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观察了早期、晚期败血症休克大鼠肝细胞质膜钙ATP酶磷酸化、去磷酸化的改变。败血症休克模型由结扎大鼠盲肠并穿孔(CLP)的方法复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细胞质膜,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S-PAGE)鉴定肝细胞质膜钙ATP酶磷酸化中间产物。结果发现,肝细胞膜钙ATP酶磷酸化能力在败血症休克早期降低32.3%,晚期降低46.6%(P<0.01)。动力学分析发现,早期、晚期败血症休克时,钙离子使钙ATP酶磷酸化的最大反应速度都明显降低,而Km值无明显变化。SDS-PAGE分析证实,肝细胞质膜钙ATP酶磷酸化的中间产物是一个分子量为107ku的蛋白质。结论认为:败血症休克时,肝细胞质膜钙ATP酶磷酸化能力明显减低,去磷酸化能力无明显变化,可能是败血症休克时肝纳胞钙稳态失衡,进而引起机体代谢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Wang PY  Yang J  Dong LW  Wang XH  Tang CS  Liu NK 《生理学报》1999,51(3):338-342
为观察败血症时心肌肌浆网(SR)和核被膜(NE)的ryanodine受体的变化,采用结扎及穿刺盲肠(CLP)制作败血症动物模型,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SR和NE,用放射配体结合法研究ryanodine受体的特征。结果表明,大鼠早期败血症(CLP后9h)时,SR的ryanodine受体的最大结合(Bmax)增加23%,NE的ryanodine受体的Bmax则增加1倍,二者比值降低39%(P<001);在晚期败血症(CLP后18h)时,SRryanodine受体的Bmax降低了38%,NE的ryanodine受体的Bmax增加16倍,二者比值降低76%;SR和NEryanodine受体的离解常数无显著改变。败血症时,SRryanodine受体早期上调,晚期下调,而NEryanodine受体均上调,这些变化可能与休克时相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盲肠结扎法制备大鼠败血症休克模型,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败血症休克时低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用血红素加氧酶(hemeoxygenase,HO)抑制剂2,4二甘油次卟啉锌(zincdeuteroporphyrin2,4bisglycol,ZnDPBG)处理大鼠后,观察动物动脉血压,同时测定主动脉平滑肌组织中HO活性和CO生成量。结果发现:败血症大鼠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同时血管平滑肌HO活性和CO生成明显增加。败血症大鼠用ZnDPBG处理后,动脉血压明显回升,同时HO活性和CO生成明显被抑制。实验表明败血症休克时低血压的发生与血管平滑肌细胞HO活性增加和内源性CO生成增多明显相关;应用HO抑制剂阻断HO活性能导致内源性CO生成减少,继而使败血症休克时大鼠血压明显回升。实验提示,内源性CO对血管张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HO活性和内源性CO生成增加是败血症休克时低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杨青  唐岫 《生理学报》1996,48(2):141-148
本研究用结扎盲肠及穿刺(CLP)引起败血症。结果证明:大鼠心肌钙通道在早期败血症(ES,CLP后9h)时由心肌轻型囊泡向心肌肌膜转运增多;在晚期败血症(LS,CLP后18h)时由心肌肌膜向心肌轻型囊泡转运增多。败血症时大鼠心肌肌膜和心肌轻型囊泡钙通道的再分布与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PKM)和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作用无关。败血症时大鼠心肌肌膜和心肌轻型囊泡上肾上腺能β-受体、M-胆碱受体和Na+/K+ATPase的变化规律和钙通道的一样,它们可能是败血症时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败血症休克时心肌和心肌线粒体钙转运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林旺  佟利家 《生理学报》1993,45(2):158-163
本实验在离体灌流败血症休克大鼠心脏模型上,观察到晚期败血症休克时,心肌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分别增加190和332(P0.01),~LCa摄入量增加208和178。(P0.01),心肌钙释放量无明显变化 用10mol/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或10mol/L心房钠尿肽(ANP)灌流离体心脏明显减轻休克时心肌和心肌线粒体的钙超负荷,体外实验观察线粒体摄钙储备的能力,休克时心肌线粒体最大摄钙量减少31.6,摄钙速率降低33%,(P0.01)结论认为,晚期败血症休克,心肌净钙流入量显著增加和线粒体钙转运能力降低导致其对胞浆钙缓冲能力减弱是心肌细胞钙超负荷发生的重要环节CGRP,ANP可显著减轻休克时心肌和线粒体钙超负荷,在休克过程中可能对细胞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6.
