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吡咯烷酮为唯一碳源,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具有4-丁内酰胺水解酶活性的菌株.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酶促转化反应条件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编号为HHSW-16的菌株水解活性最高.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1.50 g·L-1,牛肉膏6.35 g·L-1,酵母粉5.58 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相思根瘤菌质粒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了相思根瘤菌MZ和AJ018在含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并用碱裂解方法对其质粒组成进行检测。结果:两菌株对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均无抗性,而对其它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MZ菌株对实验中的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三种抗生素的耐受范围与最大耐受值都比AJ018强,当平板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的终浓度分别为250μg/ml、75μg/ml、150μg/ml时,AJ018在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当三种抗生素终浓度分别为800μg/ml1、50μg/ml、400μg/ml时无菌落生长。两菌株都含有一个大约50kb的质粒。  相似文献   

3.
拮抗链霉菌S24对黄曲霉、赭曲霉、黑曲霉等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曲霉菌具有广谱抗性。优化了该菌株抗菌物质高产发酵培养基配方,并分析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通过单次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对S24菌株抗菌物质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利用显微镜观察,研究了S24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黄曲霉菌丝及孢子的抑制作用。获得适合S24菌株抗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10 g、葡萄糖40 g、黄豆饼粉24 g、酵母浸膏粉8 g、KH2PO4 4 g、CaCO3 0.8 g、水 1 L。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玫瑰黄链霉菌NKZ-259是一株生防菌株,其次级代谢能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吲哚乙酸(IAA)。为了进一步提高菌株代谢产生IAA的含量,本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利用单因子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的6种营养成分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硝酸钾、磷酸氢二钾和L-色氨酸;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菌株发酵产生IAA的主要因素为L-色氨酸、葡萄糖和磷酸氢二钾;采用中心组合试验(CCD)及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最终确定菌株代谢产生IAA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L-色氨酸2.24 g/L,葡萄糖20.7 g/L,磷酸氢二钾0.5 g/L,可溶性淀粉10 g/L,蛋白胨3 g/L,硝酸钾4.5g/L;使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菌株代谢产生IAA的含量为45.377 4μg/m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IAA的含量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高产菊粉酶的黑曲霉菌株,以Aspergillus niger YH-1为出发菌株,经过亚硝基胍(NTG)诱变,以高温高菊芋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梯度驯化,选育出一株产菊粉酶菌株YH-3,并运用响应面实验方法对该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菊芋粉25.2 g/L、豆饼粉40 g/L、蔗糖酯4.9 g/L、NaCl 5.5 g/L。发现内切菊粉酶活力(I)由60.9 U/mL提高到165.0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7倍。研究证明蔗糖酯对于黑曲霉YH-3发酵产菊粉酶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剂。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生境收集的自然发酵样品中分离纯化获86株曲霉纯菌株;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曲霉各菌株发酵液中洛伐他汀(Lovastatin)含量进行筛选;获1株较高产Lovastatin的编号为A-8曲霉菌株,产量为58 g/L。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基因序列,鉴定A-8菌株为杂色曲霉。单因素实验初步优化了A-8曲霉菌株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A-8菌株产生Lovastatin较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 5.2、摇床转速180 r/min、接种量为10%;培养基配方为:乳糖为碳源、含量为100 g/L,蛋白胨为氮源、含量为12 g/L,碳源/氮源为15∶1.5;在该条件下A-8曲霉菌株发酵产生Lovastatin的水平最高,可达130.04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约2.24倍。A-8曲霉菌株是较有潜力的工业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对蔗根土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JC002菌株生长和产孢所需要的最适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测试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及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对JC002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JC002菌株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是葡萄糖30 g、蛋白胨15 g、马铃薯200 g、琼脂20 g、水1 000 mL;蔗糖、NaNO3是菌落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菌株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5℃,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7.0;紫外光对菌株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孢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紫外光照射时间越长,产孢越少。【结论】本研究为JC002菌株的大量培养及其孢子制剂的大量生产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蔗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发酵不同阶段的甘蔗渣中分离到多种纤维素分解菌,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功能菌株c1g3-3及其最适功能培养基蛋白胨纤维素培养基(PCS),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综合鉴定得出c1g3-3鉴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 obacter xylosoxidans)。  相似文献   

