。研究了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森林土壤中生态分布的规律及苏云金芽  相似文献   

20.
土壤镉污染对大蒜幼苗生长及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胡  郑文教  陈杰 《生态学杂志》2008,27(5):771-775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镉污染胁迫对大蒜幼苗生长及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土壤低浓度镉对大蒜幼苗生长略有促进作用,单株鲜质量、干质量、根长及地上部分高度略有增加,而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坡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抗氧化防御酶系统仍保持平衡,表现在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随着土壤镉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大蒜平均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平均最大根长及地上部分高度均显著降低,同时,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逐渐减弱,抗氧化防御酶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根系MDA含量显著上升.大蒜对镉吸收积累主要在根部,而向地上部分转运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