吉勇  董林旺 《生理学报》1995,47(4):336-342
本工作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腹膜炎败血症休克模型上休克不同阶段心肌肌浆网(SR)钙摄取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变化机制。结果显示:败血症休克早期,心肌SR摄钙初速率降低,但SR最大摄钙量及Ca^2+-ATPase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败血症休克晚期,心肌SR摄钙初速率、最大摄钙量以及Ca^2+-ATPase活性显著降低。测定Xa^2+,Mg^2+和ATP对早、晚期要克大鼠心肌SR钙泵的亲和力以及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在休克中的发病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唐朝枢  谢选珠 《生理学报》1989,41(5):489-496
内皮素是新近发现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本工作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发现晚期败血症休克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增加;给健康大鼠持续滴注内皮素即能复制出典型休克模型(Endothelin-shock);给失血性休克大鼠滴注小剂量内皮素则恶化休克促进其不可逆发展。实验结果提示内皮素可能是机体的内源性致损伤因子,是参与休克发生发展的重要体液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败血症休克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的异同,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参与败血症休克性心肌抑制的机制。方法:采用注射脂多糖(LPS)诱导及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腹膜炎诱导败血症休克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肌细胞胞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①CLP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PS模型直接表现为类似于CLP模型晚期的动力学状态。在使用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后,CLP模型晚期及LPS模型的心室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②CLP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胞浆NOS活性在败血症中期达到最大。与假手术组相比,LPS模型、CLP模型晚期心肌细胞胞浆NOS活性均有明显增加,但是LPS模型与CLP模型晚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③使用L-NAME后,CLP晚期组与LPS组亚硝基及硝基化合物生成量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LPS组与CLP晚期组相比,前者固定表达型NOS生成亚硝基及硝基化合物生成量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在LPS与CLP诱导的败血症休克模型中,心肌NOS是引起心室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两种模型,心肌NOS亚型的表达不同,在LPS模型中主要为iNOS,而在CLP模型中则可能是cNOS和iNOS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爱国  董林旺 《生理学报》1996,48(3):227-234
本文观察了早期、晚期败血症休克大鼠肝脏内质网钙ATP酶磷酸化的改变。败血症休克模型由结忾大鼠盲肠并穿孔的方法复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脏内质网。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肝脏内质网钙ATP酶磷酶化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在休克发生中的作用——一个新假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仁宝 《生命科学》1997,9(2):78-80
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和单抗测定结果表明,各种原因所致的应激在人、大鼠和狗的各脏器都引起糖皮质激素受体(GR)减少。给大鼠注射RU486阻断GR的实验结果证明,GR减少导致受体水平上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从而使内毒素血症和失血大鼠的病变明显加重。由此,我们提出了休克发生的GR减少假说。关于应激时GR减少的机制,除了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使GR减少之外;很可能还是热休克反应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1.
电脉冲法转化苏云金芽孢杆菌BMB171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  邵宗泽  喻子牛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5):331-334
研究了用电脉冲法转化苏云金芽孢杆菌受体菌BMB171的优化条件以及由转化导入的几类cry基因在BMB171中的表达效果。结果表明,采用SG溶液作电脉冲缓冲液,用10.okV/cm的脉冲场强和1次电脉冲(4.6ms)以及采用对数前期(OD650nm为0.2~0.3)收获的受体菌,可以达到最高转化频率,其中用pHT3101电转化 BMB171的最高频率达 8×107转化子/μg DNA。转化频率随质粒pHT3101浓度的增加,在54.69pg/mL至3.50μg/mL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玉米根ABA结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米(Zea maysL.)根或胚芽鞘为材料,经匀浆、分级离心得到胞质部分和膜部分(微粒体),进一步用6.2% (W/W ) Dextran T500 和PEG 3350 两相系统制备质膜,用1% 和8% (W /W) Dextran T70 梯度离心制备液泡膜. 电镜鉴定及多种标志酶检测表明,制备获得了高纯度正向型质膜和富含液泡膜的组分,其它内膜的污染很少. 用微量放射配体结合(MRLB)实验证明,玉米根微粒体的ABA专一性结合位点主要分布在液泡膜和质膜上,这两种膜组分与ABA 的特异结合活性分别为2485.4 fm ol/m g protein 和1257.3 fm ol/m g pro-tein,玉米根段胞质部分结合活性最低(差一个数量级).质膜上ABA-BP与ABA 的结合平衡解离常数(KD)为1.57 nm ol/L.  相似文献   

13.
用奎吖咽(quinacrine)作荧光指标剂,测定玉米(ZeamaysL.)根尖微粒体(MIC)膜囊泡的H~+-泵活性,结果表明1mmol/LNaN_3仅抑制该泵活性约8%,而0.8mmol/L钒酸盐(Van)则可抑制其活性达80%,说明MIC制剂中H~+-泵活性主要由质膜(PM)H~+-ATPase产生。此泵活性严格需要Mg~(2+),二价阳离子作用大小的顺序为Mg~(2+)>Mn~(2+)>Zn~(2+)>Ca~(2+)=0;阴离子作用大小的1顺序为Br~->Cl~->NO_3~->SO_4~(2-),并初步证实当质膜同侧发生电子传递时,没有跨膜H~+梯度(△μH~+)生成。  相似文献   

14.
