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松梢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梢蚧又称松针蚧,是同翅目珠蚧科松蚧属专寄生在松树针叶上的害虫。由于它发生起始于松树梢头的新针叶,有些地区的群众称它为松梢蚧,表达了它发生的特点。松树受害严重的可使枝梢上的针叶大部脱落,影响松树生长。 在我国浙江早已发现中华松梢蚧(Matsucoccus sinensis Chen)。Ferris(1950)重新描述了在昆明云南松上采到的所谓中华松梢蚧。我们研究了从昆明采集的标本,发现它不是中华松梢蚧,而是一个新种。Ferris的鉴定和重新描述,很容易引起对中华松梢蚧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采自中国北部寄生在针茅属Stipasp.植物上的蚧科1新种,即中华马头蚧Scythiasi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山西农业大学蚧虫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主要害虫——椰圆盾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椰圆盾蚧在湖南1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产卵。雌雄性比为1:1.04。各代每雌平均产卵量为32~42粒。在室温26~28℃下,卵期为5天,幼蚧期为17天,雌成蚧产卵前期为25天,雌蚧世代为44天,雄蚧世代为38天。该蚧虫对美味猕猴桃果实的为害较中华猕猴桃轻。  相似文献   

4.
据冈木村夫博士和汤(衤方)德教授1982年报导,环并盾蚧类(Quernaspis Group)包括三属七种,其中环并盾蚧属(Quernaspis)三种,分布在北美;新环并盾蚧属(Neoquernaspis)三种,产于东亚,其中两种分布在中国,一种分布在尼泊尔;中华环并盾蚧属(Sinoqu-ernaspis)一种,分布在中国。本文记述的新种属于新环并盾蚧属。钩新环并盾蚧Neoquernaspis unciformis,新种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止一次地遇到有关于“中华龟蜡蛤”(Cero-plastes sinensis Guer.)在我国记载方面的问题。接触过这个问题的人不免会问:何以对于这种蚧虫在我国分布的知识如此模糊,到现在竟没有肯定过一个分布地区?按常例说,把Ceroplastes sinensis Guer.这个学名照字面称为“中华龟蜡蚧”似乎无可非议;既然它的种名是sinensis,那末这个种类和我国地区就必然有联系。但在事实上却完全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中华红蜡介壳虫或称中华龟蜡蚧,在苏联是列为被禁止输入的植物检疫对象。在植疫工作上曾多次涉及国内记载问题。我国曾在1956—1957两年间开展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调查,未经发现。杨平澜在“昆虫知识”1959年第9期“关于中华龟蜡蚧的中名问题”一文中曾谈及:“……间或看到国内个别地区关于这种记载,我们虽然没有见到实物标本,但是根据常识来判断,这种记载可能是有问题的”,查阅国内记载来源为: (一)李凤荪编著的“中国经济昆虫学”中卷,第835页(1952年)上,“中国害虫名录”内记载有:Ceroplast sinensis Del Guerci,1901,分布意大利、中国。  相似文献   

7.
徐广  时振亚 《昆虫学报》1999,42(2):202-206
描述了在湖南省采集的寄生蚧虫的跳小蜂3新种:短尾阿德跳小蜂Adelencyrtus brachycaudae新种,中华阿德跳小蜂Adelencyrtus chinensis新种和湖南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hunanensis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赤眼蜂对被害与未被害马尾松的趋性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利用培养皿和“Y”形嗅觉仪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Matsumura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危害的马尾松针(Pinus massoniana)与未被害马尾松针的趋性选择反应。发现未被害松针和被害松针对松毛虫赤眼蜂均具显著的引诱作用,但是在被害与未被害松针两者之间,松毛虫赤眼蜂明显选择被害松针;对于不同被害程度而言,松毛虫赤眼蜂倾向于选择被害程度严重的松针,而与松针是否被马尾松毛虫连续危害的关系不明显。即松毛虫赤眼蜂可以通过马尾松毛虫被害后的寄主植物(马尾松)所散发的气味以对寄主栖息地定向,跟踪、寻找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9.
大球蚧属Eulecanium Cockerell 1893,此前我国记述有8种,即:格纹白球蚧Eulecaniumalbodermis Chen 1962、桤木裸蚧Eulecanium alnicola Chen 1962、刺槐球坚蚧Eulecanium circumfluumBorchs.1955、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 gigantea(Shinji,1935)、昆明球坚蚧Eulecanium kunmingiFerris 1950、日本球坚蚧Eulecanium kunoensis(Kuwana,1907)、桑名球坚蚧Eulecanium kuwanaiKanda 1934和黑带球坚蚧Eulecanium nigrivitta Borchs.1959。但其中桑名球坚蚧E.kuwanai,根据原  相似文献   