9.
目的:羊肚菌不同分离物在培养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较大且极不稳定,通过同一子实体不同单孢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研究特别是产菌核能力的变化回答这些变化是否是由于多核菌株的不稳定性引起.方法:以不同来源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为材料,并以粗柄羊肚菌为对照,研究了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并对同一子实体及不同子实体产菌核和不产菌核单孢进行配对培养.结果: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按培养特征可分为9类,同等条件下每一菌株的培养特性保持稳定;在综合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CPDA)、葡萄糖硝酸钠琼脂培养基(GN)、酵母膏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进行转接培养时,可成功地将产菌核菌株转化为不产菌核菌株;尖顶羊肚菌同一子实体及不同子实体各产菌核单孢菌株产核数量及分布变化很大,交配后单孢之间性状会发生较大变化,包括菌核形态、菌丝形态、生长势,特别是产菌核能力会消失和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0.
从土壤中筛选产阿拉伯胶酶的微生物菌株,并通过紫外诱变选育后得到高产突变菌株ZHB05F,依据菌落和孢子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镰刀茵(Fusarium sp.).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产酶培养基的主要组分的浓度和pH值,得到最佳的产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阿拉伯胶30 g/L,(NH4)2SO4 8 g/L,K2HPO4 1g/...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土壤是一类典型的极端环境,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质。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并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和最佳培养基。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菌株鉴定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最佳培养基采用单因子优化培养基实验和正交实验。菌株Ⅱ4-01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在25 g/L蔗糖、25 g/L黄豆粉、0.5 g/L MgSO_4、2 g/L Na_2HPO_4·12H_2O、1 g/L NaH_2PO_4·2H_2O、pH=7.5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36 h时,胞外多糖产量可达8.594 g/L。菌株Ⅱ4-01发酵培养基经优化后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12.
吕平 《工业微生物》2011,41(3):32-37
通过N+离子注入获得大黄素高产菌株Aspergillus ochraceus LP-0301并优化了发酵条件,使其最终产率达1.45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2.96倍.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镁离子1.5 g/L,硝酸铵10 g/L,蛋白胨10 g/L,玉米淀粉75 g/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 ℃,初始pH为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 2株相思根瘤菌在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L9(34 )对相思根瘤菌进行优化培养基研究 ,筛选出相思根瘤菌优化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 :MZ菌株与YM2菌株在各自优化培养基的菌体数量高达 8.2× 10 9个 mL与 6 .3× 10 9个 mL ,分别为原有培养基的 3.6 4倍与 1.14倍 ;另外用乙炔还原法测得它们的最高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0 .96 3μg .mL- 1 .d- 1 与 0 .2 80 μg .mL- 1 .d- 1 。  相似文献   

14.
对柚子皮上自然生长的黑曲霉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其产酶特性。以平板稀释法从柚子皮上分离出一株霉菌菌株,通过观察其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判定该菌株的种属;采用鉴定培养基法对其产酶特性进行分析。根据柚子皮的成分特性,以干柚子皮为主要原料,该菌为生产菌株,采用固态发酵法探究培养基的成分、柚子皮含量、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及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可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柚子皮12g,麸皮0.5 g和(NH_4)_2SO_40.5 g,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保持在68.5 mL/100 g,培养时间控制在60 h左右时纤维素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黄浆水)对枯萎病拮抗菌Pb-4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的碳源;设置因素水平为L_(18)(3~5)正交试验,对Pb-4菌株黄浆水培养基中最佳碳源和无机盐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对Pb-4菌株的发酵温度、p H和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通过筛选确定玉米粉为黄浆水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 000 m L黄浆水中添加玉米粉30 g、(NH_4)_2SO_4 2g、Mg SO_4 1.5 g、CaCO_3 1.5 g和FeSO_4 0.3 g;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6.3℃、p H7.4、接种量5%、摇瓶培养40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菌数可达42.8×10~8 CFU/m L、最大生物量OD_(660)值为0.393,与预测理论最大值0.390 2相吻合。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能够替代蛋白胨、酵母粉和葡萄糖等常规培养基,具有简单、廉价和环保等特点,可作为微生物菌剂规模化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亚甲基蓝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从土壤中筛选了一株聚-ε-赖氨酸(ε-PL)高产菌株,ε-PL摇瓶产量大于2g/L,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对该菌株发酵生产ε-PL的培养基成分进行初步研究表明:葡萄糖是最好的碳源,酵母粉和硫酸铵是最佳的复合氮源,在优化培养基下,ε-PL摇瓶产量达到3.9g/L。  相似文献   

