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系统中,受损的神经胶质细胞对周围的神经元可以产生毒性作用,造成神经元功能障碍,从而死亡。同时,受疾病影响产生的一些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保护神经元,清除神经元周围的有害物质,暂缓疾病的恶化。本综述将讨论星形胶质细胞在部分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同时总结了星形胶质细胞对这些疾病发挥的共同作用,旨在进一步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元的营养、支持、分化及突触可塑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合成中的前体分子产生相反的诱导神经元凋亡作用,并在中枢退行性疾病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前体蛋白在合成代谢、受体调控和功能上的"阴/阳"特性,并讨论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认识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病理意义、疾病治疗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大脑和脊髓中特定的神经元损伤或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症(P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亨廷顿病(HD)和多发性硬化(MS),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PI3K/AKT信号路径作为一种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信号通路,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本文总结了PI3K/AKT信号通路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癌症中的作用异同进行了讨论,进而展望未来相应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4.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指不具有编码蛋白能力且长度大于200nt的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lnc RNAs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发现lnc RNAs在神经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nc RNAs可以调控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星状细胞,lnc RNAs,还参与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程;lnc RNAs表达异常与神经疾病也有密切关系。本文就lnc RNAs在调控神经细胞分化进程和在神经性疾病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花青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抑制氧化应激、缓解神经炎症、缓解兴奋性毒性和抑制蛋白异常聚集等方面对花青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花青素类化合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预防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神经系统疾病(诸如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中风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药用植物迷迭香中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鼠尾草酸在神经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希望和更多选择。本文综述了鼠尾草酸的神经保护作用,按照疾病类型探讨了鼠尾草酸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机制,有助于理清鼠尾草酸的神经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研究》2019,(5):407-411
网膜素(omentin)是一种新型的脂肪因子,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研究发现,网膜素在脑梗死、成神经细胞瘤、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关联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相关性。因此,网膜素或可成为神经关联疾病的生物标记物,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神经-免疫调控对于呼吸系统抵御外界有害刺激、维持稳态至关重要。神经-免疫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作用,参与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形成了对炎症等反应监测和调节的环路。本文综述呼吸系统的神经-免疫调控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为深入了解神经-免疫的交联效应、探索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在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疾病和外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死亡受体不仅能触发细胞凋亡,还能促进细胞的生存和生长。最近研究显示,部分死亡受体在神经发育或退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死亡受体在帕金森病中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和脑缺血性疾病中诱发凋亡前体的产生。这种不同的功能反映出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死亡受体在转录和翻译信号通路下游的不同机制。本文就死亡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神经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神经激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关注。由下丘脑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 RH)及其受体均在免疫细胞中被发现,表明Gn RH在免疫系统内具有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对机体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的活性与增殖、免疫介质释放和细胞功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自身免疫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Gn RH可能是免疫系统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免疫介导的疾病中发挥作用,对于构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互相调节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神经营养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强 《生物学通报》1999,34(10):15-16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多肽,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吕具有支持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和生存,在成熟的神经系统中具有维持神经细胞生存与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具有减轻或改善神经退行性改变的作用,对神经元有保护效应,并可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表观遗传学相关.有证据显示表观遗传学信号在大脑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DNA甲基化动力学被发现是表观遗传学调节的主要组成,染色质修饰药物的快速发展显示出对神经系统中范围广泛的退行性功能紊乱出人意料的治疗作用,促进了人们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其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染色质重塑.这些研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并为开发相关药物提供了线索.对疾病表观遗传学机制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靶点,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确切的有效治疗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其治疗只停留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阶段。由于神经细胞是难以再生的一种细胞类型,寻找替代神经细胞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移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MSC(mesenchymal stem cell)、ESC(embryonic stem cell)或i PSC(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能在体外分化为神经细胞,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但目前受到神经分化效率低、免疫排斥等因素的限制。研究显示,micro RNA具有参与神经发育和分化等作用,且具有重编程神经干细胞并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能力。因此,该文就micro RNA参与体细胞的重编程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机制与作用等作一简要综述,探讨micro RNA对体细胞重编程调控作用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广泛参与神经发育、组织分化和神经突触形成等多种生命进程。认知与神经发育、组织分化和神经突触形成关系密切。因此microRNA在认知功能改变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microRNA在神经发育、突触形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能够促进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和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它们的受体组成也相关。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营养作用研究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是一种NAD+依赖性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代谢活跃的组织中高表达,如肾脏、心肌、棕色脂肪、脑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IRT3通过对组蛋白以及多种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在能量代谢、肿瘤、衰老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SIRT3激活可以减缓或者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了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对SIRT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是一种NAD+依赖性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代谢活跃的组织中高表达,如肾脏、心肌、棕色脂肪、脑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IRT3通过对组蛋白以及多种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在能量代谢、肿瘤、衰老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SIRT3激活可以减缓或者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了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对SIRT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疾病的发生与氧化应激紧密相关。NAD和NADP是维持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平衡的两个关键物质。NAD和NADP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有多种途径,参与其生物途径的物质如NAMPT、NADK、PARP1、SIRT1、CD38等,均报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分别从NAD和NADP的合成和降解途径中的一些关键物质出发,结合氧化应激总结并探讨它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配体激活型的转录因子,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在过去数十年中,PPAR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靶点之一,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但作用机理仍不明确。PPAR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诱导不同通路的信号转导,参与糖脂代谢,激活特殊配体,因而推测其可能有益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PPARγ作为PPARs的三种主要类型(PPAR-α、PPAR-β/δ、PPAR-γ)之一,在糖脂代谢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PPARγ通路的激活能够促进神经元分化。使用噻唑烷二酮(thiazol idinedione,TZDs)激活PPARγ可以阻止神经退化,减少神经元死亡,减少神经炎性疼痛。神经生长(神经突和轴突)在大脑的细胞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使其受到破坏。虽然通过多年的努力,但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本文将PPARγ的结构及其与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组织转谷氨酰胺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及细胞中,是一个多功能蛋白质。tTG能催化Ca^2 依赖的蛋白质交联反应,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细胞生长与分化、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黏附、细胞形态的维持以及细胞凋亡等。已有研究表明,tTG可能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tTG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一些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