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次报道了纵纹腹小Xiao Athene noctua不同亚种之间第1枚初级飞羽外羽及最外侧1枚小翼羽的斑纹特征,爪的累积长度及左脚中趾爪长的差异.增补了小Xiao在国内新的分布点,在国内的4个亚种中,A,n.ludlowi栖息于最冷,多风的高海拔地区,它的羽色最深,体形最大,翅也最长;A.n.crientalis分布于较干热的沙漠地区,体色明显变白,是国内亚种中羽色最淡的,我国甘肃、青海一带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纵纹腹小、、长耳卵壳的气孔、木栅层、锥体层、乳锥体、壳膜、基底帽等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并对不同种类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它们的分类价值和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纵纹腹小Xiao的换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纵纹腹小Xiao在国内的换羽情况,初级飞羽的脱换是从6-7月到9-10月份,方式是由内向外逐渐进行,左,右两翅的脱换程序几乎同步,每翅上仅有2-4枚(平均3枚)飞羽同时脱换;尾羽的换羽时期与飞羽几乎相同,方式是各尾羽几乎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4.
纵纹腹小Xiao繁殖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2-1991年的3月到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纵纹腹小Xiao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繁殖前(3月)种群密度为0.100(只/km),繁殖后(8月)为0.118。4月初产卵,窝卵数3-5枚,孵化期22天左右,巢内,巢外育雏抚幼35-40天,食物以鼠类为主。  相似文献   

5.
纹纹腹小Xiao的种群密度及生态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富民 《生态学报》1996,16(3):333-336
  相似文献   

6.
杨岚  李桂垣 《动物学研究》1989,10(4):303-308
在横断山区鸟类考察过程中,发现采自四川宝兴县硗碛和雅江县八角楼的两号小xiao属标本与原记录的种类有显著差异,经研究认为是横斑腹小xiao(Athene brama)的一新亚种,命名为。  相似文献   

7.
DiaoXiao,纵纹腹小Xiao和红隼视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学报》1999,45(4):371-377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Xiao形目鸟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Xiao形目鸟类包括草Xiao科(Tytonidae)3种和鸱Xiao科(Strigidae)28种。介绍了中国Xiao形目鸟类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态行为和分类学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八种鸡形目鸟类卵壳及壳膜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种鸡中,高原山鹑卵壳仅由乳突层和栅栏层构成,缺少护膜层,表面无裂纹,外气孔开放。其它种类由乳突层、栅栏层和护膜层构成,表面有裂纹、外气孔有覆盖。栅栏层都有与飞翔相适应的气泡,飞翔能力强,速度快的种类产卵壳气泡密度高的卵。  相似文献   

10.
Xiao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庆伟  文伟 《动物学报》1998,44(1):94-101
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Xiao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存在基因组长度多态性,短耳Xiao为23.35kb,长耳Xiao为19.78kb斑头鸺Liu为18.62kb,红鱼Xiao为17.65kb。Xiao形目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其中仓Xiao和草Xiao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长耳Xiao和短耳Xiao平均为10.8%,红角Xiao和领角Xia  相似文献   