10.
高压脉冲电场法提取干松针总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法提取干松针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松针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的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条件为:电场强度20 kV/cm,脉冲数8个,料液比1:50.松针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因素:料液比>电场强度>脉冲数.松针落叶中总黄酮物质对自由基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松针总黄酮对Fe~(3+)的还原能力比抗坏血酸强.  相似文献   

11.
<正> 蛇眼臀网盾蚧Pseudaonidia duplex(Coc-kerell),又名蛇目蚧,蛇眼蚧、樟蚧等,属盾蚧科。在我场常兼有少数樟臀网蚧、Pseudaonidiapaeoniae(Cockerell)。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人工纯林凋落松针数量及基质质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辉  丁贵杰 《生态学报》2017,37(22):7568-7575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与基质质量是影响植物-土壤间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以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松针凋落模式及基质质量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林分密度间松针凋落特性差异,探讨松针基质质量、产量及气候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松针凋落数量动态变化属双峰型,在2月呈现一个小高峰,在10/11月达最高峰。3种密度林分中各月凋落松针的N、P浓度均差异显著(P0.05),全年最高值出现在4—6月,8—12月的松针N、P浓度显著低于其他时段;不同月份凋落松针木质素浓度也差异显著(P0.05),在2月木质素含量达峰值,7、8月含量较低;3种密度林分中各月凋落松针的C/N、C/P、L/N和L/P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4—6月呈现最低值,9/11/12月则出现最高值,相差达2—3倍,且均高于养分释放临界值,不利于松针N素和P素的释放。林分密度对松针凋落数量和N浓度影响显著(P0.05),中等密度林分松针凋落数量高于低、高密度林分,中、高密度林分凋落松针N浓度显著高于低密度林分。凋落松针基质质量与自身凋落数量密切相关,并且受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凋落松针N、P浓度与凋落数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C/N、C/P、L/N、L/P比与凋落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更多凋落物产量将伴随着更低的基质质量,将有更慢的分解速度。  相似文献   

13.
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Beardsley)是一种严重为害剑麻、番荔枝等经济作物的入侵性害虫。由于粉蚧类昆虫体型较小,且外部形态十分相似,难以达到快速准确识别。本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新菠萝灰粉蚧的快速鉴定方法。通过对新菠萝灰粉蚧、扶桑绵粉蚧、双条拂粉蚧、杰克贝尔氏粉蚧、大洋臀纹粉蚧、木槿曼粉蚧、甘蔗粉蚧和木瓜粉蚧等8种粉蚧的序列进行分析,针对新菠萝灰粉蚧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片段大小为552 bp(Gen Bank登录号为MF 363108),该引物对其它7种粉蚧没有扩增能力。该引物不仅对新菠萝灰粉蚧成虫具有扩增效能,对1龄若虫、2龄若虫和3龄若虫都具有同样的扩增能力,其最低检出阈值为437.5 pg/μL。该技术的建立,实现了在剑麻等苗木调运过程中对新菠萝灰粉蚧的快速准确鉴定,同时对新菠萝灰粉蚧的检疫和监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松干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松干蚧是在松树枝干上为害的珠蚧科(Margarodidae)、松蚧属(Matsucoccus)的蚧虫。关于我国松干蚧的种类和经济意义,在解放前一无所知。解放后,首先在山东崂山地区发现松干蚧为害严重,才开始进行防治研究。文化大革命以后,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蓬勃发展,对于松干蚧的防治研究通过各地协作,进展很快。我们得到全国松干蚧防治研究协作组的帮助,研究了各地的标本,使我们对于我国松干蚧的种类有了一些了解。现将  相似文献   

