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常务编委王志珍 2 0 0 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王志珍 (女 ) ,194 2年 7月生于上海 ,原藉江苏吴县 .196 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 ,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在蛋白质折叠 ,折叠酶和分子伴侣 ;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1)提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 ,并为该酶固有的分子伴侣活性提供了充分的实验证据 ,进一步证实和区分了该…  相似文献   

2.
肾性贫血病人红细胞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的ESR研究石红联,王建潮,赵保路,忻文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红细胞;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肾性贫血,茶多酚我们曾用脂肪酸氮氧自由基自旋标记物和马来酞亚胺氮氧自由基自...  相似文献   

3.
<正>在200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教授课题组首次解析了菠菜光合作用系统Ⅱ的主要捕光复合物(LHC-Ⅱ)的晶体结构,并在国际著名学术期  相似文献   

4.
<正>邹承鲁先生是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在细胞色素与呼吸链酶系、人工合成胰岛素、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酶活性部位的柔性以及蛋白质折叠和分子伴侣等不同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我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后有幸在邹先生实验室工作近20年,在邹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蛋白质折叠以及帮助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和折叠酶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玻13橄种们蹄目动物的血液化学及血液值\\项目动物名渗血钙(毫克l分升)血磷(毫克,分升)血葩(毫克/分升) 6252一72血液尿素氮(毫克{分升) 20.910一30 。‘。}。二曰二、川总胆{}翰{翼静掇{鄂巨…{……乳酸脱 氢酶 6003 15一884 692600一800 6003 15一884 951〕.6 ‘36- 1 28弓谷丙转氨酶一卜-一一. 1 72123一20U{ 3。27 .5一9 8。‘只.48一 R .88 5 .95一7 .0 3。5,2。49一 4。61 1371 32一141 8480一1 10 亏5 40一70 Z819.5一36。5 l210一302夕.916一凡92 26185一33弓 ;性.8 2 8 .8一 48 .73 9 .0 7一10 8。08一已.胜 8 .4 7。,斗一9;4。9…  相似文献   

6.
《古生物学报》1992,(2):286-286
·卜卜1‘””习},…习 { }沙!!沐习阳 刘…旅雌一雌{ :{理创上森州润l;拱皿习木雌二︷州料11沐雄二日木豁及鳍┌─┬─┐│右│茜│└─┴─┘;不{翔印申麟及华斜皿剐旅州琳日木雌习木雄州料田木雌习沐雌甜哥习才雌剑琳11木雄 2。11木劫哥雄!一…!一…一21.细印申斜哥旅l--22)麟碰减雌又品 } }“一记器旧,品篇d流 一一,“一卜三昆盘 …_’,二1盆:之又l宁罗}一中布母;,抽比申斜耻雄畏︸les户周dy叭Y切阳{切 }‘心巨.曰. 1,,一,牌齐帷 酬一 拍(km.)…l!一 441.0︸到.笠洲7一.留礼一卜ao肠一0 .6怜呻.254.4冲93?O2 .3 3!|川一:曰卜“·。︸﹄…  相似文献   

7.
计算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计算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各个阶段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对此,作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相互作用网络研究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及其发展;数据挖掘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收集和整合中的应用;高通量方法实验结果的验证;根据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和推断未知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后基因组时代主要是研究蛋白的功能,通过研究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图谱的构建来了解蛋白的功能。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很多,酵母杂交是最常用的检测体内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敏感系统。随着人们对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这一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及改进,并广泛应用于蛋白-蛋白、蛋白质-RNA、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的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拟就酵母杂交系统的原理、改进、发展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逆向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9年Fields等提出了酵母双杂交系统来研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崭新手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来 ,国外学者为拓宽传统的双杂交系统的应用范围 ,在原有的酵母双杂交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量衍生系统 ,包括用于研究蛋白质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单杂交系统 (one hybridsys tem) [1] ;研究两个蛋白质与第三个成分间相互作用的三杂交系统 (three hybridsystem) [2 ] ,第三个成分可以是蛋白质、RNA或小分子药物等[3 ] 。另外 ,在通过双杂交体系…  相似文献   