交感神经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淋巴微循环的调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静  刘艳凯 《生理学报》1995,47(2):179-186
为了探讨交感神经对失血性休克过程中淋巴微循环变化的影响,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了切断内脏大神经的大鼠在失血性休克及输血、补液过程中肠中系膜微淋巴管(ML)收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去神经后ML自主收缩频率及总收缩活性旨数(IndexⅡ)、淋巴管力学指数(L.K-Index)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时神经完整组及去神经组ML的自主收缩性均降低,神经完整组在回输血液及输液期,ML自主收缩性显著高于休克前  相似文献   

15.
NO—样松弛因子对止血带休克大鼠血管舒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工作在大鼠止血带休克(ToS)模型上观察NO前体L-精氨酸L-Arg,NO合成阻断剂L-NNA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兰(MB)对离体胸主动脉舒缩活动的影响。发现止血带休克大鼠离体灌流的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血管组织cGMP含量增加。L-Arg可增强这一变化,而L-NNA或MB可减轻上述变化,而且这些药物作用不受血管内皮是否存在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非内皮细胞源的NO-样松弛因子(NO-LRF)是引起止血带休克动物血管低反应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植物材料经epiBR处理后,cAMP的水平明显提高,比对照增加1~3倍,其变化的时间进程有6h的滞后期。小麦根系质膜ATPase与eniBR一起温育,质膜ATPase活性未表现提高,反而明显下降;当epiBR浓度提高到2×10-6mol/L时,质膜ATPase活性降低过半。在此反应系统中加入5×10-5mol/L的IAA后,质膜ATPase活性明显提高,并超过了单独使用IAA处理的材料。放射自显影表明,油菜素甾酮主要分布在绿豆幼苗上胚轴近真对端1cm处及黄瓜幼苗生长锥和子叶基部,均为形态生长旺盛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脑室内注射氨甲酰胆碱对肾钠,钾,水排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春玲  林茂樟 《生理学报》1994,46(4):361-368
在麻醉大鼠侧脑室注射胆碱能激动剂氨甲酰胆碱(CBC)引起显著的促钠排泄、促钾排泄和利尿反应(P<0.05),其中促钠排泄反应与剂量之间呈量效关系(r=0.9997,P<0.05)。由脑室注射CBC(2.74×10-3μmol)引起的上述反应可以被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或N受体阻断剂六甲双胺预处理完全阻断(P<0.05)。同样,CBC的肾脏效应也可被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预处理所部分阻断(P<0.05)。上述结果表明脑室注射CBC引起的促钠排泄、促钾排泄和利尿反应是刺激了脑胆碱能M或N受体,有部分效应可能继发刺激去甲肾上腺素能α受体。  相似文献   

18.
大鼠新鲜分离DRG神经元胞体膜谷氨酸受体亚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是研究DRG神经元膜谷氨酸受体亚型的分布及其共存情况。实验在DRG分离细胞上应用膜片带技术记录NMDA-,KA-和QA/AMPA-激活电流。在受检的37个细胞中70.3%的细胞对NMDA敏感;18.9%的细胞对KA敏感;56.8%的细胞对QA敏感。其分布的情况是:单独存在一种受体的细胞为15个;二种受体共存的细胞为13个;三种受体共存的细胞为4个.另外有4个细胞三种受体均无。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否在AngⅡ(10-8mol/L)诱导的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FB)的增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实验以FB数目和DNA合成速率(3H-胸腺嘧啶掺入率)为增殖指标,[γ-32P]ATP掺入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FBMAPK的活性和含量,结果发现(1)AngⅡ处理FB24h后,DNA合成速率和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60%和39%;(2)AngⅡ处理FB5min后,MAPK活性比对照组增高203%;(3)培养新生大鼠FB含有两个MAPK同型体-p44mapk和p42mapk,其中p44mapk含量高于p42mapk,分别为总量的58%和42%。AngⅡ处理5min后,MAPK蛋白含量(p44+p42〕增高429%,其中p44mapk的增加明显大于p42mapk的增加,分别比相应对照增高486%和349%。以上结果表明,AngⅡ诱导的MAPK活性和含量的增加,参与了FB的增殖反应,其中p44mapk的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俞晓军  钱琤  张育瑆  胡志前 《生物磁学》2011,(19):3615-3617
目的:观察在大鼠左肝外叶切除+定容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过程中微量失血对最终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按不同的放血比例分为三组,以Wigger改良法建立左肝外叶切除+定容失血性休克模型,严格标化放血前的各项手术操作和观测指标,比较三组大鼠最终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在分别按2.4ml/100g(A组)、2.5ml/100g(B组)、2.6ml/100g(C组)比例定容失血的大鼠模型中,各组大鼠生存率分别为:A组66.67%,B组42.86%,C组7.69%,A、B两组与C组大鼠的生存率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使是0.1ml/100g的微量失血对于该模型大鼠的生存率也是有显著影响的,这一点在大鼠的定容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中是不应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