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瓟亚族包括藏瓜属(Indofevillea)、赤瓟属(Thladiantha)、罗汉果属(Siraitia s. l)和苦瓜属(Momordica)。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义的罗汉果属包含3个属,即白兼果属(BaijianiaA.M.Lu et J.Q.Li)、小球瓜属(Microlagenaria (C.Jeffrey) A.M.Lu et J.Q.Li)和罗汉果属(Siraitia Merr.)。 除苦瓜属外,赤瓟亚族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道极少。本文报道该亚族4属9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新的染色体数目的资料,讨论了赤瓟亚族中的某些分类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81,(3):24-28
<正> 对于罗汉果的分类地位,植物学家有各种不同意见,为了给植物分类学提供一些依据,我们对罗汉果、木鳖子、苦瓜和河南赤瓟等四种植物的花粉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和光学显徽镜下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形态,现将试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苦瓜属(Momordica)三命种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81,(1):43-47
<正> 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原属于苦瓜属,对于它的分类地位,意见不统一,最近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罗汉果应归入赤瓟属(Thladiantha)。为了给植物分类学提供一些依据,我们将罗汉果以及和它同属的苦瓜(M.charantia L.)和木鳖子(M.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营养器官进行解剖,比较它们的内部形态。  相似文献   

4.
茸毛赤瓟种子自花后30 d发育至55 d,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由0升至最大;含水量逐渐下降,但下降速率不等,发育后期存在显著的成熟脱水期。花后45 d果实干重接近最大,种子干重在45 d达到最大,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基本同步。自然风干1d后,花后40~50 d的种子含水量下降2%~4%。花后40 d的种子发芽力显著提高,花后45~50 d的种子无明显变化,继续干燥,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花后50 d的种子直到含水量低至4%后才明显下降;花后35 d和55 d的种子经过不同天数干燥后,发芽力均下降。不同发育时期茸毛赤瓟种子耐脱水力有差别,由强至弱依次为花后50、45、55、40、35 d。用半致死含水量可准确地反映不同发育时期茸毛赤瓟种子的脱水敏感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5.
赤瓟属(Thladiantha)是Bunge在1834年建立的,他根据采自北京地区的标本,命名为T.dunia Bunge作为属的模式种,发表时仅此一种。随后,不同的著者在该属下陆续发表了一些种。本世纪初,A.Cogniaux(1916),M.F.Ganepain(1918)分别对该属作了整理;接着,H.Handel-Mazzetti(1936),C.Jeffrey(1962)及本文前一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低海拔地区栽培试验,研究了野生珍稀食用植物皱果赤瓟的资源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能以常规可行和繁殖方式进行生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典分类方法,对1989~2012年采自新疆各地的赤藓属植物360余号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新疆赤藓属(Syntrichia Brid.)植物11种(含1变种),其中3种为新疆新记录种。(2)新疆首次发现的3个新记录种为:北方赤藓(Syntrichia norvegica)、双齿赤藓(S.bidentata)和齿肋赤藓异叶变种(S.caninervis var.spuria),其中双齿赤藓为中国濒危物种。(3)对新疆赤藓属植物11种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新疆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新疆赤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PCR-DGGE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玮  张嘉超  邓光华 《植物研究》2010,30(5):582-587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了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蛋白酶K-CTAB法提取的三叶赤楠土壤DNA经PCR扩增的产物经DGGE检测后得到的电泳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可以明显反映出三叶赤楠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栽培时间对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特征有很大影响:随着栽培时间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在第4年多样性指数达到最高值2.741,第8年时多样性指数降为1.378。不同栽培时间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类群组成有所变化。根际微生物特征可以作为盆景换盆的一个指导因素,三叶赤楠盆景的换盆在其生长4~6年时进行可能最为合适,此时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最为丰富,进行换盆会加快其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建成。  相似文献   

9.
大苞赤(ThladianthacordifoliaCogn.)为葫芦科赤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肠胃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常见疾病,为了寻找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开发利用该属药用植物资源,我们进行了大苞赤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云南峨山县采集的大苞赤块根...  相似文献   

10.
路安民  张志耘 《植物研究》1981,1(1-2):61-96
赤瓟属(Thladiantha)是Bunge在1834年建立的,他根据采自北京地区的标本,命名为T.dunia Bunge作为属的模式种,发表时仅此一种。随后,不同的著者在该属下陆续发表了一些种。本世纪初,A. Cogniaux (1916),M. F. Ganepain (1918)分别对该属作了整理;接着,H. Handel-Mazzetti (1936),C. Jeffrey (1962)及本文前一作者(1975)也都作过研究,最近,C. Jeffrey (1980)对属的范围作了修正,并对种类作了文献式记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适用于防治锈赤扁谷盗的植物精油种类及其用量,本试验采用拌粮密闭熏蒸法,比较23种植物精油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熏蒸毒杀活性差异,从中筛选出作用效果较好的精油种类进行熏蒸毒力测定。通过二次筛选结果表明,大蒜与芥末精油对锈赤扁谷盗成虫具有明显的熏蒸毒杀作用。进一步的毒力测试结果表明,在24 h、48 h、72 h处理时间下,大蒜精油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LC_(50)值分别为0.7827、0.7222、0.6478μL/L,而芥末精油在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的LC_(50)值分别为2.7581、2.6117及2.4619μL/L,大蒜精油对锈赤扁谷盗具有更强的熏蒸毒杀活性。  相似文献   