10.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过去20多年里,大量衍生系统的出现使得这套双杂交技术体系更加完善和高效,成为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病理学等研究领域。对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12月27日,第二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学术论坛(简称“生生论坛”)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以下简称《进展》)主办,得到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以线上形式召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担任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主席,《进展》主编、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赫荣乔研究员为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进展》全体编委担任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2.
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及应用方法研究获重要进展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边缘交叉科学和技术领域,在我国又获重大研究进展,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及应用方法研究》经过科研人员的三年努力,已经按计...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5月 15 - 1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 .本次会议是我国酶学领域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议代表 130余人欢聚一堂 ,相互交流酶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与技术 ,共同探讨新世纪我国酶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上届酶学专业组长许根俊院士主持了 15日上午的开幕式并作了开场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  相似文献   

14.
生物膜研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对文革结束以后生物膜研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下称生物物理所)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文革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领导了解到国外生物膜研究迅速发展的情况,迅即派遣以生物物理所杨福愉为组长,包括生物化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等六人的代表团前往联邦德国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院领导根据多学科交叉对生物膜研究的重要作用,组织了生物物理所、植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膜脂-膜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医学和农业上的应用",并获得立项.与此同时,院领导建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化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共同组织生物膜学术讨论会.首次会议于1979年3月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以后每3年召开1次,从未中断,有力地促进了生物膜研究的交流与发展.2003年举行的第200届香山会议专门组织讨论21世纪生物膜研究在中国的布局,进一步推动了生物膜研究的发展.本文还重点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生物膜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a.金属离子通过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生物膜能量转换、物质运输及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b.提出"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的重要观点;c.发现溶酶体内含有为量甚微、一般认为是消化酶的胰凝乳蛋白酶,并阐明了它通过溶酶体膜外泄后参与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d.确定了通过调控线粒体动态变化而干预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新靶标.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常文瑞与植物研究所匡廷云等在《自然》(Nature)发表了《菠菜中主要捕光色素复合体2.72魡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分析》的研究论文,2005年饶子和与徐建兴等在《细胞》(Cell)发表了《猪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的晶体结构》的研究论文,充分标志着我国生物膜研究已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2004年,徐涛研究员因其在囊泡转运方面的丰厚学术积淀,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一批生物膜专家承担了国内首个生物膜973项目,这标志着国内生物膜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物理和生物物理教授陈长谦(Sunney I.Chan)来华讲学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系统地讲授了核磁共振(NMR)与电子自旋共振(ESR)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他们实验室近期的部分研究成果。现以他的讲授内容为基础,并参考有关文献,经过删节与补充,整理出三个专题,在本刊连载,供参考。这些专題是:(一)NMR用于膜的研究的原理与实验基础;(二)NMR在膜研究中的应用;(三)FSR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膜研究中的应用。因报告整理成文后未经报告人审阅,如有不妥之处,概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16.
经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土两轮会议严肃、认真的评审、讨论,从生物学部85名院土候选人中选举产生了12名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新院士。1997年IO月他们正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将其主要成就与贡献介绍如下:(按姓氏笔划排列)王志新(WANGZhiXin,1953一)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8月10日生于北京市,原籍江苏金坛,汉族。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89~1993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工作。现任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
该书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 997年出版 ,作者为WarrenG .Abrahamson和ArthurE .Weis。全书通过对一支黄花、作瘿昆虫及其天敌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建立了田地生态和进化生态相互作用的系统模式 ,阐明了三级营养水平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 :( 1 )进化生态学、植物及昆虫的相互关系 ;( 2 )茎杆作瘿昆虫的天敌和一支黄花 :三级营养水平互作的模式系统 ;( 3 )硕蝽Eurosta对一支黄花的影响 ;( 4)寄主植物对作瘿昆虫的抗性 ;( 5)作瘿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 6)由硕蝽Eurosta产生的虫瘿 ;(…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二室自1970年以来开展了对核酸类药物聚肌胞(poly I:C) 的研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工作。其结果进一步证明poly I:C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干扰素诱导剂。为使这项科研成果得以交流和推广,经中国科学院一局批准,于1978年8月在广州召开了有三十多个单位参加的总结和交流经验会。今年以来,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该室又派  相似文献   

19.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技术,它是在恒定温度下唯一能够直接测量复合物形成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方法。它可以简单地通过测量两个溶液相互作用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提供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如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自由能、焓和熵。综述了ITC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在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ITC数据结果的有效性及其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Sos恢复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不依赖转录激活机制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是通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将Sos富集在细胞膜上激活Ras信号通路,使得酵母温度敏感缺陷株可以在限制温度下生长。与传统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相比,Sos恢复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被研究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生在胞质而不是核中;而且,它更适合研究转录因子以及在胞质中行使生理功能的蛋白质。Sos恢复系统克服了传统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一些限制,大大拓展了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