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动物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姜万喜四川省彭水师范学校64860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必将使动物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计划.更为丰富、更具活力、更见成效。我国是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时期里居于世界的前列,对世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动物分类学这一基础学科方面,也同样是如此。远在我国原始社会,有关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就概括了当时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鉴别方式,通过口尝身受来辨识各种生物,并决定  相似文献   

3.
水杉水松银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祖国,确是地大物博,植物种类更是异常丰富.我国的领土北接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南到南海的各岛屿,如海南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东西相距亦有万余里,有寒温熟三带的气候,而当第四纪冰川时代,冰川又不甚发达,在植物南迁时全境复无大海或沙漠为之阻隔,所以古代植物遗留的特多,这些就是所谓“孑遣植物”,又可称为“活化石”.中国早已发现的活化石,并非少数,有些虽有极高的科学理论价值,但最著名的便是水杉、水松与银杏.三者之中尤以水杉最为有名,因为它有一极有趣味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和文化科学事业发达的国家里、动物园作为开展文化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的良好场所而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动物园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正规的动物园和有  相似文献   

5.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6):855-855
“以毒攻毒”技术是我国古代科技工作的伟大创造,至今仍然适用,并逐渐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在“以毒攻毒与古代人痘接种技术”中,记述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关于“以毒攻毒”的记载。如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记载古代医把咬人的狂犬杀掉,将狂犬的脑浆敷贴于被咬的伤口,用以防治狂犬病。唐代孙思邈创建了用病人生疮的浓汁、血汁,以小刀接种于健康皮肤下,以防治疖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种不同的植物因其不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被比附、神化而被赋予不同的意蕴和文化内涵,成为古代礼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应用于我国古代各类礼仪活动中的植物进行系统地梳理,重点探析了古代祭祀礼仪植物、古代丧葬礼仪植物及古代生活礼仪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李时珍逝世390周年。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鄂东圻州(今湖北省圻春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伟大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史家。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我国古代论述中药最丰富、最系统的典籍,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而且它还远远超过了药典或一般本草学的范畴,对植物  相似文献   

8.
<正>猴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也不论是雅文化圈还是俗文化圈。可以说,没有猴,我们的文化就少了一分生气和灵性。猴在我国文化中,代表着自由、聪慧的民族品质。同时,猴也是我国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我国绘画、小说、诗词、戏曲中的猴形象因此层出不穷,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9.
家蚕     
利用桑叶饲养家蚕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黄帝”的妃子“嫘祖”(时间很难确定,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发明。但这传说不一定是事实。像蚕丝这样伟大的发明决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完成,必须要通过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对大自然接触,再经过长期的细致观察才有可能逐渐地解开蚕茧的秘密。然后进一步把原先是“野蚕”移到室内驯养逐渐驯化成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家蚕”,这应该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说;把它说成是某一个妃子的功绩,而且又是今天历史上始终找不到綫索的“黄帝”这样一位人物的正妻所发明,是不合客观规律的。不过以上的传说有一点确暗示我们我国的蚕丝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了,据史学家研究,从有历史记载被人类利用开始到现在,大概已有4,200余年。蚕丝在我国对外贸易上占极重要的地位,直到1909年前,我国丝出口数千年来一直是占世界输出量的第一位,后来由于日本急剧竞争超出了我国,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官僚买办们只知依附国外个人图利,生产一蹶不振,始终忽冷忽热,农民群众失去了饲养的信心。解放后,党和政府接下了久被摧残的破烂生产局面,进行了积极的整顿和恢复,几年来有了大  相似文献   

10.
柞蚕     
引言柞蚕是野蚕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种绢丝昆虫,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蚕蛾总科、天蚕蛾科、天蚕蛾属、柞蚕种,学名Antheraea pernyi G.M??neville. 柞蚕茧丝的利用,像家蚕茧丝一样,同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在1800年以前,我国汉魏史籍中,如后汉书,古今注(晋崔豹著)等古书,均记有当时农民把山野自然繁殖的柞蚕成茧收回来抽丝的事实.综观这些史料,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