12.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玉米赤霉菌(o双湖咄h一)的一种代谢产物,它不仅具有动物雌性激素的作用,还是某些真菌的性激素(Stob等1962)。自80年代初李季伦等(1980)发现在植物体内有玉米赤霉烯酮的存在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孟繁静等1988)表明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能活跃地参与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的类似植物激素的内源活性物质。已知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存在着自由态和束缚态两种形式,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影响和控制着某些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Cohen和Bandurski1982)。为了探索玉米赤霉烯酮在高等植物体内是否也如…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现有降香黄檀野生资源,大力发展降香黄檀人工栽培,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光是植物必需的资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形态结构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越南黄檀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赤车属(荨麻科)四种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赤车属植物标本的研究,将小赤车归并入短叶赤车,小异被赤车归并入异被赤车,海南赤车归并入滇南赤车,长茎赤车归并入赤车。  相似文献   

15.
赤爮亚族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赤Bo亚族3属共12种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其结果是:1在卷须的解剖结构上,赤Bo属和白兼果属有是显的区别。前者具周维管纤维。但其维管束发育差;后者不具周维管纤维,但其维管束发育良好。从系统演化上来说,完善的维管系统显然比周维管纤维有更强的机械功能。2.草酸钙盐的结晶体,硅质细胞和钟乳体分别存在于白兼果属,罗汉果属和苦瓜属植物中,而在赤Bo属植物中未发现上述结构物质。3.比较解剖学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香港6种本土维管植物新记录以及2个归化物种新记录,其中包含两个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本土种分别是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 (Wall.) R. Parker、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Ard.) Roemer & Schuit.、椭果雀梅藤Sageretia ellipsoidea Yi Yang, H. Sun & H. Peng、钩刺雀梅藤Sageretia hamosa (Wall.) Brongn.、短柱络石Trachelospermum brevistylum Hand.-Mazz.、海南姜Zingiber hainanense Y. S. Ye, L. Bai & N. H. Xia;两个归化种是卵叶链荚豆Alysicarpus ovalifolius (Schum.) J. Léonard和美洲马瓟儿Melothria pendula L.;两个新记录属是山楝属Aphanamixis Blume和番马瓟属Melothria L.。本文描述了每个种的分布、生境、物候、主要识别特征以及与相似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李超  林云  毕海燕  云映霞 《植物研究》2018,38(3):323-329
对我国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密花齿缘草(Eritrichium confetiflorum W. T. Wang)、锚刺果(Glochisocaryum kansuense W. T. Wang)和大花长叶微孔草(Microula trichocarpa(Maxim.) Johnst. var. macrantha W. T. Wang),唇形科(Lamiaceae)的宽叶香茶菜(Rabdosia latifolia C. Y. Wu & H. W. Li),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的矮直瓣苣苔(Ancylostemon humilis W. T. Wang)以及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黑子赤瓟(Thladiantha villosula Cogn. var. nigrita A. M. Lu & Z. Y. Zhang)原白中主模式标本引证的排印错误做了更正。密花齿缘草原白中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杨昌友700422,实际应为杨昌友700442。锚刺果原白中用中文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傅坤俊1989,实际应为傅坤俊1489,前者属于百合科(Liliaceae)的Asparagus sichuanicus S. C. Chen & D. Q. Liu。大花长叶微孔草原白中主模式标本引证为李馨70287,实际应为李馨72087,前者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的Rhododendron edgarianum Rehder & Wilson。宽叶香茶菜原白中主模式标本引证为曲桂龄2049,实际应为曲桂龄2046,前者属于蔷薇科(Rosaceae)的Rosa caudata Baker。矮直瓣苣苔原白中主模式标本引证为杨光辉59063,实际应为杨光辉59043,前者属于桦木科(Betulaceae)的Betula fargesii Franch.。黑子赤瓟原白中主模式标本引证为冯国楣3439,实际应为冯国楣3429,前者属于伞形科(Apiaceae)的Bupleurum rockii H. Wolff。  相似文献   

18.
氟监测植物的筛选及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筛选大气氟监测植物,研究监测植物在氟污染情况下的反应,以确立监测指标和监测定量化。结果表明,梅、唐菖蒲、赤胫散、火炭母、水杉、金荞麦、雪松、苹果等植物是良好的氟监测植物,其中赤胫散、火炭母是国内筛选出来的监测植物,可用来监测大气氟污染。受害浓度(阈值)、症状出现时间、受害叶面积%和叶片含氟量可作为植物的监测指标,生理反应指标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茜倩  尹本丰  张元明 《生态学报》2018,38(6):2092-2100
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作为典型的耐旱藓类,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藓类结皮中占优势地位。该沙漠的季节气候差异较大,冬季低温湿润,春季干旱,夏季高温且干旱。荒漠藓类植物叶片仅具单层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而有关荒漠藓类植物在生理上如何适应这种剧烈环境变化还不得而知。研究测定了生长于两种不同微生境下的齿肋赤藓,经由低温湿润的冬季到干旱的春季再到高温干旱的夏季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以探究不同微生境下齿肋赤藓在水热变化剧烈的不同季节的适应机制。研究发现:季节、微生境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齿肋赤藓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夏季的高温干旱使齿肋赤藓的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冬季及春季,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呈相反趋势。干旱的春季齿肋赤藓脯氨酸及可溶性糖显著高于冬季。而在低温湿润的冬季,齿肋赤藓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春季。表明夏季齿肋赤藓所受胁迫最大,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具有积雪覆盖的冬季,两种微生境下的齿肋赤藓生理生化特性无显著差异;而在无积雪覆盖的春夏季节,灌丛的遮阴作用为齿肋赤藓提供了水含量相对较高的良好生活环境,其下齿肋赤藓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裸露地。表明生长在裸露地的齿肋赤藓较活灌丛拥有更强的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及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毛状根的诱导及其鉴定方法,并对Ri质粒在植物基因工程、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品种改良和植物栽培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