15.
球蚧蓝绿跳小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永 《昆虫知识》1996,33(3):170-173
球蚧蓝绿跳小蜂是球坚蚧的重要天敌。该蜂寄生于球坚蚧的越冬若虫为致死性单寄生,寄生于球坚蚧雌成虫为非致死性过寄生,但显著降低球坚蚧的抱卵量。在新疆和田地区该蜂寄生于球坚蚧越冬若虫的寄生率为28.5%,寄生于雌成虫的寄生率为51.3%;在喀什地区寄生于球坚蚧雌成虫的寄生率为47%。描述了球蚧蓝绿跳小蜂的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叙述了球蚧蓝绿跳小峰世代生活史和习性,及其交配、产卵行为。表述球蚧蓝绿跳小峰与球坚蚧生活阶段对应关系。实施刮皮涂药措施防治球坚蚧,既能有效地防治球坚蚧,又可保护球蚧蓝绿跳小蜂。采集带蜂枝条插入装水塑料袋搬迁天敌,简单易行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种特异性COI引物(SS-COI)鉴别扶桑绵粉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威胁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针对扶桑绵粉蚧与其他粉蚧类昆虫难以准确快速识别且适生区广泛的问题, 以扶桑绵粉蚧为靶标, 以我国常见的其他7种粉蚧为参照, 采用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mtDNA COI) 基因序列的种特异性(species-specific COI, SS-COI) PCR方法, 研究其快速分子检测技术。通过已知粉蚧的COI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型引物1对, 获得扶桑绵粉蚧及其他7种粉蚧包括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 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us Cockerell、 木槿曼粉蚧Maconellicoccus hirsutus (Green)、 甘蔗红粉蚧Saccharicoccus sacchari (Cockerell)、 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 番石榴粉蚧Planococcus minor Maskel和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的COI基因序列, 根据测序结果及数据库中已知粉蚧的COI基因序列设计SS COI引物1对(PSZTF1/PSZTR1), 其扩增片段大小为546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 该引物只对扶桑绵粉蚧的COI基因具有扩增能力, 对其他7种粉蚧不具有扩增效果; 该引物不仅对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能力, 对不同虫态的扶桑绵粉蚧以及来自我国不同省市的14个地理种群和口岸截获的来自巴基斯坦的扶桑绵粉蚧亦具有同样的扩增效能。这些结果表明, 该技术体系完全可用于扶桑绵粉蚧的准确识别及其检测监测, 对有效阻截其进一步扩张蔓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和进口大国。水果是最容易携带虫害的产品之一,粉蚧是口岸水果检疫过程中常发现的害虫类群,中国口岸每年从进境水果截获大量粉蚧。通过分析中国进境水果携带粉蚧疫情,可为一线口岸检疫查验提供指导,为相关部门开展产地检疫和口岸监测提供依据,以防止危险性粉蚧的传入,保障中国水果生产安全,促进国际水果贸易健康发展。【方法】通过FAO网站、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收集中国进境水果贸易数据及其携带粉蚧疫情,统计分析了中国水果进口贸易情况、粉蚧截获情况以及截获粉蚧的种类、来源地、截获口岸和寄主。【结果】2013—2016年,中国口岸从进境水果上截获的昆虫中粉蚧科昆虫截获量最大,占47.31%;其中截获量前十的粉蚧种类为杰克贝尔氏粉蚧、木槿曼粉蚧、双条拂粉蚧、大洋臀纹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柑橘棘粉蚧、甘蔗簇粉蚧、康氏粉蚧、菠萝灰粉蚧和李比利氏灰粉蚧;而这些有害生物的主要来源地为越南和泰国;粉蚧的主要截获口岸为广西、深圳和云南;而火龙果、榴莲、龙眼和山竹是截获粉蚧最多的进境水果。【结论】中国进境水果粉蚧疫情与水果的贸易量和贸易方式、输出国有害生物发生和检疫除害处理措施、口岸关注度和能力建设等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蚧虫是半翅目胸喙亚目蚧总科下的一类昆虫的总称。蚧虫个体小、食性广,极易随货物扩散传播。【方法】分别从疫情概况、截获种类、产地、截获载体、截获年份等方面对10年来我国各口岸截获蚧虫的信息数据进行了比对和统计,并对之前容易被忽视的非检疫性蚧虫疫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2005年以来,我国从进口植物和植物产品中截获蚧虫共计171978批次,其中,检疫性蚧虫12种共7071批次;南洋臀纹粉蚧截获量最大,达2848批次,大洋臀纹粉蚧次之,为2442批次,第3是新菠萝灰粉蚧,为1714批次。东南亚是蚧虫的主要来源地,截获量居前3位的蚧类几乎都来自该地区;水果是截获蚧虫的主要载体,占所有植物及植物产品总截获量的99.0%;总体来看,蚧虫截获量从2006年开始逐年下降,到2010年后又呈暴发性上升趋势。比较3种截获量较大的蚧虫发现,2005~2008年,截获主要以南洋臀纹粉蚧为主;自2009年起,大洋臀纹粉蚧截获量逐年上升,成为截获量最多的蚧虫;2011年以来,新菠萝灰粉蚧截获量激增。2005年至今,我国口岸共截获其他非检疫性蚧类68797批次,鉴定到种的有46个属105种共68712批次,其中,在我国内陆地区尚未报道的有23个种,入侵风险高,需要引起重视。【结论与意义】了解我国口岸蚧类害虫截获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疫情检疫与监测,有效防范蚧类害虫的传入与扩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了我国为害园林树种的二个蚧虫新种,其中一个新种取名为刺蜡链蚧,它属于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的蜡链蚧属(Cerococcus Comstock),为害八角枫。另一新种取名贵盘蚧,它属于盘蚧科(Lecanodiaspididae)的盘蚧属(Lecanodiaspis Targioni-Tozzetti),为害枹栎树。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山西品粉蚧属二新种和一新纪录种记述(同翅目:粉蚧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品粉蚧属二新种,即栎树品粉蚧和山西品粉蚧,中国1新纪录种,菊类品粉蚧,研究标本均保存在山西农业大学蚧虫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