17.
以YG培养基为基础,考察不同条件对聚磷菌JPA1菌株生长及聚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JPA1菌株生长的对数期为3~9h,9h后进入稳定期,12 h到达衰亡期.在单因素试验中,麦芽糖为JPA1菌株最适生长和聚磷的C源,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pH为8,Na+、Ca2+、Mg2-、Mn2+和K+等离子有利于JPA1菌株的生长;最适聚磷温度为30 ~ 35℃,pH为7,Fe2+、Na+、Mg2+、Mn2+和K+等离子有利于JPA1菌株的聚磷.正交试验结果表明:JPA1菌株去磷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1.5 g/L,温度37℃,pH 6.5,装液量50 mL(300 mL摇瓶);菌株最适扩增培养基为麦芽糖1.5 g/L,温度37℃,pH 6.5或7.5,装液量150 mL(300 mL摇瓶).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一株耐受高浓度葡萄糖且产乙偶姻的菌株,利用高糖培养基以及乙偶姻显色液从烟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全新菌株;将筛选出的菌株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利用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对菌株进行耐受实验;最后,利用GC-MS(气相-质谱)将菌株的发酵产物定性分析,并对菌株进行72 h的初步发酵。结果显示,筛选获得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命名为PX03。葡萄糖耐受实验中,菌株PX03在含有500 g/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依然能生长,OD600可达65;300 g/L葡萄糖浓度下生长最好,OD600可达100。GC-MS定性结果分析发现,该菌株可产大量的乙偶姻(22.51%)和2,3-丁二醇(21.29%),同时可产乙酸(13.97%)、3,4-二羟基-3,4-二甲基己烷-2,5-二酮(8.52%)、吡喃酮(5.24%)和3-甲基-丁酸(4.47%)等一些香气成分。对菌株的初步发酵结果显示,该菌株乙偶姻产量可达41 g/L。  相似文献   

19.
邓志平  陈浩  陈三凤 《微生物学报》2016,56(9):1415-1425
【目的】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49是本实验室分离的具有潜在生物肥料价值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在常见的培养基中不能高效生长(OD_(600)≤1)。本文拟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以获得最大菌体生物量。【方法】运用响应面分析中的因素筛选实验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以及中心复合设计法,对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结果】利用响应面优化法最终确定了菌株最佳培养基:蔗糖36.22g/L,Tryptone 5.31 g/L,Yeast Extract 10.92 g/L,Mg SO_4 0.51 g/L,Na Cl 3.5 g/L,Na_2Mo O_4 0.02 g/L,FeS O_4 0.02 g/L。通过摇瓶发酵后菌体OD600=10.280,达到预测值的94.6%。【结论】利用响应面法成功地对Paenibacillus sp.1-49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为该菌株和其他类芽孢杆菌的大规模发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根瘤菌突变株96号,只有增强了原来培养基的缓冲能力并增加了氮源后,才能使其正常生长。96号突变株产生细胞分裂素的能力随着生长过程的不同而异。它产生细胞分裂素的最大量在菌体生长的稳定初期,为15.01μg/L,比出发菌株的2.18 μg/L提高了近7倍。经修改后的根瘤菌常规培养基能用于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并能正常产生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培养液中加入腺嘌呤对菌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有强烈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