11.
报道纵纹腹小鸮在国内的换羽情况,初级飞羽的脱换是从6-7月到9-10月份,方式是由内向外逐渐进行,左,右两翅的脱换程序几乎同步,每翅上仅有2-4枚(平均3枚)飞羽同时脱换;尾羽的换羽时期与飞羽几乎相同,方式是各尾羽几乎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次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不同亚种之间第1枚初级飞羽外及最外侧1枚小翼羽的斑纹特征,爪的累积长度及左脚中趾爪长的差异;增补了小在国内新的分布点。在国内的4个亚种中,An.ludlbowi栖息于最冷、多风的高海拔地区。它的羽色最深,体形最大,翅也最长;A.n.orientalis分布于较干热的沙漠地区,体色明显变白,是国内亚种中羽色最淡的;我国甘肃、青海一带的类群或多或少地处于A.n.ludlowi和An.plumipes之间;在北部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西北部,个体则显出在An.plumipes和An.orientalis之间。在羽色、大小和地理分布上,An.impasta明显地界于An.ludlowi和A.n.plumipes之间。随着分布区纬度的升高,翅长的变化略有缩短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异。在国内,这种小主要分布于山脚林缘、平原、草地、丘陵、荒坡及沟壑等生境。在歧山(陕西省)最合适的生境为具有稀树、土台或沟壑的开阔田野,常见于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长江天险对小的向南扩散明显有阻限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红星  王艳梅  余燕 《四川动物》2005,24(2):181-183
本文对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的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剖与观察。结果表明:纵纹腹小鹗舌根表面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可防止食物的滑脱;无嗉囊,食管相对比较宽阔,且粘膜褶发达;肌胃的结构适于其食肉特性,壁薄,内有粘膜褶,伸缩性较大,其作用除消化外,尚有储食功能;小肠发达;具两条末端膨大的盲肠。文中还与部分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报道纵纹腹小鴞在国内的换羽情况。初级飞羽的脱换是从6—7月到9-10月份,方式是由内向外逐渐进行,左、右两翅的脱换程度几乎同步,每翅上仅有2—4枚(平均3枚)飞羽同时脱换;尾羽的换羽时期与飞羽几乎相同,方式是各尾羽几乎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纵纹腹小鸮的繁殖生态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雷富民 《生态学报》1994,14(2):205-208
本文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plunipes)的繁殖和生活习性等,繁殖期雌雄成对活动。巢位于陡峭悬崖壁的土洞或裂缝里,内无巢材.雌鸟产卵于洞内松软的沙土上。每窝产5一6枚卵,由雌鸟孵化.卵化率平均92.7%,幼鸟成活率58.3%.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39d.繁殖期食物以鼠和甲壳类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16.
17.
2000、2001年4 -7月,我们对波兰东南部纵纹腹小( Athene noctua)繁殖期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498个食丸的分析,检出了1 953类动物,其中昆虫占猎物总数量的60·5 % (生物量仅占2·7 %) ,且以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居多。该地区纵纹腹小的主要食物是小哺乳动物(占总生物量的93·4 %和总数量的38·3 %) ,在4月出现了一个取食小哺乳动物的高峰。在所捕食的猎物中,个体最大的是欧鼹鼠(Talpa eu-ropaea) ( n=2)。研究还发现,纵纹腹小的猎物种类有季节性变化,以满足繁殖各阶段(如孵卵、育雏和饲喂离巢幼鸟)不同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8.
()、纵纹腹小()和红隼视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猛禽视器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测量并统计了、纵纹腹小和红隼视网膜各层的厚度,三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和视细胞密度.视网膜外核层、内核层和节细胞层胞核的平均层数在依次为2.6、7.6和0.4层;在小为3.0、11.4和1.9层;红隼为1.6、14.6和1.7层.视网膜中央区视锥细胞密度(±SD)在为190 117±27 304个/mm2,小为202 122±49 542个/mm2,红隼为234 039±44 916个/mm2.视网膜周围区视杆细胞的密度在为190 422±26 595个/mm2,小为165 800±26 408个/mm2,红隼为178 015±40 165个/mm2.红隼视网膜周围区还有视锥细胞分布,其密度为22 082±9 864个/mm2.结果表明,视器的结构为夜行性特征,而小有趋于晨昏活动的特点,红隼为典型的昼行性视觉特征.3种猛禽栖息于同一生态环境内,视器的结构差异显示出其时间活动格局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12—2013年间,利用食团分析法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的食性进行分析。共分析343个纵纹腹小鸮食团,鉴定出353个猎物。以个体计,当地纵纹腹小鸮主要取食小型哺乳动物,占95.18%,其次为鸟类,占3.97%,也取食少量昆虫(0.85%)。生物量贡献则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占99.35%。纵纹腹小鸮在夏季和冬季就可鉴定的取食动物种类比例组成而言,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2.27,df=4,P0.01)。冬、夏两季纵纹腹小鸮取食哺乳动物的平均胫骨长度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来看,纵纹腹小鸮取食哺乳动物的胫骨长度平均为19.45 mm±5.84 mm(n=194),主要取食Ⅱ级(10.01 mm~20.00 mm)和Ⅲ级(20.01 mm~30.00 mm)的猎物(分别为46.39%和48.45%)。保护区纵纹腹小鸮的食物生态位宽度以夏季最高(2.583),冬季最低(0.949)。研究结果表明纵纹腹小鸮是机会主义捕食者,根据生境中食物的可获得性改变食性。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合成的微卫星序列(GTG)5,(GT)8,(CAC)5和人源小卫星33.15作引物,扩增纵纹腹小Hao的基因组DNA,产生多态性DNA片段,回收了8个表现个体特异性的片段,当用小Hao的基因组总DNA探针与它们杂交时,其中2个表现阳性,说明PCR方法扩增出的高变异产物含有重复序列,用含重复序列的个体特异性PCR产物作探针,与无关个体小Hao基因组DNA的HaeⅢ酶切产物进行DNA印迹,获得了变性性较高的DNA指纹图谱,且通过对京白鸡家系分析表明,用小Hao基因组DNA 的PCR产物分离制备的探针所获得的DNA指纹图带能够稳定的遗传,因此,高变异的PCR产物可以有效地用作DNA指纹探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